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洞教學設計_第1頁
雙龍洞教學設計_第2頁
雙龍洞教學設計_第3頁
雙龍洞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執(zhí)教者: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甘密教材分析這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也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游記。文章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 融情于景, 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賞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文章按游覽順序記敘, 依次寫了游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 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 通過描寫路上景色的明艷、溪流的歡唱、外洞的寬敞,以及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低、小”,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輪美奐,令人感到身臨其境。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課文按兩條線索來寫。一條是作者的

2、游覽順序,是“順”的線索,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另一條是泉水、溪水的來路,是“逆”的線索。兩條線索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使景點的方位和作者觀察的移動有機結合,同時移步換景,堪稱游記體文章的典范。 其中“過孔隙”一段, 以“段”的形式,集中體現(xiàn)出游記體“篇”的特點, 將游程、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 是中年級學生學寫游記的優(yōu)秀范本。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觀察仔細, 語言樸實準確, 描寫生動形象, 敘述有詳有略,分別詳寫了孔隙、內洞的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選編本課的意圖, 一是通過閱讀, 讓學生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是通過感悟, 讓學生了解作者按游覽順序記敘的表達方式

3、,并體會、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 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現(xiàn)手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 教學的難點是指導學生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感覺身臨其境。針對 2011 年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加大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其中第二學段應落實“段”的訓練。所以本課作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旨在抓住游覽順序,通過感知整體,了解游記特點,然后重點講“過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達特色,并指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2. 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4. 領悟

4、移步換景的游記特點,體會并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重點難點1. 學習按游覽順序記敘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2. 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合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教學準備教師搜集有關表現(xiàn)祖國大好山河的風景圖、 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做成 ppt 課件。要求學生提前預習, 讀課文、認生字、標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現(xiàn)場用展示臺予以展示呈現(xiàn)。教學過程一、課前談話同學們,祖國的山川秀美,到處都有迷人的景色。瞧,這是哪兒?(課件出示廈門鼓浪嶼圖片) 這迷人的風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文: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5、再看看老師家鄉(xiāng)的一處美景(課件出示江西廬山圖片),你看到這樣的景致,能像老師剛才一樣想起怎樣的詩句呢?談話時,課件出示畫面,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并結合已學的詩文表達情意。二、揭示課題,反饋預習,整體感知1. 出示圖片,揭示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2. 點明體裁特點,介紹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游記)3. 結合課前預習,反饋預習成果,學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對照課文,互相交流討論。小結: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通過預習,我們了解了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交待游程(板書)是游記的一大特點。 所到之處,葉老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怎

6、樣獨特的感受呢?(板書:見聞感受)讓我們走進課文,隨著葉老到字里行間去游歷一番。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雙龍洞”得名1.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 學習生字新詞,注意“浙、蜿”等字的讀音。(課件出示詞語)浙江臀部稍微額角蜿蜒3. 指導學生結合漢字形聲字構字法,理解“蜿蜒”的詞義,并引導學生結合舊知,聯(lián)系生活,學會運用“蜿蜒”。4. 讀課文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引導學生感悟“雙龍洞”得名的由來。四、精讀課文,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一)找出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見聞及感受1.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游雙龍洞的?( 4 -7 自然段

7、)2. 默讀,思考: 4-7 自然段寫了哪些景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答。(板書:外洞、孔隙、內洞)最令你好奇難忘的是哪兒?(孔隙)(二)重點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1. 指名讀,全班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2. 理解“孔隙”詞義,再借助圖片揭示孔隙的特點:窄小(板書)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心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課件出示句群 1: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 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具體寫孔隙的窄小。)課件出示句群 2:眼前昏暗了,

8、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覽的感覺具體寫孔隙的窄小。)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臥小舟,工人拉著繩,幫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指導朗讀句群: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 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 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我又師生共同小結寫法: 葉老沒有直接點明孔隙的窄小, 而是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4. 讀寫互動,遷移運用。出示幾幅圖:海洋館、吊橋 ,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仿照孔隙的寫法,寫出自己游歷的感受。師生交流、反饋。5. 梳理游記內容,發(fā)現(xiàn)構段特點。找找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表達方式上,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奧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