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 第四版 卷一 (曾謹言 著)習題答案第4章-2_第1頁
量子力學 第四版 卷一 (曾謹言 著)習題答案第4章-2_第2頁
量子力學 第四版 卷一 (曾謹言 著)習題答案第4章-2_第3頁
量子力學 第四版 卷一 (曾謹言 著)習題答案第4章-2_第4頁
量子力學 第四版 卷一 (曾謹言 著)習題答案第4章-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96.14.29證明在的本征態(tài)下,。(提示:利用,求平均。)證:設是的本征態(tài),本征值為,即,同理有:。附帶指出,雖然,在本征態(tài)中平均值是零,但乘積的平均值不為零,能夠證明:說明不是厄密的。,的平均值見下題。4.30 設粒子處于狀態(tài)下,求和解:記本征態(tài)為,滿足本征方程,利用基本對易式 ,可得算符關系 將上式在態(tài)下求平均,因作用于或后均變成本征值,使得后兩項對平均值的貢獻互相抵消,因此 又上題已證 。同理 。(補白)若需要嚴格論證與的相等關系,可設 于是有 求其符的平方,用來表示: 再求它們在態(tài)中的平均值,在表示式中用標乘積符號時是 (1) (2)或都改寫成積分形式如下,積分是對空間立體角取

2、范圍的: (3) (4)按角動量理論: (5) 和正交歸一化條件: (6)將運算公式(5)使用于(3)式的各項,得結果如下:注意上述每一個積分的被積函數(shù)都要使用(5)的兩個式子作重復運算,再代進積分式中,如: 將它們代入(3)就得到前一法(考慮對稱)得到相同的結果。 又從(4)式看出,由于沒有貢獻,(3)(4)應有相同的結果。第二種方法運用角動量一般理論,這在第四章中并沒有準備知識,所以用本法解題不符合要求,只作為一種參考材料。4.306.24.316.5,6.9,6.144.31設體系處于狀態(tài)(已歸一化,即),求(a)的可能測值及平均值;(b)的可能測值及相應的幾率;(c)的可能測值及相應的

3、幾率。解:,;,。(a)由于已歸一化,故的可能測值為,0,相應的幾率為,。平均值。(b)的可能測值為,相應的幾率為,。(c)若,不為0,則(及)的可能測值為:,0,。1)在的空間,對角化的表象中的矩陣是求本征矢并令,則,得,。)取,得,本征矢為,歸一化后可得本征矢為。)取,得,本征矢為,歸一化后可得本征矢為。)取,得,歸一化后可得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 :取的振幅為,取的幾率為;取的振幅為,相應的幾率為;取的振幅為,相應的幾率為??値茁蕿?)在的空間,對角化表象中的矩陣利用 ,。,本征方程,。),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測得的振幅為。幾率為;),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測得的振幅為,幾率為。),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

4、,測得幾率為。),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測得的振幅為。幾率為;),本征矢為,在態(tài)下,測得的幾率為。在態(tài)中,測(和)的可能值及幾率分別為:4.32求證在的本征態(tài)下,角動量沿著與軸成的角度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平均值是:。(解)角動量沿著與成解的方向(此方向用單位矢表示,它不是唯一的,因由方位角給定),有一投影,它的解析式是: (1)計算在的本征態(tài)中角動量投影的平均值: (2)式中 根據(jù)(29)題的結論,本征態(tài)下,故前一式第一,二兩個積分無貢獻,由于:,因而 (3)4.33設屬于能級有三個簡并態(tài),和,彼此線形獨立,但不正交,試利用它們構成一組彼此正交歸一的波函數(shù)。解: ,。是歸一化的。,。它們是正交歸一的,

5、但仍然是簡并的(可驗證:它們仍對應于同一能級)。4.33設屬于某能級的三個簡并態(tài)彼此線性無關但不正交,試找出三個正交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它們是否仍為簡并?(解)用Schmidt法選 ()則被歸一化了。選 ()則 故正交。使 則為正交歸一組。設 ()則故與都能正交。選 這樣選的是正交歸一化組。將算符作用于()式:同理作用于()式:,同理有,因而仍有共同的能量本征值,簡并不消失。4.34設任何一個厄密矩陣能被一個么正矩陣對角化,由此證明兩個矩陣被同一個么正矩陣對角化的條件是它們彼此對易。證明: 充分性:設,又設是一個足以使對角化的么正算符,則 再求的變換矩陣元 由于此式左方不論為何值都為零,右方可利用

6、矩陣積的元素的展開法則: 利用式于,則可以寫成不為零的項是:(因為矩陣元是數(shù),可以對易)即: 此式成立的條件是:時, 時,故是對角矩陣的元素,是對角矩陣,而是能同時將對角化的么正變換算符。對易關系必要性的證明:設能同時將對角化,則有: 試對進行變換,有: 寫成展開式,再將代入:后面不論取或其它值,這個矩陣元永遠是零,這說明矩陣的一切元素是零,這必需是。4.35證明(1)若一個N階矩陣與所有N級對角矩陣對易,則必為對角矩陣。(2)若它與所有N階矩陣對易則必為常數(shù)矩陣。(證明)若矩陣與一切具有相同階的對角矩陣對易,則有:(1) B(B A,因B是對角矩陣,所以它的不為0的元是形式,前一式為 移項

7、但即(A)的非對角矩陣元為0,其對角矩陣可以不是零,因而(A)也是對角矩陣。 (2) 設與一切同階矩陣對易,則也應與一切對角矩陣對易,按前一小題,必然是對角矩陣,其對角元素是形式。又另一方面又與一切非對角矩陣對易而,我們又有: 即 移項得 但的各個對角矩陣元彼此相等,所以又是常數(shù)矩陣(對角位置元素相等的特殊對角矩陣)。4.363.144.36厄密算符與,滿足求(1) 在表象中,與的矩陣形式,并求的本征函數(shù)表示式。(2) 在表象中,的矩陣形式,并求的本征函數(shù)表示式。(3) 從表象到表象的么正變換矩陣。 (證明) (1)按題給的三個條件,設算符A的本征矢量是本征值是,則有: 重復運算得: 可見算符

8、的本征值是,并與有共同本征矢。按題意,而。此外,又因為,所以的本征值只會有兩個,即。 在表象中,用的本征矢作基矢,而的矩陣為對角的,對角矩陣元是本征值,因而: A= (1) 在表象中的矩陣不能直接設定,可假設它是: B= (2)利用,代入(1)(2)得到: 由此得到而(2)式得到簡化: B= (3)再利用條件有: =,得 B= (4)此外因為B是厄密算符,它還需滿足條件: B= 即=得到 (5)所以滿足(4)(5)的最后的解是:B= (6)這里的是任何實數(shù),代表一個不確定的相位因子。最后求在表象中的本征矢和本征值,本征矢單列矩陣:寫下本征方程式(矩陣形式)有: = 即 (7)將(7)的兩式等號

9、左右方相乘,立刻得到本征值: 將本征值代入(7)式,得 這兩式不獨立,因而取最簡單的解,即取,加歸一化條件對于另一本征值,代入(7)得到: 也取,與前一情形相同,加歸一化條件所求的兩個B的本征矢是: 和 ;與相應的矩陣是: (8)相位因子可取0以外的的值,但這時,B以及相應的本征矢隨著更改,例如取時, 本征矢 , (2)在表象中,是對角矩陣,而則是反對角矩陣,的本征值也是本征矢和前一情形一樣,只是互換角色而已。(3)表象變換:尋求一個從表達到表象的變換s=.對算符來說,在自身表象中矩陣是而在表象中成為,按照表象變換理論假設算符在A表象中表示為,在表象中為,變換算符為,則=,或=。因此對算符來說

10、有: (9)因為S是么正算符,它的矩陣之間要受到限制:,即 即: =任何二階的么正矩陣的元素之間要有這種限制,它等效于三個獨立方程式: 式(10)的通解是式(11)的通解是:將以上的解代入(12)又發(fā)現(xiàn)因此得到二階么正矩陣元素的通解: (11)將(11)式用于(9)式,得: = 將等號左方簡化,并與右方對比各矩陣元: (12)它的合乎要求的普遍解答是 (13)第二個解僅僅是將未定的相位因子之間定下一個關系,將(14)代入(11)到下述的變換矩陣,保留兩個未定相因子:式中的值仍可以取任意值,要驗證這矩陣是否符合變換的要求,可將它代入(9)式等號右方。4.37設的本征矢,即為本征值,試證明也是K的

11、本征矢,相應的本征值分別為(證明) (1)左乘M,利用對易式: 將前式作用于: 即 (2)將(1)左乘,利用對易式 將前式作用于: 即 利用本征方程式得 證畢附帶指出:如果將本題中關于,的對易條件要改成反對易條件,其它條件不變,我們也能證明或仍是的本征矢,但相應的本征值則是和。證明以下諸式:()(證明)設是階數(shù)的矩陣,由它們形成的行列式記作和。設的矩陣元記作,的矩陣元記作,按行列式理論,的行列式的值是:()式中是排列中的逆序數(shù)(逆序數(shù)指這種排列相對于正常排列發(fā)生的編號逆轉),()式可改寫為下式:()但是的逆序數(shù)。如果將()的每一指標加以變更,可得()()的結合形式:()同理另一行列式寫作()但

12、分別是排列和的逆序數(shù),取二者乘積:()若在求和式中選取則()式成為()再計算,它是矩陣積的行列式的值,按矩陣乘法設是的矩陣元是:()的行列式的值是:()是排列,是排列的逆序數(shù),()與()的形式結構是相同的,這證明()證(證明)本題是一個么正變換后的算符的矩陣的行列式,與原來算符的矩陣的行列式之間的相等關系。本題利用前一題的結論加以推廣;先將積的行列化成行列的積:因為等都是數(shù)值而不是算符或矩陣,因而遵守對易律再將行列式積化成積的行列,進注意單位矩陣的行列式恒等于1,有 (3)證(證明)是Trace (或Spur)即“徑跡”的符號,按定義它等于矩陣的對角線矩陣元的和數(shù): 但是矩陣的積,的矩陣元是因

13、而 (4)證證明三個矩陣的積(三個算符)的徑跡具有一般表示式矩陣()的對角線元素要求各個組成矩陣元最前一個指標(足碼)與最后一個指標相同,其余的指標則需要銜接,滿足這兩條件的矩陣元都屬于對角線矩陣元,但發(fā)現(xiàn)矩陣輪換時,以上二條件能滿足: 式子得證。(5)證 證明 ,將矩陣元組成因子輪換。 有問題(補白)以上的(2)題表示矩陣么正變換(表象變換屬此)后,行列式值不變。(5)則表示么正變換不變更徑跡。徑跡在對角表象中代表本征值總和,這兩小題表示么正變換的兩項性質。4.38設有矩陣等,證明,表示矩陣相應的行列式得值,代表矩陣的對角元素之和。證:(1)由定義,故上式可寫成:,其中是的任意一個置換。(2

14、)(3)(4)(5)4.393.114.40設是一個小量,算符的逆存在,求證: (證明)如果將看作普通的數(shù)并設則上述式子是容易證明的,但事實上為算符,故不能直接用級數(shù)處理,一種簡單的證法是將算符(左乘該式左方得I,再右乘該式右方得: = (n-1個) = . 得證。 (n個 B) (n個B)另一種更明白的書寫方式是將待證一式等號右方寫成算符冪級數(shù)。在遍乘以所得展開式中,相鄰的同冪項互相抵消: 右乘以 =4.40 證明(證明)第一法(二項式定理法):首先對被證一式等號右方的通項導出一個表示式,其形式類似于二項式定理的通項: ( =從這里看出這種展開式的運算是和二項式定理的展開相同的,它的通項是: 。這個通項展成的級數(shù)的每一項形式上是的齊次冪,將通項除以n! (1)再將原式左方展開: =(2)這個級數(shù)的通項是指的齊次式,共有(n+1)項,對此展開式(1)(2)發(fā)現(xiàn)二者相同,因而公式得證。第二法(泰勒級數(shù)法):我們先設然后對它求對的各階導數(shù),并注意算符與是對易的,與也對易,于是有: = = =可循此類推,假定n階導數(shù)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