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復習選擇題_第1頁
材料力學復習選擇題_第2頁
材料力學復習選擇題_第3頁
材料力學復習選擇題_第4頁
材料力學復習選擇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構件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CQA:只與材料的力學性質(zhì)有關B:只與構件的形狀尺寸有關C:與二者都有關D:與二者無關2、均勻性假設認為,材料內(nèi)部各點的D是相同的。A:應力B:應變C:位移D:力學性質(zhì)3、各向同性認為,材料沿各個方向具有相同的A。4、在下列四種材料中,C不可以應用各向同性假設。9、在任意截面的任意點處,正應力0與剪應力A的夾角a=AA:a=90;B:a=45;C:a=0;D:a為任意角。10、圖示中的桿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B。A:力學性質(zhì)B:外力C:變形D:位移A:鑄鋼B:玻璃C:松木D:鑄鐵5、根據(jù)小變形條件,可以認為:DA:構件不變形C:構件僅發(fā)生彈性變形6、外力包括:

2、DA:集中力和均布力C:所有作用在物體外部的力7、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內(nèi)力隨外力的增大而增大;C:內(nèi)力的單位是N或KN8、靜定桿件的內(nèi)力與其所在的截面的A:形狀;B:大小;B:構件不破壞D:構件的變形遠小于原始尺寸B:靜載荷和動載荷D:載荷與支反力A。B:內(nèi)力與外力無關;D:內(nèi)力沿桿軸是不變的;D有關。C:材料;D:位置A:有變形、無位移;B:有位移、無變形;D:既無變形、也無位移;11、等直桿在力P作用下:DA:Na大D:12、用截面法求內(nèi)力時,是對C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A:截面左段B:截面右段C:左段或右段D:整個桿件13、構件的強度是指C,剛度是指A,穩(wěn)定性是指A:在外力作用下抵

3、抗變形的能力;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態(tài)的能力;C:在外力的作用下構件抵抗破壞的能力;14、計算M-M面上的軸力DA: -5PB: -2PC: -7PD: P5F5F2F2F15、圖示結(jié)構中,AB為鋼材,BC為鋁材,在P力作用下C。B:BC段軸力大C:軸力一樣大C:既有位移、又有變形;A:AB段軸力大16、關于軸向拉壓桿件軸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C18、圖示中變截面桿,受力及橫截面面積如圖,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CA:軸力相等,應力不等;B:軸力、應力均不等C:軸力不等,應力相等D:軸力、應力均相等19、等直桿受力如圖,橫截面的面積為100平方毫米,則橫截面MK的正應力為:D。A:-50Mp

4、aB:-40MPC:-90MpaD:+90MPa20、拉桿的應力計算公式二N/A的應用條件是:B。A:應力在比例極限內(nèi);B:外力的合力作用線必須沿桿件的軸線;C:應力在屈服極限內(nèi);D:桿件必須為矩形截面桿;A:拉壓桿的內(nèi)力只有軸力;C:軸力是沿桿軸作用的外力;17、下列桿件中,發(fā)生軸向拉壓的是A:a;B:b;B:軸力的作用線與桿軸重合;D:軸力與桿的材料、橫截面無關D0C:c;D:dPFPF21、軸向拉壓細長桿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11面上應力非均勻分布,22面上應力均勻分布;B:11面上應力均勻分布,22面上應力非均勻分布;C:11面、22面上應力皆均勻分布;D:11面、22面

5、上應力皆非均勻分布;1212P P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A Ap p1 1 22、桿件的受力和截面如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23、設mm的面積為A,那么P/A代表DA:橫截面上正應力;B:斜截面上剪應力;C:斜截面上正應力;D:斜截面上應力。24、設軸向拉伸桿橫截面的正應力為小則45度斜截面上的正應力和剪應力分別為D。A:(T/2(T;B:均為-C:、/2;D:均為(T/2A:(T1(T2(T3;B:(T2(T3(T1C:(T3(T1(T2D:(T2(T1(T325、軸向拉壓桿,與其軸線平行的縱向截面上D0A:正應力為零、剪應力不為零;C:正應力、剪應力均不為零;D:正應力和剪應力均為零。2

6、6、現(xiàn)有兩種說法:彈性變形中,b-e一定是線性關系C彈塑性變形中,b-e一定是非線性關系;哪種說法正確?A:對錯;B:對對;C:錯對;D:錯錯;27、進入屈服階段以后,材料發(fā)生D變形。A:彈性;B:非線性;C:塑性;D:彈塑性;28、鋼材經(jīng)過冷作硬化以后,A基本不變。A:彈性模量;B:比例極限;C:延伸率;D:斷面收縮率;29、鋼材進入屈服階段后,表面會沿C出現(xiàn)滑移線。A:橫截面;B:縱截面;C:最大剪應力所在面;D:最大正應力所在的面;30、下圖為某材料由受力到拉斷的完整的應力應變曲線,該材料的變形過程無D。A:彈性階段、屈服階段;B:強化階段、頸縮階段;C:屈服階段、強化階段;D:屈服階段

7、、頸縮階段。31、關于鑄鐵正確的是BA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B壓縮強度比拉伸強度高。C抗剪能力比抗壓能力Hjo032、當?shù)吞间撛嚰脑囼瀾?7=(7s時,試件將D。B:正應力不為零、剪應力為零;A:完全失去承載能力B:破斷C:發(fā)生局部頸縮現(xiàn)象;D:產(chǎn)生很大的塑性變形;33、低碳鋼材料試件在拉伸試驗中,經(jīng)過冷作硬化后,以下四個指標中得到了提高。A:強度極限B:比例極限C:截面收縮率D:延伸率答案正確選擇:B答疑34、低碳鋼的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如斷裂點的橫坐標為e,則A0A:大于延伸率;B:等于延伸率C:小于延伸率D:不能確定。35、對于沒有明顯屈服極限的塑性材料,通常以產(chǎn)生0.2%的

8、B所對應的應力作為屈服極限。A:應變;B:殘余應變;C:延伸率36、現(xiàn)有鋼、鑄鐵兩種棒材,其直徑相同。從承載能力和經(jīng)濟效益兩個方面考慮,合理選擇方案是AoA:1桿為鋼,2桿為鑄鐵;B:1桿為鑄鐵,2桿為鋼;C:兩桿均為鋼;D:兩桿均為鑄鐵;37、均勻拉伸的板條表面上畫兩個正方形,如圖所示。受力后會成C形狀A:a正方形、b正方形;B:a正方形、b菱形;C:a矩形、b菱形D:a矩形、b正方形38、受軸向拉伸的圓截面桿件的橫截面上畫兩個圓,拉伸后會變成什么形狀?A39、低碳鋼圓截面在拉伸破壞時,標距由100毫米變成130毫米。直徑由10毫米變?yōu)?毫米,則Poissonsratio(泊松比)&

9、為:DA:廠(10-7)/(130-100)=0.1=-0.3/0.3=-1C:=|/|=1D:以上答案都錯40、鋼材的彈性模量E=200GPa比例極限6p=200MPa軸向線應變e=0.0015,則橫截面上的正應力=C0A:a圓、b圓;B:a圓、b橢圓;C:a橢圓、b圓;D:a橢圓、b橢圓;A:(T=Ee=300MpaB:300MpaC:200Mpar300MpaD:(TA2;C: A10D:N(Tbs2(rbs3B:(rbs1(Tbs2(Tbs1(rbs3D:(rbs1=bbs2=bbs361、在平板與螺栓之間加一墊片,可以提高D的強度。A:螺栓拉伸;B:螺栓擠壓;C:螺栓的剪切;D:平板

10、的擠壓;62、在沖床上將鋼板沖出直徑為d的圓孔,沖力F與A。A:與直徑d成正比;B:與直徑d2成正比;C:與直徑d3成正比;D:與直徑d的平方根成正比63、方形銷將兩塊等厚度的板連接在一起,上面的板中同時存在拉應力er、力 P、擠壓應力6bs,比較其數(shù)值大小可得:DA:拉應力(T最大;B:剪應力 P 最大;C:擠壓應力(Tbs最大;D:(7=男應二(Tbs;輪64、圖示中接頭,水平桿采用axb的矩形截面,斜桿與水平桿的夾角為a擠壓面的面積為:CC:bh/cosaD:bh/(sina-cosa)b b65、厚度均為h的兩塊鋼板用圓錐銷連接,圓錐銷在上端的直徑為D,下端直徑為d,則圓錐銷受剪面積為

11、C;擠壓面積為D。A:兀D74;B:兀d2/4;C:兀(D+d)/22/4;D:h(3d+D)/4;66、一聯(lián)軸器,由分別分布在半徑為R和R圓周上的8只直徑相同的螺栓相連接,則內(nèi)圈(R)螺栓橫截面上的剪應力 pi和外圈(R)螺栓橫截面上的剪應力T2的比值為C0A:Ti/T2=1/1B:j/j=R/RiC:Ti/22T2=R/R2D:T1/T2=R/R267、階梯圓軸的最大剪應力發(fā)生在:DA:扭矩最大的截面;B:直徑最小的截面;C:單位長度扭轉(zhuǎn)角最大的截面;D:不能確定68、扭轉(zhuǎn)剪應力計算公式 p=Mp/IP適用于D:A:任意截面;B:任意實心截面;A:bh;B:bhtanaC:任意材料的圓截面

12、;D:線彈性材料的圓截面。69、剪應力互等定理是由A導出的。A:單元體的靜力平衡;B:幾何關系C:物理關系;D:強度條件;70、當rp時,剪切虎克定律及剪應力互等定理B。A:虎克定律成立,互等定理不成立;B:虎克定律不成立,互等定理成立;C:二者均成立;D:均不成立;71、有一圓軸受扭后,出現(xiàn)沿軸線方向的裂紋,該軸為C材料。A:鋼;B:鑄鐵;C:木材;72、低碳鋼的扭轉(zhuǎn)破壞的斷面是:C。A:橫截面拉伸;B:45度螺旋面拉斷;C:橫截面剪斷;D:45度斜面剪斷;73、鑄鐵扭轉(zhuǎn)破壞的斷面是:B。A:橫截面拉伸;B:45度螺旋面拉斷;C:橫截面剪斷;D:45度斜面剪斷;74、對于受扭圓軸,有如下結(jié)論

13、,正確的是BC0A:最大剪應力只出現(xiàn)在橫截面上;B:在橫截面上和包含桿件軸線的縱向截面上均無正應力;C:圓軸內(nèi)最大拉應力的值和最大剪應力的值相等。75、空心圓軸,其內(nèi)外徑之比為a,扭轉(zhuǎn)時軸內(nèi)的最大剪應力為 p,這時橫截面內(nèi)邊緣處的剪應力為B0A:rB:arC:零D:(1a4)p76、對于下列的兩個剪應力計算公式:p=T/2TTR和=/1P,下列結(jié)論中是正確的是C0A:只適用于各種空心圓軸,既適用于各種空心圓軸,也適用于實心圓軸;B:對于空心薄壁圓管、雖然形式不同,但描述的剪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是完全相同的;C:式僅利用平衡條件導出,式曾利用平面假設和平衡條件;D:、兩式均根據(jù)平面假設導出。77、低碳

14、鋼圓軸扭轉(zhuǎn)試驗時表面上出現(xiàn)的滑移線與軸線的夾角為B0A:45度;B:0度和90度;C:小于45度;D:大于45度;78、圖示中的圓軸,在極限扭矩的作用下破壞開裂,試判斷當軸的材料分別為低碳鋼、鑄鐵、順紋木時,圓軸的破壞面(裂紋)的方向及原因。裂紋方向:A:縱向B:橫向C:+45度角D:45度角。破壞原因:A:縱截面上的最大剪應力;B:橫截面上最大剪應力C:(T+45D:(T-45正確選擇:低碳鋼:裂紋的方向R破壞白原因B鑄鐵:裂紋方向D破壞原因D順紋木:裂紋方向A、破壞原因Ao79、下列各圖中的剪應力的分布正確的是1,5。(扭矩的方向如4 480、對鋼制圓軸作扭轉(zhuǎn)校核時發(fā)現(xiàn)強度和剛度均比規(guī)定的

15、降低了20%,若安全系數(shù)不變,改用屈服極限提高了30%的鋼材,則圓軸的A0A:強度足夠、剛度不夠;B:強度不夠、剛度足夠;C:強度、剛度均足夠;D:強度、剛度均不夠81、圓軸扭轉(zhuǎn)的變形為B。A:橫截面沿半徑方向伸長;B:橫截面繞軸線偏轉(zhuǎn);C:橫截面繞中性軸旋轉(zhuǎn);D:橫截面沿半徑方向縮短。82、在_B_爻力情況下,圓軸發(fā)生扭轉(zhuǎn)變形。A:外力合力沿圓軸軸線方向;B:外力偶作用在垂直軸線的平面內(nèi);C:外力偶作用在縱向?qū)ΨQ面內(nèi);D:外力合力作用在縱向?qū)ΨQ面內(nèi)。83、在同一減速箱中,設高速軸的直徑為di、低速軸的直徑為d2,材料相同,兩軸的直徑之間的關系應當是:C。A:did2B:di=d2C:did2

16、D:無所謂84、等截面的實心圓軸,當兩端作用有M的扭轉(zhuǎn)力偶矩時開始屈服。若將橫截面的面積增大一倍(仍為圓形),該圓軸屈服時的扭轉(zhuǎn)力偶矩是:B。A:1.414MeB:2X1.414MeC:2MD:4M85、圓軸扭轉(zhuǎn)時橫截面上的任意一點的剪應力的大小與該點到圓心的距離成正比,方向與該點的半徑垂直,此結(jié)論是根據(jù)B推知的。A:變形幾何關系、物理關系、平衡關系;B:變形幾何關系、物理關系;C:物理關系;D:變形幾何關系86、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是D。A:剪應力互等定理僅適應于純剪切情況;B:已知AB鋼的 ps=120MPaG=80Gpa,則由剪切虎克定律丫s=Ts/G=1.5x10-3rad;C:傳動軸的轉(zhuǎn)速越高,對其橫截面的扭矩越大;D:受扭桿件的扭矩,僅與桿件所受的外力偶有關,而與桿件的材料及橫截面的形狀、大小無關;87、碳鋼制成圓截面軸,如果。9,為保證此軸的扭轉(zhuǎn)剛度,采用措施C最有效。A:改用合金鋼;B:增加表面光潔度;C:增加直徑;D:減少軸長;88、軸的半徑為R,長為L,剪變模量G,受扭后圓軸表面的縱向線傾角為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