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1頁
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2頁
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3頁
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4頁
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設計與反思 發(fā)布者: 商建軍      發(fā)布時間: 2012-5-13 13:14:04 教材1、復習雙手胸前傳接球;2、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目標1、 鞏固、提高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2、 學會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技術;3、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發(fā)揮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靈活多變地掌握各種傳接球技術。場地器材籃球場一個,籃球38個,收錄機一臺,小黑板二塊。課的結(jié)構(gòu)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法與要求運動量次數(shù)時間強度開始部分一、課堂常規(guī):1、體育委員整隊集合,報告人數(shù);2、師生問好;3、教師宣布本課的內(nèi)容與任務;4

2、、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二、集中注意力練習:拋球擊掌方法:教師手持球向上拋起,球一離手,學生立即連續(xù)擊掌,球落到教師手中,學生馬上停止,擊掌次數(shù)多者為勝。組織:成四列橫隊站立        ××××××        ××××××          

3、                                  要求:快、靜、齊組織:同上要求:1、思想集中      2、眼睛注意球。        &#

4、160;   2    1       1            小  準備部分一、球操:學生自編內(nèi)容,小組長自已指揮進行練習。練習隊形如下: ×××××× ×××××××

5、;           ×                 組織:全班分成四小組,由小組長各自帶領本組成員,自動散開。教法:    1、小組長示范、講解,學生跟著練習;    2、小組長帶領學生隨音樂練習球操 ;    要求:動作協(xié)調(diào)幅度大

6、,控制好球,隊伍整齊。  4小課的結(jié)構(gòu)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法與要求運動量次數(shù)時間強度準備部分二、游戲:傳球接力賽1、將游戲者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隊(男女各兩隊);××××××    ××××××          2、每組須連續(xù)傳完3個球:男1女1男2女2男3女3依次進行。 規(guī)則:    1、按照教師規(guī)定的方法傳球;&

7、#160;   2、球在哪里丟失,應在哪里撿起來繼續(xù)傳球;    3、先傳完的一組為勝。    教法:    1、教師講解方法、規(guī)則;    2、練習、比賽。    要求:    按規(guī)則進行    團結(jié)協(xié)作,聽從指揮。14中基本部分一、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要領:    1、傳球:伸前臂,手腕轉(zhuǎn)抖,拇指壓、食指中指彈撥,出手后拇指、手

8、心向下、四指向前;口訣:雙手持球在胸前,抬頭屈膝步自然,蹬伸翻腕將球傳,重心前移球后旋。    2、接球:伸臂接球、屈肘緩沖。即:迎、接、收。    重點難點:翻腕抖指,立腕迎球。二、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    傳球要領:以右手傳球為例,兩腳前后開立,左腳在前,兩膝微屈,雙手持球于右肩側(cè)方,右手用手指和掌根控制住球,掌心空出,身體側(cè)對傳球方向,重心落在右腳上,傳球時,右臂將球引向右肩前上方,利用上體轉(zhuǎn)動把身體重心移到左腳上,同時右臂迅速向傳球方向揮動,手臂伸直時,利用扣腕和手指的力量將球傳出,距離較遠時右

9、臂可向后引,用右腳蹬地和腰部扭轉(zhuǎn)的力量將球傳出。    接球要領:原地右手單手接球時,右腳向來球方向邁出一步,身組織:練習隊形同上。    教法:    1、教師講解要領且示范12次;    2、結(jié)合蹬地學生練習;    要求:    傳球到位,力度適中,    動作正確,保持平衡。      組織:練習隊形同上。  

10、  教法:    1、教師講解要領且示范23次;    2、學生徒手模仿練習5次;    3、學生持球近距離練習,教師講評;    4、結(jié)合蹬地,腰部轉(zhuǎn)動,伸臂、扣腕等力量中等距離傳球。    普遍現(xiàn)象集體糾正,個別現(xiàn)象單獨糾正。    要求:    傳球到位,力度適中,    動作正確,全身協(xié)調(diào)。    &

11、#160; 7            7    中            中課的結(jié)構(gòu)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法與要求運動量次數(shù)時間強度基本部分體重心移至右腳,接球時右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開,掌心對準來球方向,球觸手后即順勢拉向胸前,并用左手把球挾住。重點:上體轉(zhuǎn)動,重心移動。    難點

12、: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三、傳接球練習:    1、傳接球與跑位(如圖):               要領:各組(1)持球傳給斜對面(2)后立即跑向斜對面排在隊尾,各組(2)接球后傳給對面(3),立即由外線跑至對面站在隊尾,依次反復進行練習。    2、傳接球與投籃練習(如圖):           要領:

13、0;   每小組抽出兩名學生靠近半場三分線內(nèi)外站好,每組的第一位同學把球傳給半場中1(或×1),之后向籃筐方向跑,然后接1(或×1)的回傳球,接球后立即傳給2(或×2),再向籃筐方向跑,再接2(或×2)的回傳球,接球后投籃一次,最后跑到隊尾站好,依次反復進行。       組織:(1)小組與(2)小組面對面站好。    教法:    1、教師講解要領與練習方法;    2、學生

14、練習。    要求:    傳接球方法正確(也可以有自已新的傳球方法),傳球到位,力度適中,跑動按路線,接球要穩(wěn)。       組織:    各小組靠球場中間的邊線站好。    教法:    教師講解要領與練習方法,每人練習完一次后,另抽兩名學生進行傳接球。    要求:    傳球方法可多樣(自已可有新的傳球方法),傳球到位,

15、跑動及時,接球要穩(wěn)。    思考:    除了所學傳球方法外,各小組還有什么新的傳球方法?(以卡片的形式匯集總結(jié)出來)。                           8        

16、;   8          較大           較大 課的結(jié)構(gòu)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法與要求運動量次數(shù)時間強度結(jié)束部分一、做好放松整理活動:    免子跳舞     二、集合隊伍:三、本課小結(jié):四、布置課外作業(yè):五、歸還器材,下課。   教

17、法:    教師講解要領與示范。    在音樂節(jié)奏下,各小組自已練習。    要求:    團結(jié)協(xié)作,動作輕松自然。       課外作業(yè):    兩人一組練習今天所學傳接球技術。    3     1 1 較小     練習密度

18、預計  40   45%運動負荷曲線圖預計        170 150 130 110  90 70           5    10   15   20   25   30  

19、; 35   40   45平均心率預計   125次/分     130次/分 球操:一、關節(jié)活動(手指、手腕、踝關節(jié)、肩關節(jié)、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二、上肢運動:女(雙手)   女從上至下   男左拋右接   男單手玩球    一拋一接       從下至上     &

20、#160; 右拋左接       (回環(huán))                   左拋右接                   右拋左接三、身體繞環(huán)雙腿并攏  &

21、#160;   下肢分開      提膝繞環(huán)      軀干繞環(huán)下肢繞環(huán)      “8”字繞環(huán)四、踢腿運動        體側(cè)運動      腹背運動      全身運動五、腹背運動      &#

22、160; 全身運動      跳躍運動      跳躍運動六、提膝繞環(huán)        軀干繞環(huán)      下肢繞環(huán)      “8”字繞環(huán)          教學反思:本堂課所選擇的教材內(nèi)容是初中二年級技能體育與健康中的一堂籃球課。在新教材改革下,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貫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自然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培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