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車轉(zhuǎn)彎半徑_第1頁
消防車轉(zhuǎn)彎半徑_第2頁
消防車轉(zhuǎn)彎半徑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消防車最小轉(zhuǎn)彎半徑的說法發(fā)布 2021-10-18 10:06:36瀏覽次數(shù):642第一種說法:普通消防車的轉(zhuǎn)彎半徑為9m,登高車的轉(zhuǎn)彎半徑為 12m,一些特種車輛的轉(zhuǎn)彎半徑為1620m。所以,消防車道轉(zhuǎn)彎半徑=普通消防車的轉(zhuǎn)彎半徑9m 3m = 6m第二種說法:最新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2006-12-01P263中寫的是最大轉(zhuǎn)彎直徑24米;最小轉(zhuǎn)彎直徑10米',那么消防 車轉(zhuǎn)彎半徑就是 5m12米。第三種說法:消防車道本身的寬度按照規(guī)要求不小于 4米,為了便于消防車輛通行, 盡頭式車道應設回車場, 回車場的面積不 小于12米*12米,如果是環(huán)形車道,那么應按道路設計轉(zhuǎn)彎半徑,轉(zhuǎn)彎

2、處的半徑是12米,計算一下,如果道路寬度是4米,轉(zhuǎn)彎處是直角,那么直角頂部到彎道弧頂處大約是10.6米左右。第四種說法:一、關于消防車道1、 高層建筑四周應設置環(huán)形的消防車道,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 4m,當設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的 兩條長邊設置消防車道,高層住宅可沿一條長邊布置消防車道。2、 盡頭式的消防車道,其回車場地一般小于15 X15m。登高車的轉(zhuǎn)彎半徑為12m,消防車道的那么轉(zhuǎn)彎半徑可利用14m -道寬的方法進展校核。3、 消防車道與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5m。4、消防車道應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防止消防車供水與登高作業(yè)相沖突。二、關于登高立面1、 高層的塔式

3、建筑可留1/4周邊作為消防登高立面,其他高層建筑至少應留有一長邊,消防登高立面應有樓梯 間或住戶的室陽臺、主窗。2、 假設登高面一側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大于5m,且進深不大于 4m仍可作為消防登高面。3、消防登高立面不宜設置大面積的玻璃幕墻。三、關于登高車的操作場地1、 登高場地可結合消防車道布置,與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5m,應在其登高面一側整邊布置8m寬的登高場地。2、 上述布置確有困難時,可在其登高面圍確定一塊或假設干塊消防登高場地。登高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5mX8m長 漑,其最外一點至建筑登高面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5%。3、 設有坡道的登高場地,其坡道不應大于15%。4、利用市政道路

4、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車網(wǎng)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亢妥鳂I(yè)。第五種說法:3.1消防車道多層住宅的居住區(qū)、小區(qū)宜設消防車道,車道寬度不應小于3.5m,轉(zhuǎn)彎半徑不應小于 9m。高層住宅的周圍應設有環(huán)形消防車道,車道寬度不應小于4.0m,轉(zhuǎn)彎半徑不應小于 12m。當設環(huán)形車道確有困難時,高層商住樓、一類高層住宅應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二類高層住宅可沿建筑的一個長邊布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端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回車場地。注:多層住宅回車場地不宜小于12mx 12m;二類高層住宅回車場地不宜小于15mx 15m;一類高層住宅與高層商住樓回車場地不宜

5、小于18m<18m。3.1.4 聯(lián)體的住宅群,當一個方向沿街的長度超過 150m 或總長度超過 220m 時,應設有連通街道和院的人行通道, 凈寬不得小于 1 .2m 可利用樓梯間 ,其間距不宜大于 80m。3.1.5 消防車道可結合綠化一并設計,但路基應能承受消防車的荷載,路面應確保消防車的通行。3.2 高層住宅應設置消防登高面3.2.1 高層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長度不應小于住宅的 1/4 周邊長度。3.2.2 高層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長度不應小于住宅的一個長邊長度。3.2.3 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陽臺、窗或公用樓梯;商住樓應在此圍設有直通樓梯間的出口。3.2.4 消防登高

6、面一側不應設置不可開啟的窗柵,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325消防登高面一側不宜布置裙房,當布置裙房時,其進深不應大于4m,高度不應影響消防車的登高施救。3.2.6 消防登高面一側可利用消防車道作為消防登高場地,車道兩側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 m 與車道標高一樣的夯實地面,車道邊距住宅外墻不宜小于5m,且不宜超過12m ;當利用消防車道作為消防登高場地有困難時,消防登高面一側也可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不少于一塊的夯實地面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面積不應小于15mK8m。3.2.7 消防登高場地的縱向坡度應控制在 8%以。3.2.8 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網(wǎng)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

7、停靠、操作。 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人員疏散困難,撲救難度大。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除了建筑物必須具備較好的消防撲 救面以外,還必須具備登高消防車進展操作的場地,確保消防隊到達現(xiàn)場后能快速開展滅火救援工作。因此,應 對高層建筑的消防撲救面和撲救場地的設置予以重視。1 設置消防撲救場地的必要性如果對高層建筑的消防撲救面和撲救場地考慮不周, 火災時消防車無法靠近主體建筑實施救援, 將給火災撲救和 搶救人員帶來很大的難題。 1984年1月4日,國釜山市一家旅館發(fā)生火災,由于大樓總平面布置不合理,周圍 都有裙房,街道又狹窄,交通擁擠,盡管消防隊出動數(shù)十輛各種消防車,也無法靠近火場,只能進入狹窄的街道 和

8、旅館大樓反面,進展人員搶救和滅火行動。云梯車雖說能伸至樓頂,但沒有適當位置供它停靠,消防隊員只得 從樓頂放下救生繩和繩梯,讓直升飛機發(fā)揮營救人員的作用。由此可見合理設置消防撲救面、消防撲救場地,對 于火災撲救具有重要作用。2 撲救場地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開展迅速,高層建筑大量涌現(xiàn)。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或僅僅考慮建筑使用功能,一 些高層建筑消防撲救面設置不合理,沒有設置消防撲救場地,或者撲救場地管理不善,導致消防車到達火場后, 無法有效展開滅火救援工作。主要表現(xiàn)在:2.1 消防撲救面設置不合理 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2.1.1 一座高層建筑由較高的高層建筑和較低的高層建筑兩局部組成

9、,設計人員從建筑造型考慮,僅在較低的高層局部設置了撲救面,較高的高層沒有考慮,由于較低的高層局部高度已大于24m,不再屬于裙房,該設計沒有違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 關于撲救面一側不能設置裙房的規(guī)定。 但該建筑的消防重點部位是在較高的高 層局部,該局部一旦發(fā)生火災,將無法得到有效的撲救。2.1.2 一些單元式住宅的在一個單元三個邊均設置消防撲救面,其他單元因商業(yè)網(wǎng)點的影響而未設置,其撲救面 總長度雖然也滿足規(guī)要求, 但由于各單元之間不連通, 其他單元將超出登高消防車的保護圍, 人員無法進入撲救 面得到登高消防車的救援。在 05 年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修改以前,單元式住宅一般在十層與

10、以上設置連廊,將兩個單元的疏散樓梯連通起來。規(guī)修改后,將連廊設置位置提高至十八層以上,按每層高度2.8 米計算,其高度為 50.4m 以下的人員不能從本單元進入另一單元,如果撲救面設置不合理,一些單元的人員將無法得到登高消防車的救援。2.2 未設置消防撲救場地2.2.1 高層建筑本身按照規(guī)要求設置了消防撲救面,做到了?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規(guī)定的“在高層建筑的底邊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 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 不應布置高度大于 5.00m、進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圍必須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的規(guī)定。 但在此撲救面一側設有相鄰建筑, 其間距僅為 規(guī)規(guī)定的最小防火

11、間距4m設有防火墻等措施或 6m,在此狹小的空間顯然不便于登高車展開作業(yè)。2.2.2 高層建筑設置了消防撲救面,在此撲救面一側為綠化場地,綠化場地上設置消防車道,由于規(guī)中并未規(guī)定 消防車道離建筑物的最遠距離,因此消防車道甚至出現(xiàn)遠離高層建筑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雖然沒有違反規(guī)要求, 但往往難以滿足實際滅火救援的需要。 由于建筑物沒有考慮專門的撲救場地, 一般消防車道也兼作消防撲救場地, 停放消防車輛實施滅火。 這對于普通的消防車來說能夠滿足要求, 但由于登高消防車對場地要求較高, 消防車道 一般難以滿足要求,主要表現(xiàn)在:消防車道是消防車輛行駛的道路,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 規(guī)定消防車道距高層

12、建筑外墻宜大于 5.00m , 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大距離沒有規(guī)定。 而登高消防車具有一定的工作圍, 并且只有在離建筑物適當?shù)木嚯x才能到達 其最大工作高度,如果消防車道離建筑物較遠,將超出登高消防車工作圍,無法開展滅火救援。2.22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規(guī)定消防車道寬度不應小于4.00m,考慮的是消防車的行駛,登高消防車的支撐臂展開后將遠大于4.00m,道路兩側綠化帶必須滿足消防車支撐臂的支撐條件,而且一旦登高消防車在此停放,其他車輛將難以通行??梢娖胀ǖ南儡嚨离y以滿足登高消防車的操作要求,消防車道兼作時消防撲救場地時,必須滿足消防撲救場地的要求。2.3 消防撲救場地管理不善消防車道和撲救

13、場地被其他車輛等占用, 導致火災發(fā)生時消防車輛無法進入設計時的預定場地展開滅火救援。09年 3月 18日,位于港澳大廈裙房平臺上的一處臨時建筑發(fā)生火災,12輛消防車參與救火,但進入大樓院的道路兩旁停滿了車, 只有一輛消防車駛進大樓院, 其他消防車只能停在遠離火場的公路上。 由于著火地點并不在大樓 部, 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大的財產(chǎn)損失。 這次火災暴露出消防車道和消防撲救場地被占用的現(xiàn)狀,而且占用消防車道和消防撲救場地的車輛在消防車到達后很難進展疏散。經(jīng)調(diào)研, 這種情況在繁華的高層建筑群里普遍存在。3 舉高消防車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和工作性能3.1 主要技術參數(shù) 表一為舉高消防車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表一

14、 舉高消防車主要技術參數(shù)另外,一些城市配備了特殊的大型消防車,如配備的90m登高平臺車長16m,總重達48t,最大工作高度達 90m;配備了一輛世界最高的舉高消防車,車長16.3m,車重60.2t,最大工作高度到達 101m。3.2 工作性能 從表一可以看出,舉高消防車的工作性能具有以下特點:3.2.1 消防車停放位置離建筑物的最遠距離最大工作半徑表一所列的舉高消防車的最大工作半徑在12m至19.6m之間,意味著消防撲救場地超出此距離就會超出舉高車的工作圍。3.1.2 消防車在到達最高作業(yè)高度時離建筑物的距離舉高消防車在到達最高作業(yè)高度時的作業(yè)幅度會明顯減小,例如錦重CDZ50 在到達最大作業(yè)

15、高度時作業(yè)幅度為6.5m,錦重CDZ32在到達最大作業(yè)高度時作業(yè)幅度為8.4m。對于云梯消防車在到達最高作業(yè)高度時離建筑物的距離可以根據(jù)消防車的技術參數(shù)進展計算,圖一為云梯消防車在最大作業(yè)高度時的示意圖,以CT28 云梯車為例計算如下:L=a+b a=3.64/2=1.82m b=(28-2)/tg75 =6°.9m(回轉(zhuǎn)臺高度按 2m 計)15m。L=a+b=1.82+6.96=8.78m 根據(jù)計算得出:距離消防撲救面 8.78m 圍不得有任何建筑和阻礙登高的架空物。 8.78m 時根據(jù) CT28 云梯車為例 得出的結論,如果建筑高度為 50m 時,那么登高車操作時所需要的距離約為

16、3.1.3 消防車道和撲救場地的承載能力表一所列最重的舉高消防車的總質(zhì)量為33.3t,徐工SG170水罐消防車容積17m3,裝載總質(zhì)量32t,目前這兩種類型的消防車在大中城市配備較多,所以消防車道和撲救場地的承載能力應當至少到達33.3t。3.1.4 轉(zhuǎn)彎半徑 表一所示,消防車的最小轉(zhuǎn)彎半徑一般不應小于 12m。3.1.5 支腿跨距表一所列舉高消防車支腿的橫向跨距約為6m,意味著當消防車停放在消防車道時,需占用6m寬的道路。4 消防撲救場地的設置要求為了確保在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時, 消防車能夠順利到達作業(yè)場地, 利用消防撲救面實施滅火救援, 設置消防撲救 場地應當滿足以下要求:4.1 合理設置消

17、防車道通往撲救場地的消防車道必須滿足消防車通行要求。根據(jù)舉高消防車主要技術參數(shù),對于目前配備較多的53m登高車來說,消防車道的轉(zhuǎn)彎半徑徑應當不小于12m ;消防車道與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5m,以防止高空墜落物造成傷害。4.2 合理設置消防登高面 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的要求設置消防登高面,同時針對規(guī)沒有涉與的以下幾個方面應當予以考慮:4.2.1 一座高層建筑由較高的高層建筑和較低的高層建筑相當于裙房,但比裙房稍高時兩局部組成時,不能 僅在較低的高層局部設置了撲救面, 較高的高層必須設置, 撲救面的設置應當根據(jù)火災危險性與登高車的滅火救 援特點,優(yōu)先考慮較高的高層建筑。4.2.2 對于

18、消防撲救面的設置,應當確保整個樓層的人員均能夠進入撲救面區(qū)域,以得到救援,防止出現(xiàn)一些單 元式住宅僅在其中一個單元設置消防撲救面,而其他單元未設置,導致其他單元超出登高消防車的保護圍。4.2.3 作為消防撲救面的墻面上必須有窗或者陽臺,整個墻體上無窗或陽臺的情況下不得作為撲救面。撲救面的 設置還應當考慮屋頂疏散平臺與避難層的位置,確保登高車對屋頂疏散平臺與避難層的人員進展與時救援。4.3 消防撲救場地的設置4.3.1 消防撲救場地的大小消防撲救面一側應設置室外消防撲救場地, 其長度宜與消防撲救面等長, 寬度從建筑物外墻突出物邊緣起算時不 宜小于 15m。根據(jù)舉高消防車的技術參數(shù)和工作性能,以大中城市配備較多的高度為50m 左右的舉高消防車為例,為保證該類型的消防車正常操作,離建筑物 15m 的圍應為消防撲救場地。對于高度較低的高層建筑,撲救場地的寬度也 可計算確定,如建筑高度為 28m時,撲救場地寬度可減為9m,也能夠滿足舉高消防車操作要求。4.3.2 消防車道與撲救場地的承載消防車道與登高作業(yè)場地必須為硬地, 并避開地下管道、 暗溝、水池、化糞池等難以承受消防車荷載的地下設施。 根據(jù)舉高消防車的技術參數(shù)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