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寺建筑_第1頁
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寺建筑_第2頁
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寺建筑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寺建筑日本歷史上的飛鳥時代指的是公元 538 年到 710 年這 段時期。那時候,日本的政治中心位于現(xiàn)在的奈良縣高市郡 明日香村一帶,當時那里被稱為“飛鳥” ,這個時代因此而 得名。自日本第一個女皇帝推古天皇在公元 6 世紀末即位, 直到元明天皇遷都至平城京,歷代天皇都將宮殿和都城設在 飛鳥,飛鳥作為政治、文化的中心而繁榮昌盛。飛鳥時代是日本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的 時代。這一時期的中國正處于南北朝時期,在文化上是發(fā)展 的高峰,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許多中國帝王貴族 都信奉佛教,而且廣建佛寺。此時,中國文化開始以佛教為載體向日本傳播。當時日 本政權上層分為崇佛派和

2、排佛派,斗爭激烈。最終,以圣德 太子、蘇我馬子(飛鳥時代的政治家與權臣)為首的崇佛派 取得勝利。圣德太子推崇儒學和佛教,在他的推行下,日本 開始遵循儒家思想的等級和禮儀模式,他制定的十七條憲 法為無序的日本官僚和貴族社會提供了道德規(guī)范。此外, 圣德太子還遣送留學生去中國學習佛教。由于他的積極倡導, 佛教不僅在皇室貴族中普及,在民間生活中也逐漸占據(jù)主要 地位。在圣德太子的大力支持下,佛教有了飛速的發(fā)展,而佛 教教義的傳播也促進了佛寺建筑的發(fā)展,圣德太子先后建立 了四天王寺、法興寺、法隆寺、法起寺、飛鳥寺、額安寺等 許多寺院。這些寺院都是依照中國當時的建筑樣式修建的。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建筑大體承接了

3、周、漢時期的風格, 并在此基礎上融合了西域犍陀羅和波斯薩珊王朝的建筑特 點,其后又融入了中印度笈多王朝時的建筑手法。這一時期 獨特的建筑藝術通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形成了著名的飛鳥 時代建筑風格。法隆寺是最具飛鳥時代特征的寺院,也是日本現(xiàn)存最古 老的木構建筑。根據(jù)法隆寺的主佛藥師佛背上的銘記可 知,法隆寺始建于推古天皇十五年( 607 年),是根據(jù)用明天 皇的遺愿所建。 當時,用明天皇身體有病, 為祈禱自己病愈, 他起誓修建寺院并塑藥師佛像。不幸的是,不久之后他就駕 崩了。繼承其遺志的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于 607 年塑好了佛 像,建好了佛堂,為用明天皇祈冥福。法隆寺曾毀于大火, 后來得以重建,幾

4、經(jīng)修復,重建的寺院依舊保留了當時的風 貌。法隆寺保持了中國南北朝的建筑形式,尤以它的金堂、 五重塔、中門以及回廊為代表。這些地方都采用了中國式的 梁、柱、斗拱為特征的木結構;空間布局以“間”為基本單 位,幾個間并肩排列, 立面構成橫向的長方形; 屋頂成曲面,建筑飛檐的翼角、 ?扇等各種裝飾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中國建筑的 特點。另外,佛塔同樣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被中國化了,形 成有中國特色的樓閣式塔和密檐式塔。尤其是樓閣式塔,一 流傳到日本后就成為塔的主要樣式,日本法隆寺的五重塔和 法興寺的三重塔都是樓閣式塔。塔是佛涅?的象征,繞塔膜拜是信徒最大的功德,中國佛寺的回廊就是這種教義同中國 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產(chǎn)物,日本寺院的回廊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一時期的佛寺不僅注重建筑形式,還從色彩與建筑裝 飾上提升了美學價值。以前日本的建筑都是素色,沒有加以 特別的裝飾。然而隨著中國建筑的引進,其內(nèi)外施彩的做法 無疑使原來樸素的建筑增加了強烈的色彩感。如法隆寺的金 堂,整個建筑的外部全部涂成了紅色,欄桿和窗欞則涂成了 青綠色,內(nèi)部的柱、斗?懟菽諤旎b逡餐砍閃撕焙?。建筑的 木構件上還常常描繪或雕飾云氣紋、蓮花紋、卷草紋等裝飾 紋樣(云氣紋、蓮花紋是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紋飾,卷草紋則是 從印度傳入的) 。佛教的傳入,也把寺院建筑技術與院落布局一同帶到了 日本,奠定了日本傳統(tǒng)民居的基本樣式。之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