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_第1頁
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_第2頁
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_第3頁
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_第4頁
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法思考題參考答案第一節(jié) 1、語法的廣義和狹義、主觀性和客觀性各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語法”這個術語,實際上有兩個方面的四種含義。首先,語法是語言的結構規(guī)律,是存在于語言深層的客觀規(guī)律和變化規(guī)則。這種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隨著語言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發(fā)展而發(fā)展。其次,語法又可以指語法學和語法書。語法學是研究語言結構規(guī)律的科學,是人們對客觀的語法規(guī)律的主觀認識和說明。語法書是語法研究成果的記錄,因而也屬于語法學的范圍。比較而言,上述前一種含義具有客觀性,后一種含義具有主觀性。兩者的關系是,客觀的現(xiàn)象、規(guī)律是基礎,主觀認識必須以客觀事實作為依據(jù);主觀的認識是一門科學,客觀事實必須通過主觀活動而

2、得到提煉、歸納和整理。此外,國外有人將語法用在更大的范圍上,認為語法就是語言的法則和規(guī)律;語法不但包括詞語的結構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而且還包括語音、詞匯的結構關系和變化規(guī)則,這就是廣義的語法。同樣,廣義的語法也可以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在廣義語法中,一般所說的語法,即狹義的語法被叫做句法;而狹義語法中的句法僅僅是同詞法相對的短語和句子的結構規(guī)則和變化規(guī)律。 2、 從研究方法、理論背景和研究對象這三個角度著眼,語法學應該怎樣分類?從研究者采用的方法看,語法可以分為比較語法和描寫語法。比較語法又稱歷史比較語法,主要指的是親屬關系語言之間的比較,尤其是比較印歐語系內部各親屬語言之間的關系。描寫語法重在

3、研究某一語言在發(fā)展過程中一定時期的語法構造,主要是對語言體系作斷面的、靜態(tài)的客觀描寫。描寫語法通過詳盡仔細的描寫和分析,把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的語法構造非常清楚地刻畫了出來。2、從研究者的理論背景看,有傳統(tǒng)語法、結構主義語法和轉換生成語法等。傳統(tǒng)語法主要指十八世紀以來直到當前中學教科書中所使用的一些術語、概念、規(guī)則和理論。結構主義語法強調語言結構中成分之間的對應關系,重視語法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對于語法單位的分類主張以形式標志和功能分布為依據(jù),反對從意義出發(fā)。在析句方法上,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強調語言單位的層次性。轉換語法強調以有限的規(guī)則造出無限的合格的句子,強調形式與意義的結合,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

4、結合。從研究對象的范圍看,有普通語法和語別語法之分。普通語法指適用于各種語言的普遍性原則。語別語法指某種語言的語法規(guī)律。常見的語法都是語別語法。 3、語法的性質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應該怎樣看待這些性質?對于語法的性質,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1概括性。就是指語法規(guī)則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各種語法規(guī)律都是概括了數(shù)量巨大的具體類別,包括無數(shù)的詞、短語和句子,加以抽象而成的。為了說明句子的構成、變化、分類,就要說明詞和短語的構成、變化、分類;為了說明短語,也要對各種詞的性質做出概括。語法規(guī)則不僅適用于具體的詞語,而且還適用于各種各樣的短語和句法格式。2層次性。就是指語言單位的組合,不是處于同一平面的,而是成分

5、有主次之分、聯(lián)系有松緊之分,內部有層次關系、可以相互套疊。語法單位組合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兩兩組合,層層套疊的。除了聯(lián)合、連動等特殊的結構單位外,無論多么復雜的語言單位,都是由兩個“直接成分”組成的,而這兩個直接成分本身又往往又是由更小的兩個直接成分組成的。3、民族性。就是指各個民族的語法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彼此之間雖然有共同之處,但總歸都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4、請指出語法特征和語法功能、語法范疇和語法手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詞的語法特征指的是:a.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b.詞與詞的組合能力;c.詞的重疊、粘附能力。前兩項又統(tǒng)稱為詞的語法功能。語法意義是對語法形式而言的,語法意義與語法形式的統(tǒng)一,構成了

6、語法范疇和語法類別。語法意義就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各類語言單位的關系意義和功能意義。語法手段是把語法形式的共同點加以歸納成的。語法意義和語法手段的關系是間接的。語法意義是通過語法手段表示的,但兩者之間并非都是一一對應的。同樣,漢語中的語法意義和語法手段之間的關系也是間接的。 5、在當前的情況下,學習語法的作用和意義各是什么?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交往的發(fā)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外經(jīng)濟關系、商業(yè)往來日益密切,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迅速發(fā)展的新形勢,當然應該學好自己的母語語法。而21世紀是一個信息的時代,是一個電子計算機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的時代。

7、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時代的計算機必須能夠處理自然語言,要想真正做到計算機處理漢語的程序化、自動化,就須要深入地研究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使之更加有效地為漢語的計算機處理服務。而且,學會了漢語語法,在學習其他語言時,還可以自覺地進行對照和比較。從而有效地、較快地學好、學會一門或幾門外語。還有,學會了分析語法的方法,對訓練自己科學的思維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節(jié) 1、根據(jù)漢語的特點,劃分漢語詞類應該以什么為依據(jù)?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劃分詞類的標準,就漢語來說,由于漢語的形態(tài)不發(fā)達,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而依據(jù)就是詞的語法特征。分類的目的在于說明詞的用法和語句的結構。詞的語法特征指的是:a.充當句法成分

8、的能力;b.詞與詞的組合能力;c.詞的重疊、粘附能力。同類的詞大體有相同的語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將語法特征作為劃分詞類的依據(jù)。具體的做法是,首先,詞的語法功能表現(xiàn)在能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上。能充當句法成分的詞,統(tǒng)稱為實詞,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統(tǒng)稱為虛詞。其次,實詞內部各詞類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詞與詞的組合能力上。哪些詞能同哪些詞組合,以什么樣的方式組合,組合后發(fā)生什么樣的關系,哪些詞不能同哪些詞組合,都是區(qū)別各類實詞的重要的標準。再次,虛詞的語法功能表現(xiàn)在它們同實詞或短語的關系上。它們能同哪些實詞或短語組合,怎么組合,組合后表示什么樣的附加意義。所以,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搭配后所表示的相

9、應的語法意義,是區(qū)分虛詞的主要依據(jù)。 2、為什么近年來漢語中副詞修飾名詞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了? 一般情況下,副詞是不能修飾名詞的。但是名詞在對舉時可以受副詞的修飾。比如:人不人、鬼不鬼。B有序名詞入句后可以直接受副詞修飾。比如:已經(jīng)清明了,小河還沒有解凍。都大姑娘了,還瘋瘋癜癜的。C部分名詞前加程度副詞不用于指稱,而表現(xiàn)相關的性狀。比如:太流氓、太傳統(tǒng)。近年來漢語中副詞修飾名詞的現(xiàn)象之所以越來越多,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為了適應語言表達的實際需要,由于漢語的某些概念沒有相應的形容詞,人們就會將該名詞當作形容詞用。比如“很專業(yè)、很營養(yǎng)”。其次是出于語言表達的求新求變的修辭目的,同樣的意思用一種超常的

10、手段表達,效果更好。比如“非常青春、永遠的巴喬”。最后,就是語言表達的中的從眾模仿心理,看到別人這樣用,也就會跟著這樣用。 3、心理動詞和表示心理活動的性質形容詞有什么區(qū)別?心理動詞和表示心理活動的性質形容詞在語義上都可以表示人類的心理活動、包括主觀感受和主觀意愿等;在功能上都可以受副詞修飾,包括程度副詞和否定副詞。但是它們在句法功能上有一個根本的區(qū)別,那就是心理動詞可以帶賓語,比如“愛講笑話、怕上高樓、喜歡看書”,而表示心理活動的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比如“*難過這件事、*高興他同意”。而且,心理動詞在帶賓語的同時還可以受程度副詞修飾,比如“很愛講笑話、最怕上高樓”。而表心理活動的形動兼類詞不能

11、同時兼有這兩種功能,比如“很坦白、很清醒”和“坦白自己的罪行、清醒一下頭腦”都可以,但“*很坦白自己的罪行、*很清醒一下頭腦”就不行。也就是說,這些兼類詞受副詞修飾時是形容詞,帶賓語時是動詞。 4、那些可以充當狀語的區(qū)別詞,為什么不宜歸入副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一小部分加詞既可以充當定語,也可以充當狀語。比如:廉價商品/出售、正式文件/告知、直接關系/聯(lián)系、共同綱領/前進、高速火車/奔跑、額外損失/看中等。從理論上講,這些詞的語法歸類可以有三種,a歸入?yún)^(qū)別詞、b歸入副詞、c專門單列。教材之所以選擇了第一種處理方案,是因為:首先,現(xiàn)代漢語中這樣的詞數(shù)量不多,大約六、七十個,不值得單列一類,而且單列

12、后再取一個名稱也不便于學習和記憶。其次,如果將這些詞歸入副詞,這樣副詞就可以充當定語,而漢語副詞內部本來就比較復雜,有相當一些意義比較虛化,只表示語法意義,這樣歸類會導致確定副詞標準的混亂。最后,將這些詞歸入?yún)^(qū)別詞雖然也同區(qū)別詞只能充當定語的標準相抵牾,但這些詞在構詞和語義上都與區(qū)別詞很接近,處理為兼類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是相比較而言,這些詞不宜歸入副詞。 5、代詞既可以從使用的角度、也可以從功能的角度劃分小類,哪一種分類更有用?從指代對象看,代詞可以分為三大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從句法功能看,代詞的語法功能同它所替代的實詞和短語大致相當,代詞主要替代體詞,有些則可以替代謂詞和加詞

13、。一般情況下,詞的語法分類,包括進一步分小類自然應該根據(jù)詞的語法功能,但代詞的情況不同,代詞不是根據(jù)句法功能劃分的詞類,它是根據(jù)篇章功能,即是否具有替代或指稱功能劃分出來的一種特殊的詞類,那么,為代詞分小類也應該從表達和篇章的角度著眼。所以,從使用功能的角度分類是更為有用、更加實用的分類方式。 第三節(jié) 1、根據(jù)哪幾條標準,可以有效地區(qū)分漢語中的動詞和介詞?漢語介詞的基本功能有:a附著定位,就是介詞必須位于介詞賓語的前面,在任何情況下,介詞賓語都不能外移或省略。b不能單用,就是介詞是粘著的,必須先組成介詞短語以后,才可以充當各種句法成分,單獨一個介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c不作謂語,就是任何一

14、個介詞都不能單獨充當句子的謂語中心。d不能連用,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出現(xiàn)兩個介詞并列的情況。據(jù)此,動詞和介詞的區(qū)分大致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1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中心,動詞可以;2介詞不能以任何方式重疊,動詞可以;3介詞不能帶時態(tài)助詞,動詞可以;4介詞都不能帶補語,動詞可以。5介詞不能在同一層次上并列連用,動詞可以。 2、應該怎樣分化漢語中的“和、跟、與、同”等連介兼類詞?“和、跟、與、同”這四個詞都是連介兼類詞,其分化的方法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五種方法:A替換法。就是用“他/她們倆”來替換“N1跟N2”,能替換的是連詞,反之是介詞。B互換法。就是“N1”和“N2”前后互換,能互換的是連詞,反之

15、是介詞。C分解法。就是將“N1”和“N2”分解開來,分別同“V”相結合,能分解的是連詞,反之是介詞。D插入法。就是在“N1”與“跟”之間插入狀語,能插入的是介詞,反之是連詞。E轉化法。就是將“N1”轉移到“V”之后重新組合。能轉化的是介詞,反之是連詞。當然,上述分化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遇到一些具有特殊語義特征的短語,譬如交互類短語時,還必須借助于其他特定的區(qū)分標記和分化手段。 3、怎樣才能區(qū)分結構助詞“的”、時制助詞“的”和列舉助詞“的”?現(xiàn)代漢語的“的”既可以是結構助詞,也可以是時制助詞,還可以是列舉助詞。區(qū)分這三個同形的“的”,關鍵就是看它們的分布和功能。結構助詞“的”的基本分布就是

16、兩個:充當定語標記,位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比如“木頭的房門”;附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及其相關的短語后面,構詞“的”字短語,比如“中國制造的”。時制助詞“的”常用動賓之間、離合動詞的內部。比如“上午八點半進的城。”、“在哪兒理的發(fā)?” 列舉助詞“的”可以表示列舉未盡,也可以用于列舉后的煞尾,一般都附在列舉對象后面。比如“蘋果、香蕉、橘子的買了一大堆。”、“也就是這家店,針頭線腦的,還能買到?!?4、為什么說嘆詞和象聲詞歸入實詞和虛詞都不合適?嘆詞和象聲詞既不同于表示概念意義和具體內容的實詞,也不同于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義、附加義或功能義的虛詞,它們都是以模擬聲音為主的聲詞。從人腦的反映機制這一角度

17、看,表義詞都是屬于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而表聲詞則主要是屬于第一信號系統(tǒng)的。也就是說,表聲詞進入人耳,映入人眼之后,一般無須再對這種聲音信號和圖象信號進行解碼、轉換,憑借第一信號的直覺及其條件反射,就可以對相關的聲音作出判斷和理解;而對于表義詞來講則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無論某個詞的義項多少,表義詞絕大多數(shù)都有確定的詞性、讀音和意義;而表聲詞只有近似的聲音,沒有確定的詞形和意義。從句法功能看,表義詞和表聲詞也有明顯的區(qū)別,表義詞都是以充當句法成分為主的,盡管也可以充當句子成分;而聲詞,尤其是嘆詞都是以充當句子成分為主的。所以,簡單的虛實兩分,對于象聲詞和嘆詞這兩類詞并不恰當、不合適,因為這兩類詞的表

18、達功能和句法功能都比較特殊。 5、詞的兼類和活用以及同音之間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詞的兼類和活用以及同音之間,既有聯(lián)系,也有差異。區(qū)別在于:兼類的條件有兩點:A雖然具備兩類詞的語法特征,但分屬不同的功能范疇,不能同時兼有;B不同功能之間詞匯意義密切相關,比如“三位代表代表大家”。詞類活用是甲類詞在特定條件下為了表達的需要,故意出格一下,用作乙類,這也有兩個條件:A句法功能的轉變是臨時的;B不同功能之間的意義具有聯(lián)系,比如“一對夫妻夫妻一場”。同形主要是指同音同形,其條件也有兩點:A 句法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詞匯意義沒有內在聯(lián)系。比如“儀表堂堂電子儀表”、 “光說不做全部吃光”。第七節(jié)

19、1、句型和句式都是著眼于句法結構對句子所作的分類,請舉例說明句型和句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說明句式歸納的標準。答:句型和句式都是著眼于句法結構對句子所作的分類,但兩者分類的角度有差別。句型分類屬于關系類別,句式屬于特征類別,是關系類別中的特殊類,比如從句型看,動詞性謂語句作為一個大類可以分出幾個下位句型,如單動謂語句、動賓謂語句、動補謂語句等等,但在這些下位句型中的還有一些在結構上有一定特殊性的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語句等,這些句子雖然屬于動詞謂語句的下位句子,但因為在結構上很有特點,有必要做特別的研究,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動詞謂語句中的一些特征分出“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

20、語句等動詞性謂語句下的幾個特征類。“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語句等是著眼于句子結構上的某種特殊性或標志而劃分出來的句子類別,叫做句式,或者叫特殊句式??梢姡湫透涫绞怯新?lián)系的,句式是句型中的特殊類別,但句式又不同于句型,句式在句法、語義、語用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歸納句式主要著眼于句子的特殊標志或外在特征。2、“把”字句和“被”字句一般都有相應的平行句型(“主語+動詞+賓語”句),那么,“把”字句和“被”字句跟其相應的平行句型在句法結構和語用價值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呢?答:“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動詞謂語句中的特殊類別,“把”字句和“被”字句一般都有相應的平行句型(“主語+動詞+賓語”句

21、)?!鞍选弊志浜汀氨弧弊志涞奶厥庑灾饕憩F(xiàn)在結構上和語用價值上。結構上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把”字句和“被”字句跟平行的“主語+動詞+賓語”句相比,語義成分的位置因為“把”字、“被”字的引入而變化,同時在句法成分的有定性,謂語動詞的復雜性,動詞本身的特殊要求上。從語用上看,“把”字句主要表示“處置”意義,“處置”可以解釋為句中謂語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為對“把”字的賓語施加一定的影響,使該賓語發(fā)生某種變化,產(chǎn)生某種結果,處于某種狀態(tài),遭受某種遭遇;“被”字句相對地可以說具有“被處置”的意義,即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在意念上是受動者,被謂語動詞代表的動作所處置,處置行為來源于“被”字的后置成分,處置的后果使

22、得主語事物有了某種變化、產(chǎn)生某種結果、處于某種狀態(tài)、有了某種經(jīng)歷,謂語部分的復雜性就是要體現(xiàn)這些處置的后果。主語的這種被處置性對主語來說往往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而跟“把”字句和“被”字句平行的一般“主語+動詞+賓語”句卻沒有這方面的語用價值。3、連動句、兼語句、雙賓語句等在進行層次切分時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有人據(jù)此認為層次分析法不適合分析漢語的句子。對這一看法,你是怎么看待的?對這些句子你認為應該如何進行層次分析?答:層次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層層二分,但也不是絕對二分,如對聯(lián)合結構就可以多分。由于現(xiàn)代漢語句法結構中有一些特殊句法結構,如連動短語、兼語短語、雙賓語句等,很難進行二分,或者很難進行簡便的

23、切分,這就使得一部分學者就此認為層次分析法不適合分析現(xiàn)代漢語句法結構。對這一問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集中體現(xiàn)在漢語析句方法討論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也可以參考吳競存等現(xiàn)代漢語句法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和現(xiàn)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語文出版社,1992年)等論著。本教材對這些句子采用了層次分析,是否合理還可以討論。4、有學者認為“我拿了小王一本書”不能分析為雙賓語句,因而“小王”跟“一本書”之間有領屬關系。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答:表示給予意義的句子,如“我送小王一本書”被認為是典型的雙賓語句,而表示索取意義的句子,如“我拿了小王一本書”是否是雙賓語句就有不同的看法,

24、這種爭議延續(xù)至今,未得出結論。本教材認為處理為雙賓語句的一種,是否合理還可以討論。第八節(jié)1、句類劃分的標準是什么?句類跟句型、句式有什么不同?句類是指句子的語氣類型,句子語氣類型是從句子語用平面給句子所作的重要分類。人們的語言交際總是有一定的語用目的的,這種語用目的就是句子的用途,如陳述一件事、詢問一個問題、表示一個請求或命令、抒發(fā)一種感情,等等,句子的這種語用目的途是由句子的語氣來反映的。語氣是句子語用目的或表達用途的外在體現(xiàn),語氣又是通過語調或語氣詞等手段表現(xiàn)出來的。句類就是根據(jù)句子的語氣對句子所作的分類。句類不同于句型、句式,語氣是決定句類的因素,跟語氣無關的因素都是非句類因素,像句子所

25、表達的內容、句法成分的配置方式和多寡、語義關系的樣式和語義成分的多少等都不影響句類的劃分。2、疑問句有時可以有敘述作用,有時也可以表示一種命令或請求,陳述句有時也可以起到祈使的作用。這說明句類有時跟句子的實際用途或目的不一致,這是為什么呢?答:句類有時跟句子的實際用途或目的不一致,像反問句雖然從內容上看,表達的是陳述句的內容,但從句類看依然是疑問句,而不是陳述句;像“屋里真冷啊!”可能含有暗示讓人關窗戶、開空調、生火等意圖,表達某種祈使目的,但從語氣上看依然是感嘆句,而不是祈使句;像“我渴了。”可能含有暗示讓人倒茶水、買飲料等意圖,但從語氣看,還是陳述句,而不是祈使句。這是因為句類劃分的標準是

26、句子的語氣,語氣只是句子語用目的或表達用途的外在體現(xiàn),句子語用目的或表達用途是句類劃分的基礎,基礎不等于標準,劃分句類的標準是句子的語氣。3、對疑問句的分類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疑問句應該分為幾種?答:疑問句的分類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有關討論可以參考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疑問句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部分“有關疑問句的研究”。本教材采用傳統(tǒng)的四分法:是非問句、特指問句、選擇問句、正反問句。4、不同的動詞可以進入不同類型的祈使句,請總結一下動詞的小類跟祈使句的小類的關系。答:祈使句可以分為肯定性祈使句和否定性祈使句兩類。就動詞來看,一般來說,非自主動詞只能進入否定性祈使句,不能進入

27、肯定性祈使句,如:跌、丟、怕、忘記、惱、嫌、著急、害怕、愁、心疼、傷心、后悔;自主動詞中的褒義動詞一般只能進入肯定性祈使句,不能進入否定性祈使句,如:幫助、安慰、尊重、改正、愛護、改善、照顧、培養(yǎng)、稱贊、贊美、團結、夸獎、贍養(yǎng);自主動詞中的貶義動詞一般只能進入否定性祈使句,不能進入肯定性祈使句,如:騙、欺騙、詐騙、剝削、搗亂、抱怨、埋怨、墮落、嚷、惹、敲詐、調皮;只有自主的中性(無褒貶色彩)的動詞才可以既適合肯定性祈使句也適用否定性祈使句,如:站、做、坐、摘、走、跑、去、休息、睡、說、講、答應、看、進、動手、告訴、收拾、化裝、點頭、動、動彈、加入、勞動、調查。第九節(jié) 1、單句和復句的劃分向來有

28、糾葛,以至不少學者認為應該取消單復句的劃分。你認為劃分單復句有沒有必要?如果有必要,你認為單復句的劃分有哪些標準?如何運用這些標準?答:由于漢語的語句結構既有簡潔靈活的一面,又有復雜多變的一面,因而語言單位之間的區(qū)別往往存在或次或彼的中間狀態(tài)。單句和復句的劃分也同樣一定的困難,單句和復句存在糾葛。不過,從語法事實來看,在漢語語法中,客觀存在著兩種不同體制的句子單句和復句。像“小王已經(jīng)回來了。”“大會到此結束。”“我昨天還看見他呢。”“你叫什么名字?”“多好的小伙子??!”“起立!”等等,是典型的單句,不會跟復句相混。像“小王回來了,所以他媽媽很高興。”“雖然老天一直下雨,但工地上的勞動也一直沒有

29、停下來。”“要是我們早做防備,火災也不會發(fā)生?!薄安粌H小王取得了好成績,連小張也進步不少。”“不是我錯了,就是你錯了?!薄靶⊥醭鰜砹耍又±钜渤鰜砹?。”“我們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钡鹊龋堑湫偷膹途?,也不會跟單句相混??梢姡M管單句和復句存在糾葛,但就典型單句和典型復句來看,單句和復句有顯著的不同: A、單句內部各組成成分(即句法成分)是不獨立的,成分與成分在一定的層次上按一定的結構關系結合,單句的各個成分依存于一定的結構關系中。單句內部除特殊成分復說語和插說語外(特殊成分是有標記的成分),各成分是互相依存,互為句法成分的。而復句中的各分句之間如上文所說在結構上是互

30、相獨立的,一個分句不做另外分句的句法成分。B、由于復句的分句在結構上是相對獨立的,分句在表述功能上也有相對的獨立性,因而一個復句就有兩個以上的結構中心和表述中心,像“因為天氣不好,所以航班延誤了三個小時?!本陀小疤鞖獠缓谩焙汀昂桨嘌诱`了三個小時”兩個結構中心和表述中心兩個陳述。而一個單句只有一個結構中心,只體現(xiàn)一次表述。C、邏輯語義上,單句一般表達一個判斷,體現(xiàn)出一個命題;而復句多數(shù)表示的是推理,有因果、假設、條件等推理關系,即使表示判斷和命題,也往往是幾個判斷和命題的復合,如“小王走了,小李也跟著走了。”“我們隊不僅戰(zhàn)勝了對手,而且以大比分勝出?!薄按蠡飪河淇斓仉x開這個山村,向新的駐地進軍。

31、”D、復句中分句之間往往有關聯(lián)詞語連接,關聯(lián)詞語是識別復句的外在標志,在有關聯(lián)詞語的句子中,可以依靠關聯(lián)詞語來分辨單句和復句,沒有關聯(lián)詞語的復句,也可以試著添加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來幫助識別復句及其關系。單句內部很少使用關聯(lián)詞語。E、復句的分句間一般有停頓,“停頓”也可以作為識別單復句的外在標志,書面上分句間的停頓一般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單句內部的停頓較少,如果有停頓,多數(shù)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或者在特殊成分之后、在倒裝成分前后,書面上單句內部的停頓用逗號,不用分號。單復句的區(qū)分涉及結構方式、邏輯語義關系、語法及語音標志等許多方面,這些方面對區(qū)分單復句來說,都不是唯一的標準或者都不能說是充分而必要的標準,而

32、是各個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辨別單復句不能僅就某一個方面來看,而應綜合多種情況再作判別。同時更要注意漢語句子的復雜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對不太典型的單句或復句更要全面來看。2、請通過實例分析說明關聯(lián)詞語在復句中的作用。答: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就是在復句的分句間起關聯(lián)作用。具體說,關聯(lián)詞語在復句中可有如下作用。a、有些復句中分句間的關系,沒有一定的關聯(lián)詞語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或者說去掉關聯(lián)詞語分句就聯(lián)系不起來了,如:如果美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我沒有批準這件事,因為你還沒有來。盡管他有許多重要的貢獻,可是他一再把自己的成績歸功于領導的指導。我們不論認識什么事物,都必須全面地去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則,就不能有比較完全和正確的認識。 這些句子如果把其中的關聯(lián)詞語抽掉,就不容易看出分句間的聯(lián)系了,這些關聯(lián)詞語是這些復句中所必有的。b、一個復句包含分句較多,關系也比較復雜,不用關聯(lián)詞語就不能把各種關系清晰地表達出來,關聯(lián)詞語在這類句子中有凸顯復句分句間關系的作用。如:小王收入不高,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家庭負擔很重,但是,為人還是很慷慨大方,寧可不抽煙,不添置衣服,也要經(jīng)常幫助比他更困難的人。搗鬼有術,也有效,然后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我們如果既放下了包袱,又開動了機器,既是輕裝,又會思索,那我們就會勝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