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學(xué)案教師用版_第1頁
屈原列傳學(xué)案教師用版_第2頁
屈原列傳學(xué)案教師用版_第3頁
屈原列傳學(xué)案教師用版_第4頁
屈原列傳學(xué)案教師用版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設(shè)計:齊保良 11.4.10學(xué)習目標1、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和句式等文言知識.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xué)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 德.3、背誦第三段.又孚常識屈原(約公元前340 約前278年),名平,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主要作品有?離 騷?、?天問?、?九歌?、?九章?等.漢代把它們合編為?楚辭?.?屈原列傳?一文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記載屈原的事跡和文學(xué)上的杰出才 能,具體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岡Q正不阿的品格, 集中表現(xiàn)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爭精神, 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氣和 悲其志 的嘆惋.學(xué)習時數(shù):三課時第一課時(1 3段)根底知識1、字首

2、屆(zh U )草稿 慘怛(d a)帝善(k u)蟬蛻(tu )i滋垢(g cu) 濁穢(hu )泥2、通假字(1) 、離騷者,猶離憂也(離通 罹)(2) 、人窮那么反本(反通返)(3) 、糜不畢見(見通現(xiàn))3、詞語釋義(1) 、嫻于辭令(熟練、熟悉)(2) 爭寵而心害其能(嫉妒)(3) 、屈平屆草稿(寫作)(4)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制定法令,兩詞都是同義復(fù)用)(5) 、平伐其功(自夸、炫耀)(6) 、王怒而疏屈平(疏遠)4、詞類活用(1)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動詞做名詞,識別力)(2) 、讒諂之蔽明也(動詞活用為名詞,中傷別人的小人)(3)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詞做名詞,邪惡、不正)靡

3、不畢見(xi M)濯(zhu o)淖(n do)(ni 3而不滓(z D者(4)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指通旨)(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濁)(7)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恨)(8) 、可謂窮矣(處境困難)(9) 、其文約(簡約)(10) 、其詞微(含蓄精深)(11 )、明道德之廣崇(說明)(12 )、治亂之條貫(條理,規(guī)律)(4) 、 蟬蛻于污穢(名詞做狀語, 像蟬那樣;形容詞做名詞,污濁的環(huán) 境)(5)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詞做名 詞,端方正直的人)(6) 、明道德之廣崇(形容詞做動 詞,說明)5、文言句式(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 斷句)(2) 、(3) 、置)方正之不容

4、也(被動句) 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狀語后(4) 、離騷者,猶離憂也(判斷句)(5)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動句)(6)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動句)(7) 、明道德之廣崇(定語后置句)6、譯句子(1) 、人窮那么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癰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一個人在處境危急的時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當勞苦疲憊的時候,沒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癰和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喊父母的.(2)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就其文字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表現(xiàn)的旨意卻極遠大,所舉的事例雖是人常見的事物,但表現(xiàn)出來的意義卻極深遠.(3)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他學(xué)識廣博,記

5、憶力強,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熟悉外交應(yīng)酬的辭令.二、文本理解1、課文第一段重點介紹了屈原哪幾個方面的才能并聯(lián)系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的如此簡約答:主要介紹了屈原的文化素養(yǎng)、政治才十、外交水平三個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寫的簡約,是由于作者為屈原寫傳的重點是表現(xiàn)其失意后的忠啟愛國和 發(fā)憤著書的情況.2、研讀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離騷?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 介紹?離騷?的答:(1 )原因: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nèi)容是 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2)以下幾個方面:解題:離騷者,猶離憂也.成因:人窮那么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

6、也,疾癰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內(nèi)容: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風格:其文約,其詞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 義遠.設(shè)計:齊保良 11.4.10第二課時4 9段商於wu既咎ji 0眷ju厚幣委質(zhì)事楚名詞做動詞,用豐厚的禮物亡國破家相隨屬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使破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名詞做狀語,在宮內(nèi) ;在外面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形容詞 做名詞,忠誠之士;賢能之人身客死于秦名詞做狀語,像客人那樣秦虎狼之國名詞做狀語,像虎狼一樣時秦昭王與楚婚名詞做動詞,結(jié)為婚姻一、根底知識1、字音既細ch u2、通假字1、 屈平既細細通黜2、齊與楚從親從通縱3、亡走趙,

7、趙不內(nèi)內(nèi)通納3、詞語釋義1 、 惠王患之擔憂、畏懼2、齊與楚從親合縱3、楚誠能絕齊如果4、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入擊秦全 部5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議和第二年6、臣請往如楚往、至.4、詞類活用1 、2、3、4、5、6、7、n顧 相隨屬zh? 唐昧m.4 、乃令張儀詳去秦詳通 徉5、使于齊顧反 反通 返6、厚幣委質(zhì)事楚 質(zhì)通 贄7、奈何絕秦歡斷絕8、屈平既嫉之憎恨9、人君無愚智無論10 、冀幸君之一悟希望;全部11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達12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一件接著一 件5、文言句式1、 大破楚師于丹淅狀語后置句2 、 遂絕齊省略句(3) 、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4 )、內(nèi)惑于鄭袖,

8、外欺于張儀(被動句)(5) 、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被動句)(6 )、 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6、譯句子(1)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秦惠王畏懼齊楚兩個大國聯(lián)合,于是就命張儀假裝背離秦國,并用豐厚的禮物作為信物, 表示愿意侍奉楚王.(2)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張儀聽說了,就說:拿我一個張儀就能抵上漢中的大片土地,我請求您允許我到楚國去.(3)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shè)狡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到了楚國,張儀又用豐厚的禮物收買了當權(quán)的大臣靳尚,還在懷王寵愛的妃子鄭袖面前編 造了一番騙人的鬼話.(4)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

9、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也.屈原當然更憎恨子蘭,他雖然被流放,但仍眷念著楚國,惦記著懷王,始終沒有忘記有一 天能夠回到朝廷來,并希望君王能徹底的醒悟過來,一切壞的習俗全都改變.(5)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一個國家的君王無論他是愚蠢的,還是聰明的,也無論他是有才能的,還是沒有才能的, 沒有一個不想任用忠臣來侍奉自己,選拔賢才來輔佐自己的.二、文本理解1、研讀49自然段分析該問題:本文的題目是屈原列傳?,為什么這里用大量的篇幅來寫楚國的政治而不寫屈原答:說明屈原的去留關(guān)系著楚國的命運.實寫楚國的命運,其實是寫屈原對楚國的重要作 用.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

10、都昏庸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 直的人,必然不見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終于自沉汨羅江.2、閱讀第九自然段,概括該段內(nèi)容是從哪兩個角度來寫的,并指出每一個角度 運用的表達方式.最后分析該段表達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答:(1 )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于敘,突出屈 原的 忠"與賢",說明他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后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 用議論,突出其結(jié)果是 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說明人君 不知人之禍.(2) 既強調(diào)屈原的忠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鮮明的表達了作者對屈原遭遇的憤憤不平和深切同情.設(shè)計:齊保良 11.4.10第

11、三課時(10 13段)一、 根底知識1、字音憔(qi do)悴(cu i) 啜(chu o )其醴(l )i物之汶汶(me n)者乎 罹(l )灘被(p i發(fā)漁父(f?)常通長)枯槁(g?o) 溫蟆(hu o)汨(m?羅2、通假字(1) 、被發(fā)行吟澤畔(被通披)(2)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3、詞語釋義(1 )、 王怒而遷之(放逐)(2)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這 班人)(3) 、 皆祖屈原之沉著辭令(效法)(4) 、 顏色憔悴(面色)(5 )、形容枯槁(形體、容貌)(6) 、不凝滯于物(停滯,有拘泥、執(zhí)著 的意思)4、詞類活用(1) 、短屈原于頃襄王(形容詞做動詞,說壞話)(2)

12、 、皆祖屈原之沉著辭令(名詞做動詞,效法)(3) 、其后楚日以削(名詞做狀語,一夭夭的)(4)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形容詞做動詞,責怪(7) 、何不銃其糟而啜其醴(吃;喝)(8) 、 新沐者必彈冠(洗頭發(fā)),新浴者 必振衣(洗身)(9) 、受物之汶汶者乎(玷辱)(10 )、而蒙世俗之溫蟆乎(塵垢)(11 )、 適長沙(到)(12 )、 又爽然自失矣(茫然)(5) 、同死生,輕去就(意動用法,把 .同等看待;把看輕)5、文言句式(1 )、 是以見放(被動句)(2 )、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被動句)(3) 、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后置句)(4) 、而自令見放為( 被動句)(5

13、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蟆乎(固定句式)(6) 、 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被動句)6、譯句子(1)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來到了江畔,披散著頭發(fā),在江邊一邊走一邊吟嘆.他面容憔悴,身體瘦削.(2)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個高尚的人,誰又能讓自己高潔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辱呢(3) 、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于是他創(chuàng)作了一篇題為懷沙?的賦.于是抱著石頭自己跳進汨羅江中以身殉國.(4) 、然皆祖屈原之沉著辭令,終莫敢直諫.但是他們都只能學(xué)習屈原的文辭委婉的長處,卻始終沒有誰像屈原那樣敢于向君王直言抗 爭.二、文本理解1、閱讀第11自然段,分析漁父和屈原的兩次對話揭示了屈原臨死前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答:潦倒到了極點的舉止:被發(fā)行吟,屈原仍在 吟"其志.近死的容色: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明知故問其見放原因,屈原答復(fù)全世混濁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這既是對不合理遭遇的解釋,也是對自我人格立場的持守.漁父建議屈 原與世推移,沒有必要懷瑾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