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16愚公移山教案_第1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16愚公移山教案_第2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16愚公移山教案_第3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16愚公移山教案_第4頁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16愚公移山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愚公移山 教材分析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 反復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yǎng)文言文自讀能力;2. 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具^程與方法目標】積累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辨析一詞多義,理解課文深刻的寓意?!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詞語,培養(yǎng)語感,理解本文

2、的時代意義?!窘虒W難點】1. 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神話結尾的作用;2. 體會“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 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2.學生熟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3.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以及文章的背景。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這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曾以“愚公移山”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圖畫,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45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閉幕詞時,提到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這個故事教育全黨:只要能團結全國人民大眾和我們一齊奮斗,就一定能奪取革命的勝利。那么,到底什么是“

3、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還要不要發(fā)揚這種精神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繼續(xù)學習愚公移山。 二、資料鏈接1. 列子: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與鄭繆公同時,主張清凈無為。2.知背景。寓言是一種文學形式。它的特點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風趣的動物、植物或人類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寄寓一種思想,給人以某種教益或啟示。三、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1通假字。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通“返”,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聰明)河曲智叟亡(通“無”,沒有)以應 一厝(通“措”,放置)雍南 2一詞多義。 結構助詞,“的”: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以君之力 渤

4、海之尾,隱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主謂間: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 汝心之固 代詞:告之于帝(這件事) 跳往助之(愚公) 四、合作交流,解讀探究1.研讀分析。(1)能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意思嗎?(本文寫了愚公移山的故事)(2)你認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為什么?點撥:愚公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決心移山的“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下定了決心移山,就毫不動搖“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故事的結尾,終于感動了天帝,將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說明愚公不“愚”。(3)智

5、叟的話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聰明”呢?點撥:表面看起來,智叟好像是聰明。因為愚公畢竟“年且九十”了,兩座山又這樣大,很難移走。但是,他卻沒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孫孫不斷挖下去,“山不加增”,終于會成功的哲理。他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更說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聰明。課文要告訴人們什么道理呢?點撥:面對困難,要敢于斗爭,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會取得成功。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聰明的。(5)怎樣理解課文的神話結尾?點撥: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

6、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6)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著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點撥;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總結:這6個討論題,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兩點注意:學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寫參考答案一樣,重要的是看他們的理解。第5題,學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這一類內容,教師注意引導。 2. 細讀理解。同學自己細讀課文,可分角色朗讀。思考下面問題。1愚公之妻和智者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是否相同?2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有何作用?3愚公移山要而對哪些困難?4文中兩個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對舉,有什么深意?5討論本文的寓意?討論歸納。提示:愚公之妻是從獻疑的角度說的,帶有關心的語氣,并提出了移山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客觀難題,但并不反對移。而智叟則是譏笑和責難,阻止其移山。體現(xiàn)了愚公移山的決定得到眾人的擁護。兩山非常大;人力有限;工具簡陋,運土路途遠。愚智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寫法點評。對比:愚公智者京城氏之子智者烘托:山之高大,運土路程遠移山不易;山神之懼,天帝之感愚公決心之堅3. 反思收獲。方法指導:找出具體語句,通過品味來感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