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材料真正成為幼兒科學探索的助推器_第1頁
讓材料真正成為幼兒科學探索的助推器_第2頁
讓材料真正成為幼兒科學探索的助推器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材料真正成為幼兒科學探索的助推器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 發(fā)現(xiàn)者,知識經驗的建構者。而適宜的物質材料、恰當?shù)耐?放方式是啟迪幼兒智慧,幫助幼兒獲取科學經驗的關鍵,是 打開幼兒科學探究興趣大門的鑰匙,材料在科學探究活動中 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綱要也強調: “提供豐富的可 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 提供活動的條件。 ” 那么在幼兒科學活動的組織中,教師應 如何投放科學操作探索的材料,才能有效維持孩子科學探索 的興趣,支持孩子的操作活動呢?一、根據活動目標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確保探索順 利展開材料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物質基礎,幼兒是通過對材 料的

2、操作、擺弄來建構經驗、獲取知識的。因此,通過活動 需要幼兒構建什么經驗,獲取什么知識就需要教師投放什么 材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幼兒的探索順利展開,確?;顒幽?標有效達成。案例一:老師,我的紙桌不能放積木大 4 班活動室里,王老師正在組織孩子們進行“紙桌” 的科學探索活動,目的是想通過“紙桌”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桌腳的形狀與桌面承重能力的關系?;顒右婚_始王老師就向孩子們提出了第一步的實驗要求: “小朋友們,今天老 師要請你們來動動小腦筋,用兩張紙做一張能站起來的桌 子,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老師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動 起手來,開始探索用兩張白板紙做一張能站立的桌子。不一 會,許多孩子都完成了一

3、張站立的桌子,有的孩子想出了用 一張紙做桌面,另一張紙一折三做桌腿的方法做成了一張站 立的桌子;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用一張紙做桌面,另一張紙卷 成圓桶做桌腿的方法做成了一張站立的桌子 看到通過自己的探索能使兩張紙變成一張站立的紙桌,孩子們的臉上 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悅。正當孩子們沉浸在探索成功的喜悅之 中時,老師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探索任務: “現(xiàn)在,要請你們 在做好的紙桌上放上積木,看看誰的紙桌本領大,放的積木 多”,于是,孩子們又紛紛拿起積木開始嘗試在自己的紙桌 上擺放積木。王老師則在活動室中來回地巡視,觀看孩子們 的操作情況,只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往自己的紙桌上擺放著 積木,可不管怎樣認真、小心,當積

4、木放上紙桌時紙桌就軟 軟地倒塌了。幾遍失敗后,幾個孩子開始不耐煩了,大聲地 喊道:“老師,我的紙桌不能放積木” ,接著,又有幾個孩子 喊道:“老師,紙桌不能放積木” ,看到孩子們的操作沒有達 到自己預設的目標,自己的教學將無法按照預設的進行下 去,王老師急得大喊: “孩子們,再試試看,再試試看, ”可 不管孩子們怎么努力,還是沒有辦法將積木穩(wěn)穩(wěn)地放到桌子 上。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為什么預設的應該可以完成的實驗 孩子們卻沒有一個能完成,以至于使老師的教學無法進行下 去呢?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王老師所提供的供幼兒操作 的材料紙在大小和質地上都不利用幼兒完成此實驗。首先, 王老師所提供的紙是作畫用的白

5、板紙,質地比較軟,雖然能 做成一張能站立的紙桌,但要讓這種紙桌承受積木的重量當 然是不大可能的;要讓紙桌能放上積木,王老師應該為幼兒 提供質地較硬的卡紙或者硬板紙。其次,王老師所提供的紙 比較小,所以幼兒所做成的紙桌桌面與桌腿也都比較小,小 的紙桌所能承受的壓力也相對比較小,所以讓幼兒在這種小 紙桌上放積木這個實驗就比較難以完成,要讓紙桌承受積木 的重量,除了紙的質地要堅硬外,紙張的大小也應該適宜。由此可以看出,為幼兒提供恰當?shù)牟僮鞑牧鲜怯變和瓿?操作任務,獲得成功體驗的重要保證。作為教師,在為幼兒 提供操作材料之前對于材料的性能、質地都應作細致、周密 地考慮,盡量使所投放的材料與活動的目標相

6、一致。二、遵循幼兒年齡特點投放趣味性材料,激發(fā)幼兒操 作興趣只有當幼兒對材料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去饒有興趣地 擺弄它,操作它,才能在擺弄、操作中得到了快樂,建構知 識經驗。投放的材料應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和幼兒年齡特 點,應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案例二:水中開花 活動室中,張老師正組織孩子們探索比較各種不同的紙 張的不同吸水功能,這是一堂園內教研活動的試教活動,為 了達成教學目標,張老師為孩子們提供了每人一套各種質地 的正方形紙片,每桌一盆水,探索前,老師說: “孩子們, 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幾張紙,看看這些紙一樣嗎?它們分 別是什么紙?”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這幾 張紙分別是不同質地的

7、白板紙、牛皮紙、硬板紙、宣紙和皺 紋紙。于是老師又說: “孩子們,那這些紙放在水里會怎么 樣呢,我們來試一試吧, ”于是孩子們將老師提供的紙一張 張地放在水盆里,有幾個男孩子一會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水 盆中被紅色皺紋紙染紅的紅水上了,而對于各種紙在水中的 變化則關注甚少,顯然,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并沒有達到最佳 地狀態(tài),他們的探究時間也沒有維持長久。于是,張老師就 根據試教的情況對所提供的探索材料進行了改變,她將供幼 兒實驗、探索的紙張折成了一朵朵不同質地的花朵,活動一 開始,張老師就對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 了許多漂亮的紙花,這些紙花有什么不一樣?在老師的提問 下,孩子們很快發(fā)現(xiàn)了這

8、些紙花有的的用皺紋紙折的,有的 是用白板紙折的,有的是用牛皮紙折的,有的是用瓦楞紙折 的于是老師又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任務“今天老師要請 你們用紙花和水來玩游戲,一邊玩一邊仔細地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 么有趣的現(xiàn)象” 。于是孩子們便興致勃勃地玩起了紙花與水 的游戲,因為一心想要發(fā)現(xiàn)紙花在水中的有趣現(xiàn)象,所以孩 子們個個都專心致致地盯著水中的紙花,等待著奇跡出現(xiàn), 突然有一個孩子大聲地喊道: “老師,我發(fā)現(xiàn)紙花在水中開 花了”,“我的紙花也在水中開花了” “我的也開啦” ,接著不 斷地有孩子大聲地向大家匯報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探索的 興致甭提有多高。這時,張老師又向孩子們提出了另一個問 題,“那是不是你剛才

9、用的所有的紙花在水中都能開花的 呢?”老師的一句話將孩子們的注意又引到了水盆中浮在水 面上的那些怎么也不肯開花的牛皮紙做的紙花上,于是孩子 們很快發(fā)現(xiàn)了原來牛皮紙做的花在水中不能開花,于是張老 師又向孩子們拋出了又一個問題: “那為什么有的紙花在水 中會開花,而有的紙花在水中不會開花呢?”一些聰明的孩 子馬上就想出了因為有的紙很能吸水,所以放到水中一會就 開花了,而有的紙象牛皮紙不吸水,所以牛皮紙做的花放在 水中不能開花。 在這個案例中,為什么兩次操作、 探索,幼兒的興趣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張老師為幼 兒提供了一張簡單的紙,讓幼兒機械地去觀察各種紙在水中 的吸水情況,而第二次張老師則選擇

10、了幼兒喜歡的游戲的操 作方式讓幼兒玩“水中開花”的游戲,巧妙地把要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物化在幼兒使用材料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從而有效地維持了幼兒的操作興趣、提高了幼兒操作、探索的主動性, 使幼兒的觀察、探索達到了最佳的狀態(tài),使活動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愛玩、會玩是孩子的天性,生動、有趣的科學活動,正 吻合了游戲的特征,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方式,科學活動中 運用游戲的生動性、趣味性,借助游戲或者幼兒喜歡的操作 方式合理調整材料的使用方式, 能讓幼兒充分地探索、 觀察, 使活動達到最佳效益。三、根據探索需要投放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滿足幼兒操 作需求充足的材料不僅可以給幼兒較多的選擇機會,而且還可 以避免幼兒在操作

11、的過程中出現(xiàn)“無所事事”和爭搶沖突的 情況。在準備材料時,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供什么材料,還要 考慮提供多少材料。只有提供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才能滿足每 個幼兒在活動中的操作需求。案例三:泡泡的秘密 幼兒園的操場上,楊老師正在組織小班孩子玩吹泡泡的 游戲,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游戲,發(fā)現(xiàn)用泡泡液吹泡泡的方法 及泡泡的特性,根據小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還不 夠強的特點?;顒忧埃瑮罾蠋熅桶l(fā)動幼兒一起收集了很多小 瓶子,在挑選整理后,她給每個幼兒準備了人手一份泡泡液 和吸管,讓幼兒每人都擁有自己的一份操作材料,而且用完 了還可以到老師那里去加。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了充足的 操作、探索的材料。在探索吹泡泡的過

12、程中,幼兒顯得格外 專注,滿足,因為他們不用擔心泡泡液會吹光,或跟別的小 朋友合拿一個小瓶子而發(fā)生爭論。孩子們專注地玩著,在快 樂中樂發(fā)現(xiàn)了關于吹泡泡的很多秘密。由此可見,材料是激發(fā)幼兒進行探究的主要因素,數(shù)量 充足的操作材料是幼兒科學探究的基礎。隨著幼兒探究意識 與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幼兒往往在實驗中需要反復地嘗試與思 考,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有利于他們在不斷地反思與嘗試的過程 中,使原有的想法與新的經驗獲得碰撞,不斷地在將舊經驗 運用于新情景的過程中主動地構建新知。四、根據幼兒操作需求合理地擺放材料,保持幼兒探 索興趣適宜的材料,恰當、合理的投放方式是幼兒操作探索順 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在科學活動中,

13、有了豐富的材料,如何 適宜地投放?即教師如何根據幼兒操作需要巧妙地設計材 料的投放方式,是引發(fā)、維持幼兒探究興趣的重要保證。案例四:運水在“運水”的科學探索活動中,蔡老師將小朋友排成了 四排,為小朋友準備了每人一個裝水的用具,有:杯子、瓶 子、塑料袋子、海綿、針筒、小水桶,小籃子等,還準備了 四大盆水,分別擺在四排小朋友的前面,準備讓小朋友們通 過自己的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工具能夠裝水、運水?;顒?開始前,老師對小朋友說: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用 手里的工具來將水盆里的水運到前面的水桶里,看看哪種工 具能運水?請你把能運水的工具記錄下來。等會兒運的時 候,一排上的兩個小朋友一起運, 運好

14、了回來排在隊伍后面, 然后再后面兩個小朋友接上去運” 。于是孩子們按照老師的 要求排著隊兩個兩個小朋友開始運水了。雖然是兩個兩個小 朋友一起運,但后面的小朋友還是耐不住等待的“寂寞” , 他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了其他的地方,一些孩子開始用手 中的工具玩起了其他的游戲??吹胶⒆觽兊幕顒优d趣沒有自 己所預想的那樣高漲,蔡老師急得在隊伍后面不停地提醒著 那些“開小差”小朋友認真參與運水的游戲。在這個案例中,雖然蔡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較豐富的 操作、探索的工具,但由于蔡老師對這些材料投放、擺放的 方式和位子不恰當(特別是四個水盆的位子) ,而導致了一 些小朋友由于在操作過程中因排隊等待的時間較長,而失去 了操作的興趣。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應為每個孩子提供充分 探索活動的機會和條件,盡量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這樣才 能讓幼兒保持持久的探索興趣,在這個活動中,蔡老師可以 將四個水盆分散擺放在場地的四周,將運水的器具擺放在幾 個籮筐里,然后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小朋友自由地選用工具去 運水,這樣小朋友不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運水工具的運水功 能,而且也不會因為較多的等待而失去探索的興趣。由此可以看出,材料投放的方式、擺放的位子在一定程 度上都影響著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及效果,為此,在科學活 動中,供幼兒操作、探索的材料如何投放,擺放在什么位置 老師都要從利于孩子操作、探索的角度出發(fā)做全面細致的考 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