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試題庫完整_第1頁
古代漢語試題庫完整_第2頁
古代漢語試題庫完整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代漢語試題庫試卷一、 單項選擇題2、以下工具書按照注音字母順序排列的是 c。A?辭源?B?辭海?C?詞詮?D?經(jīng)傳釋詞?3、 以下句中加點的詞在古今詞義的演變中屬于詞義擴大的是a。A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B 夸父與日逐走。 C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D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 4、“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以下關(guān)于“園圃的說確 的是c。A是雙聲聯(lián)綿詞 B是疊韻聯(lián)綿詞 C是偏義復詞D是單純詞5、以下句中加點的詞使用了本義的是 a。A君子引而不發(fā)。B孟春之月,東風解 凍。 C五色令人目盲。D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6、以下字中完全屬于會意字的一組是 b。A校信原 B戒與炎 C友武叔 D上過本9

2、、以下句中不是名詞作狀語的是 c。A惠王車裂商君以徇。B 豕人立而啼。C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D其一犬坐于前。10、以下句中“莫的用法與其它三個不同的是 d。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過而能改,善莫大焉。C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yǎng)也。D君有疾病見于面,莫多飲酒。12、以下句子中名詞作狀語表示憑借的是bA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太祖累書呼C天下云集而響應(yīng)。稍蠶食C仲弓父,賤人也公,豺虎也15、以下判斷句不屬于活用的是A君者,舟也。良庖歲更刀,割也、填空題1、古白話是指唐宋以來在 東北話根底上形成的。6、辟避、詒貽、憑憑、孰熟、錯措、諭喻、赴訃、縣懸、游游、 修修中屬于古今字關(guān)系的是 辟避、孰熟、錯

3、措、赴訃、縣懸; 屬于異體字關(guān)系的是詒貽、憑憑、諭喻。7、“孟嘗君顧謂諼中“顧使用的是它的 本義義。三、名詞解釋1、反切:是用兩個字合注一個字的音1分上字取聲母,下 字取韻母和聲調(diào)13、動詞的使動用法:名詞使動用法是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 1 分成為這個名詞代表的人或事物1四、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潁考叔為潁谷封 人,聞之,有獻于公。疆界3、君假設(shè)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安撫4 、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屢次、屢次;殺; 5、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墜落;倒下; 6、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堵住7、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粗陋的食物8、孟嘗君問:“公有親乎

4、?對曰:“有老母。父母雙親;9、危而不持,顛而不扶,那么將焉用彼相矣?跌倒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與三年,可使足民;或者11、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莜???2、王假設(shè)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那么牛羊何擇焉?心里難過、可憐13、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 孔子豚。通“饋,贈送; 五、指出句中活用的詞并說明活用的類型與活用后的意義1、君何患焉?假設(shè)闕地與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隧,名詞用為動詞,挖隧道;2、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書法,名詞作狀語,根據(jù)記事的原那么3、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 虛,形容詞使動用法,使上位虛;4、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見,

5、動詞使動用法,使之拜見;5、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少、輕,形容詞意動用法,以之為少、以之為輕;6、天下云集而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云、響、景,名詞作狀語,像烏云、回聲、影子一樣。7、城陷,賊以刃脅降巡。降,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投降。六、指出以下句中前置的賓語并說明前置的條件1、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甞君曰: “視吾家所寡有者 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2、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假設(shè)者,我之謂也。 我,用之復指前置3、王見之曰:“牛何之? 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4、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漢、秋陽,作以的賓語前置5、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

6、也,惟言之務(wù)去。 言,用之復指前置6、民缺乏而可治者,自古與今未之嘗聞。 之,否認句賓語前置7、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 利,用代詞“是復指前置七、簡答2、舉例說明如何探求詞的本義? 先通過字形分析;再在文獻中找到證據(jù) 2 分。 如“習,?說文?:“數(shù)飛也。?禮記月令?:“鷹乃學習。 1 分3、名詞作狀語可以表示哪些意義? 表示比喻;表示處所;表示工具或依據(jù);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4、句尾語氣詞“也、 “矣有什么區(qū)別? “也表示判斷肯定語氣; “矣是把事物開展的現(xiàn)階段作為新情況告訴別人; 2 分 “也是靜態(tài)的;“矣是動態(tài)的;1 分八、將以下古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人病之。二月,伯如

7、晉,子產(chǎn)寓 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 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 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那么諸侯貳。假設(shè)吾子賴之, 那么晉國貳。諸侯貳,那么晉國壞;晉國貳,那么子之家壞, 何沒沒也?將焉用賄?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 有基無壞,無亦是務(wù)乎!"宣子當權(quán),諸侯向晉國進貢的負擔很重,國人很擔憂。 二月,伯到晉國去,子產(chǎn)委托子西帶書信給宣子。信中說:“你 治理晉國,四方的諸侯沒有聽說你的美德,卻聽說進貢的負擔 很重,我呢,對此事很不理解。我聽說掌管國家的人不是擔憂 沒有財物,而是擔憂沒有好的名聲。諸侯的財物聚集到晉國

8、, 諸侯就會懷有二心。如果你依賴這些,那么晉國其他貴族就會 產(chǎn)生二心。諸侯懷有二心,那么晉國就會受到損害;晉國受到 損害,那么你的家就受到損害,怎么這樣糊涂呢?這樣還會在 哪里用到財物呢?好的名聲是載德的車子。德是國家之根基。 有了根基而不損壞,難道不應(yīng)該致力于此嗎?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以下關(guān)于?康熙字典?的說確的是 cA 全書按部首排列,共分 540 部。B全書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 采用了直音、反切和葉音三種注音方法。D 王引之?字典考證?糾正了五千多條錯誤。2、 注重分析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A ?經(jīng)傳釋詞?B ?詞詮?C ?助字辨略? D ?古漢語虛詞通釋?3、 許慎的“本無其字,依聲

9、托事是指 cA 會意 B 形聲 C 假借 D 轉(zhuǎn)注4、 以下各組中完全屬會意字的是 dA 莫、休、甘、武B 炎、寒、賊、朱C從、信、秉、亦D 友、與、伐、取5、 以下各組字中是古今字關(guān)系的是 aA 錯措 B 睹覩 C 置寘 D 沽酤6、以下句中加點詞使用了本義的是 aA孟嘗君顧謂諼。B 天帝使我長百獸。 C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D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7 、以下句中“孰與與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dA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B 從天而頌之,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C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王。 D 百姓足,君孰與缺乏。8、“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以下 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bA “為之所是

10、雙賓語句。 B “無與“勿是古今字。 C “何厭之有是賓語前置句。 D 兩個“之用法不同。9、“說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義來源和開展的是 dA 段玉裁B 桂馥 C 王筠 D 朱駿聲10、以下句中加點詞與例句“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用法不同的是 d A 其后稍蠶食。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 良庖歲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1、?說文解字?的作者是東漢的 許慎。這是中國 文字學 _的奠基之作。它收字 _ _9353個,另有重文 1163個。2?詩詞曲語辭匯釋?由近人 相所著,這是一部研究詩詞曲中特殊詞語 的一部專著。3、形聲字“裁的意符為 _衣 ,聲符為 _“裁無“衣4、文字學家區(qū)分本義主要是憑

11、字形 ,如“叔的本義是_手拾。5、“以勸事君者中,“勸的意義為 勉勵 _。三、名詞解釋1、轉(zhuǎn)注建類一首 1 分,同意相受。1 分“受寫作“授 不得分。2、偏義復詞由意義一樣或相近的兩個詞構(gòu)成 1 分,只有一個詞起表義作用,另一個詞不表義,只是一種陪襯 1 分,這種復 合詞叫做偏義復詞。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主觀上認為 1 分賓語具有了該形容詞的 性質(zhì)或狀態(tài) 1 分。四、解釋以下句中加點詞1、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 成熟2、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屢次3、君假設(shè)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安撫4、晉不可啟,寇不可翫。放松警覺5、假設(shè)舍以為東道主,行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外交使

12、節(jié)6、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咨詢,征求意見7、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勞苦8、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拜訪9、師進次于陘 。臨時駐扎10、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擊,軍引而去 。向 后退11、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足12、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犯錯誤13、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 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通“饋 ,贈送、窺探14、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 “異于三子者之撰。 站起來、才干1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 于事而慎語言,就有道而 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走向, 接近16、封書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

13、于宗廟之祟,沉于諂諛之臣,開 罪于君遭受17、世以鮑焦無沉著而死者,皆非也。 胸襟寬大 18、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 乎?言語真實五、簡答1、古漢語動量表示法有何特點? 1古漢語沒有動量詞,數(shù)詞直接用在動詞之前。 2數(shù)詞置于整個句子之后,在其他局部后加上代詞“者。2、舉例說明古漢語判斷句有哪些活用形式?1表比喻 ;1 分2表復雜容; 1 分3表原因;1分3、名詞作狀語可以表示哪些意義?表示比喻;表示處所;表示工具或依據(jù);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4. 介詞“于有哪些用法?1引進處所,涉與對象; 2引進比較對象;3引進施事者;4引進時間;六、指出以下句中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詞

14、,并說明其活用情況和意義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端:名詞用作動詞;穿上禮服 章甫:名詞用作動詞;戴上 禮帽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藥: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藥3、假設(shè)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滅亡4、假設(shè)弗與,那么請除之,無生民心。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產(chǎn)生5、群臣后應(yīng)者,臣請劍斬之。 劍:名詞作狀語;表示工具,用劍七、指出以下句子的類型并分析其特點1、孟嘗君怪之,曰: “此誰也? 判斷句, “此“作主語;“誰作謂語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1 分,“見表被動,“于引出主動者 1 分。3、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賓

15、語前置句 1分,用“實復指否認句中 1 分。4、紾兄之臂而奪之食,那么得食。雙賓語句 1 分,“奪帶雙賓語,“之作間接賓語, “食作直接 賓語 1 分。5、諫而不入,那么莫之繼也。賓語前置句 1分,否認句中代詞賓語“之前置 1 分。八、解釋加點的虛詞的詞性、語法意義,能釋出的要釋出。1、 太后盛氣而揖之。連詞,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2、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介詞,用在主謂之間,表示寓意未完,讓讀者等待下文。3、宣子未出山而復。副詞,用在動詞之前,表否認4、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疑問代詞,表處所“哪里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 不能盡大事。 代詞,表說話人自稱“我九、給下面的短文加標點,并翻譯。涉之初起王楚也 ,使周市略定地 ,北至狄,狄城守 。田儋詳為縛其奴 , 從少年之廷 , 欲謁殺奴 。見狄令,因擊殺令 ,而召豪吏子弟曰 :“諸 侯皆反自立 ,齊,古之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