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_第1頁
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_第2頁
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_第3頁
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_第4頁
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模式初探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傳統(tǒng)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弊端之后,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列舉了四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式,從而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下語法教學模式的特點。關鍵詞:語境 對比 歸納 游戲自參加新課程培訓以來,我感受頗深。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開闊視野。同時,我們也應該在教學中將課改理念和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和方案,把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經過兩年對高中英語新課程的教學,我逐漸明白了如何把課改新理念貫穿到

2、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當中,從而充分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在諸多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語法教學一直是重難點,也得到了普遍的關注。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尋求一種有效的語法教學,以便能提高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興趣及語言運用能力, 并能較好地幫助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使新課程提倡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嘗試、發(fā)現(xiàn)、探究與實踐的教學理念得到較好的落實。對此,我進行了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探究, 試圖構建一種適合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模式。一、傳統(tǒng)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弊端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單一地講,學生枯燥地聽,墨守成規(guī)地記筆記,背筆記,這種 “填鴨式”教學必然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

3、極為不利的影響,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能力,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師在講授一項語法時,一開始就急于把相關的語法規(guī)則全盤倒給學生,使得學生一開始接觸語法就感到難、繁,仿佛霧里看花,不能把語法規(guī)則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在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技能訓練;重詳細講解,輕反復練習;重書面練習,輕口頭練習;重語法分析,輕語法使用;重掌握規(guī)則,輕掌握實例,使得隱含于活的語言中的語法被人為地變成了脫離語言實際的語法條文。最終,這樣的語言教學將教學重點常常放在語法學習上而忽視了對語法意義的和用法的講解,

4、沒有將語法規(guī)則內化為學生運用語言的技能。因此,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語法功能,而不是語法形式,強調在語言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語法知識,而不是僅僅記憶語法知識。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一)在語篇語境中進行語法教學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中,語法介紹與練習都停留在句子層次。學生經常出現(xiàn)似乎掌握了語法規(guī)則,但不能將所學的知識使用在真正的語言運用中的情況。而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交際語言教學的需求。因此在上下文的語境中教授語法是非常必要的。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

5、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學習語言,形成語感。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和歸納方式,掌握語言規(guī)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應設法將學習者置身于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通過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英語語法學習的語言氛圍,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潛能,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法的能力。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有選擇性地呈現(xiàn)隱含某些特定語法項目的材料,并通過講解、手勢、圖解等方式教學生體驗,理解該語言材料的意思。如在講語法結構must have done,might have done 時,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語境,幾個學生的期中考

6、試成績考的特別好,我稱贊他們說,They must have studied hard and we must learn from them.這時,正好有個學生打瞌睡,我又說道,You must have stayed up late yesterday.全班學生都笑了,在這種融洽的學習氣氛當中,學生不僅掌握了這個語法結構的用法,而且還知道了must do,must have done的區(qū)別。接著,我又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用might have done造句,學生馬上有了積極性,整個課堂都很活躍。又如在教一般過去時,教師要先向學生呈現(xiàn)一兩個短小精悍有趣的故事,每段語篇中包含一些一般過去時

7、的句子,然后就語篇進行回答,在此基礎上講解語法規(guī)則,這樣讓學生在感悟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語法,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二)在對比中教學語法學生學習了一些語法規(guī)則后, 在一段時間內就會產生 “越學越糊涂” 的困惑.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應組織學生將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思維加工,引導學生對類似的語法現(xiàn)象進行觀察、對比和分析,啟發(fā)學生找出關鍵點,最終發(fā)現(xiàn)其差異點.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定語從句與同位語從句兩個語法項目后,對that引導的從句究竟是定語從句還是同位語從句深感迷惑.此時,教師可在黑板上板書以下兩個例句:1).The news that he passed the college entra

8、nce examination made his parents very happy.2).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made me very surprised.接著老師讓學生仔細觀察that引導的兩個從句 he passed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和he told me,然后讓學生分析that在兩個從句中的語法成分,很快學生發(fā)現(xiàn)that在例句1)從句中不擔任成分,而在例句2)從句中作動詞told的賓語.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that在同位語從句不作語法成分,在定語從句中作語法成分.經過對比,看似復雜的語法知識很快 “化難為

9、易”,學生輕松掌握了語法規(guī)則.又如,在講解語法結構-ing作狀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它和having done作狀語的區(qū)別。教師可以呈現(xiàn)以下例句:Hearing the bell, the students began to enter the classroom. 聽見鈴聲,學生們開始走進教室。Having done the work, he went home. 完成了工作,他就回家了。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with joy.Having lived in London for years, I almost know every place

10、 quite well.這時,學生便可以明確二者的區(qū)別:現(xiàn)在分詞作狀語,如果分詞所表示的動作和謂語的動作同時發(fā)生或幾乎同時發(fā)生,用現(xiàn)在分詞的一般式。如果分詞動作明顯在謂語之前發(fā)生,用現(xiàn)在分詞完成式??傊瑢Ρ确ㄔ谟⒄Z語法教學當中是一種很有必要且很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對一些語法結構有很清晰的理解。(三)在歸納中教授語法現(xiàn)行教材采用循環(huán)式編排語法項目,把同一個語法項目分層次、分階段地呈現(xiàn)在教材中,這對學生理解和鞏固語法知識是有利的,但卻割斷了語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不利于從整體上把握語法知識,甚至會造成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干擾。為此,教師要重視對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講解,并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語法進行歸

11、納。特別是在學習完某個語法項目后更應該全面歸納相關的語法規(guī)則。例如在教被動語態(tài)的時候,教師可以列出不同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讓學生歸納出不同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的謂語動詞結構,并詳細講解一些特殊的變被動語態(tài)的句子和一些注重問題,使學生對被動語態(tài)這一語法項目有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理解。再如,在學習動詞過去分詞作定語和狀語時,教師可以呈現(xiàn)以下例句:1. Do you know the number of books ordered by the library? 2. Dont use words only known to people with special knowledge.3. Sent to zoos

12、 in Beijing and other cities, the monkeys are reported to have settled down well. 4. The audience, greatly affected by his speech, all voiced support for the plan. 5. Given a chance, I can surprise the world. 6.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the scientist is still working hard. 7. The teach

13、er came into the lab, followed by a group of students. 這樣,學生再對句子進行小組討論,便可得出結論: 一般來說,如果是過去分詞短語作定語,要放在被修飾的名詞的后面。過去分詞(短語)用作狀語,意義上相當于狀語從句,可表示時間、條件、原因、讓步、伴隨情況等。 總之,歸納教學更能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活化語法規(guī)則,構建清晰而完整的語法知識圖式.(四)在游戲中教授語法 學習要配以活動,活動中必有交際.教師應把語法規(guī)則化為活動,把教學過程化為交際活動,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都動起來.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教師游戲活化規(guī)則.在高二學習if引導的虛擬語氣時,

14、教師可設計“接龍有戲”,即一個學生說完一句由if引導的表示虛擬語氣的主從復合句,下一個學生造句時需將前一個學生所說的主句內容作為自己從句的內容.例如:S1: If I were you, I would buy the computer.S2: If I bought the computer, I would borrow some money.S3: If I wanted to borrow any money, I would ask you for help.S4: If you came to my house for help, I would keep my door closed.在這種開放意義的操練活動中,學生既練習了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了思維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還加深了對所學句法現(xiàn)象的理解; 同時, 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又不乏幽默與調侃,從而使語法教學既輕松又有效.再如,在講解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由一個學生用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故事,然后讓其他學生認真聽,并用間接引語復述其內容,誰復述錯誤便受到懲罰,這樣的游戲學生一定很感興趣,尤其對于厭倦學習和課上失去激情的學生來說是極為有效的。不管用哪種語法教學模式,我們都應該讓學生明白:語法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