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_第1頁
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_第2頁
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宜川中學 胡瑞英通過這幾年的高三化學教學,我發(fā)現,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往往是聽著都懂,但一說就錯,一做不會。如何改變這種情況?怎樣才能事半功倍?作為教師,應通過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其積極思考,活躍思維,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通過教學中的一些實例,對此作些初步的探討。一、通過明確范圍,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學的基礎,但在實踐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圍上,學生經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錯誤概念,還不知錯在何處。例:還有些學生對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對勒沙特列平衡移動原理的適用對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

2、高考題24題第(4)小題,要求判斷附圖中10min到15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劑、縮小容器體積、降低溫度、增加SO3的物質的量四種情形中的一種或幾種,很多同學漏選了催化劑選項。對此,教師可設計兩個情景:一,對已經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加入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和反應平衡有何影響?二,對還未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加入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和反應平衡有何影響?對已經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加入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對還未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加入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平衡繼續(xù)朝正反應方向移動,其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移動是不影響的,若不看前提,學生可能會誤解為是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在此基礎

3、上可進一步深化。例如:當生成物的含量隨著溫度的變化先增大后減小,正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點是達到平衡點,溫度對平衡的影響應該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結論:勒沙特列平衡移動原理的適用對象是已經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從而讓學生做到對象明確,審題清楚,不做無用功。二、通過比較辨析,區(qū)分易混淆的概念經常對易混淆概念進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在有序的結構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維必然是迅速而準確的。例如:針對學生對平衡移動和平衡常數K變化的關系混淆,可設計以下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逐步深化對這兩個概念之間聯系和差別的認識。(1)由 溫度 變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應 移動,K增大

4、;(2)由 溫度 變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應 移動,K減?。唬?)由壓強、濃度變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動,K不變;(4)K值越大,表示 正反應進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動,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變 ;(填“一定增大”、“一定減小”、“可能增大可能不變”)(5)溫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減小 。(填“一定增大”、“一定減小”、“可能增大可能減小”) 最后由學生自己歸納出結論:K只與溫度有關,只有溫度變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動,K值才增大。還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簡短歸納總結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電離電解,電解質導電,強電解質導電性強,金屬鍵金屬活潑性,分子穩(wěn)定熔沸點高,平衡右移轉化率高,平衡右移

5、K增大,溫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組織學生對這些概念的辨析,讓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結論,一方面有利于實現對知識點的準確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維敏捷,從而在解題時既快又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歸納總結的好習慣。三、通過觀點比較,幫助分清是與非教學不是簡單地教學生記住結論,而是要引導學生追根究底,學會思考,學會辨別、分析、證明和判斷觀點的正確性。讓學生在經歷不同觀點辨析比較的同時,活躍和激發(fā)思維,學會對知識的靈活應用。例如:對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移動的學習,可以設計如下:對HAc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AcH+ + Ac- ,加入NaAc后平衡移動情況,甲認為Ac-濃度增大,平衡左移,堿性增強是平衡左

6、移的結果,乙認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減小,平衡右移,堿性增強是Ac-水解的結果。對此,可讓學生來判斷哪種觀點正確,又如何通過設計實驗來證明?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得到統(tǒng)一的結論,甲的觀點是準確的,關鍵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遠遠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慮Ac-本身的影響,若加入的物質原平衡體系中沒有,才考慮加入的物質反應后的成分的影響。最后可在原平衡體系中加入酚酞,將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觀點正確,則考慮的是Ac-的作用,同樣平衡左移,堿性增強,溶液紅色加深;若乙的觀點正確,則考慮NH4Ac中性,平衡不移動,堿性不變,溶液紅色不加深。

7、在此基礎上,可以將題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電離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動的?如何證明?通過舉一反三來靈活遷移,鞏固學生思維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可以再讓學生思考,當將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 HCO3-和CO32-的濃度誰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確能反應的先反應,得到等物質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電離等影響離子濃度的反應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電離,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據主要因素CO3

8、2- + H2OHCO3- + OH-,學生可以得到結論:CO32-的濃度減小,HCO3-的濃度增大,HCO3-> CO32-。因此,當體系中有多種因素同時需要考慮時,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結果立現。四、通過自我設計,實現融會貫通除了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設計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導學生設計方案來證明結論,這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提高思維的縝密性。例如:在學習酯化反應時,為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反應機理,指導學生設計了下列問題:(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應時,18O會在哪個產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應時,18O會在哪個產物中?學生

9、自行討論得出,根據酸脫羥基醇脫氫,(1)題18O會在酯CH3CO18OC2H5產物中,(2)題18O會在酯CH3C18OOC2H5產物中。顯然,第(2)題的結論不正確,主要問題出于學生對羧酸的共振結構沒有概念。為此,通過教師說明當CH3C18OOH電離出CH3C18OO-時,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學生的認識,從而得出(3)題18O會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確結論。在教學中要允許學生犯合理性的錯誤,當告知第(2)題的結論不正確時,讓學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這是為什么時,乘勢引入新的知識羧酸的共振結構,然后讓學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此外,還可以在復習元素金屬性比較和元素的非金屬性比較的知識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金屬性Fe>Cu,Na>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