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吳建華課后答案.docx_第1頁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吳建華課后答案.docx_第2頁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吳建華課后答案.docx_第3頁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吳建華課后答案.docx_第4頁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吳建華課后答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汽車發(fā)動機原理第三版課后答案第一章1. 簡述發(fā)動機的實際工作循環(huán)過程。1)進氣過程:為了使發(fā)動機連續(xù)運轉,必須不斷吸入新鮮工質,即是進氣過程。此時進氣 門開啟,排氣門關閉,活塞由上止點向下止點移動。2)壓縮過程:此時進排氣門關閉,活 塞由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缸內工質受到壓縮、溫度。壓力不斷上升,工質受壓縮的程度 用壓縮比表示。3)燃燒過程:期間進排氣門關閉,活塞在上止點前后。作用是將燃料的 化學能轉化為熱能,使工質的壓力和溫度升高,燃燒放熱多,靠近上止點,熱效率越高。4)膨脹過程:此時,進排氣門均關閉,高溫高壓的工質推動活塞,由上止點向下至點移 動而膨脹做功,氣體的壓力、溫度也隨之迅速下降。(

2、5)排氣過程:當膨脹過程接近 終 了時,排氣門打開,廢氣開始靠自身壓力自由排氣,膨脹過程結束時,活塞由下止點返回 上止點,將氣缸內廢氣移除。2. 畫出四沖程發(fā)動機實際循環(huán)的示功圖,它與理論示功圖有什么不同?說明指示功的概念 和意義。理論循環(huán)中假設工質比熱容是定值,而實際氣體隨溫度等因素影響會變大,而且實際循環(huán)中 還存在泄露損失.換氣損失燃燒損失等,這些損失的存在,會導致實際循環(huán)放熱率低于理論 循環(huán)。指示功時指氣缸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發(fā)動機氣 缸在-個工作循環(huán)中所獲得的有用功的數(shù)量。3. 提高發(fā)動機實際工作循環(huán)熱效率的基本途徑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實際

3、循環(huán)熱效率的基本途徑是:減小工質傳熱損失、燃燒損失、換氣損失、不完全燃 燒損失、工質流動損失、工質泄漏損失。提高工質的絕熱指數(shù)k??刹扇〉幕敬胧┦? 減小燃燒室面積,縮短后燃期能減小傳熱損失。(2).采用最佳的點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 角能減小提前燃燒損失或后燃損失。采用多氣門、最佳配氣相位和最優(yōu)的進排氣系統(tǒng)能 減小換氣損失。(4)加強燃燒室氣流運動,改善混合氣均勻性,優(yōu)化混合氣濃度能減少不完 答:優(yōu)點:混合氣均勻,燃燒較完全。對燃油共給及噴射系統(tǒng)沒特別高的要求。困難:1為防止爆燃采用較低壓縮比導致熱效率較低。2)濃混合氣的比熱容比低導致熱效率 低。3)只能用進氣管節(jié)流方式對混合氣量進行調節(jié)即所

4、謂量調節(jié)使得泵氣損失較大。4)在 化學劑量比附近燃燒,導致有害排放特別是NOx排放較高。5)用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油機, 它的過量空氣系數(shù)d)a必須控制在1左右,從而限制其性能進一步提高。解決途徑:采用稀薄燃燒汽油機。一類是非直噴式稀燃汽油機,包括均質稀燃和分層稀燃式 汽油機,另一類是缸內直噴式稀燃汽油機。13. 何謂稀燃、層燃系統(tǒng)?稀燃、層燃對汽油機有何益處?答:稀燃系統(tǒng)就是均質預混合氣燃燒,通過采用改進燃燒室、高湍流、高能點火等技術使汽 油機的穩(wěn)定燃燒界限超過a =17的系統(tǒng);分層燃燒系統(tǒng)就是在a更大的情況下,均質混合 氣難以點燃,為了提高稀燃界限,通過不同的汽流運動和供油方法,在火花塞附近

5、形成具有 良好著火條件的較濃的可燃混合氣,而周邊是較稀混合氣和空氣,分層燃燒低汽油機可穩(wěn)定 工作在a =2025范圍內。好處:使燃油消耗率降低,且提高排放性能。14. 電控汽油噴射系統(tǒng)與化油器相比有何優(yōu)點?答:1)可以對混合氣空燃比進行精確控制,使發(fā)動機在任何公開下都處于最佳工作狀態(tài), 特別是對過渡工況的動態(tài)控制,更是傳統(tǒng)化油器式發(fā)動機無法做到的。2)由于進氣系統(tǒng)不 需要喉管,減少進氣阻力,加上不需要對進氣管加熱來促進燃油的蒸發(fā),所以充氣效率高。3)由于進氣溫度低,使得爆燃燃燒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有可能采取較高的壓縮比,這對發(fā) 動機熱效率的改善時顯著的。4)保證各缸混合比的均勻性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6、,相對于發(fā)動 機可以使用辛烷值低的燃料。5)發(fā)動機冷起動性能和加速性能良好,過渡圓滑。17. 汽油機電控系統(tǒng)常將什么作為其控制目標?答:噴油時刻和噴油量。18. 電控系統(tǒng)的開、閉環(huán)控制各是指什么?電控汽油發(fā)動機開環(huán)控制是指發(fā)動機從冷車啟動,到達正常水溫這個過程,在此過程中, 噴油量是不受氧傳感器型號控制的,噴油量是偏多的,混合氣是濃的。閉環(huán)控制是指發(fā)動 機達到正常溫度后的噴油控制。噴油量根據(jù)氧傳感器的信號變化,動態(tài)調整噴油時間,將 混合比控制在1:14. 7上下一定范圍。第七章1. 研究發(fā)動機特性的意義時什么?答:發(fā)動機的特性是發(fā)動機性能的綜合反映,在一定條件下,發(fā)動機性能指標或特性參數(shù)隨 各

7、種可變因素的變化規(guī)律就是發(fā)動機的特性。研究發(fā)動機的特性是為了分析發(fā)動機在不同工 況下運行的動力性能指標、經濟性能指標、排放指標以及反映工作過程進行的完善程度指標 等。2. 發(fā)動機的性能包括哪幾方面?如何評價發(fā)動機性能?答:發(fā)動機性能包括:動力性能指標、經濟性能指標和排放性能指標。評價其性能需要對發(fā) 動機的特性進行分析和研究。用來表示發(fā)動機特性的曲線就是特性曲線,它是評價發(fā)動機的 一種簡單、直觀、方便的形式,時分析和研究發(fā)動機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段。3. 發(fā)動機的負荷特性如何測???在測取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內容?答:負荷特性是指當轉速不變時,發(fā)動機的性能指標隨負荷而變化的關系。用曲線的形式表 示,就是

8、負荷特性曲線。發(fā)動機的負荷特性曲線是在發(fā)動機試驗臺架上測取的。測取前,將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潤滑油溫度保持在最佳值;調節(jié)測功器負荷并改變循環(huán)供油最,使發(fā)動 機的轉速穩(wěn)定在某一常數(shù)。4. 試分析汽油機和柴油機負荷特性的特點。答:1)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普遍較高,且在從空負荷向中小負荷段過渡時,燃油消耗率下 降緩慢,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燃油經濟性明顯較差。2)汽油機排氣溫度普遍較高,且與負 荷關系較小。3)汽油機的燃油消耗量曲線彎度較大,而柴油機的燃油消耗量曲線在中、小 負荷段的線性較好。6. 對比分析汽油機和柴油機速度特性的特點;答:1)柴油機在各種負荷的速度特性下的轉矩曲線都比較平坦。汽油機的速度

9、特性的轉矩 曲線的曲率半徑較小,節(jié)氣門開度越小,轉矩峰值向低速移動,且隨轉速變化的斜率越大。2)汽油機的有效功率外特性線的最大值點,一般在標定功率點;柴油機可以達到的最大值 點的轉速很高,而標定點要比其低很多。3)柴油機的燃油消耗率曲線在各種負荷的速度特 性下都比較平坦,僅在兩端略有翹起,最經濟區(qū)的轉速范圍很寬。汽油機則不同,其油耗曲 線的翹曲度隨節(jié)氣門開度減小而劇烈增大,相應最經濟區(qū)的轉速范圍越來越窄。7. 衡量發(fā)動機克服短期超載能力的指標有哪些?汽油機、柴油機有什么區(qū)別?答:指標有:轉矩適應性系數(shù)KT,轉矩儲備系數(shù)叭KT值大表明隨著轉速的降低,Ttq 增加較快,在不換擋時,爬坡能力和克服短

10、期超載能力強。汽油機的外特性比柴油機外特性 的動力適應性好;因此,般不需要改造外特性配備調速裝置。柴油機需要采用專門設計的 調速器,在低于標定轉速進行校正,使輸出轉矩增大;高于標定轉速需要調速,避免超速。第八章1. 簡述發(fā)動機各種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氧化碳:輕度會引起頭痛惡心,中毒昏迷,重度死亡碳氫化合物:對人眼和呼吸道有傷 害氮氧化合物:高濃度會造成人中樞神經有輕度障礙。光化學煙霧:對人眼睛有刺激并破 壞呼吸道黏膜組織。微粒:傷害人體呼吸道。2. 簡述汽油機主要排放污染物及其生成機理。汽油機的主要排放物有CO、HC和NQx。CO的形成機理是混合氣不均勻,燃料不完全燃燒, C02和H20

11、在高溫時的裂解,HC的形成機理為冷激效應,油膜和沉積物吸附,火焰淬熄, 未燃碳氫化合物的氧化;NOx的形成機理氧氣濃度太大燃燒溫度高反應滯留時間長。3. 簡述柴油機主要排放污染物及其生成機理。柴油機的的污染物主要是微粒和NOx, NOx產生的原因是氧氣濃度太大燃燒溫度高反應滯 留時間長:微粒產生的原因是柴油機混合氣不均勻,盡管總體上是富氧,但還是會導致局 部缺氧形成微粒。9. 簡述發(fā)動機噪聲的來源。燃燒噪聲、進排氣噪聲、風扇噪聲、機械噪聲性曲線,它是評價發(fā)動機的一種簡單、直觀、 方便的形式,時分析和研究發(fā)動機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段。全燃燒損失。優(yōu)化燃燒室結構減少缸內流動損失。采用合理的配缸間隙,提

12、高各密封面 的密封性減少工質泄漏損失。4. 什么是發(fā)動機的指示指標?主要有哪些?答:以工質對活塞所作之功為計算基準的指標稱為指示性能指標。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 均指示壓力.指示功率.指示熱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5. 什么是發(fā)動機的有效指標?主要有哪些?答:以曲軸輸出功為計算基準的指標稱為有效性能指標。主要有:1)發(fā)動機動力性指標, 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轉矩.平均有效壓力.轉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發(fā)動機經濟 性指標,包括有效熱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發(fā)動機強化指標,包括升功率PL.比質量 mco強化 系數(shù)PmcCm.6. 總結提高發(fā)動機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的基本途徑。增大氣缸直徑,增加y

13、缸數(shù)增壓技術合理組織燃燒過程提高充吊:系數(shù)提高轉速 提高機械效率用二沖程提高升功率。7. 什么是發(fā)動機的平均有效壓力、油耗率、有效熱效率?各有什么意義?平均有效壓力是指發(fā)動機單位氣缸工作容積所作的有效功。平均有效壓力是從最終發(fā)動機 實際輸出轉矩的角度來評定氣缸工作容積的利用率,是衡量發(fā)動機動力性能方面的一個很 重要的指標。有效燃油消耗率是單位有效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時有效功消耗的燃 料量來表示。有效熱效率是實際循環(huán)有效功與所消耗的燃料熱量之比值。有效熱效率和 有效燃油消耗率是衡量發(fā)動機經濟性的重要指標。9.什么是機械效率?受哪些因數(shù)影響?有何意義?機械效率是有效功率與指示功率的比值.影響

14、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很多,除轉速、負荷、潤滑 油品質、冷卻液溫度和發(fā)動機技術狀況等使用因素外,還有燃燒最高壓力、氣缸尺寸和數(shù) 目、大氣狀態(tài)等結構設計參數(shù)和使用環(huán)境因素均會影響機械效率。氣缸內最高燃燒壓力 轉速或活塞平均速度負荷潤滑油品質和冷卻液溫度發(fā)動機技術狀況10. 如何測定機械效率?適用于汽油機的是哪種?為什么?示功圖法、倒拖法、滅缸法、油耗線法。適用于汽油機的是倒拖法。因為倒拖法只能用于 配有電力測功器的情況,而不適用于大功率發(fā)動機,較適用于壓縮比不高的汽油機的機械 損失。11. 簡述汽油機與柴油機工作循環(huán)的區(qū)別。汽油機與柴油機最大的區(qū)別在與引燃的方式以四沖程的發(fā)動機為例:四沖程發(fā)動機的工作

15、 過程:四沖程發(fā)動機是活塞往復四個行程完成i個工作循環(huán),包括進氣、壓縮、作功、排 氣四個過程。四行程柴油機和汽油機一樣經歷進 氣、壓縮、作功、排氣的過程。但與汽油 機的不同之處在于:汽油機是點燃,柴油機是壓燃。所以在汽油車上火花塞這個東西就是 用來點燃汽缸中油氣混和氣的.13. 為什么柴油機的熱效率要顯著高于汽油機?柴油機的壓縮比高,作功時膨脹得更厲害。2.柴油機油氣混合時空燃比遠大于1,做功沖 程長于汽油機,燃燒能量利用充分是富氧燃燒,燃料可以充分燃燒。汽油機燃燒的空燃比 在1左右,因為沒有足夠的假氣,汽油不能完全燃燒。14. 柴油機的工作循環(huán)為什么不采用等容加熱循環(huán)?定容加熱循環(huán)被壓縮的是

16、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要受混合氣體自燃溫度的限制,存在“爆 燃”的問題,效率不會太高;定壓加熱循環(huán)壓縮的僅僅是空氣,不存在"爆燃”的問題,效率 高,所以柴油機采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第二章1. 為什么發(fā)動機進氣門遲后關閉.排氣門提前開啟?提前與遲后的角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進氣門遲后關閉是為了充分利用高速氣流的動能,從而實現(xiàn)在下止點后繼續(xù)充氣,增加 進氣量。排氣門提前開啟是由于配氣機構慣性力的限制,若在活塞到下止點時才打開排氣門, 則在排氣門開啟的初期,開度極小,廢棄不能通暢流出,缸內壓力來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 回行時形成較大的反壓力,增加排氣行程所消耗的功。在發(fā)動機高速運轉時,同樣的

17、自由 排氣時間所相當?shù)那S轉角增大,為使氣缸內廢氣及時排出,應加大排氣提前角。2. 四沖程發(fā)動機換氣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時如何界定的?答:1)自由排氣階段:從排氣門打開到氣缸壓力接近于排氣管內壓力的這個時期。強制排氣階段:廢氣是由活塞上行強制推出的這個時期。進氣過程:進氣門開啟到關閉這段時期。氣門重疊和燃燒室掃氣:由于排氣門遲后關閉和進氣門提前開啟,所以進.排氣門同時打開 這段時期。3. 影響充量系數(sh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進氣門關閉時氣缸內壓力Pa,其值愈高,d)c值愈大。進氣門關閉時氣缸內氣體溫度Ta,其值愈高,4)c愈低。殘余廢氣系數(shù)丫,其值增大會使4)c下降。進排氣相位角:

18、合適的配氣相位應使Pa,具有最大值。壓縮比:壓縮比ec增加,會有所增加。近期狀態(tài):其對d)c影響不大。4. 提高發(fā)動機工作轉速,從換氣方面會遇到哪些阻礙因素?該如何克服?答:發(fā)動機轉速提高,氣體流速增大,?Pa顯著增加,(?Pa=X - P v 2 / 2 ),使迅速下 降(PaPs?Pa),從而使充量系數(shù)d)c下降。同時,進氣門進氣阻力、排氣門排氣終了廢 氣壓力增大,降低了充量系數(shù),增加了排氣損失。可適當加大進氣門退閉角,利用廢氣再循 環(huán)系統(tǒng),降低進排氣系統(tǒng)的阻力,減少對進氣充量的加熱,合理選擇進、排氣相位角。5. 什么是進氣管動力效應?怎樣利用它來提高充量系數(shù)?答:進氣管具有較K:的長度時

19、,由于管內氣體具有相當慣性和可壓縮性,所以在活塞變速運 動以及進氣過程間歇而又周期性的作用下,進氣管內的氣體壓力、流速、密度、聲速、溫度 等物理量做周期性的變動叫進氣管動力效應。利用:如果進氣管長度適當,使從膨脹波發(fā) 出到壓縮波回到氣缸處所經過的時間,正好與進氣門從開啟到關閉所需的時間配合,即壓縮 波到達氣缸時,進氣門正好處于關閉前夕,則能把較高壓力的空氣關在氣缸內,得到增壓效 果。6. 什么叫進氣馬赫數(shù)?它對充量系數(shù)有什么影響?答:進氣馬赫數(shù)M時進氣門處氣流平均速度Vm與該處聲速。之比。大量試驗結果表明:當 M超過一定數(shù)值時,大約在0.5左右,充量系數(shù)dc便急劇下降。第三章2. 增壓前、后發(fā)

20、動機的性能參數(shù)時如何變化的?增壓后,可以提高進氣密度,提高平均指示壓力,而平均機械損失基本不變,即提高了內燃 機的機械效率,同時,充量系數(shù)也增大,所以,有效功率和燃油經濟性都得到提高。3. 為什么增壓后需要采用進氣中冷技術?答:對增壓器出口空氣進行冷卻,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發(fā)動機進氣管內空氣密度,提高發(fā) 動機的功率輸出,另一方面訶以降低發(fā)動機壓縮始點的溫度和整個循環(huán)的平均溫度,從而降 低發(fā)動機的排氣溫度、熱負荷和NOx的排放。5. 車用發(fā)動機采用增壓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答:1)適當降低壓縮比,加大過量空氣系數(shù)。2)對供油系統(tǒng)進行結構改造,增加每循環(huán)供 油率。3)合理改進配齊相位。4)進排氣系統(tǒng)設

21、計要與增壓系統(tǒng)的要求一致。5)對增壓器 出口空氣進行冷卻。7. 汽油機增壓的技術難點有哪些?答:限制汽油機增壓的主要技術障礙時:爆燃、混合氣的控制、熱負荷和增壓器的特殊要求 等。第四章1. 我國的汽油和輕柴油時分別根據(jù)哪個指標來確定牌號的?答:汽油根據(jù)辛烷值來確定牌號;輕柴油按凝點來確定牌號。2. 蒸發(fā)性不好和太好的汽油,在使用中各有什么缺點和可能產生的問題?答:蒸發(fā)性過強的汽油在炎熱夏季以及大氣壓力較低的高原和高山地區(qū)使用時,容易使發(fā)動 機的供油系統(tǒng)產生“氣阻”,甚至發(fā)生供油中斷。另外,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蒸發(fā)損失也會 增加;蒸發(fā)性若的汽油,難以形成良好的混合氣,這樣不僅會造成發(fā)動機啟動困難

22、,加速 緩慢,而且未氣化的懸浮油粒還會使發(fā)動機工作不穩(wěn)定,油耗上升。如果未燃盡的油粒附著 在氣缸壁上,還會破壞潤滑油膜,甚至竄入曲軸箱稀釋潤滑油,從而使發(fā)動機潤滑遭破壞, 造成機件磨損增大。3. 試述汽油辛烷值和柴油十六烷值的意義。答:辛烷值用來表示汽油的抗爆性,抗爆性時指汽油在發(fā)動機氣缸內燃燒時抵抗爆燃的能力。 辛烷值是代表點燃式發(fā)動機燃料抗爆性的一個約定數(shù)值。在規(guī)定條件下的標準發(fā)動機試驗中 通過和標準燃料進行比較來測定。采用和被測定燃料具有相同的抗爆性的標準燃料中異辛烷 的體積百分比來表示。柴油十六烷值時用來評定柴油的自燃性。將十六烷值規(guī)定為100的正十六烷和規(guī)定十六烷值 為0的a -甲基

23、荼按不同比列混合得出不同十六烷值的標準燃料,其十六烷值為該混合氣中正 I六烷的體積百分比。如果某種柴油與某標準燃料的自燃性相同,則該標準燃料的I六烷值 即為該柴油的I六烷值。4. 什么是過量空氣系數(shù)?它與混合氣濃度有什么關系?答:發(fā)動機工作過程中,燃燒1kg燃油實際共給的空氣量與理論空氣量之比,稱為過量空氣 系數(shù)。過量空氣系數(shù)大于1稱為稀混合氣,等于1稱為標準混合氣,小于1稱為濃混合氣。8. 發(fā)動機采用代用燃料的意義是什么?答:減緩石油消耗速度,改善發(fā)動機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降低有害物質排放。第五章3. 什么時供油提前角和噴油提前角?解釋兩者的關系以及他們對柴油機性能的影響。答:供油系統(tǒng)的理

24、論供油始點到上止點為止,曲軸轉過的角度叫供油提前角。噴油器的針閥 開始升起也就是噴油始點到I.止點間曲軸轉過的角度叫噴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的大小決定 了噴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越大,噴油提前角約到。但兩者并不同步增大,兩者之差稱為噴 油延遲角。性能的影響:噴油延遲角限制了柴油發(fā)動機的轉速,即發(fā)動機轉速越高,高壓油 管越長,噴油延退角越大,它越大,在著火期間噴入的油越多,低壓油噴入氣缸的量增多, 燃油霧化變差,燃燒不充分,易產生積碳堵塞噴油孔的現(xiàn)象,降低柴油機的性能。4. 什么是噴油嘴流通特性?說明噴油嘴流通截面對噴油過程和柴油機性能的影響。答:噴孔流通截面積與針閥升程的關系稱為噴油器的流通特性。

25、噴油嘴的流通截面積隨針 閥的I.升而增大,其增大的速度與著火后期的噴油量有直接關系。若初期的流通面積增長快, 則著火后期噴油量增多,低壓油噴入氣缸的量增多,燃油霧化變差,燃燒不充分,易產生枳 碳堵塞噴油孔的現(xiàn)象,降低柴油機的性能。5. 柴油機有哪些異常噴射現(xiàn)象和他們可能出現(xiàn)的工況?簡述二次噴射產生的原因和危害及 消除方法。答:柴油機有二次噴射、斷續(xù)噴射、不規(guī)則噴射、隔次噴射和滴油這幾種異常噴射現(xiàn)象。二 次噴射易發(fā)生在高速、大負荷工況下;斷續(xù)噴射常發(fā)生于某一瞬間噴油泵的供油量小于噴油 器噴出的油量和填充針閥上升空出空間的油量之和。不規(guī)則噴射和隔次噴射易發(fā)生在柴油機 怠速工況下。二次噴射是因為噴油

26、系統(tǒng)內的壓力高、變化快,噴油峰值壓力高達100MP甚至 200MP,而谷值壓力由于出油閥減壓容積中的作用接近零甚至真空,在壓力波動影響下針閥 落座后再次升起造成的。由于二次噴射是在燃油壓力較低的情況卜噴射的,導致這部分燃油 霧化不良,燃燒不完全,碳煙增多,并易引起噴孔積炭堵塞。此外,二次噴射還使整個噴射 持續(xù)時間拉長,則燃燒過程不能及時進行,造成經濟性下降,零部件過熱等不良后果。為 避免出現(xiàn)不正常噴射現(xiàn)象,應盡可能地縮短高壓油管的長度,減小高壓容積,以降低壓力波 動,減小其影響。并合理選擇噴射系統(tǒng)的參數(shù)。6. 噴霧特性與霧化質量的指標和參數(shù)有哪些?答:油束射程L、噴霧錐角B、油束的最大寬度B、

27、貫穿率。油束的霧化質量般時指油束 中液滴的細度和均勻度。評價噴霧粒徑的指標有平均粒徑、索特粒徑和粒徑分布。8. 燃燒放熱規(guī)律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柴油機合理的燃燒放熱規(guī)律?答:一般將燃燒放熱始點(相位)、放熱持續(xù)期和放熱率曲線的形狀稱為放熱規(guī)律三要素。 合理的放熱規(guī)律是:燃燒要先緩后急。在初期的燃燒放熱要緩慢以降低NOx的排放,在中期 要保持快速燃燒放熱以提高.動力性和經濟性能,在后期要盡可能縮短燃燒以便降低煙度和顆 粒的排放。9. 簡述柴油機混合氣形成特點及方式柴油機中的混合氣形成過程一般從燃料噴入氣缸開始至燃料噴完后的一段時間時止。由于 柴油機的混合氣形成時間比汽油機短促的多,而且柴油的蒸發(fā)

28、性和流動性都較汽油差,使 得柴油難以在燃燒前徹底霧化蒸發(fā)并與空氣均勻混合。因此柴油機不得不采用較大的過量 空氣系數(shù),使得燃燒比較完全。柴油揮發(fā)性差,不易形成混合氣,從而造成液滴一蒸汽一 空氣混合一起的燃燒現(xiàn)象燃料空間霧化混合方式(簡稱空間式)壁面油膜蒸發(fā)混合方式(油 膜式)空間霧化一一油膜混合方式(復合式)。10. 簡述直噴式燃燒室柴油機的性能特點,并與分割式燃燒室柴油機做對比。1)經濟性好,有效燃油消耗率低。比分隔式燃燒室燃油消耗率低10%-20%; 2)燃燒室結 構簡單,散熱損失小,冷啟動性能好,經濟性好;3)對噴射系統(tǒng)要求高,特別是開式燃燒 室;4)半開式燃燒室對進氣道有較高的要求;5)

29、 NOx排放量比分隔式高,特別在高負荷 區(qū)域,約高一倍;6)對轉速的變化較為敏感,特別是半開式燃燒室,較難同時兼顧高速和 低速工況性能。7)壓力升高越大,燃燒越大,工作越粗暴。11. 柴油機燃燒過程優(yōu)化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答:(1)油-氣-燃燒室的最佳配合。(2)控制著火落后其內混合氣生成量。(3)合理組 織燃燒室內的渦流和湍流運動。(4)緊湊的燃燒室形狀。(5)加強燃燒期間和燃燒后期的 擾流。(6)優(yōu)化運轉參數(shù)。12. 什么是柴油機合理的噴油規(guī)律?答:噴射開始時段的噴油率不能太高,以便控制著火落后期內形成的可燃混合氣量,降低初 期放熱率,防止工作粗暴。在燃燒開始后,應有較高的噴油率以期縮短噴油

30、持續(xù)期,加快燃 燒速率,同時盡可能減少噴油系統(tǒng)中的燃油壓力波動,以防止不正常噴射現(xiàn)象。第八草1. 說明汽油機燃燒過程各階段的主要特點,以及對它們的要求。著火落后期它是從火花塞點火到火焰核心形成的階段這段時期占整個燃燒時間的15%左 右,要求是盡量縮短著火落后其并要保持穩(wěn)定;明顯燃燒期是火焰中心傳遍整個燃燒室的 階段,是燃燒的主要時期,要求一般Pmax在上止點后12-15度ca出現(xiàn);后燃期是明顯燃 燒到基本上完全燃燒為止,要求盡可能縮短后燃期2. 爆燃燃燒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答:燃燒室邊緣區(qū)域混合氣也就是末端混合氣燃燒前化學反應過于迅速,以至在火焰鋒面到 達之前即以低溫多階段方式開始自然,引發(fā)爆燃。爆燃會給柴油機帶來很多危害,發(fā)生爆燃時,最高燃燒壓力和壓力升高率都急劇增大,因而 相關零部件所受應力大幅增加,機械負荷增大;爆燃時壓力沖擊波沖擊缸壁破壞了油膜層, 導致活塞、氣缸、活塞環(huán)磨損加劇,爆燃時劇烈無序的放熱還使氣缸內溫度明顯升高,熱負 荷及散熱損失增加,這種不正常燃燒還使動力性和經濟性惡化。3. 爆燃和早燃有什么區(qū)別?答:早然是指在火花塞點火之前,熾熱表面點燃混合氣的現(xiàn)象。爆燃是指末端混合氣在火焰 鋒面到達之前即以低溫多階段方式開始自然的現(xiàn)象。早燃會誘發(fā)爆燃,爆燃又會讓更多的熾 熱表面溫度升高,促使更加劇烈的表面點火。兩者相互促進,危害更大。另外,與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