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流動填空與簡答_第1頁
流體流動填空與簡答_第2頁
流體流動填空與簡答_第3頁
流體流動填空與簡答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流體流動一、 填空1流體流動這一單元操作的公式都是基于 連續(xù)介質 假定建立的;2牛頓粘性定律的表達式為 ,該式應用條件為 牛頓型 流體作_層流 流動。在SI制中,粘度的單位是 Pa·s ,在cgs制中,粘度的單位是 泊 。3某設備的表壓強為100kPa,則它的絕對壓強為_201.33 kPa;另一設備的真空度為400mmHg,則它的絕對壓強為_360mmHg 。(當?shù)卮髿鈮簽?01.33 kPa)4流體在圓形直管中作滯流流動時,速度分布側形是_拋物線 型曲線。其管中心最大流速為平均流速的_2 倍,摩擦系數(shù)與Re關系為。層流區(qū)又稱為阻力的 一次方區(qū) ,指的是流動阻力與 流速 的

2、 一 次方成正比。5流體在圓形直管中作湍流流動時,摩擦系數(shù)與_Re_和_/d 有關;若其作完全湍流,則僅與_/d 有關。完全湍流又稱為阻力的 平方區(qū) ,指的是流動阻力與 流速 的 二 次方成正比。6流體作湍流流動時,鄰近管壁處存在一_層流底層_,雷諾數(shù)愈大,湍流程度愈劇烈,則該層厚度_越薄 ;流動阻力 越大 。7Re是一 無 因次的準數(shù),反映了流體流動中慣性力與粘性力的對比關系。8因次分析的依據是_因次一致性原則 。9穩(wěn)定流動時連續(xù)性方程得一般形式是 ,其意義是:流體通過流動系統(tǒng)時的質量流量相等;不可壓縮流體的連續(xù)性方程是 ,其意義是:流體通過流動系統(tǒng)時的體積流量相等; 10從液面恒定的高位槽

3、向常壓容器加水,若將放水管路上的閥門開度關小,則管內水流量將_減小 ,管路的局部阻力將_增大 ,直管阻力將_減小 ,管路總阻力將_恒定 。11邊界層分離指的是:當流道截面突然改變時邊界層脫離固體表面的現(xiàn)象,所帶來的流體阻力稱為 形體阻力 。12當量直徑的定義式為,水力半徑為_1/4_倍當量直徑。13直管阻力的計算式; 局部阻力的計算式有和,出口阻力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為 1.0 ;進口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為 0.5 。14單位質量不可壓縮流體的流體的柏努利方程:,各項的單位;單位重量不可壓縮流體的流體的柏努利方程: ,各項的單位;單位體積不可壓縮流體的流體的柏努利方程: ,各項的單位;15水流經圖示的管路

4、系統(tǒng)從細管噴出。已知d1管段的壓頭損失Hf1=1m(包括局部阻力)d2管段的壓頭損失Hf,2=2m(不包括出口損失)。則管口噴出時水的速度 u3=_7.00_m/s,d1管段的速度u1=_1.75_m/s,水的流量V=_1.98_m3/h。16LZB-40轉子流量計,出廠時用20空氣標定流量范圍為5m3/h50m3/h,現(xiàn)擬用以測定40的空氣,則空氣流量值比刻度值_大_,校正系數(shù)為_1.034_,實際流量范圍為_5.1751.7 m3/h。17一轉子流量計,當通過水流量為1m3/h時,測得該流量計進、出間壓強降為20Pa;當流量增加到1.5m3/h時,相應的壓強降_20Pa 。18水從內徑為d

5、1的管段流向內徑為d2的管段,已知d2=1.414d1,d1管段流體流動的速度頭為0.8m,h1=0.7m(1)忽略流經AB段的能量損失,則h2= 1.3 m,h3= 1.5 m。(2)若流經AB段的能量損失為0.2mH2O,則h2= 1.1 m,h3= 1.3 m。19一敞口容器底部連接等徑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容器內水面維持恒定1.5m,管內水的動壓頭均為0.5m,則進水管的點A、容器內的點C、出水管的點B的靜壓頭分別為pA= 1.5 m,pB= 0.75 m,pC= 1.5 m。20分支管路連續(xù)性方程為,無軸功時的柏努利方程21并聯(lián)管路連續(xù)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簡化為,表示各并聯(lián)支路上的磨擦損

6、失相同。二、選擇1根據流體力學原理設計的流量(流速)計中,用于測定大直徑氣體管路截面上速度分布的是 C ;恒壓差流流量計有 D ;恒截面差壓流量計有 A,B ;能量損失最大的是 A ;對流量變化反映最靈敏的是 A 。 A孔板流量計 B文丘里流量計 C皮托管 D轉子流量計2在SI單位制中,通用氣體常數(shù)R的單位為( B )。Aatm·cm3/mol·K BPa·m3/mol·K Ckgf·kmol·K DIbf·ft/Ibmol·K3通常流體粘度隨溫度t的變化規(guī)律為( C )。At升高、減小 Bt升高、增大C對液體粘度

7、t升高減小,對氣體則相反. D對液體t升高增大,對氣體則相反4流體在圓形直管中湍流時,則摩擦系數(shù)隨雷諾數(shù)Re的增大 A ;若已進入阻力平方區(qū),隨雷諾數(shù)Re增大,摩擦系數(shù) C 。A減小 B增大C不變 D液體和氣體變化規(guī)律不同5滯流和湍流的本質區(qū)別是( D )。A湍流流速大于滯流流速 B滯流時Re數(shù)小于湍流時Re數(shù)C流道截面大時為湍流,截面小的為滯流 D滯流無徑向脈動,而湍流有徑向脈動6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 B )。A得到各變量間的確切定量關系;B用無因次數(shù)群代替變量,使實驗與關聯(lián)簡化;C得到無因次數(shù)群間定量關系; D無需進行實驗,即可得到關聯(lián)式7滯流內層越薄,則以下結論是正確的( D )A近壁面

8、處速度梯度越小 B流體湍動程度越低C流動阻力越小 D流動阻力越大8在一水平變徑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連接一U型壓差計,當流體流過該管時,壓差計讀數(shù)R值反映( A )AA、B兩截面間的壓強差 BA、B兩截面間的流動阻力CA、B兩截面間動壓頭變化 D突然擴大或縮小的局部阻力9在一定管路中,當孔板流量計的孔徑和文丘里流量計的喉徑相同時,相同流動條件下,文丘里流量計的孔流系數(shù)CV和孔板流量系數(shù)C0的大小為(C)。AC0=CV BC0>CV CC0<CV D不確定10流體流過兩個并聯(lián)管路管1和2,兩管內均呈滯流。兩管的管長L1=L2、管內徑d1=2d2,則體積流量V2/V1為(D)

9、。A1/2 B1/4 C1/8 D1/16 三、分析題1、為什么隨Re的增大而減小,但阻力壓降卻隨Re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答:,雖然隨Re的增大而減小,但要使增大,流速u必須增大,而u2增大的幅度比減小的幅度大得多,所以阻力壓降隨Re的增大而迅速增大。2、簡要介紹平板壁面上邊界層的形成與發(fā)展答:當流體以均勻流速u0流過固體壁面時,由于流體的粘性,緊貼壁面處流體的流速為零從而產生速度梯度,相應的剪應力又使鄰近的流體減速,隨著流體向前移動,速度受影響的區(qū)域逐漸擴大,速度受影響的區(qū)域稱為邊界層。規(guī)定流速從壁面的0到0.99u0垂直距離稱為邊界層的厚度。邊界層外無速度梯度,不需考慮剪應力的影響,視為理想

10、流體(即粘度為零的流體)。在平板前沿,邊界層很薄,邊界層內的流體保持為層流稱為層流邊界層;隨著流體向前流動,邊界層加厚,邊界層內的流體將轉化為湍流,稱為湍流邊界層,此時邊界層加快擴展。在湍流邊界層內的近壁處有一層流底層和緩沖層。3、本題附圖中所示的高位槽液面維持恒定,管路中ab和cd兩段的長度、直徑及粗糙度均相同。某液體以一定流量流過管路,液體在流動過程中溫度可視為不變。問:(1)液體通過ab和cd兩管段的能量損失是否相等?(2)此兩管段的壓強差是否相等?并寫出它們的表達式;(3)兩U管壓差計的指示液相同,壓差計的讀數(shù)是否相等?答:(1),根據題給條件Re、/d、ld均相同,所以能量損失相等。

11、(2)cd段的壓強差 由柏努利方程,ab段的壓強差:,ab段的壓差大于cd段的壓差。(3)由流體靜力學方程:可得所以R1=R24、上題圖示的管路上裝有一個閥門,如減小閥門的開度。試討論:(1)液體在管內的流速及流量的變化情況;(2)直管阻力及的變化情況;(3)液體流經整個管路系統(tǒng)的能量損失情況。答:(1),減小閥門開度,局部阻力增大,直管阻力減小,即流速及流量減小;(2)直管阻力減小,即流速減小,Re減小,增大;(3),保持不變,全部勢能均消耗于管路的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上。5、如圖所示,槽內水面維持不變,水從B、C兩支管排出,各管段的直徑、粗糙度閥門型號均相同,但槽內水面與兩支管出口的距離均相等,水在管內已達完全湍流狀態(tài)。試分析:(1)兩閥門全開時,兩支管的流量是否相等?(2)若把C支管的閥門關閉,這時B支管內水的流量有何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