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數(shù)下第1單元教案分享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1.gif)
![蘇教版五數(shù)下第1單元教案分享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2.gif)
![蘇教版五數(shù)下第1單元教案分享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3.gif)
![蘇教版五數(shù)下第1單元教案分享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4.gif)
![蘇教版五數(shù)下第1單元教案分享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a3ca05cd-b918-4086-a127-45333933b71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方程的意義課 時第1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感受方程思想。知道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2.經歷從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 難點:感受方程思想。探究性問題 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你分類的標準是什么?教學準備天平、砝碼、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創(chuàng)設情景,抽象數(shù)學模式。 1出示實物天平。師:認識嗎?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稱物體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 2演示: 出示兩個50g砝碼和一個100g砝碼
2、,(將未標有重量的一邊朝向學生) 師:它們的重量我們還不知道,如果要分別放在兩個盤上,天平會怎樣呢?(演示) 學生觀察后發(fā)現(xiàn)天平平衡(這時,將砝碼標有重量的一邊朝向學生) 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學生在本子上寫。指名回答,板書:5050=100 3.出示例1 說明:含有等號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號兩邊的結果是相等的。 (板書:含有等號的式子叫等式)二引導分類,概括方程概念。 1.學生自學,要求: (1)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的質量關系。 (2)小組同學交流四道算式,最后達成統(tǒng)一認識: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 根據(jù)學生的回
3、答,教師板書這4道算式。 (3)把這4道算式分成兩類,可以怎樣分,先獨立思考后再小組內交流,要說出理由。 A.想一想你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B.把自己分類的情況,寫在紙上? 學生可能會這樣分: 第一種: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 第二種:X50100 XX=100X50100X50=100 2.概括概念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按自己的標準對式子進行分類。 引導學生理解第一種分法: 你為什么這樣分,說說你的想法。 A.教師指著黑板說:像右邊的式子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方程。(板書:像X50=150、2X=200這樣_的等式方程) B.你能說說什么叫方程嗎? C.學生發(fā)言,
4、概括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板書) 提問:你覺得這句話里哪兩個詞比較重要?“含有未知數(shù)”“等式” 討論:那X50100 、X50100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問: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呢,在小組里交流。 強調: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舉例方程、理解概念 你能例舉出方程嗎?誰能舉的與剛才不一樣嗎? (用字母Y表示、有難度的方程) 以前我們見過方程嗎?三.完成“試一試”、“練一練” 1.“試一試” (1)觀察左邊的天平圖,說說圖中的是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2)觀察右邊的圖,弄清題意,列出方程。 2.練一練第1題 (1)觀察,找一找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交流:
5、(3)說明: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還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4)判斷:方程是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 ) 3.練一練第2題 (1)先寫一些方程 (2)組織交流 4.練一練第3題 看圖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5.拓展練習 (1)討論判斷: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8x=0 6x+2 4+210 2y÷5=10 n-5m = 1517-8=9 103m 6x+3=11+2x 4+3z =10 a÷8=60 (2)根據(jù)下面的信息,你能列出幾個不同的方程?我比莉莉重25 kg,,我重61kg。爸爸身高186 cm,我比爸爸矮40cm。板書設計
6、: 方程的意義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作業(yè)設計: 1.練習一第1題、第2題、第3題 2.補充習題。課題:等式的性質(1)課 時第2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2.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fā)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3.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
7、難點重點: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難點:初步理解并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探究性問題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圖片意思嗎?怎樣求出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呢?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基本訓練1.口答:什么是方程?2.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8X3 203050 5X9 Y1654教師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等式和方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與等式和方程有關的知識。二新知教學1.教學例3一起來看屏幕(課件出示課本例3第一行圖片)(1)觀察圖1: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圖片意思嗎?(板書2020)教師談話:如果在一邊
8、加上一個10克的砝碼,天平會怎樣?要使天平恢復平衡,可以怎么辦?(2)出示圖2,觀察,誰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板書20102010)(3)同時出示圖1和圖2,分析比較,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的理解。(4)出示圖3和圖4學生觀察,完成填空。并組織學生同桌討論,用一句話說說理解。教師相機引導得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一個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5)出示第3組和第4組天平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得出:等式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結果仍然是天平。(6)出示兩個結論,引導學生用一句話來說說,引出等式的性質。學生閱讀性質,找出關鍵字詞,加深理解和印象。(7)課堂練習書本第4頁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填空說說填寫的依據(jù)
9、思考:為什么25和18?可以填其他嗎?2.教學例4出示圖(1)學生觀察,列出方程(板書X1050)怎樣求出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呢?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方法。學生反饋,突出可以根據(jù)等式的性質把方程兩邊都減去10,使左邊只剩下X的方法。教師示范解題過程,關注“解”和“等于號”書寫要求。指導檢驗:X40是不是正確答案呢?如何檢驗?教師相機板書檢驗過程。小結強調:一是方法:根據(jù)等式的性質把含有未知數(shù)的這邊化簡成就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二是檢驗:把計算的結果代到原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三強調書寫的格式。(2)教師講解: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3)課堂練習出示:X3080學生獨立解答(1
10、人板演)反饋,關注書寫過程并說說檢驗過程。(4)完成書本第4頁練一練第2題學生選擇兩題(加法方程和減法方程各一個)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檢驗過程,反饋計算情況。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針對學生出錯的地方及時分析錯誤原因,幫助他們弄懂。三學習回顧: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個人課堂學習表現(xiàn)如何?四鞏固拓展1.練習一第46題(1)第4題學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2)第6題先獨立思考,學生回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3)第5題學生在1號本上完成,選擇1個加法方程和1個減法方程書寫檢驗過程2.拓展練習(1)我會填:a.含有( )的等式是方程。b.等式兩邊同時( )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c.求方程
11、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 )。(2)根據(jù)等式性質,在填運算符號,在里填數(shù)A. X8=90 X38=300X88=90 X3838=300B. 27X=39 X64=23 27XX=39 X64=23(3)檢驗下面每小題中X的值,找出方程的解。 X1620 (X18 X36) 5.2X11 (X16.2 X5.8) X 830 (X38 X22) 6X42 (X10.2 X1.8)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例4X1050解:X10105010 根據(jù)等式性質 X40 化簡等式 (1) 寫“解” (2)等號對齊(3)根據(jù)等式性質解方程(4)
12、檢驗作業(yè)設計: 補充習題課題:練習課課 時第3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性質。 2.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jù)等式的性質,正確地解方程及檢驗。 3.使學生在學生與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動檢驗等習慣,并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熟練運用等式的性質(1)來解方程。 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明解方程的依據(jù)。探究性問題 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基礎知識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181735 12a4 x123845x
13、<30 x1428 4513x16 2.當x18時,是下面哪幾個方程的解?18x18 18x0 x1533X108 x1818 x3183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7題。 (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這里的方程與前面所學解方程的過程比較有什么不同?省略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優(yōu)點?在解方程時,先在頭腦中想好方程兩邊應同時加上或減去什么數(shù),但書寫時可以省略。同學們在解方程時可以照這種方法解。 2.完成練習第8題。(1)學生獨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題的方法適當省略,簡化過程。(2)集體核對,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3.完成練習一第9題。(1)知道每題錯在哪里嗎?錯誤的原因是什
14、么?(2)應該怎樣改正呢?(3)獨立完成改錯。 4.完成練習一第10題。(1)學生獨立完成。(2)在小組中交流,每人選擇一題說思考方法。(3)錯誤匯報。說說錯誤的原因與正確方法。 5.完成練習一第11題。根據(jù)圖意怎樣列方程?(x105020)應該先算哪一步?方程右邊兩個數(shù)可以相加,應該先加起來。第2題怎樣列方程?獨立完成解答,集體核對。 6.完成練習一第12題?!皟扇擞萌サ腻X同樣多”什么意思?你能用一種方法來表示題中的相等關系嗎?(1本練習本3枝鉛筆7枝鉛筆)你看出了什么?(1本練習本相當于4枝鉛筆)三.課堂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方程用處大嗎?板書設計: 練
15、習課 8.解方程 X0.72.3 X5418 X0.57.2解方程的步驟: (1)寫“解”字; (2)等號對齊; (3)根據(jù)等式性質解方程; (4)檢驗作業(yè)設計:補充習題。課題:等式的性質(2)課 時第4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使等式”,會用等式的這個性質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運算的簡單方程。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fā)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對等式的性質進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難點:對等式性質(2)的探索過程。探究性問題請你將
16、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shù),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shù),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數(shù)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1)我們已經學會了根據(jù)“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數(shù),結果仍是等式”的性質解方程,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解方程
17、的知識。 (2)出示例5第一組圖。根據(jù)左邊的圖,你能列出等式嗎?(x20)右邊的圖與左邊的圖比較,有什么變化?你認為天平還會平衡嗎?你能根據(jù)右邊圖物體的質量相等關系再列出一個等式嗎?(2x20×2)這個等式又告訴我們什么呢?在小組中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小組中互相說想法,匯報。(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兩邊同時乘3,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嗎?用等式如何表示呢 ?(20×320×3)如果左右兩邊同時乘0呢?可以嗎?(3)出示第二組圖。左邊的圖能看懂嗎?用等式怎樣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邊的圖與右邊的
18、相比,物體的質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天平還會平衡嗎?你能根據(jù)質量的變化情況列出等式嗎?這又說明了什么?(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你能自己寫一個等式,并把等式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shù),看看結果還是等式嗎?嘗試練習,匯報。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兩邊同時除以0呢?為什么?指出: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4)歸納。通過對兩組圖的觀察,你認為等式又有什么性質呢?(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指出:這也是等式的性質。(5)完成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填寫。X÷6×6和0.7x÷0.7化簡后應是多少? 2.教學
19、例6。 (1)出示例6。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你能根據(jù)這個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嗎?(40x960)40、x、960各表示什么?應該怎樣解這個方程呢?小組討論。匯報討論結果。你怎樣想到方程兩邊都除以40的呢?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學生在書上完成,展示學生解題過程。 40x960解:40x÷40960÷40 X24檢驗:40×24960答:試驗田的寬是24米。如何檢驗?誰能說一說解這個方程,最關鍵是什么?(2)完成試一試。要使左邊只剩下x,應該怎么辦?獨立完成解答,集體核對。(3)完成練一練第2題。說說每題應該怎樣解,獨立解答。匯報解題過程,集體核對。三鞏固練習 1.完成
20、練習二第1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2.完成練習二第2題。每題中解方程時分別省略了什么?指出:我們在解答時,也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 3.完成練習二第3題。獨立完成,展示作業(yè),集體核對。 4.完成練習二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什么數(shù)量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獨立完成。四課堂總結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說你得到的知識?在解方程時,關鍵是什么?要注意什么?板書設計: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例640x960解:40x÷40960÷40 X24檢驗:40×24960答:試驗田的寬是24米。作業(yè)設計: 補充習題。課題
2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課 時第5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能正確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2.使學生在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方程的過程中,積累將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 3.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能夠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難點:對實際問題中數(shù)量關系的具體分析探究性問題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根據(jù)“小剛跳高成績比小軍少0.06米”,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嗎?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教學新課 1.引入談話。
22、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方程,我們還可以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教學例7。 (1)出示例7的情景圖。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根據(jù)“小剛跳高成績比小軍少0.06米”,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嗎?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運用這個數(shù)量關系解題時,哪個量是未知的?(在小軍的成績上打“”)“小軍的成績”是未知的,我們可以用未知數(shù)“x”來表示,在列方程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先把未知的量設為“x”,同時要先寫“解”。示范:解:設小軍的跳高成績是x米。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量關系,可以怎樣列方程呢?X1.390.06在小組中說說:x、1.39、0.06
23、及方程的左邊,右邊各表示什么?看看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數(shù)量關系。小組交流。會解這個方程嗎?說說自己的方法。 匯報方法。X1.390.06 X1.390.06 X1.45指出:在“解:設”時已經設了“x米”,因此求出的x的值不寫單位名稱。怎樣可以知道解答的是否正確呢?你準備怎樣檢驗?說說檢驗的方法。 (2)小結方法。剛才我們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了問題,誰來說說,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3.試一試。 (1)讀題,理解題意。 (2)哪一個條件告訴我們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非洲象的體重×33藍鯨的體重)根據(jù)這個數(shù)量關系怎樣列方程呢? (3)
24、完成解答并匯報方法。解:設這頭非洲象大約重x噸。 33x165 X165÷33 X5答:這頭非洲象大約重5噸。 4.完成練一練。 (1)完成第1題。 題中有怎樣的等量關系?方程怎樣列?獨立完成解答并檢驗。 (2)完成第2題。知道哪些條件,求什么問題?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什么數(shù)量關系呢? 指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最好根據(jù)最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來列。方程怎樣列呢?獨立完成解答并檢驗。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5題。 (1)理解每幅圖的意思。 (2)說說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獨立列式解答。 2.完成練習二第6、7題。 (1)獨立完成。 (2)交流匯報,集體核對。根據(jù)什么數(shù)量關系來列方程的?
25、你是怎么想的?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大家你獲得的新知識是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主意的?板書設計: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 解:設小軍的跳高成績是x米。 X1.390.06 X1.390.06 X1.45 答:小軍的跳高成績是1.45米。 非洲象的體重×33藍鯨的體重 解:設這頭非洲象大約重x噸。33x165 X165÷33 X5答:這頭非洲象大約重5噸。作業(yè)設計:1. 補充習題。2. 練習二第6、7題。課題: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課 時第6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26、,提高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在練習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難點;能具體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探究性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一些練習。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一.基礎練習 1.先設要求的數(shù)為x,并列出方程。(不解答) (1)一個數(shù)的20倍是70,求這個數(shù)。 (2)38比什么數(shù)多19.5。 (3)4.7與哪個數(shù)的和是11。 在小組中完成并交流。匯報,集體
27、核對。 2.完成練習二第8題。獨立完成,巡視指導。匯報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先把x的值代入左邊的式子,計算出結果后,再與右邊的數(shù)比較大小。二.提高練習 1.完成第9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已知量與未知量有什么樣的數(shù)量關系? (3)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2.完成第10、11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展示作業(yè)。說說思考的方法與過程。是根據(jù)什么數(shù)量關系來列方程的?(3)要注意單位名稱的書寫,在設句和答句時不能寫錯。 3.完成第12題。 (1)理解題意。在什么條件中找數(shù)量關系?含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可以求出什么問題? (2)獨立完成,交流匯報。三.課題
28、總結通過學習,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方程解決,誰能說說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關鍵是什么?板書設計: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題:9.一塊6萬平方米的森林,一年大約要蒸發(fā)4.8萬噸水。平均1萬平方米森林一年大約蒸發(fā)多少萬噸水?作業(yè)設計:1. 補充習題。2. 練習二第10、11、12題。課題:整理與練習(1)課 時第7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能熟練地解方
29、程難點:能自主整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探究性問題1、舉例說一說等式和方程有什么了解和區(qū)別。2、等式有哪些性質?你是怎樣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你是怎樣想的?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調整與反思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a.舉例說一說等式和方程有什么了解和區(qū)別。b.等式有哪些性質?你是怎樣解方程的?c.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你是怎樣想的?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等式與方程
30、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等式性質:(1)(2))(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小結。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
31、數(shù)量關系?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三.課堂總結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板書設計:整理與練習(1)解方程。X56102X970270 作業(yè)設計:課題:整理與練習(2)課 時第8課時授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步驟,提高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的意識,發(fā)展思維能力。3.通過評價與反思,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難點:能具體分析各種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探究性問題 “連續(xù)的3個自然數(shù)”是什么意思?把得到的和分別除以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actofen-生命科學試劑-MCE-2687
- Dityrosine-dihydrochloride-Bityrosine-di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2022
- 2025年度酒店安全管理責任免除協(xié)議書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項目財務風險評估顧問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茶餐廳員工勞動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與植被種植一體化合同
- 施工現(xiàn)場施工圖紙會審制度
- 施工現(xiàn)場施工防毒害制度
- 疫情下小區(qū)超市貨品調整及應對措施
- 科技與生產的融合工業(yè)4.0的生產管理實踐案例分析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課件()
- 2023《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PPT
- 國外文化消費研究述評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迷人的鄉(xiāng)村風景 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湖南省長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寒假檢測(開學考試)物理 含解析
- 五年級行程問題應用題100道
- 血透病人體重健康宣教
- 脾破裂護理查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課件【精品】
- 動物檢疫技術-臨診檢疫技術(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華夏幸福房地產公司人才流失現(xiàn)狀、原因及應對策略》開題報告(文獻綜述)34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