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手冊-物理-教育科學版_第1頁
測評手冊-物理-教育科學版_第2頁
測評手冊-物理-教育科學版_第3頁
測評手冊-物理-教育科學版_第4頁
測評手冊-物理-教育科學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5分鐘單元能力訓練卷(一)考查范圍:第一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某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D1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D11A物體在第1 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B物體在第2 s內(nèi)和第3 s內(nèi)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體在4 s末返回出發(fā)點D物體在5 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且最大位移為0.5 m2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沿同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它們的初速度大小不同,而加速度大小相同,則在運動過程中()A兩物體位移之差保持不變B兩物體位移之差與時間的二次方成正比C兩物體速度之差保持不變D兩物體速度之比與時間成正比3如圖D12所示是物體在某段運動過程中的vt圖象,在t

2、1和t2時刻的瞬時速度分別為v1和v2,則時間由t1到t2的過程中()圖D12A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不斷減小C平均速度vD平均速度v>4甲、乙、丙三輛汽車以相同的速度同時經(jīng)過某一路標,從此時開始,甲車一直勻速運動,乙車先勻加速運動后勻減速運動,丙車先勻減速運動后勻加速運動,它們經(jīng)過第二塊路標時速度又相等,則先通過第二塊路標的是()A甲車 B乙車C丙車 D無法確定5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做了如下的實驗:他讓一個銅球從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計)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設(shè)某次實驗伽利略是這樣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個位置A、B、C,讓小球分別由A、B、C滾下,如圖D13所示設(shè)A、B

3、、C與斜面底端的距離分別為x1、x2、x3,小球由A、B、C運動到斜面底端的時間分別為t1、t2、t3,小球由A、B、C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分別為v1、v2、v3,則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并且是伽利略用來證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圖D13A.B.Cx1x2x2x3D.6物體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D14所示,取開始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如圖D15所示的物體運動的vt圖象中正確的是()圖D14圖D157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D16所示,與01 s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相同的時間段是()圖D16A. 05 s B. 07 sC. 16 s D. 18 s

4、二、實驗題(共16分)8(4分)如圖D17所示為同一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兩條紙帶,由紙帶可知_圖D17在打下計數(shù)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在打下計數(shù)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9(12分)如圖D18所示,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則A點處瞬時速度的大小是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5、計算表達式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圖D18三、計算題(共52分)10(24分)在某鐵路與公路交叉的道口外安裝的自動攔木裝置如圖D19所示,當高速列車到達A點時,道口公路上應顯示紅燈,警告未越過停車線的汽車迅速制動,而超過停車線的汽車能在列車到達道口前安全通過道口已知高速列車的速度v1120 km/h,汽車過道口的速度v25 km/h,汽車駛至停車線時立即制動后滑行的距離是x05 m,道口寬度x26 m,汽車長l15 m若攔木關(guān)閉時間t116 s,為保障安全需多加時間t220 s問:列車從A點到道口的距離L應為多少才能確保行車安全?圖D1911(28分)某天,

6、小明在上學途中沿人行道以v11 m/s速度向一公交車站走去,發(fā)現(xiàn)一輛公交車正以v215 m/s速度從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駛過,此時他距車站x50 m為了乘上該公交車,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 m/s2,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m6 m/s.假設(shè)公交車在行駛到距車站x025 m處開始剎車,剛好到車站停下,停車時間t10 s,之后公交車啟動向前開去(不計車長) (1)若公交車剎車過程視為勻減速運動,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過程視為勻加速運動,通過計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該公交車圖D11045分鐘單元能力訓練卷(二)考查范圍:第二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如

7、圖D21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為球心,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于P點設(shè)滑塊所受支持力為N,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圖D21AFBFmgtanCNDNmgtan2如圖D22所示,重為G的物體靜止于傾角為的斜面上,現(xiàn)用垂直于斜面的壓力Fkt(k為比例常量,t為時間)作用在物體上從t0開始,物體所受摩擦力f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是圖D23中的()圖D22ABCD圖D233如圖D24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用兩根等長的細線懸掛在O點,兩球之間連著一根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靜止不動時,兩根細線之間的夾角為,則彈簧的長度被壓縮了()A.B

8、.C. D.圖D24圖D254如圖D25所示,斜面小車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邊緊貼墻壁若在斜面上加一物體m,且M、m相對靜止,則小車后來受力個數(shù)為()A3B4C5D65如圖D26所示,勻強電場的方向與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帶正電的物體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天花板與物體間的彈力一定不為零B天花板對物體的摩擦力可能為零C物體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隨電場強度E的增大而增大D在逐漸增大電場強度E的過程中,物體將始終保持靜止圖D26圖D276. 如圖D27所示,在傾角為的傳送帶上有質(zhì)量均為m的三個木塊1、2、3,中間均用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

9、因數(shù)均為,其中木塊1被與傳送帶平行的細線拉住,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運行,三個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LB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LC1、2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D如果傳送帶突然加速,相鄰兩木塊之間的距離都將增大圖D287. 如圖D28甲所示,一物塊在粗糙斜面上,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物塊上,斜面和物塊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F按圖D28乙所示規(guī)律變化時,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f大小變化規(guī)律可能是圖D29中的()AB CD圖D29 圖D2108如圖D210所示,將四塊相同的堅固石塊壘成圓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塊固定在地基上,第1、2塊間

10、的接觸面是豎直的,每塊石塊的兩個側(cè)面間所夾的圓心角為30°.假定石塊間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則第1、2塊石塊間的作用力與第1、3塊石塊間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為()A. B.C. D.二、實驗題(共16分)9(8分)用如圖D211甲所示的裝置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被測彈簧一端固定于A點,另一端B用細繩繞過定滑輪掛鉤碼,旁邊豎直固定一最小刻度為mm的刻度尺當掛兩個鉤碼時,繩上一定點P對應刻度如圖乙中ab虛線所示再增加一個鉤碼后,P點對應刻度如圖乙中cd虛線所示已知每個鉤碼質(zhì)量為50 g,重力加速度g9.8 m/s2,則被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N/m,掛三個鉤碼時彈簧的形變量為_ cm.甲乙圖D

11、21110(8分)某同學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 A、B 上,另一端與第三條橡皮筋連接,結(jié)點為 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如圖D212所示圖D212(1)為完成實驗,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A測量細繩的長度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C測量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jié)點 O 的位置(2)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xiàn)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可采用的方法是_三、計算題(共46分)11(14分)如圖D213所示,小球被輕質(zhì)細繩系住斜

12、吊著放在靜止的光滑斜面上,設(shè)小球質(zhì)量m1 kg,斜面傾角30°,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30°,光滑斜面體的質(zhì)量M3 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取g10 m/s2,求:(1)細繩對小球拉力的大??;(2)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圖D21312(16分)如圖D214所示,在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靜置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8.取g10 m/s2,求:(1)物體所受的摩擦力;(sin37°0.6,cos37°0.8)(2)若用原長為10 cm、勁度系數(shù)為3.1×103 N/m的彈簧沿斜面向上拉物體,使之向上勻速

13、運動,則彈簧的最終長度是多少? 圖D21413(16分)如圖D215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A10 kg,mB20 kg,A、B之間及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一輕繩一端系住物體A,另一端系于墻上,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今欲用外力將物體B勻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畫出A、B的受力分析圖(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圖D21545分鐘單元能力訓練卷(三)考查范圍:第三單元 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

14、,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故牛頓運動定律又叫慣性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僅適用于宏觀物體,只可用于解決物體的低速運動問題C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在物體的加速度a0條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據(jù)理想實驗推出,如果沒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體,一旦具有某一個速度,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xù)運動下去2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B太陽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C運行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變D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3在建筑工地上有時需要將一些建筑材料由高處送到低處,為此工人們設(shè)計了一種如圖D31所示的簡易滑軌:兩根圓柱形木桿AB和CD相互平

15、行,斜靠在豎直墻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兩木桿構(gòu)成的滑軌上,瓦將沿滑軌滑到低處在實驗操作中發(fā)現(xiàn)瓦滑到底端時速度較大,有可能摔碎,為了防止瓦被損壞,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增多每次運送瓦的塊數(shù)B減少每次運送瓦的塊數(shù)C增大兩桿之間的距離D減小兩桿之間的距離圖D31圖D324物體A、B都靜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A、B,用水平拉力F拉物體A、B,所得加速度a與拉力F關(guān)系圖線如圖D32中A、B所示,則()AAB,mA>mBBA>B,mA<mBCA>B,mAmBDA<B,mA>mB5如圖D3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

16、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A和B之間用輕彈簧相連,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時A和B的加速度為a1和a2,則()圖D33Aa1a20Ba1a,a20Ca1a,a2aDa1a,a2a6如圖D34所示是一種升降電梯的示意圖,A為載人箱,B為平衡重物,它們的質(zhì)量均為M,由跨過滑輪的鋼索系住,在電動機的牽引下使電梯上下運動若電梯中乘客的質(zhì)量為m,勻速上升的速度為v,在電梯即將到頂層前關(guān)閉電動機,靠慣性再經(jīng)時間t停止運動卡住電梯,不計空氣和摩擦阻力,則t為()圖D34A.B.C.D.7如圖D35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為2m,物體B的質(zhì)量為m,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B與

17、地面間的摩擦不計用水平力F向右推A使A、B一起加速運動,則B對A的作用力大小為()A. B.C. D.圖D35圖D368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電梯的天花板上豎直懸掛一只彈簧測力計,并在彈簧測力計的鉤上懸掛一個重為10 N的鉤碼彈簧測力計彈力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可通過一傳感器直接得出,如圖D36所示則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從t1時刻到t2時刻,鉤碼處于失重狀態(tài)B從t3時刻到t4時刻,鉤碼處于失重狀態(tài)C開始電梯可能停在10樓,先加速向下,接著勻速向下,再減速向下,最后停在1樓D開始電梯可能停在1樓,先加速向上,接著勻速向上,再減速向上,最后停在10樓二、實驗題(共16分)9(4分)如圖D37所示是在驗證牛

18、頓第二定律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的三條aF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圖D37三條傾斜直線所對應的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相同三條傾斜直線所對應的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不同直線1對應的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最大直線3對應的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最大10(12分)實驗室給同學們提供了如下實驗器材:滑輪、小車、小木塊、長木板、停表、砝碼、彈簧測力計、直尺,要求同學們用它們來粗略驗證牛頓第二定律(1)實驗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較多,必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完成該實驗,即:先保持_不變,驗證物體_越小,加速度越大;再保持_不變,驗證物體_越大,加速度越大(2)某同學的做法是:將長木板的一端墊小木塊構(gòu)成一斜面,用小木塊改變斜面

19、的傾角,保持滑輪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讓小車沿不同傾角的斜面由頂端無初速釋放,用停表記錄小車滑到斜面底端的時間試回答下列問題:改變斜面傾角的目的是:_.用停表記錄小車下滑相同距離(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所經(jīng)歷的時間,而不是記錄下滑相同時間所對應的下滑距離,這樣做的原因是:_.(3)如果要較準確地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則需利用打點計時器來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圖D38是某同學得到的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個計數(shù)點(圖中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計時器打下的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接的是50 Hz的低壓交流電源他將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紙上,其零刻線和計數(shù)點O對齊圖D38

20、下表是某同學從刻度尺上直接讀取數(shù)據(jù)的記錄表,其中最后兩欄他未完成,請你幫他完成線段OA數(shù)據(jù)(cm)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A、B、C、D、E各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其中打E點時的速度是_m/s(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三、計算題(共46分)11(14分)如圖D39所示,一輕繩上端系在車的左上角的A點,另一輕繩一端系在車左端B點,B點在A點正下方,A、B距離為b,兩繩另一端在C點相接并系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繩AC的長度為b,繩BC的長度為b.兩繩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均為2mg.求:(1)繩BC剛好被拉直時,車的加速度是多大?(2)為不拉斷輕繩,車向左運動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圖D3912(16分)如圖D3

21、10所示,有一質(zhì)量為1 kg的小球串在長為0.5 m的輕桿頂部,輕桿與水平方向成37°.由靜止釋放小球,經(jīng)過0.5 s小球到達輕桿底端,試求:(1)小球與輕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在豎直平面內(nèi)給小球施加一個垂直于輕桿方向的恒力,使小球釋放后加速度為2 m/s2,此恒力大小為多少?圖D31013(16分)如圖D311所示,皮帶在輪O1、O2帶動下以速度v勻速轉(zhuǎn)動,皮帶與輪之間不打滑皮帶AB 段長為L,皮帶輪左端B處有一光滑小圓弧與一光滑斜面相連接物體無初速放上皮帶右端后,能在皮帶帶動下向左運動,并滑上斜面已知物體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1)若物體無初速放上皮帶的右端A處

22、,求其運動到左端B處所需的時間;(2)若物體無初速放上皮帶的右端A處,求其運動到左端B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熱量;(3)物體無初速放上皮帶的不同位置,則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也不同設(shè)物體放上皮帶時離左端B的距離為x,物體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請畫出hx圖象 圖D31145分鐘滾動復習訓練卷(一)考查范圍:第一三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疊羅漢是一種二人以上層層疊成各種造型的游戲娛樂形式,也是一種高難度的雜技如圖G11所示為六人疊成的三層靜態(tài)造型,假設(shè)每個人的重力均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狀態(tài),則最底層正中間的人的一只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圖G11A.GB.GC

23、.GD.G2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逐漸減小到零,那么該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可能是()A速度不斷增大,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而后做勻速直線運動B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為某一值時,物體運動停止C速度不斷減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運動,而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D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減小到最小,而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3如圖G1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著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鐵塊1、2,中間用一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鐵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現(xiàn)用一水平力F拉鐵塊2,當兩個鐵塊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勻變速運動時,兩鐵塊間的距離為()圖G12ALBLCL D

24、L4如圖G13所示,水平細線OA和傾斜細線OB將小球懸掛于O點,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細線O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60°,對小球的拉力為F1.燒斷水平細線,當小球擺到最低點時,細線OB對小球的拉力為F2.不計細線的伸長及一切阻力,則F1與F2的大小之比等于()圖G13A11 B12 C23 D135某動車組列車以平均速度v從甲地開到乙地所需的時間為t.該列車以速度v0從甲地出發(fā)勻速前進,途中接到緊急停車命令緊急剎車,列車停車后又立即勻加速到v0繼續(xù)勻速前進,從開始剎車至加速到v0的時間是t0(列車剎車過程與加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車仍要在t時間內(nèi)到達乙地,則該列車勻速運動的速度v0應為

25、()A.B.C.D.6如圖G14所示,用輕桿連接的A、B、C三個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已知物塊A、C下表面粗糙,B下表面光滑,T1、T2分別表示兩桿對物塊B的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G14AT2一定不為零BT1可能為零CT1、T2可能均為零DT1、T2可能均不為零 圖G157如圖G15所示,一滑塊以速度v0從置于粗糙地面上的斜面體的底端A開始沖上斜面,到達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與滑塊之間有摩擦且斜面體始終靜止圖G16的圖象分別表示滑塊運動過程中的速度v、加速度a和斜面體受地面支持力F、摩擦力f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ABCD圖G16二、實驗題(共16分)8(8分)一位同學做“探

26、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1)下列實驗步驟是這位同學準備完成的,請寫出正確的操作順序_A以彈簧伸長量x為橫坐標,以彈力F為縱坐標,描出各組數(shù)據(jù)(x,F(xiàn))對應的點,并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B記下彈簧不掛鉤碼時其下端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L0C將鐵架臺固定在桌子上,將彈簧的一端系于橫梁上讓其自然豎直懸掛,在其近鄰平行于彈簧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彈簧的下端掛上1個、2個、3個、4個鉤碼,分別記下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并記錄在表格內(nèi),然后取下鉤碼,分別求出彈簧伸長量E以彈簧的伸長量為自變量,寫出彈力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guān)系式F解釋表達式中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2)如圖G17所示為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作

27、出的Fx圖線,由圖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 圖G179(8分)自由落體儀如圖G18所示,其主體是一個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裝有磁式吸球器、光電門1、光電門2、捕球器、小鋼球(直徑d1 cm)利用自由落體儀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步驟如下:將自由落體儀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調(diào)節(jié)水平底座使立柱豎直,固定好吸球器適當調(diào)節(jié)兩光電門1、2的位置,由刻度尺讀出兩光電門的高度差為h1,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電計時器讀出小球由光電門1到光電門2的時間,重復數(shù)次,求出時間的平均值為t1.光電門1不動,改變光電門2的位置,由刻度尺讀出兩光電門的高度差為h2,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電計時器讀出小球由光電門

28、1到光電門2的時間,重復數(shù)次,求出時間的平均值為t2.計算重力加速度值g.圖G18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步驟中光電門1的位置保持不動的目的是_A保證小球每次從光電門1到光電門2的時間相同B保證小球每次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相同C保證小球每次通過光電門1時的重力加速度相同(2)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值g_.三、計算題(共52分)10(14分)如圖G19所示,質(zhì)量為mB1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mA10 kg的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輕繩一端拴在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樁上,繩繃緊時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7°.已知貨箱A與木板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10.5,木板B與地面之間的

29、動摩擦因數(shù)2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現(xiàn)用水平力F將木板B從貨箱A下面勻速抽出,試求:(1)繩上張力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sin37°0.6,cos37°0.8)圖G1911(18分)頻閃照相是研究物理過程的重要手段,圖G110是某同學研究小滑塊從光滑水平面滑上粗糙斜面并向上滑動時的頻閃照片,已知斜面足夠長,傾角37°,閃光頻率為10 Hz.經(jīng)測量換算獲得實景數(shù)據(jù):x1x240 cm,x335 cm,x425 cm,x515 cm,取g10 m/s2,sin37°0.6,cos37°0.8.設(shè)滑塊通過平面與斜面連接處時沒有能

30、量損失求:(1)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滑塊從滑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時間 圖G11012(20分)一輛轎車違章超車,以v1108 km/h的速度駛?cè)胲噦?cè)逆行道時,猛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相距L80 m處一輛卡車正以v272 km/h的速度迎面駛來,兩車司機同時剎車,剎車加速度大小都是a10 m/s2,兩司機的反應時間(即司機發(fā)現(xiàn)險情到實施剎車所經(jīng)歷的時間)都是t.試問t是何值,才能保證兩車不相撞?45分鐘單元能力訓練卷(四)考查范圍:第四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如圖D41所示,在不計滑輪摩擦和繩子質(zhì)量的條件下,當小車勻速向右運動時,物體A的受力情況是()圖D4

31、1A繩子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繩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繩子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繩子的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變?yōu)樾∮贏的重力2以v0的速度水平拋出一物體,當其水平分位移與豎直分位移相等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瞬時速度的大小是v0B運動時間是C豎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D運動的位移是3如圖D42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過O點進入半徑為R的半圓弧軌道后恰能通過最高點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計一切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D42A小球落地點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RB小球落地點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2R C小球運動到半圓弧最高點P時向心力恰好為零D若將半圓弧軌道上部的圓弧截去,其他條件不變,則小球能達到的最大高度

32、比P點高4如圖D43所示,a為地球赤道上的物體;b為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c為地球同步衛(wèi)星關(guān)于a、b、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圖D43A角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acb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aa>ab>acC線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vavb>vcD周期的大小關(guān)系為TaTc>Tb5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碳的二維結(jié)構(gòu)(如圖D44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強度最高的材料,為“太空電梯”纜線的制造打開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門,使人類通過“太空電梯”

33、進入太空成為可能假設(shè)有一個從地面赤道上某處連向其正上方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其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的“太空電梯”,則關(guān)于該“電梯”的“纜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D44A“纜線”上各處角速度相同B“纜線”上各處線速度相同C“纜線”上各質(zhì)點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D“纜線”上各處重力加速度相同6縱觀月球探測的歷程,人類對月球探索認識可分為三大步“探、登、駐”我國為探月活動確定的三小步是:“繞、落、回”,目前正在進行的是其中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邁出了關(guān)鍵的一步我們可以假想人類不斷向月球“移民”,經(jīng)過較長時間后,月球和地

34、球仍可視為均勻球體,地球的總質(zhì)量仍大于月球的總質(zhì)量,月球仍按原軌道運行,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月地之間的萬有引力將變小B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將變大C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將變小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將變小7地球“空間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內(nèi)的圓周軌道上運行,其離地高度為同步衛(wèi)星離地高度的十分之一,且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zhuǎn)方向一致關(guān)于該“空間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運行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其所在高度處的重力加速度B運行的速度等于同步衛(wèi)星運行速度的倍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觀察到它向東運動D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懸浮或靜止二、實驗題(共16分)8(6分)如圖D45所示,光滑斜面長為a

35、,寬為b,傾角為.一物塊沿斜面上方頂點P水平射入,從右下方頂點Q離開斜面,則物塊入射的初速度為_圖D459(10分)如圖D46所示,三個質(zhì)點a、b、c質(zhì)量分別為m1、m2、M(Mm1,Mm2)在c的萬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內(nèi)繞c沿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之比為rarb14,則它們的周期之比TaTb_;從圖示位置開始,在b運動一周的過程中,a、b、c共線了_次圖D46三、計算題(共52分)10(16分)在“勇氣號”火星探測器著陸的最后階段,著陸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經(jīng)過多次彈跳才停下來假設(shè)著陸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彈起后,到達最高點時高度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為v0,求

36、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時速度的大小計算時不計火星大氣阻力已知火星的一個衛(wèi)星的圓軌道的半徑為r,周期為T,火星可視為半徑為r0的均勻球體11(18分)月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與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的時間相等,都為T0.我國的“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于2010年10月成功進入繞月運行的“極月圓軌道”,這一圓形軌道通過月球兩極上空,距月面的高度為h.若月球質(zhì)量為m月,月球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1)求“嫦娥二號”繞月運行的周期(2)在月球自轉(zhuǎn)一周的過程中,“嫦娥二號”將繞月運行多少圈?(3)“嫦娥二號”攜帶了一臺CCD攝像機(攝像機拍攝不受光照影響),隨著衛(wèi)星的飛行,攝像機將對月球表面進行連續(xù)拍攝要求在月球自轉(zhuǎn)

37、一周的時間內(nèi),將月面各處全部拍攝下來,攝像機拍攝時拍攝到的月球表面寬度至少是多少?12(18分)如圖D47所示,與水平面成37°的光滑斜面與一光滑圓軌道相切于A點,斜面AB的長度s2.3 m讓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從B點靜止釋放,恰能沿軌道運動到圓軌道的最高點C,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取sin37°0.6,cos37°0.8)(1)求圓軌道的半徑R;(2)設(shè)物體從C點落回斜面AB上的P點,試通過計算判斷P位置比圓心O高還是低圖D4745分鐘單元能力訓練卷(五)考查范圍:第五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 某汽車以額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駛,空載時的

38、最大速度為v1,裝滿貨物后的最大速度為v2,已知汽車空車的質(zhì)量為m0,汽車所受的阻力跟車重成正比,則汽車后來所裝貨物的質(zhì)量是()A.m0B.m0C.m0 D.m02如圖D51所示,在一個沿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為a3 m/s2.在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有()圖D51A物體的機械能守恒B物體的機械能減少CF與摩擦力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減少量DF與摩擦力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機械能的增加量3一只蘋果從樓上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蘋果在空中依次經(jīng)過三個完全相同的窗戶1、2、3,圖D52中直線為蘋果在空中的運動

39、軌跡若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圖D52A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所用的時間最長B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的平均速度最大C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重力做的功最大D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4如圖D53所示,長為L的長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現(xiàn)緩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為軸轉(zhuǎn)動,當木板轉(zhuǎn)到與水平面的夾角為時小物塊開始滑動,此時停止轉(zhuǎn)動木板,小物塊滑到底端的速度為v,則在整個過程中()圖D53A支持力對物塊做功為零B支持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gLsinC摩擦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gLsinD滑動摩擦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v2mgLsin5一物體沿固定斜面從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經(jīng)

40、過時間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x和E分別表示該物體所受的合力、物體的速度、位移和機械能,則如圖D54所示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ABCD圖D546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初速度從O點拋出后,恰好擊在傾角為的斜面上的A點如果A點距斜面底邊(即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小球到達A點時的速度方向恰好與斜面垂直,如圖D55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圖D55A可以求出小球到達A點時重力的功率B可以求出小球由O到A過程中動能的變化C可以求出小球從A點反彈后落至水平地面的時間D可以求出小球拋出點O距斜面端點B的水平距離7如圖D56所示,水平傳送帶兩端點A、B間的距離為L,

41、傳送帶開始時處于靜止狀態(tài)把一個小物體放到右端的A點,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使小物體以速度v1勻速滑到左端的B點,拉力F所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這一過程物體和傳送帶之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O1.隨后讓傳送帶以v2的速度勻速運動,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將小物體從A端拉到B端,所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物體和傳送帶之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Q2.下列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圖D56AW1W2,P1P2,Q1Q2BW1W2,P1P2,Q1Q2CW1W2,P1P2,Q1Q2DW1W2,P1P2,Q1Q2 圖D578如圖D57所示,固定的傾斜光滑桿上套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圓環(huán),圓環(huán)與豎直放置的輕質(zhì)彈簧一端相連

42、,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點,彈簧處于原長h,讓圓環(huán)沿桿滑下,滑到桿的底端時速度為零,則在圓環(huán)下滑過程中()A圓環(huán)機械能守恒B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大后減小C彈簧的彈性勢能變化了mghD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時圓環(huán)動能最大二、實驗題(共16分)9(8分)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m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D58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單位cm)那么:圖D58(1)紙帶的_端與重物相連;(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物體的速度是_;(3)從起點O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減少量Ep_,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_;(g取9.8 m/s2)(

43、4)通過計算,數(shù)值上Ep_(選填”、”或”)Ek,這是因為_;(5)實驗的結(jié)論是_10(8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D59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圖D59(1)實驗前需要調(diào)整氣墊導軌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現(xiàn)有器材如何判斷導軌是否水平?_.(2)如圖D510所示,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d_cm;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1.2×102 s,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_m/s.在本次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鉤碼的質(zhì)量m和_(用文字說明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3)本實驗通過計算_和_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相等(用

44、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從而驗證了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圖D510三、計算題(共46分)11(22分)如圖D511所示,均勻鐵鏈長為L,平放在距地面為h2L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其長度的懸垂于桌面下,從靜止開始釋放鐵鏈,由于光滑擋板的限制,鐵鏈只能豎直下落求鐵鏈的下端剛要觸及地面時的速度 圖D51112. (24分)如圖D512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在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cè)有一豎直放置的光滑軌道MNP,其形狀為半徑R0.8 m的圓環(huán)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圓弧,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用質(zhì)量m10.4 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

45、放后彈簧恢原長時物塊恰停止在B點用同種材料、質(zhì)量為m20.2 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過B點后做勻變速運動,其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為x6t2t2,物塊飛離桌面后由P點沿切線落入圓軌道g10 m/s2,求:(1)物塊m2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v0及其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BP間的水平距離(3)判斷m2能否沿圓軌道到達M點(要求寫清計算過程)(4)釋放后m2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圖D51245分鐘滾動復習訓練卷(二)考查范圍:第一五單元分值:11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某一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G21所示,設(shè)汽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

46、阻力不變,則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運動情況可能是()圖G21A勻速直線運動B勻加速直線運動C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線運動D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2火車從甲站出發(fā),沿平直鐵路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緊接著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兩個運動過程中()A火車的位移一定相等B火車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火車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所用的時間一定相等3如圖G22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截面為四分之一圓弧的柱狀物體A,A的左端緊靠豎直墻,A與豎直墻之圖G22間放一光滑圓球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把A向右移動少許后,它們?nèi)蕴幱陟o止狀態(tài),則()AB對墻的壓力增大BA與B之間的作用力增大C地面對A的摩擦

47、力減小DA對地面的壓力減小4讓小球分別沿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從靜止開始滾下,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B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C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時的速度與傾角無關(guān)D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所需的時間與傾角無關(guān)5某同學在學習了動力學知識后,繪出了一個沿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G23所示,若該物體在t0時刻的初速度均為零,則能表示該物體沿單一方向運動的圖象是()ABCD圖G236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一根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繩AB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如圖G24甲所示繩內(nèi)距A端x處

48、的張力T與x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圖G24A水平外力F6 NB繩子的質(zhì)量m3 kgC繩子的長度l3 mD繩子的加速度a2 m/s27水平傳送帶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現(xiàn)將一小工件放到傳送帶上,設(shè)工件初速度為零,當它在傳送帶上滑動一段距離后速度達到v而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設(shè)工件質(zhì)量為m,它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在工件相對傳送帶滑動的過程中()A滑動摩擦力對工件做的功為B工件的機械能增量為C工件相對于傳送帶滑動的路程大小為D傳送帶對工件做功為零8我國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發(fā)射了月球探測衛(wèi)星“嫦娥二號”(CE2),CE2在橢圓軌道近月點Q完成近月拍攝任務(wù)后,到達橢圓軌道的遠月點P變

49、軌成圓軌道,如圖G25所示忽略地球?qū)E2的影響,則CE2()圖G25A在由橢圓軌道變成圓形軌道過程中機械能不變B在由橢圓軌道變成圓形軌道過程中線速度增大C在Q點的線速度比沿圓軌道運動的線速度大D在Q點的加速度比沿圓軌道運動的加速度大二、實驗題(共16分)9(8分)某探究小組利用如圖G26所示裝置探究平拋運動中機械能是否守恒在斜槽軌道的末端安裝一個光電門B,調(diào)節(jié)激光束與球心等高,斜槽末端水平地面上依次鋪有白紙、復寫紙,讓小球從斜槽上固定位置A點無初速釋放,通過光電門后落在地面的復寫紙上,在白紙上留下打擊印重復實驗多次,測得小球通過光電門的平均時間為2.50 ms.當?shù)刂亓铀俣葹?.8 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圖G26(1)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直徑如圖G27所示,則小球直徑為d_cm,由此可知小球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B_m/s;圖G27(2)實驗測得軌道離地面的高度h0.441 m,小球的平均落點P到軌道末端正下方O點的距離x0.591 m,則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解得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_m/s;(3)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實驗結(jié)果滿足小球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B與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求解的平拋初速度v0滿足_關(guān)系,就可以認為平拋運動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