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xué)上冊分課時練習(xí)帶答案_第1頁
三年級科學(xué)上冊分課時練習(xí)帶答案_第2頁
三年級科學(xué)上冊分課時練習(xí)帶答案_第3頁
三年級科學(xué)上冊分課時練習(xí)帶答案_第4頁
三年級科學(xué)上冊分課時練習(xí)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xué)家第一課 科學(xué)是一、填空題。1 .當(dāng)聽到“科學(xué)”這個詞上,我想到了實驗分析 、醫(yī)學(xué)研究、農(nóng)業(yè)研究、珠峰測量。2 .好奇心 讓我們有問不完的“為什么”,并驅(qū)使我們不斷地尋找總 理的答案。3 .科學(xué) 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的過程。4 .我們做過的類似科學(xué)家的活動有:觀察螞蟻、拆玩具、看小雞出殼、看自己的影子等。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X”)。1 .只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才算是科學(xué)。(x)2 .科學(xué)是非常高深的問題,我們小學(xué)生不需要了解。(X )3 .觀察螞蟻也是科學(xué)研究。(,)4 .科學(xué)只與科學(xué)家有關(guān)。(X)三、連線題。(20分)愛迪生、人眼具有暫時記憶力居里夫人本草納目李時珍、

2、電燈羅杰特/牛痘琴納、鐳四、選擇題。1.下面不屬于科學(xué)探究活動的是(B )A.同學(xué)們一起研究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B.小明把電視機砸爛了C.技術(shù)員在觀察實驗田中的玉米生長情況D.小軍在自己制作飛機模型 第二課做一名小科學(xué)家一、填空題。1 .回形針放在鸚鵡的尾巴上時,鸚鵡會站起來,因為降低重心,可以讓物體站起來。2 .我知道的科學(xué)家有,迪牛、居里夫人、羅杰特、李時珍。3 .科學(xué)探究的步驟是: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shè) 一尋找證據(jù) 一得出結(jié)論 。二、判斷題。1 .想辦法保持平衡能讓各種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2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從探究身邊的問題入手,就可以進入科學(xué)的世 界,成為一名小科學(xué)家。(,)3

3、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V)4 .物體上輕下重不容易倒。(,)5 .想知道電視機里有什么也是科學(xué)研究。(V)三、選擇題。1 .你認為做一名科學(xué)家,下列行為中(D)是不對的。A.細心觀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 D.不要懷疑大人的話2 .我們要進行科學(xué)研究,首先要學(xué)會(A)。A.提出問題B.作出假設(shè)C.尋找證據(jù)D.得出結(jié)論3 .“紙鸚鵡為什么能站在我們的手指上?”這在我們的科學(xué)探究活動中屬于活動的(A)。A.提出問題部分B.做出猜測部分C.尋找答案部分4 .走鋼絲的雜技賞手里拿著長長的桿子是為了( B)A.擋風(fēng)B.保持平衡第二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第一課 尋找有生命的物體一、填空題

4、。1 .在自然界中,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稱為生物,把沒有生命的物體稱為非生物 。2 .生物一般分為動物 和植物兩大類。3 .在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時,遇到不認識或者叫不出名字的生物, 我們 可以把它們 畫下來 。4 .校園里的大樹從整體形態(tài)上看,可以分為樹冠、樹干和樹根三部分。二、判斷題。1 .我們在校園里觀察小動物時,不能隨意地傷害它們。(,)2 .松樹不能像動物一樣可以運動,所以松樹屬于非生物。(X)3 .觀察小動物時要輕聲細語,盡量不要打擾它們的生活。(,)三、選擇題。1 .觀察校園內(nèi)的小動物時,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C)。A.不要發(fā)現(xiàn)大的響動,以免它受到驚嚇B.不要用手直接觸摸,以免它受到傷害

5、C.觀察完畢,把螞蟻弄死2 .小明為了找到蚯蚓,最好去(B)尋找。A.樹上B.陰暗潮濕的石頭下C.操場上四、在下面的圓圈里的適當(dāng)位置填寫:人、動物、植物、有生命的 物體第二課校園里的植物一、填空題。1 .植物的葉子的結(jié)構(gòu)包括 葉片、 葉柄 兩部分。2 .綠色植物的葉可以進行 注合作用: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爭3 .根據(jù)植物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可以把植物分成 水生 和 陸生。根據(jù) 生活周期,可以將植物分為一年生植物,兩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 物。二、判斷題。1 .有的樹的葉子冬天也不落,所以這些樹葉不會衰老死亡。(x)2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植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3 .仙人掌的刺就是它的葉子

6、。(,)三、應(yīng)用題。1.把下面的植物和相應(yīng)的生活環(huán)境用直線連起來。第三課校園里的小動物一、填空題。1 .像螞蟻這些小動物,個體比較小,為了能清楚地觀察到它們的身體 結(jié)構(gòu),我們經(jīng)常會使用放大鏡。2 .昆蟲的身體可以分為 H一工、一里三部分。昆蟲一共有3對 足。3 .蚯蚓喜歡生活在 陰暗、 潮濕 的環(huán)境里。4 .蝸牛的頭部長著一前一后兩對 觸角一,在后面的觸角上長著一對 眼睛、背上馱著一個螺旋形的 貝殼。蝸牛沒有真正的足,它的運動是 靠腹足來完成的。二、選擇題。1 .下列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B)A.娛蚣B.蜻蜓C.蜘蛛2 .我們要尋找蝸牛,在(B)時最容易找到。A.晴天中午B.雨天傍晚C.晴天傍

7、晚3 .金魚生活在水中,靠(B)來完成呼吸。AMB.鯉 C. 口4 .魚是用(C)來運動的。A.頭B.軀干C.魚鰭三、判斷題。1 .所有生活在水里的動物都和魚類一樣是靠鯉呼吸的。(X )2 .蝸牛因為有堅硬的外殼,所以它不會長大。(X)3 .觀察完小動物,應(yīng)該把它們送回原來的地方。(,)4 .外出觀察時要獲得成人(家長或老師) 的同意,并且有成人陪同才 行。(,)5 .判斷動物是不是昆蟲,最重要的特征是有沒有 6只足。(,)第四課 動物 植物 人一、填空題。動物,植物和人屬于生物、因為他們都是有生命的物體二、選擇題。1 .小狗和狗尾草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C)A.會繁殖后代B.會長大C.狗尾草不

8、會動2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A)。A.人會使用工具勞動B.學(xué)習(xí)C.繁殖后代三、判斷題。1 .植物雖然有生命,但是由于它不會運動,所以地自然界的作用不是 很大。(X)2 .動物、植物和人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少了 任何一企復(fù)函行。(,)3 .人不屬于動物。(X)4 .石頭的樹木都不會動,所以它們都是非生物。(X)四、用圓圈圖表示有生命的物體、動物、植物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第三單元生命之源一一水第一課生命離不開水一、填空題。1 .水是生命之源,它是組成動植物體的重要部分,水對我們的身體也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如果連續(xù)5天 不喝水.人的生命就會受 到威脅。2 .生命離不開水,水就

9、像 母親的乳汁 一樣,哺育著地球上所有的生 命。3 .人類能夠保持正常恒定的體溫,多虧了 ,。二、選擇題。1 .下面的食物中(A)的含水量最多。A.蔬菜 B.人體C.魚D.雞蛋三、判斷題。2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于水中。(,)3 .駱駝是一種非常耐旱的動物,所以駱駝可以不需要水也能生存下 去。(X)4 .水生動植物需要水才能生存下去,而生活在陸地上的動植物可以不 需要水也能活下去。(X)5 .如果沒有了水,地球上的動植物會相繼死亡,整個地球會失去原有 的生機。(,)第二課 觀察水一、填空題。1 .水是一種 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 的液體。2 .像水這樣沒有固定的 形狀.會 流動

10、的物體叫 液體。3 .觀察物體時,常用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 用手摸等。4 .水的形狀會隨著裝水容器形狀的改變而改變。5 .水的零攝 氏度以下時會變成固太的 上;在加熱時,又會變成氣 態(tài)的水蒸氣。但時我論它變成固體還是液體,它仍然是 水。二、判斷題。1 .為了判斷一杯液體是不是水,我們可以去嘗一嘗。(x)2 .水是白色的液體。(X)3 .水滴流動的快慢與液滴的大不有關(guān)。(,)4 .水的基本性質(zhì)之一就是能流動。(,)5 .只有用眼睛看的才能稱為觀察。(X )三、選擇題。1 .在觀察物體時,如果我們選用的辦法是“聞”,主要是為了知道物 體的(C)。A.顏色B.味道 C.氣味D.形

11、狀2 .在比較大滴大小與流動快慢的實驗中,不同的條件是(A)。A.水滴的大小B.水滴的顏色C.流動的坡度第三課神奇的水一、填空題。1 .水沿著有孔隙的材料往 上爬 或者向 四周擴散 的現(xiàn)象.叫作三 細現(xiàn)象。2 .水的 表面 有一種相互 拉著 的力、使其表面盡量 縮小、這種力 叫作水的表面張力。3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塊不見了,像這樣的現(xiàn)象稱為溶解。4 .在水中抱起一塊石頭用的力要比在陸地上抱起它用的力更二L,因 為水對物體有向上的浮力。二、選擇題,1 .、往硬幣表面滴水,當(dāng)水不斷地增多,水面已經(jīng)高于硬幣的邊緣, 但仍然沒有流出,這是因為水的(B)在影響。A.毛細現(xiàn)象B.表面張力C.浮力2 .在

12、會“噴射”的水實驗中,抬高瓶子的位置,小孔中水的噴出速度 (C)。A.變快B.變慢C.不變3 .下面物質(zhì)中,(D)可以溶解在水中。A.沙子B.樹葉C.冰塊D.味精三、連線題。會“爬”的水表面張力會“團結(jié)”的水浮力會“噴射”的水毛細現(xiàn)象會“托舉”的水-溶解會“吃掉物質(zhì)”的水一壓力靠近地面的墻變濕食鹽放水里消失了浮力曲別針可以放在水面毛細現(xiàn)象塑料漂在水面溶解植物葉子上的露珠、表面張力用粉筆吸墨水第四課 地球上的水一、填空題。1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 海洋、河流、冰川、 湖泊和地下 暗河。2 .水污染主要包括工業(yè)污染、生活污染和農(nóng)業(yè)污染,這些污染都 是由人造成的。3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 咸水,大

13、約占水總量的 97% ,淡水只占 3%、而且它們絕大部分儲存在 南極 和北極的冰川中,只有一些河流、 湖江和淺層地下水可以可以供人類直接使用。4 .水資源危機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嚴(yán)峻問題,為了獲得更多干凈的淡 水,人們用了 過濾 的方法來凈化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開始 對海水進行 海水淡化,尋找更多獲得淡水的辦法。二、判斷題。1 .水是一種可循環(huán)利用的資源,不會用完,所以我們可以不用節(jié)約用 水。(X)2 .雖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但人類能使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 (,)3 .生物與水密切相關(guān),水不但孕育了生命,還為人類提供了物質(zhì)資源 和文明發(fā)展的基礎(chǔ)。(,)4 .不了解的物體我們不能隨便聞

14、或嘗。(,)5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溶解在水里。(,)三、選擇題。1 .以下的活動中,(C)不會對水造成污染。A,給莊稼施肥B.使用含磷洗衣粉C.適量放養(yǎng)魚苗D.將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廢水排入河流2 .在地形圖上,用(A)表示海洋。A.藍色B.白色 C.綠色 D.黃色3 .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的淡水儲存在(D)。A.土壤B.空氣 C.水 D.土壤、水和空氣第四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第一課常見的材料一、填空題。1 .二可以做成書本, 木材 可以加工成桌椅. 鋼鐵 可以制造成輪 船總之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2 .在我們常見的材料中,有的直接來自大自然,叫作 天然 材料,如 石料、棉、木頭 等。有的是加工處理天

15、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 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制造出來的,叫作 人工合成材料.如紙、鐵等。3 .純棉的衣服都是由 棉花 加工而成的。4 .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紙、木頭、玻璃、塑料、金屬(紡織材料) 等。5 .炒菜鍋一般用 上(填材料名稱)等。二、判斷題。1 .木材經(jīng)過加工可以做成玻璃杯。(X)2 .做眼鏡的材料有塑料、鐵、玻璃。(,)3 .一種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幣多種不同特性的材料構(gòu)成。(V)4 .材料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兩大類。(,)5 .木材、石料、棉花、紙都是天然材料。(X)三、選擇題。1 .下列物品,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是(C)。A.雨傘B.鐵鍋C.木筷2 .下列材料中,(D)

16、屬于人工合成材料。A.羊毛B.棉花C.蠶絲D.塑料3 .球鞋的鞋面大多是用布做的,這是因為(B)。A.布比較結(jié)實B.布的透氣性好C.布的防水性好4 .吃飯用的筷子用(B)來制作最好。A.金屬B.竹子C.木頭四、簡答題。1.觀察球鞋,它是由哪幾種材料作成的?是天然材料還是人造材料? 為什么選用這些材料?答:鞋面是布做的,由棉花紡織而成,屬于天然材料,透氣件能好; 鞋底是橡膠的,屬于人造材料,防水性能好;扣眼是金屬的,屬于人造 材料,比較結(jié)實。第二課紙一、填空題。1 .造紙術(shù)是由 蔡倫 發(fā)明的、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我知道我國 的四大發(fā)明是: 造紙術(shù)、火藥、指南針、印刷術(shù)。2 .紙的主要原料是

17、木材,用舊棉布、廢紙、稻草 等也可以做紙。3 .一張紙,縱向、橫向的 結(jié)實程度 不一樣。4 .不同用途的紙,其 吸水性 和 透明度 不同。5 .為了保護木材資源,我們要 節(jié)約用紙。6 .、紙的性質(zhì)有 吸水、承受拉伸 、承受彎曲。7 .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二、判斷題。1 .不同用途的紙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 的性能和承受彎曲的性能等幾個方面。()2 .紙是由纖維構(gòu)成的,所以沒有區(qū)別,所有的紙都完全一樣。(X)3 .同一張紙,縱向和橫向的結(jié)實程度是一樣的。(X)4 .造紙術(shù)對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5 .紙是專門用來寫的。

18、(X)三、選擇題。1 .下面這些紙中,吸水性能最好的紙是(C)。A.白紙 B.牛皮紙C.餐巾紙2 .同一張紙縱向、橫向的結(jié)實程度不一樣,紙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A)(A.抗拉性 B.透光性C.吸水性3 .紙是由(B)組成的。A.粉末B.纖維C.細小顆粒四、問答題。請你說說紙的用途。我們怎樣對待廢紙?答:書寫、包裝、印刷、做紙箱、衛(wèi)生紙、手工、做裝飾口吃寺。我們要回收利用廢紙。第三課紡織材料一、填空題。1 .人類最早用獸皮和樹葉裹體,后來掌握了紡織其、棉、蠶絲 (毛)等天然纖維的技術(shù)。2 .常見的紡織材料有 乩、上、4、毛 和 人工合成纖維 等。3 .看 紡織品成分標(biāo)志 可以認識紡織材料的不同種類。4

19、 .尼龍 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纖維、它是從 石油 中提煉出來 的。二、判斷題。1 .布料都能吸水。(X)2 .滌綸是一種紡織材料。(,)3 .要分辨羊毛和尼龍兩種紡織材料除了可以看、摸以外還可以用火 燒。(,)4 .衛(wèi)生紙和棉布都可以產(chǎn)生毛細現(xiàn)象。(V)5 .紡織材料都是天然的。(X)6 .棉布是一種人工合成纖維。(X)三、選擇題。1 .炎熱的夏天我們常穿(B)的衣服。A.黑色、厚實B.淺色、透氣性好C.黑色、吸水性差2 . (D)透氣性、吸濕性強,最適合做內(nèi)衣。A.羊毛B、絲綢 C.尼龍D.棉布第四課金屬一、填空題。1 .我們用的金屬物品有 、等。2 .鋁、銅、金、鐵、銀中最硬的是 上;最

20、重的是二;延展性最好 的是上;導(dǎo)熱性最差的是 工;價格最貴的是 金。3 .人們常用金屬做水壺、鍋等炊具,是因為它的 傳熱性能 好。4 .易拉罐啤酒的外殼多是用鋁做的。二、判斷題。1 .鐵的導(dǎo)熱性很差,我們吃飯的時候應(yīng)該用鐵碗來盛飯, 就不會燙手 了。(X)2 .銅的價格比鋁的價格高。(,)3 .鐵比銅傳熱快。(X)4 .我們要對金屬進行回收利用。(,)5 .所有金屬的導(dǎo)熱性能都是一樣的。(x)三、選擇題。1 .下列物體中,硬度最大的是(C)。A.木條B.塑料尺C.鐵釘2 .下列物體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是9A。A.易拉罐B. 口香糖 C.蘋果核3 .金屬容易拉成絲或打成薄片,這是利用了金屬的 9C。

21、A.導(dǎo)電性B.光澤C.延展性四、問答題。為什么鍋把用塑料制作,鍋身用金屬制作?答:因為塑料做的鍋把傳熱慢,不容易燙手;金屬做的鍋身傳熱 快,便于給食物加熱。第五課 塑料一、填空題。1 .塑料的顯著特點也是它的最大缺點是 不易分解,埋在土里幾百年 也不會發(fā)生變化,這對環(huán)境極為有害。2 .我們用的塑料物品有、等。3 .科學(xué)家已經(jīng)研制出容易分解的塑料, 如用 木薯、玉米 等做原料 生產(chǎn)的可降解的飯盒。4 .塑料的優(yōu)點: 輕便可塑、牢固有彈性、 透明隔熱 等。5 .白色污染 是人們大量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6 .塑料是一種從 石油 中提取出來的人工材料。它 不易 分解,會造成嚴(yán)重的環(huán)境污染。應(yīng)盡可能 回收 利用二、判斷題。1 .白色污染會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2 .塑料最大的特點也是它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易分解。(,)3 .鐵、塑料、玻璃等屬于人造材料。(,)4 .鐵的導(dǎo)熱性能沒有塑料好。(X )三、選擇題。1 . (A)污染俗稱為“白色污染”。A.塑料B.廢紙C.濃煙2 .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B)。A.鑰匙B.礦泉水瓶C.課桌3 .下面材料吸水性最差的是(C)。A.紙B.棉布C.塑料D.尼龍四、問答題。我們能為減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答:(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