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檢測題新_第1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檢測題新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檢測題 時間:60 分鐘 滿分:100 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 1. (2016 -江西)下列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B ) A. 二氧化碳 B .氧氣 C .水蒸氣 D .稀有氣體 2.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C ) A. 銹鐵釘 B .山泉水 C .液態(tài)氮 D .鮮牛奶 3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B.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 人類生活離不開空氣。下列說法不

2、正確的是 (B ) A.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 B .空氣中 0.94%的稀有氣體屬于純凈物 C.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 D .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 5. 下列化學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也是氧化反應的是 (D ) 點燃 A.酒精+氧氣一=水+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水一T碳酸 加執(zhí) 點燃 高錳酸鉀 - 錳酸鉀+二氧化碳+氧氣 D .鐵+氧氣點1燃四氧化三鐵 6. 著了少量的某種紅色物質(zhì)。該紅色物質(zhì)可能是 A.紅色油漆 B .紅磷 C .氧化鐵 D .高錳酸鉀 7.右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水,并做 C. (2015 -鄂州)為了除去

3、燈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氣,有些白熾燈在燈絲的支架上附 (B ) 10. (2016 -麗水)如圖是“用雙氧水制取一瓶氧氣”實驗的主要步驟,B. C. D. A. C. 9. A. B. C. D. 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2015 -桂林)關于反應“氯酸鉀 二化錳氯化鉀+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B ) 二氧化錳作該反應的催化劑 B.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隨著反應減少 二氧化錳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D .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zhì)沒有改變 實驗室獲取一瓶氧氣時,必不可少的最簡單的一組儀器是 (C ) 試管、酒精燈、帶導管的橡膠塞、

4、集氣瓶、鐵架臺 酒精燈、水槽、集氣瓶、試管 集氣瓶、鐵架臺、試管、酒精燈、帶導管的橡膠塞、玻璃片 鐵架臺、燒瓶、集氣瓶、玻璃片、玻璃棒 其中操作錯誤的 11 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 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實驗所用氧氣 過程中(A ) A.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B. 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 C. 收集滿氧氣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 D. 收集氧氣時,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才開始收集 12. (2016 召邸日)近年來,部分城市因空氣污染而出現(xiàn)了嚴重的霧霾天氣, 利于減少空氣污染的是(B ) 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提倡居民駕駛私家車出行 C.積

5、極植樹、造林、種草 D .提倡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13. 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A 實驗 14“人造空氣”幫助人類實現(xiàn)了“太空漫步”的夢想, 其中含有 70%勺 N2、20%以上的 Q、還有 CQ 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 A. “人造空氣”中的氮氣含量比空氣中的氮氣含量高 B. 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會熄滅 C. 可以利用反應 2Cu+ Q=2CuQ 測定“人造空氣”中 Q 的含量 D. “人造空氣”若只含有 Q 會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 B. .收果氣體收果氣體 裝置 解釋 集氣瓶中的水:吸 收放出的熱量 量筒中的水:通過 水的體積變化得

6、出 Q 的體積 集氣瓶中的水:冷 卻濺落的熔融物, 防止集氣瓶炸裂 集氣瓶中的水:水 先將集氣瓶內(nèi)的空 氣排凈,便于觀察 Q2何時收集滿 體積(V)、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 (m)、與時間A B C 15. 某同學取用一定量過氧化氫溶液與一定量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填空題(共 20 分) 16. (4 分)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中的各種成分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F 列有關氧氣的 中。其中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78%是工業(yè)上生產(chǎn)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類維持生 命不可缺少的氣體是_氧氣_,燃料燃燒也離不開它; 稀有氣體_雖然幾乎不與任何物質(zhì) 發(fā)生化學反應,但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如制造電光源等;

7、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 17. (8 分)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文字表達式。 生成物為無色液體和無色氣體的分解反應 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_; (2) 實驗室用白色固體和黑色粉末混合加熱制氧氣 氯酸鉀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一; 占燃 (3) 燃燒產(chǎn)生濃厚白煙的反應 紅磷+氧氣 厶五氧化二磷_; 占燃 (4) 一種金屬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鐵+氧氣二四氧化三鐵_。 18. (8 分)生命離不開氧氣,目前有些人熱衷于利用高壓氧艙、氧吧、氧氣袋等進行吸 氧,以增加大腦供氧量,消除腦疲勞。醫(yī)生建議吸氧要適量, 因為高濃度的氧往往會對人造 成傷害,引起氧中毒。 (1) 氧氣

8、的化學性質(zhì)活潑,具有 氧化性, 能將人體內(nèi)的有機物氧化成 _二氧化碳_ 和水,同時釋放出熱量,供生命活動所需。 (2) 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氧氣,例如加熱高錳酸鉀,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高 力口熱 錳酸鉀 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 _分解_反應。 三、簡答題(共 17 分) 19. (9 分)(改編題)加強對空氣質(zhì)量的監(jiān)測是保護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措施,下表是我國北 方某城市一年四季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的平均數(shù)據(jù)。請你據(jù)表回答下列問題。 可吸入顆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Q 等) 二氧化硫(SQ) 空氣質(zhì)量級別 春季 88 40 44 n 夏季 67 33 36 n

9、 秋季 90 46 54 n 冬季 98 69 60 n (1)對該市空氣質(zhì)量影響最大的指標是 可吸入顆粒物(或 TSP (2) 空氣質(zhì)量最差的季節(jié)是冬季_,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冬天天氣較冷, 取暖所用的煤的量增大(或冬季降雨偏少,雨水對空氣中粉塵的沖刷作用減弱 )_。(答一點 即可) (3) 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使用清潔燃料(或大量植樹造林等合理均可 )。(答一點 即可) 20. (8 分)某學習小組為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根據(jù)裝置回 答下列問題: (1)用放大鏡聚焦使燃燒匙中過量的白磷燃燒,當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到 U 形管 右側(cè)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一液

10、面上升到刻度 “1” 。54311 過氧化氫 (2) 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1/5 _。 (3) 反應完畢后,U 形管右側(cè)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_氮氣_o (4) 為什么不能用木炭取代白磷做這個實驗? 木炭燃燒會生成氣體,使裝置內(nèi)氣壓沒 有明顯變化_o 四、實驗探究題(共 18 分) 21. (9 分)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3) 比空氣_ (4) 若要收集 20 mL 的氧氣,在裝置中應裝滿水,同時還缺少的化學儀器是 _量筒 _o (5) 實驗室用裝置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的作用是 _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 入導管o 22. (9 分)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有催

11、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能否起 到類似二氧化錳的催化劑作用呢?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 I.氧化銅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 n.氧化銅參與反應產(chǎn)生氧氣,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 川.氧化銅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 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 不變。 【實驗】 用天平稱量 0.2 g 氧化銅,取 5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 實驗: 0.2 g CuO (1) 填寫下表: 寫出儀器 a, b 的名稱: ce=HJf= 試管_, b 一分液漏斗 寫出實驗室用裝置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過氧化氫 氧化錳水+氧氣。 用裝置來收集一瓶氧氣, 進氣管口是_c_端,當氣體從 d 端進入時,能收集密度 _小_(填“大”“小”或“相等”)的氣體。 些同體塑耳 昨,重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