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方案_第1頁
河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方案_第2頁
河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代碼: 045300)2016-6-30一、培養(yǎng)目標 本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具有熟練的以漢語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 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 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和職業(yè)道德;2、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3、具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能力;4、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5、能較流利地使用英語進行漢語教學及交流;6、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二、招生對象及入學考試(一)招生對象 1、具有

2、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歷)者。2 、海外具有同等資質的漢語教師或專業(yè)人員。 (二)入學考試考生先報名參加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全國統(tǒng)一考試。 統(tǒng)考到達 一定分數線以后再進行面試。 考試著重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 包括漢語基礎知識、 專業(yè)能力和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三、學習年限與模式 學習年限:三年。 學習模式:全日制學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學年為第一階段,公修課、必 修課和主要選修課等學位課程都集中在這一學年完成; 第二學年為第二階段, 主 要完成一些訓練課和教學實習。 這個階段可在有關單位同意的前提下, 報名參加 外派漢語教學工作的志愿者選拔, 到國外實習, 未選拔到國外的

3、, 也可在國內實 習;第三年為第三階段,主要是完成學位論文的寫作。四、課程設置序號課程代碼課程名稱總學時學分開課學期及周學時備注核心課程(18學分)InIV公共課09_002011英語7244考試09_002012政治3622考試專 業(yè) 必 修 課11_09320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 學7244考試11 093202第二語言習得理論3622考試11_093203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案 例3622考試11 093204中華文化與傳播3622考試11 093205跨文化交際3622考試拓展課程(8學分)教學類11 093206漢語語言要素教學3622考查16 093207漢英語言對比3622考查16

4、093208*現代漢語研究專題3622考查16 093209課程設計與管理1811考查文化類11 093210中國思想史3622考查16 093222中原文化經典3622考查16_093221亞洲民俗與禮儀3622考查教育類11 093216外語教育心理學3622考查16_093214國際漢語教師語言藝 術3622考查11_093217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1811考查實踐課程(4學分)實11 093218教學調查與分析1811考查11 093219課堂觀察與實踐1811考查踐類11 093223教學測試與評估1811考查16 093219中原文化才藝與展示1811考查教學實習6 學分 11 09

5、3220學位論文備注:加*號的課程為限選課課程分為學位公共課、專業(yè)必修課和選 修課??倢W分不低于36學分。其中 學位公共課6學分,學位必修課12學分,學位選修課8學分,學位實踐課4學 分,教學實習6學分。五、學位論文工作及學位授予修滿36學分后即可進入學位論文寫作階段。學位論文應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進行選題。論文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 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論文必須按研究生院規(guī)定的程序申請答辯。修滿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或畢業(yè)專業(yè)報告、畢業(yè)設計) 答辯的研究生,經河南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 授予漢語國際教育 碩士專業(yè)學位,頒發(f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

6、室統(tǒng)一印制的碩士學位證書。附:主要課程介紹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中文名稱: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課程英文名稱: Chin ese as a sec ond Ian guage teachi ng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編號:11_093201學分:2一、課程地位、教學目標和基本任務該課程主要研究漢語教學全過程的規(guī)律,是集理論和實踐于一身的多邊性應 用學科,是一門專業(yè)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對外漢語教學的特殊性,了解對外漢語語音、 漢字、語法和詞匯教學的特點、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原則與方法,并在此基礎 上制定科學的教學法體系; 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

7、學生 畢業(yè)后能順利走上講臺,勝任不同層次的漢語教學工作。教學基本任務: 介紹語言教學的基礎理論;傳授漢語教學的基礎知識; 訓練 漢語教學的基本技能; 培養(yǎng)漢語教學研究的初步知識和能力, 能及時化解外國人 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出現的難點,能用恰當的方法糾正漢語學習者的語言偏誤。 二、教學內容與課時分配第一章 “學”與“用” (8 學時)第一節(jié) 輸入、輸出與互動第二節(jié) 形式和內容第三節(jié) 知識和能力第四節(jié) 目標和過程第二章 交際能力和技能類型( 8 學時)第一節(jié) 交際能力和交際模式第二節(jié) 語域和語類第三節(jié) 語體第四節(jié) 理解和表達第三章 教學對象和教學環(huán)境( 8 學時)第一節(jié) 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第二節(jié) 教

8、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第三節(jié) 需求分析和專門用途語言教學第四節(jié)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第四章 課程、大綱和模式( 8 學時)第一節(jié) 漢語課程設計及教學大綱第二節(jié) 漢語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技能教學目標分析第四節(jié) 技能的關聯(lián)與課型的分合第五章 聽力教學( 6 學時)第一節(jié) 聆聽技能分析第二節(jié) 聽力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第三節(jié)聽力教學的原則及方法第四節(jié)聽力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六章 閱讀教學(6學時)第一節(jié)閱讀技能分析第二節(jié) 閱讀教學的目標與內容第三節(jié)閱讀教學的原則及方法第四節(jié)閱讀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七章口語教學(6學時)第一節(jié)口語技能分析第二節(jié)口語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第三節(jié)口語教學的模式、原則與方法第四節(jié)口語教學案

9、例分析與演練第八章 寫作教學(6學時)第一節(jié)寫作技能分析第二節(jié) 寫作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第三節(jié)寫作教學的模式、原則和方法第四節(jié)寫作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九章 不同課型中的語言要素教學(10學時)第一節(jié)綜合課中的語言要素教學第二節(jié)口語課中的語言要素教學第三節(jié)閱讀課中的語言要素教學第四節(jié)聽力課中的語言要素教學第五節(jié)寫作課中的語言要素教學三、考核成績分配比例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出勤課堂討論實踐文獻閱讀10%10%20%10%50%100%四、參考書目:1、吳宗濟主編現代漢語語音概要,華語教學出版社,1991。2、毛世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趙金銘主編語音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

10、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4、張靜賢現代漢字教程,現代出版社,1992。5、 李大遂簡明實用漢字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6王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7、 呂文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語文出版社,1994。8、趙金銘主編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9、呂叔湘等語法研究入門,商務印書館,1999。10、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1、崔永華主編詞匯漢字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997。12、高燕對外漢語詞匯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五、課程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不足之處:在進行案例教學時,

11、學生參與討論、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還有待于 提高,有時候還表現出某方面知識的欠缺。改進措施:課前準備工作要充分,改變考核方式,增加課堂討論的比重,同 時多鼓勵學生,引導他們學以致用,培養(yǎng)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課程英文名稱: Second Lan guage Acquisiti on Theory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編號:11_093202學分:2、課程的地位、教學目標該課程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學習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通過對該領域各流派的客觀介紹,使學生能明確掌握關于語言學習的理論, 并有意識的運用有關學習者行為理論

12、的原則指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方法, 最終形成關于第二語言習得的獨立見解。該課程要求學生了解第二語言習得基本理論, 第一語言的功用, 中介語及第 二語言學習得的自然途徑, 學習者個體差異與第二語言習得的關系, 關于第二語 言習得的因素和假設等。 二、教學內容與課時分配第一章 概念、現象與問題( 2 學時)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語言系統(tǒng)第三節(jié) 二語習得需要解釋的現象第四節(jié) 二語習得研究的主要問題第二章 相關領域與研究傳統(tǒng)( 4 學時)第一節(jié) 二語習得的研究傳統(tǒng)第二節(jié) 一語習得第三節(jié) 雙語習得第四節(jié) 三語習得第五節(jié) 繼承語習得第六節(jié) 跨學科性質與理論問題第三章 早期研究( 2 學時)第一節(jié) 對

13、比分析假說第二節(jié) 偏誤分析假說第三節(jié) 中介語第四節(jié) 兒童語言習得順序研究第五節(jié) 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第四章 已知語言影響( 2 學時)第一節(jié) 一語遷移第二節(jié) 發(fā)生遷移的層面第三節(jié) 遷移的其他形式 第四節(jié) 中介語遷移第五章 普遍語法與二語習得( 2 學時)第一節(jié) 生成語法理論的語言習得觀第二節(jié) 一語習得與二語習得的異同 第三節(jié) 普遍語法可及性假說 第四節(jié) 屈折形態(tài)缺失假說第六章 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二語習得( 2 學時)第一節(jié) 兒童一語習得第二節(jié) 形式與功能第三節(jié) 歐洲科學基金會研究項目第四節(jié) 時間性和時體習得第七章 中介語加工( 2 學時)第一節(jié) 加工理論第二節(jié) 建構論 第三節(jié) 知識類型第八章

14、語境中的中介語( 2 學時)第一節(jié) 語言變異 第二節(jié) 社會互動論 第三節(jié) 交際策略 第四節(jié) 中介語語用第九章 輸入、輸出與互動( 2 學時)第一節(jié) 輸入與理解第二節(jié) 互動與反饋第三節(jié) 互動假說第四節(jié) 輸出假說第十章 詞匯習得( 2 學時)第一節(jié) 詞匯知識類型第二節(jié) 詞匯知識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偶發(fā)式詞匯學習第四節(jié)影響詞匯習得的因素第十一章語言教學(2學時)第一節(jié)形式聚焦第二節(jié)輸入加工教學第三節(jié)輸入操控與輸入強化第四節(jié)教學效能第十二章學習者(2學時)第一節(jié)情感第二節(jié)年齡第三節(jié)學能第四節(jié)動機第五節(jié)個性第六節(jié) 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第十三章研究方法(2學時)第一節(jié)前期準備第二節(jié)觀察法第三節(jié)訪談法第四節(jié)問卷調查第

15、十四章 漢語作為二語的習得研究(4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整體上把握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成果,重點掌握部分習得研究的成果?!窘虒W重點與難點】重點是整體把握習得研究的成果,難點是學生領悟習得的理 論。第一節(jié)漢語的一些特點第二節(jié) 語法習得研究第三節(jié)非受事賓語句習得研究三、考核成績分配比例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出勤課堂討論實踐文獻閱讀10%10%20%10%50%100%四、參考書目1、丁言仁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外語學習,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2、靳洪剛語言獲得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3、Rod Ellis牛津應用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6、4、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5、王建勤主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習得過程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 &吳旭東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一方法與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五、課程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不足之處:該課程理論性較強,雖然結合一定的例子,但對一些的學生來說 仍有一定的難度。改進措施:增加課前預習活動和課后延伸閱讀活動,使學生多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習效果。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中文名稱: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課程英文名稱:Teachi ng Cases of CLT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編號:11_093203學分

17、:2適用對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一、課程的地位、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本課程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第一學年必修的專業(yè)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模式、 構成、類型、 主要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與技巧。使學生對不同類型課程的漢語教學實踐和方 法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教學技能,并使學生在科學、有序 的教學理論指導下, 善于發(fā)現問題, 并具有反思自我教學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 力。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系,掌握漢語語音、漢字、詞匯、語法 教學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的內容以及講解和練習所需要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同時通過教師示范和學生試講相結合的方式, 以案例分析的

18、形式, 對常見的綜合 課、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寫作課的教學過程和方法進行具體的講述和指導。 二、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第一章 關于課堂教學( 4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類型和模式種類, 掌握當前對 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及其構成和目標等?!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當前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 難點是對外 漢語課堂教學的原則。第一節(jié) 當前語言教學的模式第二節(jié) 語言課堂教學第三節(jié) 第二語言課堂教學第四節(jié)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第五節(jié)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觀摩第二章 初級階段的課堂教學( 4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初級階段課堂教學的基本類型和模式種類

19、, 掌 握當前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及其構成和目標等?!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初級階段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設置和原則, 難點 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基本原理。第一節(jié) 教學階段劃分的基本原理第二節(jié) 初級階段的教學對象第三節(jié) 初級階段的教學目標第四節(jié) 初級階段的課程設置第五節(jié) 初級階段的教學原則第六節(jié) 初級階段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三章 中級階段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了解中級階段教學的對象、目標,掌握中級階段的 課程設置以及基本的教學原則?!窘虒W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各種課程的內容和方法,難點是課程設置。 第一節(jié) 中級教學的教學對象第二節(jié) 中級階段的教學目標第三節(jié) 中級階

20、段的課程設置第四節(jié) 中級階段的教學原則第五節(jié) 中級階段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四章 高級階段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高級階段課堂教學的教學對象和目標的確定、 掌握高級階段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原則?!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高級階段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原則, 難點是如何熟 練運用這些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 高級階段的教學對象第二節(jié) 高級階段的教學目標第三節(jié) 高級階段的課程設置第四節(jié) 高級階段的教學原則第五節(jié) 高級階段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五章 速成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速成班的構成和特點, 掌握速成班的教學內容 和方法、原則?!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

21、是速成班的交際任務, 難點是如何圍繞交際任務結 合實際展開教學,并貫徹教學原則。第一節(jié) 速成教學的特點第二節(jié) 速成教學的內容第三節(jié) 速成教學的基本原則第四節(jié) 德國漢堡班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六章 對外漢語聽力的課堂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了解聽力教學的理論依據,掌握聽力教學的過程、方式以及課堂練習的方法?!窘虒W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掌握聽力教學的過程、 方式以及課堂練習的方法, 難點是將方法化為實踐。第一節(jié) 聽力教學的理論依據第二節(jié) 聽力教學的過程、方式和課堂練習第三節(jié) 影響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第四節(jié) 聽力課程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七章 對外漢語閱讀的課堂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

22、】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閱讀的理論依據和閱讀技巧, 掌握閱讀課堂教 學的過程、方法和練習?!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掌握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 方法和練習, 難點是 將理論化為實踐。第一節(jié) 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第二節(jié) 閱讀教學的過程、方式和課堂練習第三節(jié) 閱讀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利用第四節(jié) 閱讀教學的課堂練習第五節(jié) 閱讀課程案例分析與演練第八章 對外漢語口語的課堂教學( 4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口語教學理論依據和特點, 掌握口語教學的過 程、方式和課堂練習的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掌握口語教學的過程、方式和課堂練習的方法。 難點是如何與實踐結合。第一節(jié) 口語教學的理

23、論依據第二節(jié) 口語教學的過程、方式和課堂練習第三節(jié) 口語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四節(jié) 口語教學案例分析與演練第九章 對外漢語寫作的課堂教學(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寫作教學的理論依據和特點, 掌握寫作教學的 模式和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理論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難點是如何與實踐相結 合。第一節(jié)、寫作教學的理論依據第二節(jié)寫作教學的模式和方法第三節(jié)寫作課程案例分析與演練三、考核成績分配比例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出勤作業(yè)提問或實驗10%30%10%50%100%四、教材和參考資料1、建議使用教材:張和生、馬燕華主編 對外漢語教學示范教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主要參考

24、資料:1 楊寄洲、崔永華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2 丁迪蒙主編對外漢語的課堂教學技巧,學林出版社,2006。3 彭增安 陳光磊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4 徐子亮吳仁甫著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楊惠元著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7。張和生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7 陳昌來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8 葉軍主編國際漢語教學案例分析與點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五、課程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不足之處:教學演練部分最好是能面向留學生

25、進行真實課堂情況的模擬,但受條件限制,只能由學生互相扮演留學生進行試講, 因此未能模擬出最真實的課 堂教學環(huán)境。改進措施:開課之初先進行一次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觀摩, 以使學生對對外 漢語課堂有一更直觀之感受。 鼓勵學生多參加孔子學院網絡課堂教學, 利用互聯(lián) 網增加實踐機會。中華文化與傳播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中華文化與傳播 課程英文名稱: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 課程編號: 11_093204學分:2適用對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一、課程的地位、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該課程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通過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

26、學 習,把握中華文化的精髓,為傳播中華文化奠定牢固的基礎。通過對中華文化及其海外傳播的系統(tǒng)學習, 全面深入地了解、 掌握中華文化 的豐富內涵以及在海外的具體影響, 并能夠把相關知識熟練地應用于漢語國際教 育的教學實踐。通過本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 使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 掌握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對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對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具 有比較深入的認識。二、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第一章 緒論( 2 學時)【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 使學生了解文化概念的產生和形成, 了解文化的 基本內容、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發(fā)展脈絡,掌握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精髓。 【教學重點與難點】

27、本章重點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難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第一節(jié) 文化概述 第二節(jié) 中華文化【教學安排】 使用多媒體, 能夠更直接展示中華物態(tài)文化的一些圖片; 主要采用 講授法,輔之以討論法。第二章 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符號孔子(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歷史的孔子和孔子的歷史, 掌握孔子思想的基 本內容和基本特征。【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特征, 難點是歷史的 孔子和孔子的歷史的差異。第一節(jié) 孔子的思想第二節(jié) 歷史的孔子和孔子的歷史第三節(jié) 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教學安排】學生提前預習介紹孔子思想的各種主要書籍; 主要采用討論法, 輔 之以講授法。第三章

28、儒釋道的融合(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儒釋道三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基本特征, 了解儒 釋道三教融合的基本方法,掌握中華文化對三家思想的選擇。【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三家思想的基本內容, 難點是中華文化對三家的選擇。第一節(jié)儒家思想第二節(jié)道家思想第三節(jié)佛家思想第四節(jié)三教融合【教學安排】學生提前了解儒釋道三家思想的主要內容和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基本 歷史;主要采用講授法,輔之以討論法。第四章 中國古代禮制(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中國古代禮制的基本內容, 掌握古代禮制的基 本精神。【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中國古代禮制的基本內容, 難點是中國古代各種 禮制的

29、基本精神。第一節(jié) 禮制概述第二節(jié) 吉禮第三節(jié) 嘉禮第四節(jié) 賓禮第五節(jié) 軍禮第六節(jié) 兇禮【教學安排】 學生提前收集有關書籍, 并對最近看到的影視劇中涉及到中國禮儀 的片段進行收集和整理;主要采用引導討論法。第五章 中國民俗文化(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中國基本民俗習慣和民間禁忌, 掌握民俗和民 間禁忌的本質和基本精神?!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民俗和禁忌基本內容, 難點是民俗和禁忌的本質 及如何科學地分析民間禁忌。第一節(jié) 中國民俗的基本內容第二節(jié) 民間禁忌 【教學安排】學生提前預習一些指定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書籍;主要采用講授法, 輔之以討論法。第六章 中國的姓氏與名字( 2

30、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了解中國姓氏的產生、來源和名字命名原則,掌握 一些基本姓氏產生方式、名與字的基本關系?!窘虒W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中國姓氏的產生、 來源和名與字基本關系, 難點 是姓氏的來源。第一節(jié) 姓氏第二節(jié) 名字【教學安排】學生準備一部姓氏辭典;主要采用討論法第七章 中國婚姻制度( 4 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 了解中國古代基本婚姻形態(tài)和婚姻儀式, 掌握一些 婚姻儀式的現代價值?!窘虒W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中國婚姻形態(tài)與婚姻儀式及婚姻儀式的現代價 值,難點是對特殊的婚姻形態(tài)的理解。第一節(jié) 婚姻的歷史形態(tài)第二節(jié) 婚姻儀式第三節(jié) 婚齡與離婚【教學安排】提前準備討論

31、話題,引導學生話題集中于限定條件;主要采用討論 法。第八章 建筑與文化(4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了解與中國古代建筑有關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了解 建筑與文化的關系,掌握形成建筑物態(tài)文化的心理因素。【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形成建筑物態(tài)文化的心理因素,難點也是形成建 筑物態(tài)文化的心理因素。第一節(jié)有關中國建筑的基本概念和術語第二節(jié)影響建筑的文化理念和心態(tài)因素【教學安排】使用多媒體,形象展示各種與建筑相關的圖片;主要采用講授法, 輔之以討論法。第九章漢字與文化(6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古文字產生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文化心理,了解 文化與漢字的相互影響,掌握一定數量的古漢字形成機制

32、?!窘虒W重點與難點】本章重點是古漢字形成機制,難點也是古漢字形成機制。 第一節(jié)漢字與文化第二節(jié)漢字形成機制第三節(jié)漢字文化釋例【教學安排】使用多媒體,形象展示各種古文字圖片;主要采用講授法。三、考核成績分配比例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出勤作業(yè)提問或實驗10%20%10%60%100%四、教材和參考資料1、建議使用教材:教師自編講義。2、主要參考資料:1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 陰法魯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3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 ,北京出版社, 2004。4 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中華書局, 2004。5 申小龍著漢語與中國文化 ,

33、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6 周有光著漢字與文化問題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0。7 何九盈主編中國漢字文化大觀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8 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 ,商務印書館, 1994。9 劉沛林著風水中國人的環(huán)境觀,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95。五、課程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不足之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控制是課程的難 點,也是不足。此外,對學生課堂實踐的訓練還存在不足。改進措施:一是廣泛吸收其他研究者的成果,科學控制教學內容;二是增加 學生的課堂實踐的訓練??缥幕浑H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跨文化交際 課程英文名稱: Intercultural Commu

34、nication 課程類別: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編號: 11_093205學時: 36學分:2一、課程的地位、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跨文化交際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專業(yè)基礎課 , 在這個專業(yè)中占有重要地 位,是學生拓展視野, 構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必不可少 的課程。本課程闡述了跨文化語言交際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內容和范 圍,對影響交際的變量進行了精確的分類, 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所提供的變量不 僅涉及到深層的文化背景, 而且還涉及到具體的社會背景、 社會心理和交際環(huán)境 層面。課堂的教學以及課外的實踐能使學生對跨文化語言交際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和把握, 對培養(yǎng)學生的雙語雙文

35、化素養(yǎng)、 提高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 成為對外漢 語教學和管理以及從事各類涉外工作的新穎復合型人才具有積極的作用。本課程采取課堂重點講授、 課堂案例討論和布置課外閱讀的方法進行。 教師 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 強調互動, 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手 段為多媒體課件及網絡資源。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 使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及 其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掌握跨文化交際學的各個主要方面, 并能夠對當今世 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 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價值觀念體系、語言等各個方面有更 深入、全面的了解。二、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第一章 跨文化語言交際概述( 4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學

36、生應掌握語言、文化和交際的關系,了解跨文化 交際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際課程講授學習的主要內容、研究歷史等。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文化、 語言和交際的關系, 教學難點是跨文 化交際研究研究的發(fā)展歷史?!窘虒W內容】語言、文化和交際的關系,跨文化交際在現代社會的必要性,跨文 化交際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歷史。第一節(jié) 文化、語言和交際第二節(jié) 跨文化語言交際第二章 文化背景與跨文化交際( 4 學時) 【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學習, 學生應了解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社會心理的語言使 用者在交際中存在的差異和問題,在語言交際中應該具有跨文化的視野。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影響跨文化交際的文化

37、因素的認識, 教學難 點是認識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語言交際的?!窘虒W內容】影響跨文化交際的文化和心理因素。第一節(jié) 文化因素與跨文化交際第二節(jié) 心理因素與跨文化交際第三章 社會環(huán)境與跨文化交際( 4 學時) 【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學習, 使學生認識影響跨文化交際的社會因素, 并能根據 情景和人際關系的不同,開展有效地跨語言交際?!窘虒W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跨文化交際中社會因素的內容, 教學難點是 對比認識中西方人際關系的差異?!窘虒W內容】 社會情景因素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中西方人際關系對跨文化交際 的影響。第一節(jié) 社會情景與跨文化交際第二節(jié) 人際關系與跨文化交際第四章 規(guī)范、符號及代碼系統(tǒng)

38、( 4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掌握規(guī)范、符號的界定及其相互關系,并了 解它們是如何影響跨文化交際的?!窘虒W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規(guī)范、 符號的范疇, 難點是了解它們對跨文 化交際的影響?!窘虒W內容】文化規(guī)范的差異和跨文化交際,符號系統(tǒng)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第一節(jié) 規(guī)范與跨文化交際第二節(jié) 符號與代碼系統(tǒng)第五章 跨文化語言對比分析( 6 學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掌握英漢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的句法、語義上的 差異?!窘虒W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的本體差異, 教學難 點是理解造成語言差異的文化因素?!窘虒W內容】英漢語言的句法、語義比較。第一節(jié)

39、漢英句法差異分析第二節(jié) 漢英語義差異分析第六章 跨文化語用對比分析( 4 學時)【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學習, 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社會文化中交往規(guī)則、 言語行為 等都有差異,【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是認識語言使用中的交往規(guī)則、言語行為等差異, 難點是理解言語行為理論?!窘虒W內容】交往規(guī)則的文化差異,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第一節(jié)交往規(guī)則的文化差異第二節(jié)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第七章非言語行為及其文化差異(6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感受到非言語行為在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性, 不同文化中非言語行為存在著差異。【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是分析非言語交際的作用,教學難點是掌握非言語 交際的具體類型?!窘?/p>

40、學內容】非言語交際的類型和功能,非言語交際的差異第一節(jié)非言語行為的分類和社會功能第二節(jié)非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對比第八章跨文化交際的實踐和案例分析(4學時)【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實踐活動和案例分析,使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確立跨文化 的自覺,認識到跨文化的重要性?!窘虒W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是對具體的跨文化事件進行分析,教學難點是培養(yǎng) 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自覺能力?!窘虒W內容】跨文化交際實踐,跨文化案例分析 第一節(jié) 影視作品中的跨文化交際行為第二節(jié)跨文化交際案例分析三、考核成績分配比例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出勤作業(yè)實踐10%20%20%50%100%四、教材和參考資料1、建議使用教材:吳為善、嚴慧仙跨文化語言交際

41、,商務印書館,2014。2、主要參考資料:1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選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3 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4 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5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6 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五、課程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不足之處:1、跨文化交際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廣度和深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 高,教學中還需增加實踐、實驗等

42、內容的比例。 3、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力度還 不夠。改進措施: 1. 教學中,增加實踐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 2.改變教學方法,通過案例 分析、角色扮演、觀看視頻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 加大對課程網絡資源的建 設力度。漢語語言要素教學課程簡介 課程中文名稱:漢語語言要素教學 課程英文名稱: Chinese language elements and teaching skills 課程類別:專業(yè)教學類選修課 課程編號: 11_093206 學分:2 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學類拓展選修課。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漢語二語語言要素的教學能力為核心 , 包括語音、詞匯、語 法、漢字四大語言要素的教學原則、方法和技巧,備有較為充足的教學案例,并 有教學觀摩、教學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同時還兼顧學生理論素養(yǎng)、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注 重課堂的理論性與系統(tǒng)性。主要參考書目1 林燾、王理嘉語音學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2 李紅印漢語詞匯教學理論與方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3 呂叔湘主編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80。4 彭小川等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 201 例,商務印書館, 2004。5 張和生主編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要素篇 ,商務印書館, 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