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2018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2018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2018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2018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2018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 2018 屆咼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滿分: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原子量:P 31 H 1 O 16 C 12 Fe 56 Cl 35.5 K 39 Cu 64 N 14第 I 卷(選擇題)強調(diào):所有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2B 鉛筆涂在答題卡中相應位置,否則該大題不予計分。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1.化學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科研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維生素 C 常用作抗氧化劑,說明它具有還原性B.大力實施礦物燃料的脫硫脫硝技術,可以減少SQ、NQ 的排放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膠和鐵粉的透氣小袋,可防止食品受潮、氧化變質(zhì)D福爾馬林可

2、用作食品的保鮮劑【答案】D【解析】A、維生素 C 常用作抗氧化劑,說明維生素 C 可以和氧化劑反應,自身具有還原性,故 A 正確;B、礦物燃料中的 S、N 燃燒時會生成有毒氣體 SO、NQ,所以實施礦物燃料的脫硫 脫硝技術可以減少 SQ、NQ 的排放,故 B 正確;C、硅膠具有開放的多孔結構,吸附性強,可 作食品的吸水劑,鐵粉具有還原性,可作抗氧化劑,故C 正確;D 福爾馬林為 HCHQ 勺水溶液,HCHQT 毒,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鮮劑,故D 錯誤;答案選 Do【名師點睛】考查化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涉及環(huán)境污染的來源與防治、食品安全等,其中綠色化學的特點是:(1)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采用無毒無

3、害的原料;(2)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向環(huán)境排放廢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圖使原料的原子都被產(chǎn)品所消納,實現(xiàn)零排放;(4 )生產(chǎn)出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社會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huán)境友好產(chǎn)品。2.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學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其中的“火樹銀花”涉及到焰色反應B.中國古人利用明磯溶液的酸性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其中涉及到鹽類的水解C. 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磯現(xiàn)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其中的磯指的是金屬硫化物D. 中國藍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藍色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aCuSi4Q。,可改寫成 BaQ- CuQ-

4、 4SiQ2【答案】C- 2 -【解析】久 焰色反應是某些金屬元素的特征性質(zhì)不同金屬的焰色反應不同”火樹銀花”中的焰火實質(zhì)上是金屬元素的焰色反應的體現(xiàn),故 A A 正確;B B 朋磯溶液中丸卩+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銅銹為CU2(OH)2CO3,:容于酸性溶液,所以可以利用明磯溶液的酸 1414 淸除銅鏡表面的銅銹,故 B B 正確;C C 冊指的是各種金屬(如銅*矢 鋅等)的硫酸鹽,故匚錯誤;D D、硅酸鹽改寫成氧化物形式時:活潑的金 屬氧化物寫在前面,再寫 SiOSiO2 2,含氫元素的 HQHQ 最后寫,所以囲 8%68%6。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BaO CuOCuO 4SiO4SiO2

5、2,故 D D 正確。此題答案選 C C 口3.設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標準狀況下,22.4 LHF 中含有 NA個分子B. 標準狀況下,11.2 L NO 和 11.2 L O2混合后,原子總數(shù)小于2NAC. 5.6g Fe 與一定量的稀硝酸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可能為0.26NAD. 將 1 L 2 mol/L 的 FeCls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熱使之完全反應,所得氫氧化鐵膠體膠粒數(shù)為 2NA【答案】C【解析】A、標準狀況下,HF 是液體而不是氣體,無法計算22.4 LHF 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故質(zhì)的量是(1+1) =2mol,根據(jù)原子守恒規(guī)律,反應后原子的總物質(zhì)的量

6、還是2mol,即原子總數(shù)是 22,故 B 錯誤;C 5.6gFe 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投入稀硝酸中全部生成 Fe3+時,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 3 NA,Fe 全部生成 Fe2+時,轉移電子總數(shù)是 2 NA,則生成的既有 Fe3+又有 Fe2+時,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大于 2 NA小于 3 NA,故轉移電子數(shù)可能是 0.26 NA,所以 C 正確;D將 1L2mol/L 的 FeCb 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熱使之完全反應,由于氫氧化鐵膠體是氫氧化鐵 的聚集體,無法計算含有的膠體粒子數(shù),故D 錯誤;所以答案選 Co【名師點睛】將分子和原子的結構、物質(zhì)質(zhì)量、物質(zhì)的體積、物質(zhì)的量等在物質(zhì)及其所含構成微粒關

7、系式計算中的應用與原子的構成、物質(zhì)的結構、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等聯(lián)系起來。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從宏觀到微觀的特點,更突顯了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 究基本方法,能較好的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相關物質(zhì)的組成、 結構與性質(zhì)。A 錯誤;B、在標準狀況下,n (NO=n,2L=2ALjma=0.5mol,所含原子物質(zhì)的量是0.5molx2=1mol,n (Q)11.2L2 2 ,4LJmol=0.5mol,所含原子物質(zhì)的量是0.5molx2=1mol,則二者所含原子的總物- 3 -4. 分類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有關分類正確的是()1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

8、水銀、福爾馬林、淀粉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3CQ、NO P2O5均為酸性氧化物, NO NQQ 均為堿性氧化物4同位素:甘、仇、3H5同素異形體:Go、Go、金剛石、石墨6濃鹽酸、濃硫酸、濃硝酸均具有氧化性,都屬于氧化性酸7化合物:燒堿、冰醋酸、 HD 聚氯乙烯8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9在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10有單質(zhì)參加的反應或有單質(zhì)產(chǎn)生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A.全部正確 B. C. D. 【答案】C【解析】水銀是金屬汞,屬于純凈物,故錯誤;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錯誤; NQ 不屬于酸性氧化物,NQQ 是堿性氧化物,但 NaO 不是堿性氧

9、化物,故錯誤;同位素是指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而百+是離子,故錯誤; C60、G。、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zhì),屬于同素異形體,故正確;濃鹽酸的氧化性 不強,其氧化性體現(xiàn)在氫離子上,故為非氧化性酸,所以錯誤; HD 是氫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 不是化合物,故錯誤;溶液的導電性與離子濃度和離子的電荷有關,與強弱電解質(zhì)無關, 強電解質(zhì)的稀溶液如果離子濃度很小,導電能力也可以很弱,故錯誤;共價化合物在熔 化狀態(tài)下不導電,在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故正確;有單質(zhì)參加的 反應或有單質(zhì)產(chǎn)生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如同素異形體間的轉化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故錯誤;所以正確的是 ,答案選 C

10、o5. 分別進行下列操作,由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操作現(xiàn)象結論A向某一溶液中滴加 Ba(NQ)2和 HNQ 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SO2-B將 KI 溶液滴入 FeCl3溶液中,加入 CC14,下層溶液顯紫色還原性:Fe2+振蕩、靜置- 4 -C將稀鹽酸滴入 N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現(xiàn)凝膠非金屬性:Cl SiD向某一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變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顯紅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向某一溶液中滴加 Ba(NG)2和 HNO 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原溶液中 一定有 SC42-,因硝酸具有

11、強氧化性,所以溶液中有可能是含有SQ2-或 HSO,故 A 錯誤;B、下層溶液顯紫色,說明有碘單質(zhì)生成,則KI 和 FeCl3溶液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結合還原劑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還原性分析可知,還原性:1 Fe2+,故 B 錯誤;C、將稀鹽酸滴入 NazSiOs溶液中,溶液中出現(xiàn)凝膠,說明反應生成硅酸,只能證明酸性:鹽酸硅酸,由于鹽酸不是最高價含氧酸,無法據(jù)此判斷 Cl、Si 的非金屬性強弱,故 C 錯誤;D 向某一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不變色,說明溶液中沒有Fe3+,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顯紅色,說明生成了Fe3+,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故 D 正確;【名師點睛】把元素化合物的

12、知識、化學原理和實驗操作及實驗結論的分析進行了結合,考 查了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審題時應全面細致,如將稀鹽 酸滴入 Na2SiO3溶液中來檢驗非金屬性: Cl Si,體現(xiàn)了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嚴謹性;向某一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變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檢測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體現(xiàn)了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科學態(tài)度。答案選 D。6.已知 CS3N2 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需密封保存。利用如下裝置制取氮氣,并用氮氣制備CSb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5 -NaNO+NHCI .丄,NaCI+lM +H2OB. 、中依次盛裝濃HSQ、酸性氯化亞鐵溶液、堿石灰C. 實

13、驗結束后,取中少量產(chǎn)物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再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藍D.的作用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熱時中的溶液進入中【答案】C【解析】A、題中所給的化學方程式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水的化學計量數(shù)應為2,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是:NaNO+NHCI 八.NaCI+Mf+2H2O,故 A 錯誤;B 濃硫酸是干燥劑,可以除去氮氣中的水蒸氣雜質(zhì),但在除去氮氣中的氣體雜質(zhì)時應在其它氣體雜質(zhì)全部除去后再通入濃硫酸中除水蒸氣雜質(zhì),否則還會引入水蒸氣雜質(zhì),故、中應依次盛裝酸性氯化亞鐵溶液、濃 fSQ,故 B 錯誤;C、因 Ca3N2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則加入蒸餾水后與水反應,產(chǎn)物是氫氧化鈣和氨氣,溶液呈堿性,故再滴加

14、石蕊試液,溶液會變藍,所以C 正確;D的作用為安全瓶,停止加熱時可以防止中的溶液進入中,故D 錯誤;所以答案選 Co7.以下除雜方法(括號內(nèi)為少量雜質(zhì))中,正確的是()選項被提純的物質(zhì)除雜試劑分離方法ANHCI 溶液(FeCI3溶液)NaOH 溶液過濾BCQ(SQ)飽和 NaHC 影液、濃硫酸洗氣CSiO2(AI2O3)NaOH 溶液過濾DNaBr 溶液(NaI)氯水、四氯化碳萃取、分液A. A B. B C. C D. DNaN02A.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6 -【答案】B【解析】A、二者均與 NaOH 溶液反應,所以不能選用 NaOH 溶液作為除雜試劑,應選氨水作為除雜試劑,反應后進行過

15、濾,故A 錯誤;B 二氧化硫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則用飽和NaHCO 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硫、再濃硫酸洗氣可除雜,故 B 正確;C 二者均與 NaOH 溶液反應,所以不能選用 NaOH 溶液進行除雜,應選鹽酸、過濾,故 C 錯誤;D 氯水可氧化溴離子、碘離子,所以不能選用氯水作為除雜試劑,應選擇溴水,故D 錯誤;答案選 B?!久麕燑c睛】實驗題的考查涉及知識零散、覆蓋面廣泛.復習過程中要做好有關專題的總結,盡量多 走進實驗室進行基礎實驗訓練要以實驗的心態(tài)面對實驗口本題考查化學實驗中除雜的基本要求借助 除雜考查物質(zhì)的基本性質(zhì)難度不大,只要平時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f復習時牢固掌握實驗基礎知識, 有

16、效結合題中的信息準確答題即可 a8.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 含等物質(zhì)的量溶質(zhì)的 MgC2、Ba(OH)2和 HC1 溶液混合:Mg+2OH = Mg(OH)2JB. 向 NaHSO 溶液中滴加足量 Ba(OH)2溶液:Ba2+2OH+2Hh+SQ2-= BaSOj +2H2OC. 向 Fe(NO3)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 HI 溶液:2N-+8Hh+6I-= 3I2+ 2NOf + 4H2OD. NH4AI(SO4)2溶液與過量的 NaOH 溶液:NH+AI3+ 5OH-= NH3H2O+ AIOJ+2H2O【答案】D【解析】A、MgC2、Ba(OH)2和 HCI 溶液混合,先是發(fā)生

17、鹽酸和氫氧化鋇之間的中和反應,剩余氫氧化鋇再和氯化鎂反應,所以離子方程式中缺少了H和 OH 的反應,故 A 錯誤;B 向 NaHSO 溶液中滴加足量 Ba(OH)2溶液,則 NaHSO 完全反應,離子方程式中川和 SQ2-應滿足個數(shù)比 1:1 的關系,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是:Ba2+OH-+H+SQ2-= BaSO。/ + H2O,故 B 錯誤;C 硝酸鐵溶液中加入過量HI 溶液,鐵離子、硝酸都具有氧化性,可以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zhì),所以離子方程式中缺少了Fe3+和 I-的反應,故 C 錯誤;D、NHAI(SO4)2溶液與過量的 NaOH 溶液,則“川和 AI3+完全反應且滿足個數(shù)比為1:1 的關系

18、,AI3+反應生成 AIO2-,方程式為, NH+A|3+ 5OH = NH3H2O+ AIO2-+2H2O,故 D 正確;- 7 -答案選 D?!久麕燑c睛】 掌握相關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和反應的原理是解答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類問題的關 鍵,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1、檢查反應能否發(fā)生; 2、檢查反應物和生成物是否書寫正確; 3、檢查各物質(zhì)拆分是否正確; 4、檢查是否符合守恒關系; 5、檢查是否符合原化學 方程式; 6、檢查是否符合物質(zhì)的配比關系等。9.已知酸性: H2COHCIOHCO,氧化性:HCIO Cb Br2 Fe3+ I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Fe3+與 I不能共存的原因

19、: Fe3+2I=Fe2+ I2B.向 NaCIO 溶液中滴加濃鹽酸:CIO-+ K=HCIOC. 向含 1 moI FeBr2溶液中通入 1 moI CI2: 2Fe2+2Br2CI2=2Fe3+Br24CID. 向 NaCI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IO+ CO+ H2O=HCIOF CO2-【答案】 C【解析】A、根據(jù)氧化性 F I2,所以 Fe3+可以和廠反應生成 12,但題中所給方程式不滿足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關系,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該是:2Fe3+ 21=2Fe2+ I2,故 A 錯誤;B 因氧化性 HCIO CI2,所以向 NaCIO 溶液中滴加濃鹽酸可以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20、生成CI2,離子反應為 CI-+CIO-+2HH2O+Cbf,故 B 錯誤;C 向含 ImoIFeBr2溶液中通入 ImoICI2,由氧 化性順序 CI2 Br2 Fe3+及得失電子守恒可知,離子反應正確的是:2Fe2+2Br-+2C1 2Fe3+B2+4CT,故 C 正確;D 根據(jù)酸性強弱順序: ”COHCIOHCO,可知向 NaCI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應的產(chǎn)物應該為HCIO 和 HCO,正確的離子反應為:CIO-+CO+H FeC. Fe8O1中 n(Fe ) : n(Fe )=3:1D. 22.4 克 Fe 完全反應時,轉移 1.1 mol 電子【答案】D【解析】A、根據(jù)反應方

21、程式可知,HNO 全部生成了 NO,所以硝酸全部體現(xiàn)了氧化性,故A錯誤;B、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強弱規(guī)律,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在題給的方程式中, Fe 為還原劑,NO 為還原產(chǎn)物,所以還原性大小順序應該是:NO Fe,故 B 錯誤;C Fe 元素被硝酸氧化可能生成 Fe2可能生成 Fe3+,所以設 Fa。!的組成為 xFeO- yFe2C3,則根據(jù) Fe 原 子守恒關系有:(x+2y)=8;根據(jù) O 原子守恒關系有:(x+3y) =11,聯(lián)立上述兩個式子解得: x=2、y=3,則 FeO 為 2、FezQ 為 3,所以 Fe2+為 2、Fe3+為 6,貝 U n(Fe2+) : n(Fe3+

22、)=2:6=1:3,所 以 C 錯誤;D 22.4 克 Fe 的物質(zhì)的量是 22.4g 十 56g/mol=0.4mol,根據(jù) C 項分析可知, 在 1molFe8O1中有 2mol 的 Fe2+和 6mol 的 Fe3+, 所以 8molFe 完全反應轉移電子為 (2moix2+6molx3) =22mol,貝 U 0.4molFe 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應為一六x22=1.1mol,故 D 正確。- 9 -答案選 D。12. Na2FeO 是一種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一種制備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Q+ 6NaO=2NQFeO + 2Na2O+ 2Na;SQ+ Qf,下

23、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Na2O2在上述反應中只作氧化劑B. 氧化產(chǎn)物只有 Na2FeO4C. Na2FeO4處理水時,既能殺菌,又能在處理水時產(chǎn)生膠體凈水D. 2 mol FeSO4發(fā)生反應時,共有 8 mol 電子發(fā)生轉移【答案】 C【解析】該反應中 Fe 元素化合價由+2 價變?yōu)?6 價、0 元素化合價由-1 價變?yōu)?0 價和-2 價, 所以硫酸亞鐵是還原劑、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A、根據(jù)上述分析,該反應中過氧化鈉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故A 錯誤;B 該反應中 Fe 元素化合價由+2 價變?yōu)?6 價,0 元素化合價由-1 價變?yōu)?0 價和-2 價,所以硫 酸亞鐵是還原劑、 過氧化

24、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所以 Na2Fe04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故 B 錯誤;C、 Na2Fe 04處理水時,高鐵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 +6 價的鐵被還原生成鐵離子,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所以又能在處理水時產(chǎn)生膠體凈水,故C 正確;D 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有Fe,由+2 價T+6 價,化合價升高的元素還有0 元素,由-1 價T0價,貝U2molFeSO 發(fā)生反應時,共有 2moix4+1molx2=10mol 電子轉移,故 D 錯誤; 所以答案選 C。13. 在含 a mol FeCl3的溶液中加入含 b mol Fe 和 b mol 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

25、(忽略離子 的水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當 aw2b 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 2Fe3+Fe=3FeTB. 當 2bwa4b 時,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n (e-)為 2b molwn(e-)w4bmolC. 當 2a=5b 時,發(fā)生的總離子反應為10Fe3+4Fe+Cu=14Fe2+Cu2+D. 當 2ba4b 時,反應后的溶液中 n(Fe2+):n(Cu2+)=1/2(a-2b): ( a + b)【答案】 D【解析】金屬性鐵銅,鐵離子首先氧化金屬鐵,A.當 aw2b 時鐵離子不足,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 2Fe3+Fe=3Fe2+, A 正確;B.當 2bwaw4b 時鐵離子全部

26、參與反應,因此反應中轉移電子 的物質(zhì)的量 n(e-)為 amol,即為 2bmolwn(e-)w4bmol, B 正確;C.當 2a=5b 時鐵全部反應, 銅部分反應,發(fā)生的總離子反應為10Fe3+4Fe+Cu=14Fe+CiT, C 正確;D.當 2ba4b 時鐵全部反應,銅部分反應,與鐵反應的鐵離子是2bmol,則與銅反應的鐵離子是amol - 2bmol,所以生成銅離子是 0.5amol bmol,因此反應后的溶液中n(Fe2+):n(Cu2+)=2(a+b):(a-2b), D 錯- 10 -誤,答案選 D。14.將一定量的 CI2通入一定濃度的苛性鉀溶液中,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已知反應

27、過程放熱),生成物中有三種含氯元素的離子,其中 CIO 和 CI03兩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n)與反應時間(t) 的變化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苛性鉀溶液中 KOH 的質(zhì)量是 5.6 gB. 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18molC. 在酸性條件下 CIO一和 CI03 一可生成 CI2D. 一定有 3.136 L 氯氣參與反應【答案】B【解析】氯氣和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次氯酸鉀、氯化鉀和氯酸鉀,根據(jù)圖象知n (CIO-)=0.08moI , n( CIO3-) =0.02moI ,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知生成的氯離子n( CI-) =0.08moIx(1-0 )+0.02mol

28、x(5-0 ) =0.18moI,且轉移電子物質(zhì)的量為0.18moI,根據(jù)物料守恒可知 n ( K) =n(CI-) +n (CIO-) +n (CIO3-) =0.18mol+0.08mol+0.02mol=0.28mol。A、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氫氧化鉀的物質(zhì)的量是0.28mol,質(zhì)量是 0.28molx56g/mol=15.68g ,故 A 錯誤;B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18mol,故 B 正確;C 因 CIO中 CI 元素的化合價是+1 價,CIO3中 CI 元素的化合價是+5 價,而 CI2中 CI 元素的 化合價是 0 價,所以 CIO和 CIQ一中 CI

29、 元素的化合價都比 CI2中 CI 元素的化合價高,故 CIO和 CIO3不可能生成 CI2,所以 C 錯誤;D 因 n ( Cl-) +n (CIO-) +n (Cd) =0.18mol+0.08mol+0.02mol=0.28mol,則根據(jù)原子守恒可知 CI2的物質(zhì)的量是 0.14mol,但題目未說明是標準狀況,所以無法計算CI2的體積,故 D錯誤;15.下列說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xiàn)的是()1酸性氧化物與堿發(fā)生反應- 11 -2弱酸與鹽溶液反應可以生成強酸- 12 -3沒有水生成,也沒有沉淀和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反應4兩種酸溶液充分反應后的溶液體系為中性5有單質(zhì)參加的非氧化還原反應6兩種氧化物

30、反應的產(chǎn)物有氣體A.B.C.D.【答案】A【解析】.酸性氧化物指與堿反應生成鹽與水的氧化物,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堿發(fā)生反應,故1正確;2.弱酸與鹽溶液反應若符合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也可以生成強酸,如氫硫酸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HS-Cu& +H2SQ,故正確;3.醋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醋酸與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I+CHCQQNa=CHQQH+NaCI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產(chǎn)物既沒有水生成,也沒有沉淀和氣體生成,故正確;4氫硫酸與亞硫酸都是弱酸,二者恰好完全時:2H2S+HSQ=3H2Q+&,反應生成水和單質(zhì)硫,所得溶液呈中性,故正確;5.同素異

31、形體之間的相互轉化,如Q 與 Q 之間的轉化,就是有單質(zhì)參加的反應,但因為沒有化合價的變化,故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正確;反應 2Na2Q+2H2Q=4NaQH+Q 和 3NQ+HQ=2HNQNQ 都是兩種氧化物反應,產(chǎn)物有氣體的反 應,故正確。根據(jù)以上分析,六種說法全部可以實現(xiàn),故答案選A。16.將 CQ 氣體緩緩地通入到含 KQH Ba(QH)2和 KAIC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過量,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所通 CQ 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整個反應進程中的各種描述不正確的是v (co”- 13 -【答案】C【解析】只要通入 CO,立刻就有沉淀 BaCO 產(chǎn)生,首先發(fā)生反應 Ba( OH2+

32、CO=Ba COJ+HzO,將 Ba (OH2消耗完畢,接下來消耗 KOH 發(fā)生反應 2KOH+COK2CO+HO,因而此段沉淀的量保 持不變,然后沉淀量增大,發(fā)生反應2AIO2+3H2O+CO2AI ( OH3J+CO2,沉淀量達最大后,再發(fā)生 CO +CO+HO=HCO,最后發(fā)生反應 BaCG+CQ+O=Ba ( HCO)2,沉淀部分溶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o- a 段發(fā)生反應:Ba (OH2+CQ=Ba CO3J+H0,故 A 正確;B.由上述分析可知,b_ c 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IO2+3HO+CO2AI (OH3J+CO2,故B 正確;C.由上述分析可知,a_ b 段發(fā)生反

33、應 2KOH+COKaCOH2O, c d 段所發(fā)生 CO2-+CO+H2O=HCO_,兩階段反應不相同,故 C 錯誤;D. d_ e 段發(fā)生反應 BaCG+CO+O=Ba ( HCO)2,導致沉淀的減少,故 D 正確;第 II 卷(非選擇題)17.半導體生產(chǎn)中常需要使用摻雜劑,以保證控制電阻率,三氯化磷(PCI3)是一種重要的摻雜劑。實驗室要用黃磷(即白磷)與干燥的 Cl2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制取 PCl3,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去)D E已知:黃磷與少量 Cl2反應生成 PCl3,與過量 Cl2反應生成 PCI5;PCI3遇水會強烈水解生成HPO 和 HCI;PCI3遇 Q 會生成 POC

34、l3,POCl3溶于 PCI3;PCI3、POC3的熔沸點見下表:物質(zhì)熔點/c沸點/cA. o a 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a(QH)2+ CQ2=BaCQj + H2QB. b c 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IQ2+ 3H2Q+ CQ=2AI(QH)3J+ CQ32C. a b 段與 cd 段所發(fā)生的反應相同D. d e 段沉淀的減少是由于碳酸鋇固體的消失所致- 14 -PCI3-11275.5POC32105.3請回答下列問題(1)B 中所裝的試劑是,F(xiàn) 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15 -(2)實驗時,檢査裝置氣密性后,先打開&、關閉 K,通入干燥的 CQ,再迅速加入黃磷。通干燥CO 的作用是

35、_ ,通過控制 K、K2能除去 A、B 裝置中的空氣,具體的操作是粗產(chǎn)品中常含有 POC3、PCl5等。加入黃磷加熱除去 PCl5后,通過_(填實驗操作名稱), 即可得到較純凈的 PCl3。(4) 通過下面方法可測定產(chǎn)品中PCl3的質(zhì)量分數(shù):1迅速稱取 1.00 g 產(chǎn)品,加水反應后配成 250 mL 溶液;2取以上溶液 25.00 mL, 向其中加入淀粉作為指示劑3向其中加入 0.1000 molL-1碘水,充分反應,當達到終點時消耗碘水溶液6.9mL。已知:H3PQ+HO+l2=H3PQ+2HI,假設測定過程中沒有其他反應。滴定時,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_,配制 0.1000 molL-1的碘

36、水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操作會使所得溶液濃度偏大的是 _A 燒杯中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時,未洗滌燒杯B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C 定容時仰視刻度線D 容量瓶未干燥E 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F 溶解碘時放熱,未冷卻至室溫就轉移至容量瓶并定容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該產(chǎn)品中 PCl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_?!敬鸢浮?(1).濃 H2SQ(2).吸收多余的 Cl2,防止空氣中的 HQ 和 Q2進入燒瓶中與白磷及 PCl3反應(3).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白磷和 PCl3與氧氣反應.先關閉 K1,打開 K2,引發(fā) A 中 2 至 B 中溶液上方充滿黃綠色氣體后,打開 K1,關閉 K2即可(5) . 蒸餾 (6). 當?shù)稳胱詈笠坏蔚?/p>

37、水溶液時,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復原(7). BF (8). 95% 或 94.9%【解析】(1)、PCl3遇水會強烈水解生成 HPO 和 HCI, D 中反應需要在無水條件下進行,而A中制得的氯氣中混有水蒸氣和HCI,通過 B 裝置時要干燥氯氣,故裝置B 盛放濃硫酸,E 裝置支管圓底燒瓶是收集生成的PCl3,考慮到 PCl3的熔沸點較低,很容易揮發(fā),結合冷水是降溫(1)B 中所裝的試劑是,F(xiàn) 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16 -的,可知 E 中冷水的作用應該是冷凝PCl3,堿石灰有吸水和吸酸性氣體的作用,本實驗的尾- 17 -氣氯氣有毒,對環(huán)境有污染,可被堿石灰吸收,同時還可以防止空氣中的

38、水汽進入燒瓶內(nèi)與PCI3反應;故答案為:濃 H2SO4;吸收多余的 CI2,防止空氣中的 H0 和O2進入燒瓶中與白磷 及 PCI3反應。(2)、白磷遇氧氣會自燃,故要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可通過通入CO 達到目的;為了除去AB裝置中的空氣,可以通過控制K、K除去,具體的操作是:先將K 關閉,打開 等 B 中溶液上方充滿黃綠色氣體后,即說明排凈了空氣,再打開K,關閉 K2即可。故答案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白磷和PCI3與氧氣反應;先將 K 關閉,打開 K2,等 B 中溶液上方充滿黃綠色氣體后,即說明排凈了空氣,再打開K,關閉 K2即可。(3)、 由題中信息可知,POCI3和 PCI3都是液體

39、,熔沸點存在明顯的差異,除去PC13中混有的POC3,可選擇蒸餾的方式進行分離,以得到純凈的PCI3,故答案是蒸餾。(4) 、碘遇淀粉先藍色,用 0.1000 moIL-1碘水滴定溶液中 PCI3生成的 HPO,當 HPO 反應 完全時,溶液中的淀粉會變藍,所以答案是:當?shù)稳胱詈笠坏蔚馑芤簳r,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復原。A、燒杯中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時,未洗滌燒杯,會造成溶質(zhì)損失,則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B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造成溶液體積偏小,則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C 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會造成溶液體積偏大,則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小;D 容量瓶未干燥,殘留有少量的水,因后續(xù)定容還要加

40、水,故對配制溶液無影響;E、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會造成溶質(zhì)損失,則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籉 溶解碘時放熱,未冷卻至室溫就轉移至容量瓶并定容,會造成溶液體積偏小,則配制的溶液 濃度偏大;當達到終點時消耗碘水溶液6.9mL,則 n (12) =0.0069Lx0.1000 moIL-1=0.00069mol,根據(jù):H3PQ+HO+l2=HPQ+2HI 可知,參與反應的 n ( HPO) =0.00069moI , PCI3遇水強烈水解生 成 HPO和 HCI 的化學方程式是:PCI3+3 H2O= HPO+3HCI,則 25mL 溶液中 PCb 的物質(zhì)的量是:0.00069moI,所以 250m

41、L 溶液中含 PCb 的物質(zhì)的量是:0.00069molx10=0.0069moI,貝 UPCb的質(zhì)量是 0.0069moIx137.5g/mol=0.95g,貝 U PCI3 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諾x100%=95%故此題 答案是:故答案是:當?shù)稳胱詈笠坏蔚馑芤簳r,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復原;BF; 95%- 18 -18.常溫下,酸性溶液 A 中可能含有 NH+、X、Na+、Fe2+、Al3+、Fe3+、CO2、NO-、CI-、I-、SQ2-中的幾種,現(xiàn)取該溶液進行有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19 -回答下列問題:(1) 溶液 A 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2) 生成沉淀甲的離子方

42、程式為丙的體積(標準狀況下)為 _依據(jù)上述實驗,某小組同學通過討論后認為: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有NH+、K+、Na+、Cl-、SO?。為進一步確認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分別取100ml 廢水又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三組實驗:(4)根據(jù)上述實驗可進一步確定NH+、X、Na+、Cl-、SQ2-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沉淀溶解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OH =AIO2-+ 2H2OAl3+;溶液乙加銅和濃硫酸能產(chǎn)生氣體丙,丙在空氣中變成紅棕色,則丙為有 NO-,強酸性溶液中含有 NO-,則一定不存在具有還原性的離子:Fe2+、I-。故答案是 Al3+、NQ。(2)、根據(jù)上述分析,生成沉淀甲是C&-和溶液中的 人

43、3+發(fā)生雙水解反應,故離子方程式為3HzO+2Al3+ 3CQ2=2Al(OH3J+3COf。ifi*n 休屮11Er1 V BafOHJ,A叫朋6(3)生成氣體丙的離子方程式為_,若實驗消耗 Cu144g,則最多生成氣體|丨血133 s【答案】 (1). Al3+、NO-(2). 3H2O+2Al3+ 3CO32=2AI (OH3+3CQ(3).3CU+8H+NO-3Cu2+2NCt+4H2O (4). 33.6L(5). NHNa+、SQ2-(6). Al(OH)3【解析】(1)、溶液為酸性溶液,則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可以排除CO2-; 溶液 A 中加過量(NH4)2CO,產(chǎn)生白色沉淀,

44、白色沉淀只能為氫氧化鋁,可以排除Fe2+、Fe3+,溶液一定含有有NO 說明原溶液中買色I R (機錠)命- 20 -(3)、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氣體丙是NO是Cu H和溶液中的 NQ 反應生成的,離子方程式為 3CU+8H+NQ3Cu2+2NOf+4H2Q- 21 -實驗消耗 Cu 144g,則 Cu 的物質(zhì)的量是:144g+ 64g/mol=2.25mol,由3CU+8H+NO- 3C+2N(X+4 出 0 可得:3Cu2NQ 貝 U NO 的物質(zhì)的量是|X2.25mol,其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X2.25molX22.4L/mol=33.6L ;故本題的答案是:33CU+8H+NO-

45、3Cu2+2NOT +40 33.6L。(4)、因焰色反應為黃色,說明含有Na+;加入氯化鋇和稀鹽酸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SQ2-, 2.33g 白色沉淀是 BaSQ;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H 和 Al3+,根據(jù)圖像可知,開始時發(fā)生的是 H+ 0H=H20,當 J 完全反應后,開始發(fā)生 Al3+ 3OH=AI(OH)3J,繼續(xù)滴加NaOH 溶液,Al(OH)3并沒有立刻溶解,說明溶液中含有NH十,發(fā)生了 NH+ OH=NH H2O 故一定存在的離子還有:NH+、Na、SQ2-;沉淀溶解時是 Al(OH)3和過量的 NaOH發(fā)生反應生成 NaAICb和 HO,其離子方程式

46、是:Al(OH)3+ OH =AlO2-+ 2fQ19.錫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的用途。已知:Sn 的熔點為 231C;Sn2+易水解、易被氧化。請按要求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SnSO4可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該過程中 Sn2+轉化為 Sn4+,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用于鍍錫工業(yè)的硫酸亞錫(SnSO4)的制備路線如下:1步驟I加入 Sn 粉的作用:2步驟n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_ 。3步驟川生成 SnO 的離子方程式: _。4步驟W中檢驗 SnO 是否洗滌干凈的操作是 _,證明已洗凈。5步驟V由 SnSO 溶液得到 SnSQ 晶體的操作依次為 _ 、_ 、過濾、洗滌、低溫干燥

47、?!敬鸢浮?1). 5Sri+2MnO+16H+=5Sn4+2Mn+8H2O (2). 防止 Sn2+被氧化為 Sn4+(3). 漏斗、玻璃棒(4).Sn2+2HCO=SnQ +2CQf+H2O (5).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少許于試 管中,加入足量的 HNO 酸化的 AgNO溶液,若無白色沉淀,則已洗凈,反之則沒有洗凈 (6). 蒸發(fā)濃縮 (7).冷卻結晶【解析】(1)、SnSO 可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該過程中 Sn2+W化為 Sn4+,說明 KMnO 作氧化劑,SnChSnOIIt 卯D* N&HC聲V- 22 -生成 MrT J 故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Sn2+2MnO+16H+=5Sn4+2Mn+8H2O。(2)、.由于 Sn2埸水解、易被氧化,加入鹽酸,抑制 Sn2+*解,加入 Sn 粉可以與鹽酸反應, 調(diào)節(jié)溶液 pH,還可以防止 Sn2+被氧化為 Sn4+,故答案是:防止 Sn2+被氧化為 Sn4+。2.步驟n為過濾,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是:漏斗、玻璃棒。3得到沉淀是 SnO, Sn 元素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變質(zhì)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 Sn(0H)2與二氧化碳,Sn(0H)2再脫水得到 SnQ 反應離子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