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教案1_第1頁
《蝶戀花》教案1_第2頁
《蝶戀花》教案1_第3頁
《蝶戀花》教案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下載與閱讀!蝶戀花教案1導讀:蝶戀花教案教學目標:1、披文入情,由辭體情。2、體味本詞的寫作特色。課時:1節(jié)教學方式:研習式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一、導引:有這樣一位詞人,他擅長小令,多表現(xiàn)詩酒生活和悠 閑情致,語言婉麗。他的浣溪沙中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識燕歸來”(原詩: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 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二句, 傳誦頗廣。知道這位詞人是誰嗎?對,他就是晏殊。今天,我們來學 習的他另一首頗負盛名的詞作一一蝶戀花。二、文學常識關(guān)于作者:見教材P64注。補充:謚元獻。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 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

2、類要,今存殘本。三、文本研習:1、起句描繪了怎樣的景物?這些景物帶有什么特點?:起句描寫了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 去似乎在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像在默默飲泣。1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潔),這里用“愁煙”、 “泣露”將它們?nèi)烁窕?,將主觀色彩移于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 己的哀愁。因此說,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觀的色彩。2、第二句中,寫羅幕的“輕寒”,與“燕子雙飛去”有必然關(guān) 系嗎?特別點出“雙飛”有什么意味?:(先說這兩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 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這兩種現(xiàn)象間本不一定存在著聯(lián)系,但在充滿哀愁、對節(jié)候特別

3、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的。 這里 與其說是燕子的感覺,倒不如是寫簾中人的感覺一一不只是在生理上 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蕩漾著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雙飛,更反襯出主人公的孤獨。這兩句表面上是只寫客觀景物,實則暗含著濃濃的情感色彩。真 乃“一切景語皆情語”。3、第三句"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點明了什么? 有沒有別的信息?:這句在時間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兩點變化。一是點 明了幽怨、哀愁是因為“離別”,二是“怨”由隱微轉(zhuǎn)為強烈一一怨 恨月亮不解人意。I明月本無知無情,它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 既如此,似乎不該怨恨它。但卻偏要怨

4、。這種仿佛無理的埋怨,卻正 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及外界 事物所引起的觸動。這與蘇軾水調(diào)歌頭:“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機杼相類。4、看第四、五句一一“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 涯路”,問:詞句中哪些詞與上面照應?:“昨夜”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 “離恨”,反照“雙飛”;“望盡天涯路”正從上文的一夜無眠生出?!白蛞刮黠L凋碧樹”只是眼前所見之景嗎? “凋”字如何理解?:“昨夜西風凋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 宵不寐臥聽西風飄落樹葉情景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 見西風之勁肅殺,“

5、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 烈感受。故“凋”字既寫出了景,又道出了情。“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與上文有何關(guān)系?這句所寫的境界 有什么特別處?:既然主人公有著濃郁的離愁別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 獨上高樓”。1以上抒寫的只是憂傷低退之音,這里卻出人意料地展 現(xiàn)出一片無限寥廓的境界一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庇腥苏f, 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百感, 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 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使其從狹 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zhuǎn)向?qū)V遠境界的騁望。 所以,這幾句盡管 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情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 語言也

6、冼盡鉛華,純用白描。氣象闊大,境界高遠,成為全詞的警句。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與上句的聯(lián)系,兩個分句之間怎樣的關(guān)系?這句與上一句有某些共同點嗎?:這句與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關(guān)系。由于高樓騁望,不見所思, 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 |兩個 分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愿望與音書難抵的可悲現(xiàn)實 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 “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在這渺 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jié)束。| “山長水闊”與“望盡天涯路”照應,“知 何處”的感嘆更增添了全詞悠遠遼闊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盡的情致。四、體味本詞的藝術(shù)特色。:1、本詞與晏殊的其它詞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間,在境界、 風格上是稍有區(qū)別的。上片取境較狹,風格偏于柔婉;下片卻境界開 闊,風格近乎悲壯。2、詞中,作者用了烘托與反襯的手法寫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悲苦。 前者如“檻菊愁煙蘭泣露”,是以悲景寫愁,與詞中人物同病相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