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療效觀察(一)_第1頁
尼莫地平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療效觀察(一)_第2頁
尼莫地平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療效觀察(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尼莫地平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療效觀察(一)    作者:李運龍 葛玉杰 鞠岐云 候曉光 【摘要】 目的 探討尼莫地平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療效。 方法 將240例SAH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120例,治療組采用尼莫地平持續(xù)泵入加口服藥物治療,并與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進行對比觀察。 結果 兩組治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治療組腦血管痙攣(CVS)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再出血發(fā)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死亡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尼莫地平明

2、顯降低SAH后CVS發(fā)生率,提高CVS治愈率且無增加再出血的風險,但不能降低SAH后的死亡率。 【關鍵詞】 蛛網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腦血管痙攣 蛛網膜下腔出血( SAH)的藥物治療,除擴容、升壓、血液稀釋治療、血管擴張劑的應用外,鈣離子拮抗劑被應用在多個臨床試驗。對多種類型的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由于其選擇性擴張腦動脈,取得了更廣泛的應用和良好的療效。對240例確診的SAH患者隨機分成尼莫地平組(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對照組) ,對治療效果、腦血管痙攣(CVS)發(fā)生率、再出血發(fā)生率及死亡率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治療組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齡1

3、2-75歲,平均48. 5歲。其中發(fā)病后24h內入院者96例, 24-72h 14例, 72h以后10例。Hunt - Hess分級: I級24例, II級42例, III級50例, IV級4例。對照組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齡14-76歲,平均51.5歲。其中發(fā)病后24h以內入院88例, 24-72h 20例, 72h以后12例。Hunt - Hess分級: I級22例, II級44例, III級52例, IV級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等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文240例患者診斷為SAH,具有臨床表現(xiàn)、體征、腦CT或

4、MR I、腦血管造影及腰椎穿刺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等客觀依據(jù),符合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SAH后CVS診斷標準: 治療后癥狀波動或進行性加重; 意識由清醒轉為嗜睡或昏迷,或由昏迷轉清醒后再轉昏迷; 出現(xiàn)局灶體征; 出現(xiàn)顱內壓升高癥狀;除外SAH后近期再出血。具備前4項之一,加最后1項即可診斷1。全部病例均為住院患者,無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及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疾病。 1. 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絕對臥床休息,保持血壓平穩(wěn),脫水治療防止顱內壓增高,止血根據(jù)病情做腰穿放腦脊液,防止感染等并發(fā)癥及對癥治療。治療組加用德國拜爾公司生產的尼莫地平(尼膜通) ,采用微量注射泵20m

5、g/d靜脈序貫給藥7-10天。然后口服40mg , 3次/d,至第21天。先以0. 5mg/h靜脈滴注,如患者耐受良好無低血壓逐漸增量到2mg/h。 2結果 2. 1治療效果:治療組治愈102例,占86. 67%; 對照組治愈82例,占68. 33%。腦血管痙攣發(fā)生率: 治療組4例, 占3. 33%;對照組52例,占43. 33%。再出血發(fā)生率:治療組6例,占5. 00%;對照組10例,占8. 33%。死亡率:治療組16例,占13. 33% , 其中6例死于再出血, 10例死于腦血管痙攣;對照組14例,占11. 67% ,其中6例死于再出血, 8例死于腦血管痙攣。 2. 2不良反應:尼莫地平最

6、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壓,本文治療組120例患者出現(xiàn)14例血壓輕度下降,占11. 67% ,將滴速調慢后自行緩解,低于文獻報道低血壓副作用占13%2。 2. 3治療組治愈時間: 10-28d,平均21 d,對照組治愈時間12-36d,平均29d。兩組治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P0.01) ;治療組腦CVS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再出血發(fā)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死亡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 3討論 再出血和腦血管痙攣是SAH主要死亡和致殘原因3,CVS在SAH的患者中發(fā)生率可高達70%4。在SA

7、H的前2周,如果患者出現(xiàn)CVS,病死率增加1. 5-3. 0倍5。動脈瘤性SAH后CVS的患病率高達70% ,其中17%-40%將并發(fā)神經功能障礙6-7 ,如腦梗死等是SAH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CVS的發(fā)生與出血量及腦溝腦池積血量多少有關,主要是血液直接刺激或紅細胞破壞后釋放出血管活性物質,如5-羥色胺、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前列腺素等, SAH后腦血管對血管收縮因子反應性增高,對血管舒張因子反應性降低。NO對維持血管正常舒張狀態(tài)起重要作用,經擴散進入平滑肌細胞后,激活可溶性鳥甘酸環(huán)化酶(GC), GC產生環(huán)鳥甘酸(CGMP) ,激活鈣泵使平滑肌細胞舒張。SAH后溶血產物對血管壁也有一定

8、作用,其中高分子氧合血紅蛋白(HbO2 )是目前較為肯定的致血管痙攣物質。Horky等8認為HbO2中亞鐵離子不但與自由基產生有關,而且能與內皮舒張因子NO結合,導致內皮細胞內NO減少, GC氧化及活性降低,使血管舒張功能減退。鈣阻滯劑對于SAH主要起到神經細胞保護和血管擴張的作用。尼莫地平為雙氫吡啶類的第二代藥物,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能有效抑制鈣通道開放,減少腦細胞Ca2+內流,從而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同時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缺乏足夠的Ca2+,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可防止這種持續(xù)收縮所致的血管痙攣。其作用于微循環(huán),抑制鈣離子進入平滑肌細胞,抑制血小板和內皮細胞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增加側支循環(huán)的供血9

9、。尼莫地平不能擴張痙攣的腦動脈,但靜脈應用尼莫地平能更有效地降低遲發(fā)性缺血性障礙的發(fā)生率10,從而降低SAH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治愈率。靜脈應用會增加尼莫地平降低血壓的不良及應,因此應用時需要隨時調整劑量保持動脈壓高于90mmHg (1mmHg = 0.133kPa) 11。微量注射泵能將藥物準確、定量、均勻、持續(xù)地泵入體內,對穩(wěn)定血壓有很好的療效。再出血發(fā)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文獻報導早期使用尼莫地平預防SAH后CVS是安全的,不增加再出血率12是一致的。 本文的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但治療的結果卻明顯不同,治

10、療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 ,治療組腦血管痙攣(CVS)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 ,死亡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組資料結果說明尼莫地平能降低SAH后CVS發(fā)生率,確實對CVS的發(fā)生起到預防作用;提高CVS治愈且無增加再出血的風險,為治療SAH后CVS的安全有效藥物;但不能降低SAH后的死亡率,考慮可能與尼莫地平的以下局限性有關:尼莫地平常規(guī)劑量下對正常血管無明顯擴張作用而加大劑量則易發(fā)生血壓下降,對急性血管痙攣有明顯效果而對慢性痙攣無解痙作用,能改善SAH患者的預后,但不能緩解血管造影和經顱多普勒上檢測的CVS??傊? SAH治療是一個綜合性治療,尼莫地平

11、雖然治療有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在提高治愈率,降低CVS發(fā)生率的同時,又能降低死亡率的藥物聯(lián)合應用仍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從而使藥物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參 考 文 獻 1解旭東,黃遠桂.小劑量尼莫通預防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J.國外醫(y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1993,20 (5) : 227. 2Feigin VL, Rinkel GJ. Calcium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 J.Neurology, 1998, 50(4):876. 3張富山.

12、合并使用納絡酮注射液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03, 7 (6):565. 4Janjua N,Mayer SA.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CurrOp in Crit Care, 2003, 9 (2):113. 5Biller J, Godersky JC,Adam HP J r. Management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Stroke, 1998, 19 (10):1300. 6Condette Auliac S, Braca

13、rd S, Anxionnat R, et al. Vasospasm after SAH: interest in diffusion weightedMR imaging J.Stroke, 2001, 32 (8):1818. 7成惠林,史繼新.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認知功能損害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 2002, 15 (6):542. 8Horky LL, Pluta RM,Boock RJ, et al. Role of ferrous iron chelator 2, 2 - dipyridyl in preventing delayed vasospasm in ap rimatemodel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 J Neu Rosurg, 1998, 88 (2):298. 9Meyer FB. Calcium antagonists and vasospasm J. Neurosurg Clin N Am, 1990, 1 (2):367. 10Dorsch NW. Therapeutic app roaches to vasospasm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CurrOp in Crit Care, 2002, 8 (2):128. 11Treggiari - VenziMM, Sut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