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_第1頁
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_第2頁
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_第3頁
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_第4頁
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面粉 2009-05-09 02:49:00| 分類: 教案 | 標簽: |舉報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大膽地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干面粉的特征及干面粉變濕面粉團的過程。2用面粉團大膽地創(chuàng)造,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3引發(fā)幼兒探究事物的好奇心?;顒又攸c:引導幼兒大膽地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干面粉的特征及干面粉變濕面粉團的過程?;顒与y點:幼兒能用面粉團大膽地創(chuàng)造,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顒訙蕚洌焊擅娣廴舾桑⊥?、水,每人一份。輔助材料:紅豆、黃豆若干。活動過程:1 出示面團娃娃(1) 引導幼兒說出該娃娃是用面粉做出來的。出示面團娃娃,提問:“這娃娃是用什么做出來的?(2)

2、 提示:“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面粉,看一下它是怎么樣的?”2 感知干面粉的特征(1) 幼兒用手抓干面粉,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2)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知。(3) 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干面粉是白白的,摸上去滑滑的,細細的等。3 感知干面粉變濕面粉團的過程。(1) 提示:“想一想,怎樣使干面粉變濕面粉團?”(2) 啟發(fā)幼兒動手大膽地嘗試:幼兒操作:在碗中一點一點的加水,用手搓面粉。(3)幼兒邊操作邊觀察,提出一些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揉面團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你是怎樣做的?”(4)教師、幼兒共同討論。如:水和面粉的比例,師生進行討論。4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

3、用面粉團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1)幼兒大膽想象、制作。教師指導,并給予鼓勵。(2)幼兒介紹自己做的面團制品。延伸活動:把制作好的作品,晾干。設計意圖:用面粉制成的各種點心,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但孩子對制作點心所用的材料(面粉)卻很少有機會接觸。為了讓孩子對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感興趣,引發(fā)幼兒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及大膽想象、制作。我設計了會變的面粉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面粉變面團的變化過程,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豐富孩子的感性經(jīng)驗。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面粉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面粉(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

4、了一樣神奇的東西,(出示透明盒裝的面粉)請你猜猜這是什么?2、教師:究竟是什么?在你們的桌上也有這樣一份神奇的東西,請你去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3、幼兒初次嘗試操作。4、教師揭曉答案:原來這白乎乎的、細細的、像雪花一樣的東西叫面粉呀!(二)、知道面粉的來源和用途1、教師:你們知道面粉是哪來的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你只要聽完一首有趣的兒歌就知道了?。ㄒ魳反箴z頭)2、教師:原來面粉是小麥磨出來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饅頭,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3、(欣賞面粉制品圖片)教師:看,老師還從網(wǎng)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點心呢?。ㄓ變盒蕾p)(三)、操作“和面”1、教師:看,這是面粉,這是水,現(xiàn)在它們兩

5、個要來做好朋友咯(教師示范和面)教師:面粉和水兩個好朋友親親熱熱在一起,揉呀揉呀,變成了什么?(面團)教師: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一試了,那好吧,給你們一個機會也去嘗試一下,注意加水的時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會搞砸啦!2、幼兒親自操作,教師巡回指導。3、教師:軟軟的面團揉好了,小廚師們,剛才我們不是已經(jīng)欣賞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點心么,那我們快來也用這軟軟的面團做一些特別的小點心吧!4、幼兒嘗試用面團做出各式點心。(四)、搟面1、教師:剛才小廚師們可真厲害,黃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來試試手藝了,誒,我今天想給大家展示的是“手搟面”,知道什么是手搟面嗎?(介紹手搟面的含義:用搟面杖搟出來的

6、面就叫手搟面)2、教師:手搟面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仔細瞧好了?。ǔ鍪緭{面杖和已搟好的面餅介紹一下,教師示范操作)(五)、品嘗1、教師:我們請阿姨把搟好的面條送到我們的食堂阿姨那兒,請他們幫忙煮一鍋美味的手搟面給我們嘗嘗,怎么樣?2、教師:請小朋友們閉上小眼睛,從十開始倒數(shù),當數(shù)第一時,美味的手搟面就會出現(xiàn)咯!(師幼倒數(shù))3、教師:美味的手搟面來啦,大家快嘗一嘗吧?。ㄈ耸忠煌胧謸{面品嘗)教學目標:1、認識面粉的特性。2、知道面粉能夠做成大家愛吃的食物。教學準備:裝有面粉的盤子若干,事先把盤子放在每組的桌子上。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盤子里裝的是什么?請幼兒通過聞、嘗、看等

7、方式來說出盤子里面的東西。(2)老師告訴幼兒這是面粉。2、玩一玩(1)鼓勵幼兒用手抓一把干面粘在手上是什么樣的?(2)用手搓一搓,面粉能搓成一團嗎?(3)老師問幼兒什么東西是面粉做得?請幼兒自由回答(如:面條、饅頭、花卷、包子等)。3、做一做請幼兒自由揉搓,做出不同形狀的饅頭。(老師巡回指導,告訴小朋友可以互相幫助。)4、嘗一嘗(1)請幼兒吃點心饅頭。(鼓勵不愛吃饅頭的孩子吃)(2)請幼兒說說饅頭是什么味道?5、老師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面粉是一種很有營養(yǎng)的糧食,它可以幫助小朋友長出好身體,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時,面粉是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種出來的,小朋友不能浪費。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趣識面粉2014年10

8、月8日 來源:網(wǎng)絡綜合 【相關推薦】 【加入收藏】 宇通校車中國好校車學生更安全、運營更省心、招生更輕松 咨詢熱線:400-659-6666怎樣的風水房子讓你越住越窮?教你看“漏財”的家居風水布局! 7天成為風水大師,全國到付款。理財必學:房產(chǎn)投資技巧培訓21-60(歲)必學的投資理財課程! 足不出戶,在家學理財!100%保證!百度推廣【網(wǎng)絡綜合-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趣識面粉】這篇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趣識面粉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趣識面粉活動目標1、通過玩玩、說說、做做的活動,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2、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

9、幼兒發(fā)散性思維?;顒訙蕚?、ppt課件-好吃的面食2、面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簽若干活動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初步感知面粉。1、教師:咦!這些是什么呀?我們一起看看、摸摸、猜猜這是什么?(幼兒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無味、輕輕的會粘在身上手上。)2、教師小結(jié):面粉是白色,沒有味道、粉狀的、輕。二、了解面粉的特性1、教師:面粉可以做什么呢?(面包、饅頭等面粉制品)2、提問:那么,你們知道用面粉做面包、饅頭等這些東西時先該做什么呢?教師小結(jié):先應該和面團的。3、教師:怎么樣把面粉變成面團呢?請小朋友動腦筋、動動手,試一試把面粉變成面團。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進一步讓幼兒

10、感受面粉粘的特性。小結(jié):白白的面粉加了水后是很粘的,多捏捏就會變成面團。三、中華小廚師1、欣賞-好吃的面食2、教師:許多好吃的東西都是用面團做成的,都是廚師叔叔阿姨們發(fā)明的,今天我們也來當個中華小廚師,來發(fā)明好吃的東西好嗎?3、提問:你想把面團變成什么呢?4、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四|展示作品,結(jié)束活動。 中班科學活動說課稿:趣識面粉 發(fā)布日期:2011-01-12 瀏覽次數(shù):474 導讀: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新綱要中指出:目標要注重全面性,要為兒童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一、設計思路:近來我發(fā)現(xiàn)我班兒童對于面點比較喜歡,但對于面粉卻一無所知。面粉是一種可塑

11、性較大,探索性較大的物品,具有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兒童喜歡操作,喜歡自己動手,并且做一些能吃的東西就更為愉快,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應從兒童的身邊取材,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于生活所以我設計了關于面粉的活動。二、教學目標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新綱要中指出:目標要注重全面性,要為兒童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根據(jù)我們青豆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我確立了包含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1、通過玩玩、說說、做做的活動,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內(nèi)部的特性及各種類型的面粉制品。2、激發(fā)兒童動手操作的興趣,鞏固捏、團、搓、壓等技能培養(yǎng)兒童發(fā)散性思維。3、激發(fā)兒童喜歡吃

12、面粉制品,及愛惜糧食的情感。根據(jù)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各種類型的面粉制品。難點是:嘗試用加水的方法把面粉變成面團感知面粉內(nèi)部粘的特性。為了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點,我還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讓兒童觀察、嘗試、探索,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等。新綱要中指出:“幼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幼師不光要與孩子平等地參與活動,更應該具備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觀察、研究和指導的技能,同時順應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采取相應的適宜的教法與學法,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傊?,目標的定位遵循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

13、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注重科學教育內(nèi)容的趣味性、方法的靈活性、手段的多樣性,以游戲操作為基本活動方式,寓教于樂,動靜交替,為此我還做了如下活動準備:三、活動準備:物質(zhì)準備:面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各類點心若干布置在流動小商店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豐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動的基礎。四、活動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引出活動內(nèi)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提了以下一些問題:流動小商店來了,商店里放著什么?你認識這些糕點嗎?它們都用什么原料做的?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法引出活動的主題面粉。(二)初步感知面粉外特性,活動的重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給予兒童一定的探索機會,讓兒童通過各種感官去初步感

14、知面粉的外部特性,主要采用獨立探究法: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diào)讓孩子獨立探究,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我放手讓兒童獨立去嘗試、探索,事先不做示范,不直接告訴他們結(jié)果如何,而是讓孩子感到他們有新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結(jié)果和找到答案,主動建構(gòu)知識經(jīng)驗。兒童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無味、會粘在身上手上,再通過實驗法與米粒比較感知面粉輕的特點。(三)了解面粉粘的內(nèi)部特性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難點,根據(jù)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孩子們自由探索和操作。充足的材料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探索操作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幼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兒童動腦筋利用幼師提供的材料使面粉變成面團。在設計中幼師注重兒童的主動性,讓兒童從無目的地操作,到點出重點加水操作,加以指導,其中基本由兒童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解答,極大的發(fā)揮兒童的主動性。幼師隨機地進一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