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1.gif)
![SLT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2.gif)
![SLT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3.gif)
![SLT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4.gif)
![SLT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d38da6a8-ac51-457c-b98f-0792750c6ef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guī)程SL/T235-1999前言 編寫本規(guī)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土工合成材料的試驗方法逐步趨于標準化、統(tǒng)一化,向國際標準靠攏。1988年原土工合成材料技術協作網組織編制了土工織物測試方法參考標準,1990年原水利電力部委托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主持編寫土工合成材料測試手冊,這些工作對試驗方法的日趨統(tǒng)一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由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種及應用取得了較大發(fā)展,已有的測試項目有進一步充實和修訂的必要。經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與水利部商定,合作編寫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共收編19個試驗項目,主要參考美國標準(ASTM)、國際標準(ISO)及以其為依據的國家標
2、準(GB)、德國標準(DIN)、美國公路局(FHWA)的土工織物工程手冊等。引用和制定這些方法的原則是,結合我國國情和以多年土工試驗比較成熟的經驗為基礎。少部分方法是依據試驗室現有條件,經共同研究并經實踐證明后而制定的。 本規(guī)程解釋單位: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 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 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馬梅英 劉宗耀 王育人 王正宏 陳環(huán) 楊燦文目 次1、總則2、術語和符號3、試驗方法的共同規(guī)定4、單位面積重量測定5、厚度測定6、孔徑試驗(干篩法)7
3、、垂直滲透試驗8、水平滲透試驗9、條樣法拉伸試驗10、握持位伸試驗11、撕裂試驗12、脹破試驗13、CBR頂破試驗14、刺破試驗15、土工膜抗?jié)B試驗16、直剪摩擦試驗17、拉拔摩擦試驗18、土工格柵、土工網及土工帶拉伸試驗19、塑料排水帶芯帶壓屈強度與通水量試驗20、軟式透水管試驗21、蠕變試驗22、淤堵試驗附錄A試驗記錄表格本規(guī)程的用詞和用語說明條文說明1 總 則 為推動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統(tǒng)一材料測試的技術要求,特制定本規(guī)程。 本規(guī)程適用于水利、鐵路、公路、水運、建筑、環(huán)境等工程中所用的土工合成材料的測試。 土工合成材料性狀受試驗方法、荷載性質、試樣尺寸、加荷速率、試驗溫度等因
4、素的影響,測試時應按本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進行。 土工合成材料的測試除應遵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2 術語和符號2.1 術 語 等效孔徑(或稱表觀孔徑) 以土工織物為篩布對顆粒料進行篩析,當一種顆粒料的過篩率(通過織物的顆粒料重量與顆粒料總重量之比)為5時,則該顆粒粒徑尺寸定為土工織物的等效孔徑。 垂直滲透系數 水流垂直于土工織物平面水力梯度等于1時的滲透流速。 透水率 水流垂直于土工織物平面水位差等于1時的滲透流速。 水平滲透系數
5、0; 水流沿土工織物平面水力梯度等于l時的滲透流速。 導水率 水力梯度等于1時水流沿土工織物平面單位寬度內輸導的水量。 抗拉強度 試樣拉伸時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發(fā)生在斷裂時或斷裂前。 延伸率 試樣拉伸時對應最大拉力時的應變。 握持強度 在試樣寬度范圍內試樣在局部被夾持的條件下進行拉伸的過程中出現的最大拉力。 撕裂強度 試樣沿規(guī)定的切縫逐漸擴展裂口至整個試樣的過程中出現的最大撕裂力。 脹破強度
6、160; 在試樣的垂直方向上施加液壓,使試樣擴張直至破壞,破壞時的液壓稱為脹破強度。 CBR頂破強度 一直徑50mm的圓柱頂桿垂直頂人試樣過程中的最大頂壓力。 刺破強度 一直徑8mm的剛性頂桿垂直刺人試樣過程中最大刺破力。 壓屈強度 塑料排水帶的芯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壓裂、傾倒破壞的能力。 排水帶通水量 排水帶的芯帶與濾膜復合體在側壓力作用下沿排水帶截面的縱向通水能力。 扁平率 軟式透水管在上復壓力作用下透水管的徑向變
7、形量與管徑之比。 蠕變 拉伸蠕變破壞強度 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進行蠕變試驗,對應于某一指定時間發(fā)生破壞的材料單寬強度。 梯度比 淤堵試驗中,土工織物及其上相鄰25mm土樣的復合水力梯度與其上25mm至75mm范圍的土樣的水力梯度之比。2.2 符 號 A面積; B寬度; Cv變異系數; D管徑; F總水平力; f土-土
8、工織物界面摩擦系數; G單位面積重量; H滲徑長度; h水位差; i水力梯度; k垂直滲透系數; kh水平滲透系數; km土工膜滲透系數 L長度; O95等效孔徑; P總法向力; p法向壓力;
9、 Ph脹破強度; Q通水量; t歷時; TcCBR尺頂破強度; Tg握持強度; Tp刺破強度; Ts抗拉強度; Tt撕裂強度; U扁平率; W滲水量; 平均值; 厚度;
10、 延伸率; 導水率; 均方差; p拉拔摩擦力; s剪切力; 透水率。3 試驗方法的共同規(guī)定3.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章規(guī)定的有關土工合成材料的制樣方法,試樣調濕和測試值的計算公式,是后面各項試驗均應遵守的共同規(guī)定。3.2 引用標準 IS0986290土工織物的取樣和試樣的準備
11、; GB652986紡織品的調濕和試驗用大氣3.3 制樣方法 制樣原則: 1 每項試驗的試樣應從樣品的長度和寬度兩個方向上隨機剪取,距樣品的邊緣應等于或大于100mm,送檢樣品應不小于1延長米(或2m2)。 2 試樣應不含有灰塵、折痕、孔洞、損傷部分和可見疵點。 3 對同一項試驗剪取兩個以上的試樣時,應避免它們位于同一縱向和橫向位置上,即采用梯形取樣法,如不可避免(如卷裝,幅寬較窄),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情況。 4 剪取試樣時應滿
12、足精度要求。 5 剪取試樣前,應先有剪裁計劃,然后再剪。 6 對每項試驗所用全部試樣,應予以編號。 上述規(guī)定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和土工復合品,但不包括土工格柵等專門用途制品。3.4 試樣調濕 試樣應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0±10%和標準大氣壓的環(huán)境中調濕24小時。 如果確認試樣不受環(huán)境影響,則可省去調濕處理,但應在記錄中注明試驗時的溫度和濕度。3.5 算術平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計算公式 按下式計算術平均值: ()式中 n試驗次數;xi第i塊試樣的測試值;n塊試樣測試值的算術平均值。
13、按下式計算標準差:() 式中符號意義同式()。 按下式計算變異系數() 式中符號意義同式()。 4 單位面積重量測定4.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合成材料單位面積重量。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和土工復合品4.2 引用標準 IS0986490土工織物的單位面積質量測定方法。4.3 試驗設備及用具 剪刀。 尺,最小分度值為1mm。 天平,感量0.0lg。4.4 操作步驟 試樣準備: 1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14、160; 2 試樣面積應不小于100cm2,試樣長度和寬度的裁剪和測量讀數應精確到1mm。 3 試樣數量應不少于10塊,并進行編號。 稱量: 將裁剪好的試樣按編號順序逐一在天平上稱量,讀數應精確到O.0lg。4.5 計 算 按下式計算每塊試樣的單位面積重G:()式中G試樣單位面積重量,g/m2 M試樣重點,g; A 試樣面積,m2 按本規(guī)程3.4規(guī)定計算單位面積重量的平均值G、標準差及變異系數Cv。4.6 記錄 單位面積重量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1。5 厚度測定5.1 目
15、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一定壓力下土工合成材料的厚度。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和土工復合品。5.2 引用標準 IS0986390土工織物厚度測定方法。5.3 試驗設備及用具 基準板:直徑應大于壓塊直徑50mm,見圖5.3.1。圖厚度測定儀1一百分表;2一壓塊;3一試樣;4一基準板;5一平衡錘;6一砝碼 壓塊:表面光滑平整,底面積為25cm2,重為5N的圓形壓塊。壓塊放在試樣上,對試樣施加2±0.01kPa的壓力。 加壓儀:出力大于500N。 百分表:最小分度值0.01mm。 秒表:最小分度值0.1s。5.4 操作步驟 試樣準備
16、0; 1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2 試樣數量應不少于10塊,并進行編號。 測定2kPa壓力下厚度的操作方法: 1 擦凈基準板和壓塊,壓塊放在基準板上,調整百分表零點。 2 提起壓塊,將試樣自然平放在基準板與壓塊之間,輕輕放下壓塊,試樣受力為2±0.01kPa,接觸后開始記時,達30s時記錄百分表讀數。提起壓塊,取出試樣。 3 重復上述步驟,測試完10塊試樣。 測定20kPa及200kPa壓力下厚度的操作方法
17、: 1 將基準板放在加壓儀上,再將壓塊放在基準板上,調整百分表零點。 2 提起壓塊,將試樣自然平放在基準板和壓塊之間,輕輕放下壓塊,調節(jié)加壓儀上荷重,使試樣受力達20±0.1kPa,壓力加上后開始記時,達30s時記錄百分表讀數。 3 仍按上述步驟調節(jié)加壓儀上荷重,試樣受力達200土1kPa,壓力加上后開始記時,達30s時記錄百分表讀數。 4 重復本條5.4.3-2及5.4.3-3步驟,測試完10塊試樣。5.5 計算及繪圖按本規(guī)程3.4規(guī)定分別
18、計算每種壓力下10塊試樣厚度的算術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Cv。圖無紡土工織物的厚度壓力關系曲線 繪厚度與壓力關系曲線,橫軸為壓力對數值,縱軸為厚度平均值,見圖5.5.2。5.6記錄 厚度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2。6 孔徑試驗(干篩法)6.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干篩法測定土工織物的等效孔徑EOS(或稱表現孔徑AOS)和孔徑分布曲線。 本試驗適用于有孔隙的各類土工織物和土工復合品。6.2 引用標準 ASTMD475187土工織物表觀孔徑測定; GB600385試驗篩; GB990988振
19、篩機。6.3 試驗設備及用具 標準試驗篩:直徑200mm。 振篩機:具有水平搖動和垂直振動(或拍擊)裝置應符合GB990988振篩機的規(guī)定。 天平:稱量200g,感量0.0lg。振篩用的顆粒材料。將洗凈烘干的顆粒材料用篩析法進行分級制備,按標準試驗篩孔徑分級如下:0.0630.075mm,0.0750.090mm,0.0900.106mm,0.1060.125mm,0.1250.150mm,0.1500.180mm,0.1800.250mm,0.2500.350mm等。 其他用品:秒表,細軟刷子。6.4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其直徑應大于篩子直徑。 應取5塊試樣,如果試樣為
20、針刺土工織物,振篩后,若嵌入織物的顆粒不易清出時,織物試樣不能重復使用,這時,試樣數為5×n(n為選取的粒徑級數)。6.5 操作步驟 將試樣放在篩網上,并固定好。 稱量顆粒材料50g,均勻撤布在試樣表面。 將裝好試樣的篩子、接收盤與篩蓋夾緊裝入振篩機上,開動機器,振篩10min。 停機后,稱量通過試樣的顆粒材料重量,然后輕輕振拍篩框或用刷子輕輕拭拂清除表面及嵌入試樣的顆粒。如此對同一級顆粒進行5次平均試驗。 用另一級顆粒材料在同一塊式樣上重復本節(jié)6.5.26.5.4步驟。測定孔徑分布曲線,應取得不少于34級連續(xù)分級顆粒的過篩率,并要求試驗點均勻分布。若僅測定等效孔徑O95,則有兩組的
21、篩余率在95%左右即可。6.6 計算及繪圖 按下式計算某級顆粒的篩余率Ri:()式中Mt篩析時顆粒投放量,g; Mi篩析后底盤中顆粒重量(過篩量),g。 按下式計算5次平行試驗篩余率的平均值:()式中符號同式()。 用各級顆粒的平均篩余率與相應各級顆粒的平均粒徑在半對數紙上繪孔徑分布曲線,見圖6.6.3。圖孔徑分布曲線6.7 記錄 孔徑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3。7 垂直滲透試驗7.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在常水頭10cm或符合層流條件下土工織物的垂直滲透系數和透水率。 本試驗適用于具有透水性能的各類土工織物和土工復合品。7.2 引用標準
22、160; ISOFDIS1105898T(E)土工織物及其相關產品無壓時的垂直滲透試驗。7.3 試驗設備及用具 試樣夾持器,見圖7.3.1。 1 夾持器的有效過水面積為20100cm2,應能裝單片和多片土工織物試樣。 2 試樣與夾持器周壁必須密封良好,不得有滲漏。 上下游水位容器: 1 容器應有溢流裝置,在試驗過程中保持常水頭。 2 容器應能調節(jié)水位,水頭變化范圍為160mm。 量測系統(tǒng)的管路宜短而粗,減小水頭損失。 其他:秒表、量筒、吸球、水桶等。
23、對新安裝的量測系統(tǒng)應作空態(tài)(無試樣)率定,以確定設備自身的水頭損失,并予以修正。7.4 試驗準備 準備好試驗用脫氣水或蒸餾水。 試樣準備: 1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2 試樣數量: 1)單片試樣取10個試樣平行測定; 2)多片試樣取5組平行測定。7.5 操作步驟 事先將試樣浸泡在水中并趕出氣泡。將飽和試樣裝入夾持器內,安裝操作過程中應防止空氣進入試樣,有條件宜在水下裝樣。 滲透儀內注滿水,將夾持器放上,盡快安裝,應防止試樣內水的流失。 向下
24、游容器內注水,使水自試樣底部徐徐向上滲出并排氣,逐漸使水漫過試樣。 調節(jié)上游水位,使高出下游水位,水從上游流向下游,并溢出。 待上下游水位差h入穩(wěn)定后,測讀h,開動秒表,用量筒接取一定時段內的滲透水量,并測定水。 調節(jié)上游水位,改變水力梯度,重復本節(jié)7.5.47.5.5步驟。作滲透流速與水力梯度i的關系曲線,取其線性范圍內的試驗結果,計算平均滲透系數。 重新安裝一個試樣,重復本節(jié)7.5.17.5.6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7.6 計 算 按下式計算20時的滲透系數,并注明水頭條件:()式中k2020時試樣的滲透系數,cm/s; W滲透水量,cm3; 試樣厚度
25、,cm; A試樣過水面積,cm2; h上下面水位差,cm;t通過水量w的歷時,s;t試驗水溫T()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kPa·s; 2020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 kPa·s。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比t/20列于表。表 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比t/20溫度()溫度修正系數=t/20溫度()溫度修正系數=t/20溫度()溫度修正系數=t/20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2611.2431.2271.2111.1941.1761.1631.1481.13
26、31.119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1.1041.0901.0771.0661.0501.0381.0251.0121.0000.98821.021.522.022.523.024.025.026.027.028.00.9760.9640.9530.9430.9320.9100.8900.8700.8500.833 計算試樣不同水頭時的平均滲透系數及全部試樣的平均滲透系數。7.7 記 錄 垂直滲透系數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4。8 水平滲透試驗8.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一定法向壓力作用下的土工織物在常水頭水流下的水平滲透系數和導水率
27、。 本試驗適用于沿水平方向具有輸水能力的各類土工織物和土工復合品。8.2 引用標準 ASTMD471687土工織物及其相關產品在常水頭下的導水率(沿織物平面流動)試驗; ISOFDISl295898E土工織物及其相關產品沿織物平面輸水能力的測定。圖水平滲透儀示意圖1試樣;2加荷板;3水位差;4壓力表8.3 試驗設備及用具 試樣容器:應密封不漏水,有兩種形式,見圖8.3.1。 上下游水位容器:水位容器應能調節(jié)水位,并在試驗過程中水位差保持不變,水位容器高度應滿足水力梯度大于1.0。 加荷裝置:施加于試樣的法向壓力范圍宜為10
28、250kPa,并在試驗過程中保持恒壓,對于直接加荷型,在試樣上下面應放置塑料橡膠墊層,使荷載均勻施加于整個寬度和長度上,且橡膠墊層應無水流通道。 其他用具:秒表、量筒、水桶、溫度計等。8.4 試驗準備 試驗用水應為脫氣水或蒸餾水。 試樣準備: 1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2 試樣數量和尺寸: 1)分別裁剪順機向和橫機向試樣各3塊,當試樣較薄時,應取2層或3層試樣重疊為一組進行試驗,這時應相應各裁剪6塊或9塊試樣; 2)試樣寬度應大于100mm
29、,長度應大于2倍寬度。8.5 操作步驟 將試樣包封在乳膠膜或橡皮套內,試樣應平整無折縐,周邊應無滲漏,對于直接加荷型,應仔細安裝試樣上下墊層,使試樣承受均勻法向壓力。 施加25kPa的壓力,使試樣就位,隨即向水位容器內注入脫氣水,排走試樣內的氣泡。試驗過程中試樣應飽和。 按現場條件選用水力梯度,當情況不明時,選用水力梯度不大于1.0。 按現場條件或設計要求選擇法向壓力,至少進行三種壓力的試驗,一種壓力稍大于設計值,一種稍低于設計值。 對試樣施加最小一級法向壓力,持續(xù)15min。 抬高容器的水位,使其達到要求的水力梯度。 當水流穩(wěn)定后,測讀通過500cm3滲透水量的時間,或記錄15min內通過的
30、水量。每個水力梯度下平行測定3次。 換一種水力梯度,重復本條8.5.68.5.7步驟。 增大法向壓力,重復本條8.5.58.5.8步驟對其余法向壓力下的試驗進行完畢。8.6 計 算 按下式計算土工織物20時的水平滲透系數kh2o:()式中kh20土工織物20時水平滲透系數, cm/s; W滲透水量,cm3;L、B、試樣長度、寬度和厚度,cm; h上下面水位差,cm; t 通過水量W的歷時,s; t試驗水溫T()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kPa·s;2020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kPa
31、183;s。 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比t/20見本規(guī)程表。 按下式計算土工織物20時的導水率20:20=kh20()式中20織物20時的導水率,cm2/s;其他符號見式。 計算各個法向壓力下的平均水平滲透系數和平均導水率。8.7 記 錄 水平滲透系數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59 條樣法拉伸試驗9.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條帶試樣的拉伸強度和延抻率。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和土工復合品。9.2 引用標準 ASTMD459586用寬條法測定土工織物的拉伸特性; IS01031993土
32、工織物寬條拉伸試驗。9.3 試驗設備及用具 拉力機:應具有等速拉伸功能,并能測讀拉伸過程中試樣的拉力和伸長量,記錄拉力一伸長量曲線。 夾具:一對可夾持試樣的夾具、鉗口面應能防止試樣在鉗口內打滑,并能防止試樣在鉗口內被夾壞。兩個夾具中的一個支點應能自由轉動或為萬向接頭保證兩夾具在一個平面內。 1 寬條試樣有效寬度200mm,夾具實際寬度應不小于210mm。 2 窄條試樣有效寬度50mm,夾具實際寬度應不小于60mm。 量測設備: 1 荷載指示值或記錄值的誤差應不大于相應實際荷載的2%。
33、160; 2 伸長量的測量設備讀數應精確至1mm。 3 可繪制試樣的拉力一伸長量曲線。9.4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縱向和橫向試樣分別應不少于6塊。 試樣尺寸: 1 寬條試樣:裁剪試樣寬度200mm,長度至少200mm,實際長度視夾具而定,必須有足夠的長度使試樣伸出夾具,試樣計量長度為100mm。對于編織型土工織物,裁剪試樣寬度210mm,在兩邊抽去大約相同數量的邊紗,使試樣寬度達到200mm。 2 窄條試樣:裁剪試樣寬度50mm,長度至少2
34、00mm必須有足夠長度的試樣伸出夾具,試樣計量長度為100mm。對編織型土工織物,裁剪試樣寬度60mm,在兩邊抽去大約相同數量的邊紗,使試樣寬度達到50mm。 3 除測干態(tài)抗拉強度外,還需測濕態(tài)強度時,應裁剪兩倍的長度,然后一剪為二,一塊測干強度;另一塊測濕強度。9.5 操作步驟 準備好干濕試樣。對濕態(tài)試樣從水中取出至上機拉伸的時間間隔應不大于10min。 將兩夾具的初始間距調至100mm。 選擇拉力機的負荷滿量程范圍,使試樣的最大斷裂力在滿量程的1090范圍內,設定拉伸速率為20mm/min。 將試樣對中放人夾具內。為方便對中,事先在試樣上畫垂直于拉伸方向
35、的兩條相距100mm的平行線,使兩條線盡可能貼近上下夾具的邊緣。 開動拉力機,同時啟動記錄裝置,記錄拉力一伸長量曲線,連續(xù)運轉直至試樣破壞,停機。 1 若試樣在鉗口內打滑,或在鉗口邊緣或鉗口內被夾壞,該試驗結果應予剔除,并增補試樣。 2 當試樣在鉗口內打滑或大多數試樣被鉗口夾壞,宜采取下列改進措施:鉗口內加襯墊;鉗口內的試樣用涂料加強;改進鉗口面。 重復本節(jié)9.5.49.5.5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9.6 計 算 按下式計算抗拉伸強度Ts:()式中Ts抗拉強度,kN/m;Pf實測最大拉力,kN;
36、B試樣寬,m。962按下式計算延伸率p:()式中 p延伸率,%, L0試樣計量長度,mm;Lf最大拉力時的試樣長度,mm。 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分別計算拉伸強度及延伸率的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Cv。 由試樣的拉力一伸長量曲線計算模量。 1 初始拉伸模量EI:如果應力一應變曲線在初始階段是線性的,取初始切線斜率為初始拉伸模量,見圖9.6.4(a)。 2 偏移拉伸模量E0:當應力一應變曲線開始段坡度小,中間部分接近線性,取中間直線的斜率為偏移模量,見圖9.6.4(b)。
37、; 3 割線拉伸模量Es:當應力一應變曲線始終呈非線性,可采用割線法。從原點到曲線上某一點連一直線,該線斜率即為割線模量,見圖9.6.4(c).圖拉伸模量表示法9.7 記錄 拉伸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6。10 握持拉伸試驗10.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織物的握持力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10.2 引用標準 ASTMDl68264織物斷裂荷載與伸長量的試驗方法。10.3 試驗設備 拉力機應符合本規(guī)程9.3.1規(guī)定。 夾具應符合本規(guī)程9.3.2規(guī)定。夾具鉗口面寬25mm,沿拉力方向鉗口面長50mm。 量測設備應符合本規(guī)程9.3.3規(guī)定。10.4試樣
38、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縱向和橫向試樣分別應不少于6塊。 試樣尺寸: 1 試樣寬為100mm,試樣計量長度為75mm,裁剪長度為200mm,長邊平等于荷載作用方向。在長度方向上試樣兩端伸出夾具至少10mm,見圖10.4.3。 2 除測干態(tài)強度外,還需測定濕態(tài)強度時,應裁剪兩倍的長度,然后一剪為二,一塊測干強度;一塊測濕強度。圖握持試樣10.5 操作步驟 準備好干濕試樣。對濕態(tài)試樣應符合本規(guī)程9.5.1規(guī)定。 將兩夾具的初始間距調至75mm。選擇拉力機的負荷滿量程范圍,使試樣的最大斷裂力在滿量程的10%90%
39、范圍內,設定拉伸速率為100mm/min。 將試樣對中放人夾具內,并使試樣兩端伸出的長度大致相等,為方便試樣在夾具寬度方向上對中,在離試樣邊緣37mm處畫一條線,此線剛好是上下夾具邊緣線。 開動試驗機,連續(xù)運轉直至破壞,讀出最大拉力。當試樣在鉗口內打滑或被鉗口夾壞,按本規(guī)程9.5.5規(guī)定處理。 重復本節(jié)10.5.310.5.4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10.6 計 算 握持強度Tg計算全部試樣最大拉力的平均值,為N。 按下式計算試樣的延伸率p:()式中 p延伸率,%;Lo試樣初始計量長度,mm; Lf對應最大拉力時的試樣長度,mm。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分別計算握持強度和延伸率的平均值,
40、標準差和變異系數Cv。10.7 記 錄 握持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7。11 撕裂試驗11.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織物的撕裂力。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11.2 引用標準 ASTMD453385土工織物梯形撕裂強度試驗。11.3 試驗設備 拉力機:應符合本規(guī)程9.3.1的規(guī)定。 夾具:應符合本規(guī)程9.3.2規(guī)定。試樣尺寸見圖11.3.2,夾具寬度不小于84mm,寬度方向垂直于力的作用方向。 梯形模板:用于剪樣,見圖11.3.2(a)。圖梯形撕裂試樣1切縫;2夾持線11.4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測定縱向撕裂力時,試樣切縫應
41、剪斷縱向紗線;測定橫向撕裂力時,切縫應剪斷橫向紗線。 縱向和橫向試樣分別應取10塊試樣。11.5 操作步驟 準備好干濕試樣。對濕態(tài)試樣應符合本規(guī)程9.5.1規(guī)定。 將拉力機夾具的初始距離調整為25mm,設定拉力機負荷滿量程范圍,使最大撕裂力在滿量程的10%90%范圍內,設定拉伸速率為100mm/min。 將試樣放入夾具內,使試樣梯形的兩腰與夾具邊緣齊平。梯形的短邊平整繃緊,其余部分呈折縐疊合狀,見圖11.3.2(b)。 開動拉力機,并記錄撕裂力,取最大值作為撕裂強度,單位為N。當試樣在鉗口內打滑或被鉗口夾壞,按本規(guī)程9.5.5規(guī)定處理。 重復本節(jié)11.5.311.5.4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
42、11.6 計 算 撕裂強度TT計算全部試樣最大撕裂力的平均值,單位為N。 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分別計算撕裂強度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Cv。11.7 記 錄 撕裂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8。12 脹破試驗12.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及土工復合品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織物脹破強度。12.2 引用標準 AB774287紡織品脹破強度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彈性膜片法; ASTMD378680液壓脹破強度試驗方法。12.3 試驗設備及用具 脹破儀示意圖見圖12.3.1,其主要部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3、 1 夾具:內徑為30.5mm的環(huán)形夾具,試驗過程中央具內的試樣不應滑移或被夾壞。 2 薄膜:為高彈性人造橡膠薄膜,厚約1.8mm。 3 壓力表的滿量程應滿足試驗的最大值在壓力表滿量程的25%75%范圍內。 4 液壓系統(tǒng):應能逐步增大薄膜下的液壓直至試樣脹破,液體壓人速率為170mL/min,脹破時應立即停止加壓,并在此壓力下容器內的容積保持不變,以便記錄使試樣脹破的總壓力和在脹破時使薄膜鼓脹的壓力。12.4試樣制備圖脹破試驗驗示意圖1試樣;2環(huán)形夾具;3液壓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
44、試樣。 每組試驗應取10塊試樣,每塊試樣直徑應不小于55mm。12.5 操作步驟 試驗前應檢查儀器各部分是否正常,需要時應用標準彈性膜片對脹破儀作綜合性能校驗,彈性膜片發(fā)生明顯變形時必須更換。 將試樣覆蓋在膜片上,呈平坦無張力狀態(tài),用環(huán)形夾具將試樣夾緊。 設定液體壓入速率為170mL/min,開動機器,使膜片與試樣同時凸起變形,直至試樣破裂,并記錄試驗時間。 讀出試樣破裂瞬間的最大壓力,此即試樣破裂所需的總壓力值Pbt。 松開夾具取下試樣。測定用同樣的試驗時間使薄膜擴張到與試樣破裂時相同形狀所需的壓力,此即校正壓Pbm。 重復本節(jié)12.5.212.5.5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12.6 計 算
45、 按下式計算脹破強度Pbi:Pbi=Pbt-Pbm(1261)式中Pbi脹破強度,kPa;Pbt試樣脹裂的總壓力,kPa;Pbm薄膜校正壓力,kPa。 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計算脹破強度的平均值Pb、標準差和變異系數Cv。12.7 記 錄 脹破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9。13 CBR頂破試驗13.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織物CBR頂破強度。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型土工織物、土工膜及土工復合品。13.2 用標準 DIN54307沖壓斷裂試驗。13.3 試驗設備 CBR頂破試驗示意圖見圖13.3.1,試驗儀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6、1 CBR試驗儀:最大出力應大于50kN,行程應大于150mm,頂壓速率為60mm/min。 2 環(huán)形夾具:夾具內徑150mm,夾具中心應在圓柱頂壓桿的軸線上。圖CBR試驗示意圖1試樣;2環(huán)形夾具;3頂壓軒134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每組試驗應取610塊試樣,試樣直徑為230mm。13.5 操作步驟 將試樣放入環(huán)形夾具內,呈自然繃緊狀態(tài)時擰緊夾具。 將夾具放在加壓系統(tǒng)的底座上,調整高度,使試樣與頂桿剛好接觸。 將頂壓速率設定為60mm/min,開動機器。 記錄頂壓過程中頂力一變形曲線,直至試樣破壞,讀出最大頂力。 停機,取
47、下已破壞試樣。 重復本節(jié)13.5.113.5.5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13.6 計 算 CBR頂破強度Tc:計算全部試樣最大頂力的平均值,單位為N。 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計算全部試樣標準差和變異系數Cv。13.7 記 錄 CBR頂破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10。14 刺破試驗14.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土工織物的刺破強度。 本試驗適用于各類土工織物、土工膜及土工復合品。14.2 試驗設備及用具 拉力機:應符合本規(guī)程9.3.1的規(guī)定,并備有反向器。 環(huán)形夾具:內徑為44.5mm,見圖14.3.2。 剛性頂桿:直徑8mm,平頭。14.3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 每組試驗應取10
48、塊試樣,其大小與環(huán)形夾具相配。圖刺破試驗示意圖1試樣;2環(huán)形夾具;3頂桿14.4 操作步驟 將試樣放入環(huán)形夾具內,自然放平,擰緊夾具。 將夾具放在加壓裝置上,并對中,頂刺速率設定為100mm/min。 開機,記錄頂刺過程中的最大壓力值。 重復本節(jié)14.4.114.4.3步驟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14.5 計算 刺破強度Tp:計算全部試樣最大頂刺力的平均值,單位為N。 按本規(guī)程3.5規(guī)定計算全部試樣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Cv。14.6 記錄 刺破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ll。15 土工膜抗?jié)B試驗15.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膜在水壓作用下的滲透系數。 本試驗適用于具有防水性能的各類土工膜。15
49、.2 試驗設備及用具 抗?jié)B試驗設備見圖15.2.1,主要包括如下附件。圖抗?jié)B儀示意圖1氣源;2壓力表;3調壓閥;4水;5油;6滴定管;7體變管;8土工膜;9透水板;10試樣容器 試樣容器:過水面積為20100cm2,膜一例承受水壓力,另一例為透水板。 體變管:借用土工試驗規(guī)程三軸試驗的體變管,當試樣發(fā)生滲漏時,體變管內滴定管的油面下降,油的下降量即為通過試樣滲出的水量。 管路系統(tǒng):體變管與試樣之間的聯接管路系統(tǒng)必須充滿水,在試驗壓力下各管路及接頭不滲漏。 其他:壓力表、秒表、溫度計、量杯、吸球等。 恒壓系統(tǒng):包括氣源、調壓閥、壓力表等,應在試驗過程中保持恒壓。15.3 試祥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
50、.1規(guī)定裁剪試樣。 每組試樣不得少于5塊,尺寸與試樣容器相配。15.4 操 作 對體變管、試樣容器及管路系統(tǒng)進行排氣,并充滿水。 打開試樣容器、注滿水,依次放密封圈,試樣,密封圈和透水板,全部夾緊。 試驗前將體變管內油面調至較高位置。 用調壓閥漸漸加壓,無特定要求時,應加壓至100kPa。 加壓時觀察油面,開始時油面下降較快,其中主要為系統(tǒng)變形所致,不必讀數。同時檢查管路和各接頭是否有滲漏。 當油面下降速率逐漸穩(wěn)定后可開始讀數和記錄,同時測記水溫。 1 讀數時間間隔視膜的滲水量而定,對滲水量大的試樣應每隔35min讀數一次;當滲水量很小時每隔3060min讀
51、數一次。 2 對滲透性較大的試樣,滴定管內的油面會較快降至滴定管底部,應及時調整抬高油面,并進行讀數轉換。 試驗持續(xù)時間視滲水量W穩(wěn)定情況而定,當由滲水量計算的滲透系數基本不變時,即可停止試驗。重復本節(jié)15.4.215.4.7對其余試樣進行試驗。15.5 計 算 按下式計算滲透系數:()式中k2020時的滲透系數,cm/s; W 滲透水量,cm3; A試樣過水面積,cm2;試樣厚度,cm;h土工膜兩側水位差,cm;t通過水量W的歷時,s;T/20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比,見本規(guī)程表;T試驗水溫T
52、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kPa·s;2020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kPa·s。 計算全部試樣滲透系數的平均值。15.6 記 錄 土工膜滲透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12。16 直剪摩擦試驗16.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土工直剪試驗技術測定土與土工織物或土工膜之間的界面摩擦阻力。 本試驗適用于各種土性和狀態(tài)的土與各種類型的土工織物和土工膜。16.2 引用標準 ISO/DISl2957198土工織物及相關產品摩擦特性測定。16.3 試驗設備 試驗用的直剪摩擦儀示意圖見圖16.3.1,各部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直剪試驗示意圖1試樣;2上盒;3下盒;4水平推
53、力;5法向壓力;6硬木;7土 試樣盒:由上、下兩盒組成,方形,尺寸宜大于60mm×60mm,試驗時通常上盒固定,下盒滑動,試樣固定在下盒上,下盒上應有固定試樣的夾持器。 加荷裝置: 1 法向壓力的加壓裝置應在試驗過程中保持恒壓,且均勻地作用在土面上。 2 水平加荷的裝置應能進行應變控制加荷。 量測裝置: 1 法向和水平向測力裝置可用拉壓力傳感器或其他量力裝置。 2 垂直和水平位移用百分表或位移傳感器測定。16.4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
54、規(guī)定裁剪試樣,試樣應能覆蓋試樣下盒并要固定在下盒上。 每組試驗應不少于3塊試樣。16.5 操作步驟 移去上盒,在下盒內放硬木塊,塊體高度與下盒頂面齊平。 將試樣蓋于下盒木塊面上,并固定在下盒上,放上上盒,插入上下盒固定銷釘,上盒邊緣與試樣不接觸。按工程要求的密度和狀態(tài)仔細填(壓)實上盒內的土。 依次放上加荷頂蓋和百分表,施加法向壓力后,固結開始,固結所需時間隨土性及排水條件而異,固結度可參照SL2371999土工試驗規(guī)程。 調整水平加荷裝置,使水平頂桿剛好與試樣下盒接觸,拔去捎釘,開動電機,剪切開始,測讀并記錄位移量和水平推力。位移速率視土性而定,可參照SL2371999土工試驗規(guī)程,對砂性土
55、宜取5mm/min。 連續(xù)剪切,當位移量達6mm時即可停止試驗。 換一塊試樣,施加另一個法向壓力,重復本節(jié)16.5.216.5.5步驟完成全部試驗。16.6 計 算 按下式計算抗剪力:f=F/A(1661)式中 f抗剪力,kPa; F實測的峰值水平推力,kN;A試樣面積,m2。 計算各級法向壓力下的抗剪力,并繪出fp曲線,近擬為一直線。 按下式計算土一土工織物的界面摩擦系數f:()式中p法向壓力,kPa;f對應于的抗剪力,kPa。16.7 記 錄 直剪摩擦試驗記錄格式見表A13。17 拉拔摩擦試驗17.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測定土工合成材料與土的拉拔摩擦阻力。
56、本試驗適用于各種土性和狀態(tài)的土與各種類型的土工織物、土工膜、土工帶和土工格柵。17.2 驗設備 試驗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見圖17.2.1。圖拉拔試驗示意圖1試樣;2拉力;3縫隙;4法向壓力;5土;6試驗箱 試驗箱:可為矩形箱,其側壁應有足夠的剛度,箱體尺寸不宜小于25cm×20cm×20cm(長×寬×高),箱一端側壁的半高處開有橫貫全寬的水平窄縫,高約5mm,供試樣引出箱體,緊貼縫壁安置一可上下抽動的板,以調整縫隙大小,防止土粒漏出。 試驗箱也可用大型直剪儀的剪切盒改裝而成,在上、下剪切盒之間的三邊墊放約5mm高的墊條
57、,上下盒用銷釘固定。 加荷裝置和量測裝置應符合本規(guī)程163的有關規(guī)定。 拉力夾具:夾具有效寬度應比試樣寬度大10mm,夾具應能將試樣均勻夾緊。17.3 試樣準備 按本規(guī)程3.3.1規(guī)定裁剪試樣,試樣寬度宜稍小于試驗箱寬度,試樣長度應使試樣不被拉斷,由試驗確定。 每組試驗應不少于3塊試樣。 從試驗箱引出的試樣端部應進行加固,試驗時箱外試樣不應發(fā)生很大的變形。17.4 操作步驟 根據設計要求的密度和狀態(tài)將試驗箱下半部的土體仔細填實,填土高度與縫口齊平,平整土面。 在土面上鋪放試樣,拉伸端自縫口引出,注意兩邊對稱,隨即在試樣上輕輕鋪上一層土使試樣定位。 根據設計要求的密度和狀態(tài)將上半箱的土填實。 將
58、試樣的端部平整地放入拉力夾具內,對中,均勻地夾緊。 依次放上加荷頂蓋和百分表,施加法向壓力,固結所需時間可參照SL237一1999土工試驗規(guī)程規(guī)定進行。 調整水平加荷裝置,當拉力夾具開始受力時即為拉拔開始點。開動電機,測讀并記錄位移量和水平拉力。拉拔速率可參照5L2371999土工試驗規(guī)程,對砂性土宜取05mm/min。 當拉拔力出現峰值后,應繼續(xù)拉拔直至拉拔力穩(wěn)定,即可停止試驗。 換一塊試樣,施加另一個法向壓力,重復本節(jié)17.4.117.4.7步驟完成全部試驗。17.5 計 算 按下式計算界面拉拔摩擦強度:()式中 p拉拔摩擦強度,kPa;Tp實測的峰值水平總拉力,kN; L,B
59、試樣埋在土內部的長度和寬度,m。 計算各級法向壓力下的拉拔摩擦強度,并繪出pp曲線。 按下式計算土一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摩擦系數f:f=p/p()式中p法向壓力, kPa;p對應于的拉拔摩擦強度, kPa。17.6 記 錄 拉拔摩擦試驗記錄格式與直剪摩擦試驗相同,見表A13。18 土工格柵、土工網及土工帶拉伸試驗18.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試驗規(guī)定了土工格柵、土工網、土工帶的拉伸試驗方法及取樣方法。 進行試驗之前,按本規(guī)程34的規(guī)定對土工格柵和土工網試樣進行調濕處理。18.2 設備及用具 主要設備為拉力機、夾具、量測和記錄裝置,按本規(guī)程9.3的規(guī)定。18.3 試樣準備 土工格柵試樣準備:
60、0; 1 不論縱向或橫向,每組應隨機取10個試樣。 2 試樣形狀見圖18.3.1,黑色為所剪取的試樣。圖土工格柵試樣形狀 土工網試樣準備: 1 不論縱向或橫向,每組應隨機取1O個試樣。 2 試樣形狀尺寸見圖18.3.2,圖中實線輪廓為試樣的受力部位,長方形虛線為夾持部位。圖土工網試樣形狀 土工帶試樣準備: 1 每組應隨機取不少于6條試樣。 2 取土工帶整條寬度,計量長度為100mm。18.4
61、操作步驟 按試樣的計量長度調整拉力機上、下夾具的間距。 將試樣放入夾具內夾緊。 試樣的最大斷裂力應在拉力機負荷滿量程的10%90%范圍內,調整好荷載和位移零點位置。 設定拉伸速率: 1 土工格柵和土工網為計量長度的20%/min。 2 土工帶為50mm/min。 開動拉力機,同時啟動記錄裝置,連續(xù)運轉直至試樣破壞為止,停機。在拉伸過程中,同時記錄拉力一伸長量曲線。18.5 計 算 土工格柵抗拉強度計算: 1 按下式計算試樣的拉力平均值(-1)式中xi第i塊試樣的最大拉力值,N;n試樣個數,個;n個試樣的拉力平均值,N。 2 按下式計算每延米土工格柵的抗拉強度TTS/1000(-2)式中試樣(一根筋)的拉力平均值,N; slm寬范圍內筋的根數,根 T每延米土工格柵抗拉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程序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布草洗滌與客戶忠誠度提升服務協議
- 員工服務期合同范本
- 兼職會計勞務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口腔綜合治療設備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個人違約合同范本
- 光伏承包安裝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中老年女裝市場現狀深度調研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坐椅金屬托盤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倉儲托管合同范例
- 監(jiān)獄安全課件
- 《初三開學第一課 中考動員會 中考沖刺班會》課件
- 護理干預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護理查房
-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臨床實踐能力結業(yè)專科技能考核(全科醫(yī)學科)婦科檢查及分泌物留取
- 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 產后修復學習培訓課件
- mysql課件第五章數據查詢
- 超濾培訓課件
-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課件
- 中醫(yī)防感冒健康知識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