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_第1頁
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_第2頁
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_第3頁
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_第4頁
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調(diào)動專業(yè)技術人員從事科研工作和開展學術研究的積極 性,客觀公正地評價考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 根據(jù)我校具體情況, 制 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項目、 科研成果以及學??蒲?主管部門認定應計算科研工作量的其他活動。 科研工作量以 “分”為統(tǒng)計單 位,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為以上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第三條 科研工作量考核是我校專業(yè)技術人員考核、 評聘體系的一個 重要組成部分。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學校各類專業(yè)技術崗位聘任人員。第二章 工作量計算標準第五條 科研項目根據(jù)項目類別、 項目層次、 到校經(jīng)費按以下標準計

2、 分。(一)縱向科研項目分 S S11 1自然與技術科學類:S Si= 1818 分科研項目合同經(jīng)費KXPI沖2/ /項目研 究年數(shù)經(jīng)費以萬元為單位;K K 為項目級別系數(shù),P Pl為單位排序系數(shù),P P2為成 員分配系數(shù); 項目研究年數(shù)以項目合同起止時間為準, 項目研究年數(shù)= =(項 目計劃終止年度 - -項目計劃起始年度),下同;2 2人文社會科學類(含教研項目):S Si= 2727 分X科研項目合同經(jīng)費XKXPKXP1X2/ /項目研究年數(shù);3 3國家級、省級、市級指導項目 S Si分別按 6060 分XP PiXVXV 項目研究年數(shù)、2020 分 xPxPi沖2/ /項目研究年數(shù)、1

3、010 分沖i項目研究年數(shù)計。 表一:縱向科研項目級別系數(shù)項目級別K系數(shù)備注國家863、973、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 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1.項目級別由??茖W研究處 參照有關規(guī)定確定;2.項目合同經(jīng)費過低,計算分 值低于對應級別的指導項目分, 項目分按對應層次的指導 項目分1.1倍計算;3.各類人才工程項目不計算 分值。國家863、973、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 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及重點項目的專題、子課題5國家各部委、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重點項目3國家各部委、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一般項目及重點項目的專題、子課題2副省級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重點項目,省屬

4、廳局級項目,國家各部委、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一般項目的專題、子課題1.5其他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重點項目,省屬廳局級項目的專題、子課題0.8副省級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一般項目及重點項目的專題、子課題,副省級市屬委局級項目1其他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一般項目,副省級市科技局、市 委宣傳部一般項目的專題、子課題,0.5(二)橫向科研項目分 S S21.1. 自然與技術科學類:S S2= 1212 分x年度實際到帳科研經(jīng)費xKxPKxPixP P2;2.2.人文社會科學類(含教研項目):S S2= 1818 分x年度實際到帳科研 經(jīng)費XKXPKXP1 XP2。表二:橫向科研項目級別系數(shù)實收科研項目經(jīng)費

5、20萬元及以下21-50萬元51-100萬元100萬元以上K系數(shù)11.524第六條 科研成果根據(jù)成果層次、類別和社會、經(jīng)濟效益核定分值。(一)公開發(fā)表論文(藝術作品)分 S S3根據(jù)所發(fā)期刊類別按表三標準計:表二:公開發(fā)表論文(藝術作品)計分標準期刊類別分值備注SCI(SSCI、A&HCI)光盤版收錄論文80分P1P21.同一篇論文按最高分值計,不重復計分, 跨年度補足差額;2.權威期刊、重要期刊與職稱評審條件一 致;中文核心期刊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 覽(北京大學岀版社)執(zhí)行;3.國外學術期刊是指在國外公開發(fā)行并具 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的學術性期刊;4.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是指由國

6、際性學術團體(學會/協(xié)會)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而結 集公開出版并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論文集;5.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集是指由全國性學術團體(學會/協(xié)會)主辦的學術會議而結集 公開出版并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論文集;6.一般論文集是指除國際性或全國性以外的其他學術團體(學會/協(xié)會)主辦的學術會 議而結集公開岀版并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論文集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針對某 一學術問題而結集并公開岀版具有國際標 準書號(ISBN)論文匯編。7.非權威、重要期刊的理論版報刊文章(800字以上)按一般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計;8.短篇報道、簡報、文摘、史志、科普文章、 科技新聞、考試大綱、復習資料、

7、文獻綜述、 會議簡報、動態(tài)、書評、評論和不足一個印 刷頁的資料、非理論版報刊文章不納入計分 范圍。EI收錄論文60分PlP2SCI(SSCI、A&HCI)聯(lián)機版、ISTP(ISSHP)收錄論文或權威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50分PlP2重要期刊、國外學術期刊上發(fā) 表的論文25分Pi滬2中文核心期刊、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的論文18分滬1滬2一般期刊(除權威期刊、重要 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之外的其 他公開岀版的期刊、全國性學 術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的論文自然與技術科學:12分P1P2人文與社會科學:8分1沖2期刊增刊、一般論文集上發(fā)表 的論文2分P132小說、詩歌、譯文在公開岀版刊物上發(fā)表的小說、

8、詩歌、譯文按該刊物級別發(fā)表論文標準的50%計分。藝術作品1.在公開出版刊物上發(fā)表的1篇作品按該刊物級別發(fā)表的1篇論文標準的80%計分,多篇新作發(fā)表在同一刊物上,按篇數(shù)累計計分,同一作品多次在不同刊物上發(fā)表,按最高分值計分,跨年度的補足差值,以拍賣作品、商業(yè) 廣告、有償藝術與設計的作品等形式岀現(xiàn)的成果不計分;2.在人民岀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人民教育岀版社、人民文學岀版社、三聯(lián)書店、科學岀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中國 社會科學岀版社權威岀版社采用的書籍裝禎設計按在重要期刊上公開發(fā)表 論文對應的計分標準考核; 在其他具有國家正式岀版書號的書籍裝禎設計按 在一般期刊上公開發(fā)表

9、人文與社會科學論文對應的計分標準考核。叢書按1部計。(二)學術著作分 S4 按表四標準計表四:學術著作計分標準類另U計分標準備注權威岀版社岀版的學術專著(獨撰)、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本科)主編8分XP1 P2/萬字1.再版書籍按原標準的10%計分,重印不 計分;2.權威岀版社指:人民岀版社、商務印書 館、中華書局、人民教育岀版社、人民文 學岀版社、三聯(lián)書店、科學岀版社、中國 科學技術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3.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本科)以教育部批文 為認定依據(jù);4.學術著作主編、副主編按著作總字數(shù)計 算;叢書總主編按叢書總字數(shù)計算;參編 人員按本人所編寫部分字數(shù)計;5.個人編寫部

10、分需提交岀版社和主編證明;6.考試大綱、復習資料、習題集(庫)不 納入計分范圍。其他岀版社岀版的學術專著(獨撰)、權威出版社出版的譯著、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本科)副主編4分1 P2/萬字合著、其他出版社出版的譯著、一般教材2分1 P2/萬字其他公開出版物(普及讀物、工具書、小 說、詩集等)1分1 P2/萬字叢書總主編、論文集編寫人員0.4分P1XP2/萬字權威岀版社岀版的藝術作品專集15分/印張其他岀版社岀版的藝術作品專集6分/印張電子音像出版物(光盤)30分P12/套(三)知識產(chǎn)權分 S5按表五標準計 表五:知識產(chǎn)權計分標準知識產(chǎn)權類型發(fā)明專利動植物新品種實用新型專利計算機軟件外觀設計專利備注工

11、作量分值50分PiP250分PiP220分Pi220分PlP25分PI21.非職務知識產(chǎn)權按對應 類型分值的10%計;2.需提供相應的登記證書 原件。(四)科研成果(含教研成果)、藝術類成果獲獎分 S6按表六、表七標準計; 表六:藝術類成果獲獎計分標準獲獎等級 展覽演岀級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入 選備注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美展 演岀800分沖12400分 1P2240分羽1280分治P240分P21.證書需加蓋對應 部門公章;2.藝術獎、學術獎 按二等獎計分;佳 作獎按優(yōu)秀獎計 分;3.同一作品重復獲 獎按就高不就低 的原則計分,不重 復計分, 跨年度補 足差額。國家部委聯(lián)合中國美協(xié) 音協(xié)主辦

12、的全國美展、演 出400分沖12200分 1P2120分杓240分 !P220分1P2中國美協(xié)、音辦、專業(yè)學 會主辦的全國專業(yè)美展 演岀200分沖12100分1P260分 1220分治P210分沿P2中國美協(xié)、 音協(xié)主辦的全 國一般美展、演岀140分沖1270分236分 1210分 !P25分 12省文化廳主辦的全省美 展、演岀200分羽2100分1P260分 1215分 1 P275分12省文化廳、 教育廳合辦的 全省美展演出100分沖1250分 1224分?126分 123分 12省美協(xié)、音協(xié)主辦專業(yè)美展、演岀30分P1P215分 1210分沖123分 122分 12表七:科研成果獲獎計分

13、標準等級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備注科 技成 果獎國家級3000分P1P21500分P11.科研成果獲獎計分范圍為 政府或部門獎勵,學(協(xié))會獎勵不計分;2.獎項類型參照江漢大學 科技獎勵辦法有關規(guī)定確疋;3.獲特等獎的成果按一等獎 分值的200%計;未標明獎 勵等級的成果按三等獎分 值的25%計;4.非科研主管部門主辦的 政府科技獎勵按相應級別的25%計;5.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成果 獎按相應級別參照科技成省部級800分XP1P2400分 1240分P1 XP2市級240分XP1沖2120分P1P272分1滬2省廳局級36分 118分 1 P211分沖1滬2市局級30分1沖215分 1 P29分P

14、12教 學成 果獎國家級2000分P1*21000分P1*2600分 1省部級500分XP1P2250分滬1 P2150分 1市級120分XP1P260分 1 P236分1滬2省廳局級18分1滬29分P1XP25.5分 1?2市局級15分1滬27.5分 14.5分 1?2著 作教國家級1500分 ?1750分 1450分 1省部級400分XP1P2200分滬1 XP2120分滬1 XP2材 成果 獎市級100分XPi半250分XP1X230分XP1 XP2果獎執(zhí)行;高校人文社科獎 參照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執(zhí) 行;6.著名個人(如:霍英東、 吳玉章)設立的基金獎項, 視同省部級科技獎;7.凡同一成果

15、重復獲獎按就 高不就低原則計分,不重復 計分。省廳局級15分X1XP27.5分XP1X24.5分XP1XP2市局級12分XP1XP26分X?1XP23.5分 1XP2論 文成 果獎國家級1000分P1XP2500分XP1XP2300分滬1 XP2省部級240分XP1 P2120分XP1XP272分XP1滬2市級60分 1XP230分XP1P218分X1滬2省廳局級9分半1X24.5分XP1P23分XP1X2市局級8分X1XP24分X1XP22.5分X1XP2(五)成果推廣與轉(zhuǎn)讓分 S S7根據(jù)實際上繳學校利潤按 2020 xP Pi XP2/ / 萬元計;(六)成果被公開發(fā)行期刊評介(1000

16、1000 字以上)分 S S8,按 2 2 xPxPiXP P2/ /次計;(七)咨詢、調(diào)研報告,被各級政府采納分 S S9按表八標準計 表八:咨詢、調(diào)研報告計分標準采用部門局市、廳省、部國家備注工作量分值5分XP1xP210分XP1P230分XP1XP250分XP1P21.采用部門應為政府部門;2.需提供相關證明原件。第七條其他科技活動的計分標準:(一)經(jīng)學校同意,為爭取科研項目、科研獎勵而付出的勞動分S S10撰寫國家級重點項目申請書8 8 分/ /項撰寫國家級一般項目及重點項目的專題、子課題申請書4 4 分/ /項撰寫?。ú浚┘壷攸c項目申請書4 4 分/ /項撰寫?。ú浚┘壱话沩椖考爸攸c

17、項目的專題、子課題申請書2 2 分/ /項撰寫市級重點項目申請書2 2 分/ /項撰寫市級一般項目申請書1 1 分/ /項申請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010 分/ /項申請?。ú浚┘壙萍汲晒? 6 分/ /項注:申請書以科研處備案為準,僅計算第一完成人,同年度重復申請 同一項目按最高級別分計,不同年度申請同一項目,工作量按每年 30%30% 遞減,且 3 3 年內(nèi)有效。(二)學校組織的學術報告會主講人分 S Sii:2 2 分/ /次;(三)學校組織的科技咨詢、科技服務活動參與者分S S12: 2 2 分/ /天。第八條 多單位、多人合作聯(lián)合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獲得的科研成果,除有明確規(guī)定外,根據(jù)表九

18、、表十比例確定為單位排序系數(shù)P Pi和成員分配系數(shù) P P2。表九:多單位聯(lián)合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獲得的單位排序系數(shù)P Pi單位位次123456及以下備注系數(shù)P110.70.50.40.30.21.未標注任何單位信息的成果,根據(jù)完成 人排序確定單位位次,單位排序系數(shù)按對 應位次的80%計;2.僅以外單位標注的成果, 單位排序系數(shù) 按0.1計;3.通訊作者為本校的成果單位排序系數(shù) 按1計。表十:多人合作聯(lián)合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獲得的科研成果工作量的成員 分配系數(shù) P P2、排序成員數(sh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備注111.成員數(shù)超過8的,成員分 配系數(shù)從第9位起按每位50%遞減。2.本校通訊作者成

19、員分配 系數(shù)按第一作者的80%計。3.本分配系數(shù)是學校指導 意見,各項目組負責人可根 據(jù)成員實際貢獻自行分配, 并報科研處備案。項目組排序不含外單位人員。20.60.430.50.30.240.50.250.150.150.50.200.150.10.0560.50.150.150.10.050.0570.50.150.150.050.050.050.0580.50.150.10.050.050.050.050.05第三章工作量考核程序第九條 科研工作量按各學院及其他設有專業(yè)技術崗位的部門初級 及以上專業(yè)技術人員當年職稱分別核算。第十條 專業(yè)技術人員年科研工作量總分 S S 按下式計算:S=S

20、= ZSZSi(i=112i=112 )第十一條 每年初科研處根據(jù)各單位(部門)專業(yè)技術崗位人員聘任 情況編制并下達相應的科研成果科研工作量考核標準第十二條專業(yè)技術人員年度基本科研工作量按表十一標準確定表一:專業(yè)技術人員基本科研工作量標準崗位級別人員系列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備注高校教師(專業(yè))55分36分18分8分1.體育專業(yè)課、公共課教師分 別按校教師(專業(yè))、高校 教師(公共基礎)同級別的0.8計;2.專職科研人員基本科研工作 量標準為同系列同級別專業(yè) 技術人員的3倍計;3.學科骨干教師基本科研工作 量標準分別按人員系列對應 副高的1.2倍計;4.責任教授、首席教授基本科 研工作量標準分別按人

21、員系高校教師(公共基礎)30分20分10分5分高校教師(藝術)25分16分8分4分實驗技術20分10分5分圖書、資料30分20分10分5分檔案系列30分20分10分5分社科研究30分20分10分5分新聞系列30分20分10分5分岀版系列30分20分10分5分列對應正高的1.4、2倍計。工程系列20分10分5分統(tǒng)計系列20分10分5分審計系列20分10分5分會計系列20分10分5分經(jīng)濟系列20分10分5分衛(wèi)生系列30分20分10分5分第十三條科研工作量考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年度科研工作量考核 與科研成果登記同時進行。教學、實驗等專業(yè)技術人員集中的單位, 科研 工作考核由單位科研工作分管領導負責,

22、行政部門專業(yè)技術人員考核由科 研處負責。第十四條 專業(yè)技術人員將科研工作量考核范圍內(nèi)所列各項科研工 作報所在學院、部門,經(jīng)各學院(部門)審核計分匯總后報科研處核實。 申報時需提供證明資料原件或?qū)嵨?1 1 份。第四章附 則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執(zhí)行,原相關的管理文件廢止。本辦 法由科研處解釋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實施細則第一條 為調(diào)動專業(yè)技術人員從事科研工作和開展學術研究的積極 性,加強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工作, 根據(jù)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 員科研工作量考核辦法(試行) 和學校有關規(guī)章制度,制定本細則。第二條 科研工作量考核的主要內(nèi)容: 工作量考核原則上以納入學校 科研和財

23、務管理的科研工作為主, 考核內(nèi)容主要包括科研項目、 學術論文、 學術著作、授權專利、 獲獎成果、成果轉(zhuǎn)化與推廣和咨詢調(diào)研報告及其他 科技活動,但下列情況不得參與考核:(一)違反學校保護知識產(chǎn)權規(guī)定將技術秘密公諸于眾的論文;(二)未經(jīng)正常的審批手續(xù)而出境交流、發(fā)表的學術成果;(三)未在科研處登記備案的科研項目、論文、著作以及其他需登記 的活動;(四)有產(chǎn)權爭議、署名爭議的成果;(五)學校認為不應計分的其他項目。第三條 科研工作量考核范圍: 納入學??蒲泄ぷ骺己说母黝悓I(yè)技 術崗位受聘人員。 上半年聘任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當年按原聘崗位與現(xiàn)聘崗位 基本科研工作量之和的 50%50% 考核,下半年聘任的專

24、業(yè)技術人員當年按原 聘任崗位要求進行考核。第四條 科研工作量計算方式:為了簡化計算方法、統(tǒng)一計算標準, 科研工作量計算方法是根據(jù) 江漢大學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工作量考核暫行 辦法,將考核內(nèi)容按類別分項折算為標準分值,再累加計算,得到個人 總的科研工作量,各學院(部門)的科研工作量為個人科研工作量之和。第五條 科研工作量考核周期:科研工作量考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 時間從 1 1月 1 1 日至 1212 月 3131 日??紤]到科研工作特點, 1212 月 3131 日已完 成但不能提供實物成果的, 可納入下一年參加考核; 對在專業(yè)技術人員評 聘、考核中涉及科研工作量考核的, 以人事評聘周期為科研工作量考核周第六條 科研工作量考核程序:(一)科研工作量考核采取學院 (部門) 考核與專業(yè)技術人員個人考 核相結合的辦法。 科研處每年年初根據(jù)各學院 (部門) 專業(yè)技術崗位設置 情況編制下達科研工作量考核標準,各學院(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