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2)_第1頁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2)_第2頁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田東縣林逢鎮(zhèn)保群小學 蒙芝麻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品味精煉準確的語言。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樂于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感悟和體驗三次科學試驗的過程。2、理解蝙蝠夜間探路和雷達工作的原理。教學準備:PPT輔助課件、三次試驗表、仿生學小資料。教學過程一、交流資料,引入內容。1多媒體出示“蝙蝠”圖,問:這是什么?師根據回答板書:蝙蝠2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了解的有關蝙蝠資料。師論述:無論何種蝙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能在夜里安全的飛行。 3師:接下來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蝙蝠夜里飛

2、行的句子。二、學習第三自然段1多媒體展示第三自然段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3剛才讀的時候,你都畫了哪些句子?從這些句子當中你感受到了蝙蝠飛行的什么特點?(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課件上畫句子,圈詞語)(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2)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贊嘆、佩服)4想一想:你有什么問題?(怎樣探路的)過渡:對呀,這時候我們都會想教師指末句,生齊讀。為了弄清這個問題,100多年前,科學家就做了無數次試驗。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五自然段,看看科學家都做了哪些試驗吧。三小組交流學習第四、五自然

3、段1自由朗讀課文2師出示試驗表格,學生分組按照試驗表格來討論交流三次試驗3集體匯報學習成果。(1)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第一次試驗的表格。(2)小組選出代表來完成表格,并根據表格表述試驗的方法、過程、結果及試驗證明了什么。 小結:三次試驗證明了(多媒體出示課件: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學生齊讀。過渡:請同學們把這句話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你還想知道什么?(怎樣配合探路)四、學習蝙蝠探路的方法 1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蝙蝠探路的句子。 2提問:你畫了哪些句子,你能理解它嗎? 3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理解,師相機板書:蝙蝠、嘴、超聲波、障

4、礙物、耳朵。并請學生給板書加箭頭,使它成為一幅完引導學生整的蝙蝠探路示意圖。 4引導學生根據示意圖理解蝙蝠的探路方法,并能正確流利的表述出來。小結: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雷達(板書:雷達)過渡:那雷達是怎樣工作的呢?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八自然段,同時也幫老師設計一個雷達探路的示意圖。五、自學雷達探路原理 1自學課文,并設計示意圖。 2生上黑板板書示意圖,師生共同點評。小結: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示意圖,找找蝙蝠和雷達之間的對應關系。多媒體出示課件:雷達的天線相當于蝙蝠的()。雷達的無線電波相當于蝙蝠的()。雷達的熒光屏相當于蝙蝠的()。六、總結全文,拓展知識 1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雷達,這就是蝙蝠與雷達的聯系,所以課題要用“和”來連接。( 板書:和) 2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是現代科學仿生學的其中一個例子,老師也找了一些資料,同學們來猜猜看。(師出示多媒體課件,生猜) 3同學們還知道哪些仿生的發(fā)明?七、布置作業(yè) 1、閱讀有關動、植物秘密的書籍。 2、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