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介休市華潤苑住宅小區(qū)工程 1#樓模板專項施工方案 ZXFN06-11.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介休市華潤苑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介休市華潤苑住宅小區(qū)1#樓工程,位于北壇東路以南、彥博路以北的建設場地西北角 。地下1層為自行車庫,地下2層為儲藏間,地上1、2層為商業(yè)網點, 3至28層為住宅,總建筑面積9363m2,其中地上面積8601 m2,地下面積762 m2;設計總層數(shù)30層,其中地下2層,地上28層,地下層高3.2m,首層層高4.5m,標準層層高3.1m。建筑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等級為一級,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墻體300、200mm厚;樓板厚-0.12處厚度
2、為160、其余地下部分樓板厚度為120mm,標準層樓板厚度為100mm;主要梁斷面為300×400、200×500、300×600等。本工程模板支撐系統(tǒng):采用48×2.8mm腳手鋼管支撐系統(tǒng)。1.2施工要求1.2.1確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內安全、穩(wěn)定、牢靠。1.2.2模板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1.2.3模板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嚴禁盲目施工。2.編制依據(jù)2.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2.2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2.3 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GB15831);2.4
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2.5 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2.6 介休市華潤苑住宅小區(qū)工程1#樓建筑及結構設計圖紙。2.7、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04-20022.8、建筑施工模板及作業(yè)平臺鋼管支架構造安全技術規(guī)范DB45/T618-20092.9、介休市華潤苑住宅小區(qū)工程1#樓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模板及支架體系選用模板使用,依據(j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料的主、次楞組合搭設,不同直徑的對拉螺栓錨固,并按照周轉需要對每塊模板及每種支撐進行編號堆放使用,依據(jù)周轉需要,加工樓地下室模板1套,加工標準層模板2套,各工程部位模板體系設計與
4、配置如下3.1地下工程模板本工程基礎底板及外圈承臺外側模板采用240磚胎膜,承臺及以上300高剪力墻及地下室短肢柱、剪力墻梁板采用1220×2440mm×12mm覆面木竹膠合板。、磚模施工本工程底板模板采用磚模,材料用實心磚M5水泥砂漿砌筑240厚磚墻(內表面采用1:2.5的水泥砂漿抹灰),每隔3m設置500磚垛。在澆筑混凝土時,磚模外回填土方,保持內外壓力均衡。外填回填土夯實,如下圖1圖圖1 基礎底板磚模示意圖3.2、底板及承臺以上300高剪力墻模板地下室外墻模板支設示意圖如下圖2:圖2 底板及承臺以上300高剪力墻模板示意圖此部位采用16對拉桿,中間加焊60×
5、60×3的止水鋼板,對拉螺桿采用如下形式(見下圖3)。 圖3 地下室外墻模板對拉螺桿示意圖3.3、框架柱模板框架柱模板采用組合式柱箍有豎楞的方法支設(下圖4、5),面板采用12mm厚覆面木膠合板,柱箍采用2根48×2.8鋼管,豎楞采用50×80矩形楞木,對拉螺栓采用M14型。圖4 框架柱模板平面示意圖 圖5 框架柱模板立面示意圖3.4、剪力墻模板采用主楞橫向次楞豎向設置的加固楞搭設形式(如下圖6):全部采用12mm厚木質膠合板作板面,豎向排列50×80矩形楞木作豎向背楞,2根48×2.8mm 鋼管作橫向主楞,M14對拉螺栓。墻柱交接處用木方,接
6、觸面兩面刨光。兩塊模板接縫處必須有木方,各搭一半。 圖6 3100、3600、4500剪力墻模板剖面示意圖 3.5、框架梁模板:梁側模板的加固楞搭設形式為主楞橫向次楞豎向設置(如下圖7),面板采用12mm厚覆面木膠合板;主楞采用兩根48×2.8mm,次楞采用1根50×100矩形木楞;加固楞采用穿梁M14螺栓支拉;梁底模搭設形式為2層梁上順下橫頂托承重(如下圖8),第1層支撐梁為1根50×80楞木;第二層支撐梁為48×2.8mm鋼管(圖中各搭設參數(shù)旨在說明搭設方案,具體參數(shù)在施工時必須應構件尺寸、高度及所處位置等因素在專項方案中進行綜合計算確定)。 圖7
7、框架梁模板及支撐搭設示意圖 圖8框架梁底部支架搭設示意圖3.6、現(xiàn)澆板模板板底模搭設形式為:2層梁頂托承重;面板12mm厚覆面木膠合板 第一層支撐梁為1根50×100矩形木楞第二層支撐梁為1根100×100矩形木楞。(如下圖9,圖中各搭設參數(shù)旨在說明搭設方案,具體參數(shù)在施工時必須應構件尺寸、高度及所處位置等因素在專項方案中進行綜合計算確定)。圖9 現(xiàn)澆樓板模板及支架搭設示意圖3.7、施工縫模板a、頂板施工縫頂板施工縫留置于后澆帶處,綁頂板底筋前,先用同下排下鐵鋼筋保護層厚度相同15mm*30mm寬通長木條釘在頂板上,綁完頂板鋼筋后,用竹膠板支設擋板。木擋板遇縱向鋼筋鋸豁口,
8、用木方固定,通長木條在下一段施工前將之拆除(見下圖10)。 圖10 現(xiàn)澆頂板模板施工縫支模示意圖b、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為滿足地下室底板及墻體混凝土的抗?jié)B要求,澆筑底板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留置于外墻上高出底板300mm,依據(jù)設計要求設300mm止水鋼板。對拉螺栓間距調整為450mm。用25的鋼筋焊成“T”型做模板支架,支架間距500mm,與底板上鐵附加筋焊接固定(見下圖11)。其余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為平口的接縫形式。圖11 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模板示意圖c、外墻與梁施工縫留置為避免施工縫外露及梁筋錨固長度不夠,在梁與墻的交接處,墻體水平施工縫留成企口形式,低處確保梁筋的錨固長度,高處保證剔鑿
9、后高出梁底標高5mm,使梁底模與外墻混凝土撞嚴。墻體垂直施工縫保證剔鑿后入梁5mm,使梁側模與外墻混凝土撞嚴(見下圖12)。圖12 外墻與梁施工縫模板示意圖d、樓梯施工縫留置為了保證樓梯的施工質量和方便施工,將施工縫留置在樓梯平臺的1/3處。為了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在頂板模板上預先墊15×30mm通長木條并與頂板模板固定(見下圖13)。圖13 樓梯施工縫模板示意圖e、后澆帶模板選用背襯50×100方木300。(見下圖14)圖14 后澆帶模板示意圖4施工計劃4.1施工進度計劃依據(jù)1#樓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工期規(guī)劃及現(xiàn)場實際施工進度,本工程模板工程計劃于2015年12月1
10、日開工,2016年10月10日完工。4.2材料與設備計劃4.2.1鋼材的選用1)鋼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的規(guī)定。2)鋼管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2中規(guī)定的Q235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定。不得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紋的鋼管。3)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采用48×3.0以上的鋼管。4)新鋼管的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b.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
11、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的有關規(guī)定;c.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d.鋼管外徑、壁厚、斷面等的偏差,應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的規(guī)定;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工具1焊接鋼管尺寸(mm)外徑48壁厚3.5外徑51壁厚3.0外徑48.3壁厚3.6-0.5-0.5-0.5-0.45±0.5 ±0.36游標卡尺2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0塞尺,拐角尺3鋼管外邊面銹蝕深度0.18游標卡尺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5)舊鋼管的檢查在符合新鋼管規(guī)定的同時還應符合下列
12、規(guī)定:a.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130-2011的規(guī)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guī)定值時不得使用;6)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的規(guī)定;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工具1鋼管彎曲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55鋼卷尺b.立桿鋼管彎曲3ml4m4ml6.5m1220c.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302沖壓鋼腳手板a. 板面撓曲L4mL4m1216鋼卷尺b.板面扭曲(任一角翹起)57)鋼管上嚴禁打孔。8)鋼鑄件應
13、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 11352中規(guī)定的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和ZG 310-570號鋼的要求。9)鋼管扣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guī)定。10)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a.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b.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c.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fā)生破壞。11)連接用的焊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 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T 5
14、118中的規(guī)定。12)連接用的普通螺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C級GB/T 5780和六角頭螺栓GB/T 5782。4.2.2木材的選用1)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樹種應根據(jù)各地區(qū)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折裂、枯節(jié)的木材。2)模板結構應根據(jù)受力種類或用途選用相應的木材材質等級。木材材質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的規(guī)定。3)用于模板體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的規(guī)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級標準替代。4)主要承重構件應選用針葉材;重要的木質連接件應采用細密、直紋、無節(jié)和無其他缺陷的耐腐蝕的硬質闊葉材。5)當
15、采用不常用樹種作為承重結構或構件時,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的要求進行設計。對速生林材,應進行防腐、防蟲處理。6)當需要對模板結構或木材的強度進行測試驗證時,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的標準進行。7)施工現(xiàn)場制作的木構件,其木材含水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制作的原木、方木結構,不應大于15%;b.板材和規(guī)格材,不應大于20%;c.受拉構件的連接板,不應大于18%;d.連接件,不應大于15%。4.2.3竹、木膠合模板板材的選用1)膠合模板板材表面應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堿的保護膜,并應有保溫性良好、易脫模和可兩面使用等特點。板材厚度不應小于12mm
16、,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ZBB 70006的規(guī)定。2)各層板的原材含水率不應大于15%,且同一膠合模板各層原材間的含水率差別不應大于5%。膠合模板應采用耐水膠,其膠合強度不應低于木材或竹材順紋抗剪和橫紋抗拉的強度,并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3)進場的膠合模板除應具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外,還應保證外觀尺寸合格。5.施工工藝技術5.1技術參數(shù)5.1.1標準層剪力墻模板計算斷面寬度300mm,高度31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150mm,內龍骨采用50×8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2.8。對拉螺
17、栓布置8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00+250+450+450+450+450+250+2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5.1.2300×3600剪力墻模板計算斷面寬度300mm,高度36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 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150mm,內龍骨采用50×80 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2.8。對拉螺栓布置9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00+300+450+450+450+450+450+300+2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5.1.3樓板模板橫向間距或排距:0.9
18、m;縱距:0.9m;步距:1.50m;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0.10m;腳手架搭設高度:3.10m;采用的鋼管:48×2.8mm;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木方的間隔距離:300.00mm;木方的截面寬度:50.00mm;木方的截面高度:80.00mm。5.1.4商鋪獨立柱模板 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5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500mm; B方向對拉螺栓3道, H方向對拉螺栓3道; 面板類型:膠合板;面板厚度:12.00mm; 柱箍材料:雙鋼管48×2.8; 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400mm; 豎楞
19、截面寬度:50mm;高度80mm; B方向豎楞5根;H方向豎楞5根;5.1.5 300×400梁模板梁截面寬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400mm, H方向對拉螺栓1道,對拉螺栓直徑14mm, 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4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zhèn)让婺痉骄嚯x4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2mm,彈性模量E=9500.00N/mm2,抗彎強度f=15.00N/mm2。梁側模面板厚度h=12mm,彈性模量E=95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5.1.6 300×2200梁模板計算斷面寬
20、度300mm,高度22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 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150mm,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2.8。 對拉螺栓布置6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150+400+400+400+400+15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5.1.7 300×3000梁模板計算斷面寬度300mm,高度30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 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150mm,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
21、5;2.8。 對拉螺栓布置8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150+400+400+400+400+400+400+15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5.2工藝流程5.2.1柱模板:搭設安裝腳手架沿模板邊線貼密封條立柱子片模安裝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辦預檢。5.2.2墻模板:a.單塊就位組拼安裝工藝流程:組裝前檢查安裝門窗口模板安裝第一步模板(兩側)安裝內楞調整模板平直安裝第二步至頂部兩側模板安裝內楞調平直安裝穿墻螺栓安裝外楞加斜撐并調模板平直與柱、墻、樓板模板連接。b.預拼裝墻模板工藝流程:安裝前檢查安裝門窗口模板一側墻模吊裝就位安裝斜撐插入穿墻螺栓及塑料套
22、管清掃墻內雜物安裝就位另一側墻模板安裝斜撐穿墻螺栓穿過另一側墻模調整模板位置緊固穿墻螺栓斜撐固定與相鄰模板連接。5.2.3板模板:搭支架 測水平擺主梁 調整樓板模標高及起拱 鋪模板 清理、刷油 檢查模板標高、平整度、支撐牢固情況。5.2.4梁模板:彈梁軸線并復核 搭支模架調整托梁擺主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梁底起拱 扎梁筋 安側模 側模拉線支撐(梁高加對拉螺栓) 復核梁模尺寸、標高、位置 與相鄰模板連固。5.3施工方法5.3.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須兼顧施工操作簡便、統(tǒng)一、經濟、合理等要求,因此梁與板整體支撐體系設計的一般原則是: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統(tǒng)一搭設;立柱縱或橫距盡量一致或成倍數(shù),便
23、于立柱縱橫向水平桿件拉通設置;構造要求規(guī)范設置,保證整體穩(wěn)定性和滿足計算前提條件。5.3.2柱模板搭設完畢經驗收合格后,先澆搗柱砼,然后再綁扎梁板鋼筋,梁板支模架與澆好并有足夠強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體結構拉結牢固。經有關部門對鋼筋和模板支架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梁板砼。5.3.3澆筑時按梁中間向兩端對稱推進澆搗,由標高低的地方向標高高的地方推進。事先根據(jù)澆搗砼的時間間隔和砼供應情況設計施工縫的留設位置。搭設本方案提及的架子開始至砼施工完畢具備要求的強度前,該施工層下2層支頂不允許拆除。5.3.4根據(jù)本公司當前模板工程工藝水平,結合設計要求和現(xiàn)場條件,決定采用柱模板、扣件式鋼管架作為本模板工程的支撐
24、體系。5.3.5一般規(guī)定1) 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確。 2) 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3)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 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澆筑混凝土等要求。5) 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底座和墊板。6)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7) 拼裝高度為2m以上的豎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層模板上拼裝上層模板。安裝過程中應設置臨時固定措施。8) 當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頂表面傾斜時,應采
25、取可靠措施確保支點穩(wěn)定,支撐底腳必須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 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示意圖如下10)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向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烧{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距離,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各設一道水平拉桿。11) 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12) 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Ø48×3.5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
26、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13) 支架搭設按本模板設計,不得隨意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認可。5.3.6立柱及其他桿件1)扣件式1.1) 立柱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1.2) 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長全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接頭位置要求如下:1.3) 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5.3.7水平拉桿1) 每步縱橫向水平桿必須拉通;2) 水平桿件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水平對接接頭位置要求如下圖: 當層高小于8m時,水平拉桿如下
27、圖示意:5.3.8剪刀撐1)扣件式、門式5.3.9周邊拉結1) 豎向結構(柱)與水平結構分開澆筑,以便利用其與支撐架體連接,形成可靠整體;2) 當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全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3) 用抱柱的方式(如連墻件),如下圖,以提高整體穩(wěn)定性和提高抵抗側向變形的能力。5.4檢查驗收5.4.1不滿足要求的相關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項目經理必須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并且簽字。5.4.2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加大檢查力度,將隱患消滅在初始狀態(tài),避免遺留安全隱患和加固時人力、物力大量耗費。確保一次驗收通過。5.4.3砼結構觀
28、感質量符合相關驗收標準,少量的缺陷修補完善。5.4.4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如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插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預留孔中心線位置10尺寸+10,05.4.5現(xiàn)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如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5鋼尺檢查相鄰樓梯踏步高差5鋼尺檢查柱、墻垂直度層高6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層高6m10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臨兩板表面高
29、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5.4.6立柱、縱橫向水平拉桿、剪刀撐等重要桿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質量等滿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與允許偏差序號項目一般質量要求1構架尺寸(立桿縱距、立桿橫距、步距)誤差±20mm2立桿的垂直偏差架高25m±50mm25m±100mm3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20mm4橫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10mm5節(jié)點處相交桿件的軸線距節(jié)點中心距離150 mm6相鄰立桿接頭位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步距內,相鄰接頭的高度差應500mm7上下相鄰縱向水平桿接頭位
30、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相鄰接頭的水平距離應500mm,接頭距立桿應小于立桿縱距的1/38桿件搭接1)搭接部位應跨過與其相接的縱向水平桿或立桿,并與其連接(綁扎)固定2)搭接長度和連接要求應符合以下要求:類別桿別搭接長度連接要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1m連接扣件數(shù)量依承載要求確定,且不少于2個縱向水平桿不少于2個連接扣件9節(jié)點連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擰緊扣件螺栓,其擰緊力矩應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 N.m其它腳手架按相應的連接要求5.4.7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shù)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
31、)的規(guī)定,對梁底扣件進行100%檢查。5.4.8立柱的規(guī)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xiàn)偏心荷載;6.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組織保障6.2技術措施6.2.1準備工作1) 模板拼裝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模板后要求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 模板的基準定位工作:a.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或者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每條軸線,并根據(jù)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5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b.標高測量,利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jù)實際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
32、的安裝位置;c.豎向模板的支設應根據(jù)模板支設圖;d.已經破損或者不符合模板設計圖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e.支模前對前一道工序的標高、尺寸預留孔等位置按設計圖紙做好技術復核工作。6.2.2模板支設1) 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a.地面一下支模應先檢查土壁的穩(wěn)定情況,當有裂紋及塌方跡象時,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yè)。當深度超過2m時,操作人員應扶梯上下;b.距基槽(坑)上口邊緣1m內不得堆放模板。向基槽(坑)內運料應使用起重機、溜槽或繩索;運下的模板嚴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c.斜支撐與側模的夾角不應小于45°,支在土壁上的斜支撐應加設墊板,底部的對角楔木應與斜支撐連牢。高
33、大長脖基礎若采用分層支模時,其上下模板應經就位校正并支撐穩(wěn)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模板的安裝;d.在有斜支撐的位置,應在兩側模間采用水平撐連成整體。2) 樓梯模板a. 梯模施工前,根據(jù)實際斜度放樣,先安平臺梁及基礎模板,然后安梯外幫側板。外幫板先在其內側彈樓梯底板厚度線,劃出踏步側板位置線,釘好固定踏步側板的檔木,在現(xiàn)場裝釘側板,梯高度要均勻一致,特別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須考慮樓地面面層的粉刷厚度;b.樓梯模板支撐用鋼管架支設牢固;c.模板搭設后應組織驗收工作,認真填寫驗收單,內容要數(shù)量化,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驗收記錄存檔工作。3) 柱模板a. 主要方法:基礎面或樓面上彈
34、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并做好檢查復核工作,柱、墻根部清理干凈。柱、梁接槎部位此處加墊海棉,柱子陽角接縫處必須加墊海棉條,了保證柱子的截面尺寸,設置雙鋼管柱箍。支撐桿與樓板支架連接;b.角柱模板的支撐:預埋件置于砼板中,柱身同一標告處設置不少于2根斜撐,如下圖。4) 墻模板a.當采用拼裝定性模板支撐時,應自下往上進行,必須在下層模板全部緊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的安裝。當下層不能獨立安裝支撐件時,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b.安裝電梯井內墻模前,必須在板底下200mm處牢固地滿鋪一層腳手板;c.對拉螺栓與墻模板應垂直,松緊應一直,墻厚尺寸應正確;d.墻模板內外支撐必須堅固、可靠,應確保模板的整體穩(wěn)定。當墻模
35、板外面無法設置支撐時,應在里面設置能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支撐。多排并別且間距不大的墻模板,當其與支撐互成一體時,應采取措施,防止?jié)仓炷習r引起臨近模板變形。5) 梁、板模板a.梁、板的安裝要密切配合鋼筋綁扎,積極為鋼筋分項提供施工面;b.所有跨度4m的梁必須起拱0.2%,防止撓度過大,梁模板上口應有鎖口桿拉緊,防止上口變形;c.所有2mm板縫必須用膠帶紙封貼;d.梁模板鋪排從梁兩端往中間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掃口設在梁端;e. 梁高300的梁側模板底部的壓條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鋼管頂、夾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壓條,則其抗剪強度必須能滿足,澆砼時不能擠崩掉。6.2.3模板支架
36、搭設的一構造要求1)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2)木立柱底部應設墊木,頂部應設支撐頭。鋼管立桿底部應設墊木和底座,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頂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
37、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于20m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4)木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0mm x50mm木條或25mm X80mm的木板條與木立柱釘牢。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Ø48mm x3.5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5)對于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其高度與寬度相比大于兩倍的獨立支
38、撐系統(tǒng),應加設保證整體穩(wěn)定的構造措施。6)高大模板工程搭設的構造要求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支撐系統(tǒng)立柱接長嚴禁搭接;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支撐及水平垂直剪刀撐,并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接。7)搭設高度2m以上的支撐架體應設置作業(yè)人員登高措施。作業(yè)面應按有關規(guī)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8)模板支撐系統(tǒng)應為獨立的系統(tǒng),禁止與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備鋼結構架體機身及其附著設施相連接;禁止與施工腳手架、物料周轉料平臺等架體相連接。6.2.4模板拆除1) 拆模板前先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xù)。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板審批手續(xù),經技術負責人、監(jiān)理審批簽字后方可
39、拆除。2) 支拆模板時,2米以上高處作業(yè)設置可靠的立足點,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模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從上往下的原則。3) 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后方可拆模。a.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b.底模拆除梁長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達到100%后方可拆除;c.板底模2米,混凝土強度達到50%,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4)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桿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面。5) 墻模板拆
40、除,先拆除穿墻螺栓,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6) 樓板、梁模拆除,應先拆除樓板底模,再拆除側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落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除上層排架,使木檔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模板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有穿墻螺栓的應先拆除穿墻螺桿,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7) 當立柱的水平拉桿超過2層時,應首先拆除2層以上的拉
41、桿。當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桿時,應和拆除立柱同時進行。8) 當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對稱地分別向兩端拆除。拆除時,嚴禁采用連梁底板向旁側拉倒的拆除方法。6.3監(jiān)測監(jiān)控6.3.1監(jiān)測控制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對支撐體系進行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體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6.3.2 監(jiān)測點設置觀測點可采取在臨邊位置的支撐基礎面(梁或板)及柱、墻上埋設倒“L”形直徑12鋼筋頭。6.3.3監(jiān)測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fā)現(xiàn)下沉、松動、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解決。6.3.4儀器設備配置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精度電子經緯儀DT202C1/全站儀GTS-6021±2”
42、 ,最大允許誤差±20”自動安平水準儀DZS3-12千米往返±3mm紅外線水準儀4V1H1D1/激光垂直儀DZJ21h/40000對講機6/檢測板手SF-02;DL-NL302/6.3.5監(jiān)測說明班組每日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進行安全周檢查,公司進行安全月檢查,模板工程日常檢查重點部位:a.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b.連墻件是否松動;c.架體是否有不均勻沉降,垂直度偏差;d. 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xiàn)象;e.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f.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現(xiàn)象;6.3.6監(jiān)測頻率a.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時監(jiān)測,一般監(jiān)測頻率不宜超過203
43、0分鐘一次,在混凝土實凝前后及混凝土終凝前至混凝土7天齡期應實施實時監(jiān)測,終凝后的監(jiān)測頻率為每天一次。b.本工程立柱監(jiān)測預警值為10mm,立柱垂直偏差在24mm以內;c.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超過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jié)仓炷?,疏散人員,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6.4應急預案6.4.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fā)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6.4.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 當發(fā)生突發(fā)事故時
44、,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xié)調。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4) 及時到達現(xiàn)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6.4.3應急反應預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fā)生后,作業(yè)人員、班組長、現(xiàn)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lián)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fā)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xiàn)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yè)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fā)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xiàn)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
45、a.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b.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chuàng)處理,創(chuàng)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fā)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c.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fā)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
46、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循環(huán)衰竭,醫(y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yī)院治療。d.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fā)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6.4.4應急通信聯(lián)絡賈維政南亭國強云龍曉鵬俐慧雁軍晉武冬勇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聯(lián)系方式應在施工現(xiàn)場
47、和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7.勞動力計劃7.1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搭設過程中,現(xiàn)場設定3名安全監(jiān)控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qū)域。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xiàn)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項目經理 胡俊合組長,負責協(xié)調指揮各類腳手架工作;施工員 邵國強組員,負責現(xiàn)場施工指揮,技術交底;安全員 白云龍組員,負責現(xiàn)場安全檢查工作;木工組長 吳炎芳組員,負責現(xiàn)場具體施工。7.2所需勞動力安排支模開始時間2015.12.1支模工期(天)336木工(人)18鋼筋工(人)12砼工(人)4架子工(人)10水電工(人)25普工(人)12
48、8、各現(xiàn)澆結構模板及支撐計算書(后附)8.1標準層剪力墻模板計算書8.2300×3600墻模板計算書8.3樓板模板計算書8.4柱模板計算書8.5300×400梁模板計算書8.6300×2200梁模板計算書8.7300×3000梁側模板計算書標準層剪力墻剪力墻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jù): 依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編制。 一、墻模板基本參數(shù) 計算斷面寬度300mm,高度31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 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 模板面
49、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150mm,內龍骨采用50×8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2.8。 對拉螺栓布置8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00+250+450+450+450+450+250+2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 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0h; T 混
50、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1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shù),取1.000。 根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4.3.5,考慮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60.670kN/m2=54.603kN/m2 根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4.3.5,考慮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0.9×4.000kN/m2=3.600kN/m2。 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
51、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面板的計算寬度取0.150m。 荷載計算值 q = (1.35×0.9×54.603+1.4×3.600)×0.150=10.707kN/m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慣性矩I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慣性矩I分別為: W = 15.00×1.20×1.20/6 = 3.60cm3; I = 15.00×1.20×1.20×1.20/12 = 2.16cm4;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
52、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簡圖 變形圖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0.642kN N2=1.767kN N3=1.767kN N4=0.642kN 最大彎矩 M = 0.024kN.m 最大變形 V = 0.220mm = 連續(xù)梁支座反力復核驗算: 連續(xù)梁受力累加: Pn=10.707×0.450=4.8kN 支座反力從左到右相加: Rn=0.642+1.767+1.767+0.642=4.8kN 桿件受力PnRn,是平衡的,支座反力復核驗算通過! 連續(xù)梁彎矩復核驗算: 假定順時針方向力矩為正力矩。 已知力對B點取矩:-(10.707×0.4502/2)=-1.1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對B點取矩:(順時針力矩) 支1: 0.642×0.450=0.29 支2: 1.76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戶外遮陽傘座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休閑吊床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跨界聯(lián)名系列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可持續(xù)時尚品牌孵化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健康監(jiān)測器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睡眠監(jiān)測設備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即食肉夾饃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影視設備行業(yè)商務談判技巧考核試卷
- 咖啡館行業(yè)信用保險考核試卷
- 建筑裝飾施工中的質量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2025年南瑞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考試模擬卷02(原卷版)
- 橋梁建設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新版)中國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基層應用指南(2024年)
- 礦物加工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英語考試真題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副本
- 電力通信光纜檢修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
- 種植二期手種植義齒II期手術護理配合流程
- 安全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