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經(jīng)濟學復習要點第一、二章一、國際經(jīng)濟學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國際經(jīng)濟學以經(jīng)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以各國間的經(jīng)濟活動及國際關系為其研究對象,研究稀缺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最優(yōu)分配以及國際經(jīng)濟關系對資源分配的影響。微觀部分:世界范圍內如何合理配置資源 。 宏觀部分:2.國際格局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資源 國際經(jīng)濟學的主要內容:國際貿易:分為理論和政策兩部分,國際貿易理論主要說明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貿易結構和貿易利益分配以及貿易與經(jīng)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國際貿易政策主要說明各種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貿易政策的經(jīng)濟效應以及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和經(jīng)濟一體化問題。國際金融:說明國際經(jīng)濟活動在各國國民收入決定中的作用,以及
2、各種國內經(jīng)濟活動對國際經(jīng)濟關系的影響。 二、國際貿易的基本經(jīng)濟分析工具 社會無差異曲線、 生產可能性曲線、均衡條件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對象:狹義 :商品(或貨物)的跨國流動 廣義:既包括商品貿易也包括要素貿易 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對象與目的: 國際間資源配置問題的研究 貿易障礙對經(jīng)濟和福利的影響 基本經(jīng)濟分析工具:(一)生產可能性邊界與供給1.生產可能性邊界線:斜率等于邊際機會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一國的全部資源所能生產的各種商品最優(yōu)產量的組合。.機會成本(簡稱OC):指為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必須放棄的其他產品的生產數(shù)量。3.商品市場均衡:均衡條件:相對價格等于機會成本 。(二)消費者偏好與社
3、會無差異曲線:能為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滿足的不同商品組合的連線用途:(1)確定一國的均衡消費點;(2)衡量整個社會福利。(三)均衡條件 :封閉條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條件與均衡解1.生產均衡:即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的均衡2.消費均衡: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的均衡3.市場出清: 即總供給=總需求開放條件下的一般均衡生產均衡:消費均衡:貿易平衡: 即一國進口總支出出口總收入三、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生產技術差異 要素稟賦差異 需求方面的差異 規(guī)模收益遞增 不完全競爭 四、國際交換價格確定 將兩國的過剩需求曲線放在同一坐標中,決定國際均衡價格: 五、貿易利益及分解(一)貿易利益的衡量:通過無差異曲線所體現(xiàn)的社會
4、效用水平變化來衡量(二)貿易利益的分解 交換利益:個人或國家之間擁有不同的商品稟賦或偏好,通過商品交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專業(yè)化利益:個體或國家之間通過專門從事其效率相對最高的生產來獲得額外的利益 第3章 古典貿易理論一、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及評價重商主義的主要觀點:財富觀:貨幣就是財富(當時貨幣是貴金屬) 擴大財富的途徑:增加對國內金銀的開采、開展對外貿易或者掠奪國際貿易中一國的盈利就是另一國的損失 國家必須積極干預經(jīng)濟 二、絕對優(yōu)勢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兩國間的貿易基于絕對優(yōu)勢。一個國家應該生產和出口本國具有絕對優(yōu)勢(勞動生產率高)的產品,進口本國具有絕對劣勢(勞動生產率低)的產品,這樣參加貿
5、易的國家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利益。絕對優(yōu)勢:如果一個國家在生產某種產品上比另一國更有效率(即生產率高),我們稱在這種產品的生產上,相對于另一國而言,這個國家具有絕對優(yōu)勢。三、比較優(yōu)勢理論:在兩國都能生產同樣兩種產品的條件下,其中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均高于另一國。該國可以生產優(yōu)勢較大的產品,處于劣勢地位的另一國可以專門生產劣勢較小的商品。通過國際分工和貿易,雙方仍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利。缺陷:假設過于苛刻,不能滿足現(xiàn)實條件。機會成本不變的假設與現(xiàn)實不符完全的專業(yè)化生產與現(xiàn)實有出入解釋了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引起國際貿易,但沒解釋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比較成本原理:各國應專門生產自己機會成本較
6、低的產品。這種生產上的重組會擴大整個世界經(jīng)濟的規(guī)模,通過貿易,兩國的福利水平都會提高。 這種計算成本的方法可以反映出用于該產品生產的所有投入情況,而不僅是勞動。使比較優(yōu)勢概念具有現(xiàn)實性和一般性。四、絕對優(yōu)勢與比較優(yōu)勢計算第4章要素稟賦理論一概念:要素稟賦、要素密集度(一)要素稟賦 :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 :KL如果一國的要素稟賦(K/L)大于他國,則稱該國為資本(相對)豐富或勞動(相對)稀缺的國家;反過來,他國則為勞動豐富或資本稀缺的國家。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產某種產品所投入兩種生產要素的比例。 二定理:H-O定理:在國際貿易中,一國的比較優(yōu)勢是由
7、其要素豐裕度決定的。一國應生產和出口較密集地使用其較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進口較密集地使用其較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 國際分工后,貿易雙方均可獲利。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由于資本變得相對越來越昂貴,勞動變得相對越來越便宜,所以每個部門的廠商都會調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增加勞動雇傭來替代部分資本,進而降低資本-勞動比率。在產量增加的同時,資本-勞動比率卻下降,則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提高,資本的實際報酬上升;勞動的邊際生產力降低,勞動的實際報酬下降。 斯托帕-薩謬爾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對價格的上升,將導致該商品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提高,而另一種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則下降。羅伯津斯基定理:
8、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要素部門的生產增加,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三、生產要素增長的幾種類型及對貿易條件的影響生產要素增長的幾種類型:生產要素的等比例增長 偏向進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偏向出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貿易條件的影響 :開放條件下,如果某貿易大國要素增加,對方國家一切保持不變,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國際市場上密集使用該要素的商品相對價格要下降。當該商品是出口商品,則該國的貿易條件要惡化,而對方的貿易條件則改善,但該商品是進口商品時,貿易條件改善。對小國而言,由于貿易規(guī)模小, 國際市場上可看成是價格接受者,國際價格不會因其經(jīng)濟增長而有所變動,因此,對小國來說,要
9、素稟賦變化之后,其貿易條件可視為不變。 四、悲慘增長及發(fā)生條件悲慘增長:由于貿易條件惡化致使轉移到他國的利益部分超出了純粹的增長利益,使該國福利水平低于增長前,這種情形稱為悲慘增長。悲慘增長的出現(xiàn)的前提條件1.經(jīng)濟增長偏向增長國的出口部門。2.增長國在世界市場是一個大國,出口增加會導致貿易條件惡化。3.增長國進口邊際傾向較高。4.增長國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需求彈性非常低。五、里昂惕夫之迷及對其解釋依據(jù)HO定理,美國作為資本豐富的國家,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里昂惕夫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對美國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對外貿易情況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
10、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與H O定理恰恰相反,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解釋:1)、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釋從有效勞動(Effective labor)的角度作出如下解釋: 由于勞動素質各不相同,在同樣資本的配合下,美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比他們的外國同行要高得多,因此若以他國作為衡量標準,則美國的有效勞動數(shù)量應是現(xiàn)存勞動量的數(shù)倍。從有效勞動數(shù)量看,美國應為(有效)勞動相對豐富的國家,而資本在美國則成為相對稀缺的要素。 2)人力資本說人力資本:通過后天的教育、培訓等類似于物質資本的投資行為而形成的熟練勞動。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 美國在人力資本上的投入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這就意味著美國勞動力含有更多的人
11、力資本。3)自然資源說一些自然資源密集型的產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資本密集型的。從自然資源角度看,美國某些自然資源是相對稀缺的,如石油。這樣看來美國進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資源,而不是資本。4)要素密度逆轉要素密度逆轉:如果在某些要素價格下,X是資本密集型的,Y是勞動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價格下, X變成勞動密集型產品,Y變成資本密集型產品。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要素密度逆轉。因為里昂惕夫是根據(jù)美國的技術條件來測算進口商品在他國生產時的要素密度,在要素密度逆轉存在情況下,這測算不能真實反映國際貿易中商品的要素比例。5)需求逆轉當某一國對于某一商品享有生產上的比較優(yōu)勢,但因其國民在消費上又特別地偏好該商品
12、時,將會使得原來依據(jù)H-0定理(假設各國偏好相同)所決定的進口方向發(fā)生改變,即發(fā)生了需求逆轉。 雖然美國的資本較豐裕,但如果美國消費品結構中,資本密集型商品(制成品為主)占絕大部分,那么,美國就有可能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六、貿易保護說 HO理論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假設之上的,而現(xiàn)實的國際貿易中存在著大量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美國的貿易政策是:限制高技術產品(一般是資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礙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 第5章新古典貿易理論一、 重疊需求理論:兩國之間貿易關系的密切程度是由兩國的需求結構與收入水平?jīng)Q定的。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費結構就越相似,則兩國之間進行貿易的基
13、礎就越雄厚重疊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之間,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中檔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代表性需求:是指與一國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相適應的需求水平。二、產品周期理論:從技術變化的角度,探討了比較優(yōu)勢的動態(tài)演變。該理論按技術變化的特點,將產品的發(fā)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初始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在初始期,決定比較優(yōu)勢的因素是研究與開發(fā),在成長期,決定比較優(yōu)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資本;而在成熟期,非熟練或半熟練勞動則成為決定比較優(yōu)勢的最主要力量。三、規(guī)模經(jīng)濟及類型規(guī)模經(jīng)濟:是由大規(guī)模生產產生的經(jīng)濟效果,是指在產出的某一范圍內,平均成本隨著產出的增加而遞減。(機會成本遞減或規(guī)模收益遞增)兩種類型內部規(guī)模經(jīng)
14、濟:指由于企業(yè)自身規(guī)模的擴大而導致的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現(xiàn)象。外部規(guī)模經(jīng)濟:指由于行業(yè)內企業(yè)數(shù)量的增加,行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所導致的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現(xiàn)象,即由“聚集效應”而帶來的規(guī)模經(jīng)濟,它與企業(yè)集中所促進的專業(yè)化供應商隊伍的形成,知識外溢、技術擴散、勞動力市場共享等因素有關。四、產業(yè)內貿易與產業(yè)間貿易 要素稟賦理論主要解釋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yè)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業(yè)品與初級產品或資本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之間的貿易。重疊需求理論則適合于解釋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之間的產業(yè)內貿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業(yè)內部的一種
15、水平式貿易五、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貿易發(fā)生的原因(壟斷競爭市場特征 )差異產品存在消費者偏愛消費多樣化同類廠商的產品之間不具有完全替代性。規(guī)模經(jīng)濟存在,廠商在擴大規(guī)模和產品多樣化之間做出平衡;市場可自由進入,市場平均利潤為零時,廠商數(shù)目達到均衡,差異產品的種類也隨之確定。 總結:傳統(tǒng)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的比較1、理論應用:前者解釋了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yè)間貿易現(xiàn)象。后者解釋了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之間的產業(yè)內貿易現(xiàn)象。2、理論基礎:前者以古典經(jīng)濟學為其理論基礎,認為自由的市場經(jīng)濟是一種完全競爭的經(jīng)濟形態(tài),不存在規(guī)模經(jīng)濟。后者則以產業(yè)組織理論為基礎,認為市場具有不完全性,企業(yè)存在著規(guī)模經(jīng)濟
16、。3、貿易原因:前者認為勞動生產率、要素稟賦等的比較優(yōu)勢是造成國際貿易的原因。后者認為即使兩國之間不存在要素稟賦的差異,由于規(guī)模經(jīng)濟存在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也會導致國際貿易的產生。4、貿易結構:前者認為一國將出口使用本國相對豐富的要素生產的產品,進口那些使用本國相對稀缺的要素生產的產品。后者認為兩國之間貿易的商品模式和要素模式是不確定的,是由歷史的或偶然的因素決定的。5、貿易利益:前者認為貿易的利益來自于生產的專業(yè)化所導致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使各方都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后者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和規(guī)模經(jīng)濟的市場結構下,經(jīng)濟只能夠在一種次優(yōu)狀態(tài)下運行,但是與貿易前相比,各國的利益均提高。6、貿易政策
17、:前者認為政府干預導致資源配置扭曲,造成國民福利下降,必須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后者主張政府干預的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 盡管存在上述差異,但新國際貿易理論并不是對傳統(tǒng)貿易理論的全盤否定,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發(fā)展。第七章 國際收支一、概念:國際收支、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居民與世界其他國居民之間進行的全部經(jīng)濟交易的系統(tǒng)記錄。(是流量,而非存量;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經(jīng)濟交易;強調交易是否發(fā)生。)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以復式記賬法系統(tǒng)記錄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從事的全部國際經(jīng)濟交易的統(tǒng)計表。二、國際收支平衡表項目構成、記賬原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結構與項目分類 記賬原則
18、借方表示該經(jīng)濟體實體資源增加和對外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的金融項目。(引起本國對外貨幣支出)貸方表示該經(jīng)濟體實體資源減少和對外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的金融項目。(引起本國對外貨幣收入)三、國際收支差額的宏觀經(jīng)濟含義經(jīng)常帳戶差額:即貨物、勞務、收入加上經(jīng)常轉移等項目的差額,反映實際資源流動狀況。 總差額 :即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上資本與金融帳戶差額之和(排除儲備資產的交易),與儲備資產差額互為相關數(shù)。可以衡量國際收支對一國儲備持有所造成的壓力,因為綜合差額必然導致官方儲備的相反方向變動。 四、國際收支不平衡的類型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國經(jīng)濟周期或世界經(jīng)濟周期波動引起該國國民收入、價格水平、生產及就業(yè)變化而導致的國
19、際收支不平衡。結構性不平衡:由于一國產業(yè)結構或經(jīng)濟結構落后進出口結構不合理貿易條件惡化 國際收支不平衡。價格性不平衡:也稱貨幣性不平衡。指一定匯率條件下,一國國內貨幣供求關系失衡,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升而產生國際收支的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指由于國民收入的變動,導致進出口發(fā)生變動而引起的失衡。(發(fā)展中國家)經(jīng)濟增長 國民收入增加 外貿增長 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 國際收支不平衡 偶然性不平衡 :指由于一些短期性原因導致的失衡。主要包括:季節(jié)性原因;自然災害;外匯投機;資本外逃等。五、國際收支不平衡對宏觀經(jīng)濟的影響逆差對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儲備減少,本幣對外貶值的壓力;國內通貨緊縮和生產下降;經(jīng)濟不景氣
20、和高失業(yè)率 順差對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儲備增加,本幣對外升值的壓力通貨膨脹的壓力 國際摩擦加劇國內資源減少六、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國民收入恒定式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兩者關系可用公式表示:開放經(jīng)濟國民收入:Y =C+I+G+EX-IM第8章 外匯及外匯市場一、外匯1.外匯的概念:動態(tài)含義:指國際匯兌,將一種貨幣兌換為另一種貨幣。 靜態(tài)含義:廣義: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包括:外國貨幣;(紙幣和鑄幣) 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 外幣支付憑證;(票據(jù),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 特別提款權其他外匯資金狹義:以外幣表示可用于國際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只有存放在國外銀行的外幣存款以及索取這些存款的外幣票據(jù)和
21、外幣憑證才是為外匯。主要包括:以外幣表示的銀行匯款、支票、銀行存款和電匯憑證。外匯必須具有的三個特征外幣性 自由兌換性 可償性2.外匯的種類 按能否自由兌換和支付:自由外匯和記帳外匯自由外匯:無需發(fā)行國批準,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國貨幣,可以向第三國支付的外匯。記帳外匯:亦稱清算外匯或協(xié)定外匯,是指在兩國政府間簽訂的雙邊貿易或多邊清算協(xié)定中,只能在雙方銀行專門帳戶上進行沖銷所使用的外匯。不能自由兌換,也不能用于第三方支付。按期限:即期外匯和遠期外匯即期外匯,即現(xiàn)匯。指在兩個營業(yè)日內辦理實際收付的外匯。遠期外匯,即期匯。指按約定匯價,在約定日期交割的外匯。 按來源:貿易外匯和非貿易外匯貿易外匯指 商
22、品進出口貿易收付使用的外匯。非貿易外匯指與商品進出口無關,主要由于資產流動而產生的外匯。如捐贈、僑匯、保險、郵電、工程承包、資本流動等收付的外匯。二、匯率及種類及標價方法1.概念:匯率又稱匯價,即兩國貨幣兌換的比率或比價。也即以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相對價格。 2.匯率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亦稱應付標價法。是以單位外幣作標準,折合為若干數(shù)量本幣的方法。即以本幣表示外幣的價格。大多數(shù)國家都采用這種方法。 中國:USD1.00 間接標價法:亦稱應收標價法。即以外幣表示本幣的價格。是以單位本幣作標準,折合為若干數(shù)量外幣的方法。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國家采用間接標價法,例如美國、英國、歐盟。但美元對
23、英鎊依然用直接標價法。美國:USD1.00美元標價法:即以美元為標準來表示匯率的標價方法。(除英鎊和歐元以外,都采用這種方法)三種方法中數(shù)量固定不變的貨幣是標準貨幣或基礎貨幣,而數(shù)量不斷變化的是標價貨幣或報價貨幣。直接標價法下,基礎貨幣是外幣,標價貨幣是本幣;間接標價法,基礎貨幣是本幣,標價貨幣是外幣;美元標價法,基礎貨幣是美元,標價貨幣是其他各國貨幣。 3、匯率的種類: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和現(xiàn)鈔價。按交割期限劃分,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即現(xiàn)匯匯率。是在兩個營業(yè)日內進行交割所使用的匯率。一般為電匯匯率。遠期匯率即期匯匯率。是按約定匯率,在約定的到期日進行交割
24、時所使用的匯率。常以對即期匯率的升水或貼水來報價。升水(Premium):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高;貼水(Discount):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低;平價(Par):則表示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相等。按匯率制度劃分,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固定匯率(fixed exchange rate)即固定比價。是指兩國貨幣比價基本固定,其波動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內。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即可變匯率。指可以由貨幣行政當局自主調節(jié)或由外匯供求關系自發(fā)影響其漲落的匯率。按換算標準劃分:基本匯率(basic rate):一國貨幣同關鍵貨幣的比價。套算匯率(cross rate):又稱
25、交叉匯率。即兩國貨幣匯率通過各自對關鍵貨幣的匯率套算得出。 按實際價值不同劃分:為名義匯率、實際匯率和有效匯率名義匯率(Nominal Exchange Rate)就是由官方公布的在市場上通行的,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匯率。實際匯率(Real Exchange Rate)是名義匯率的基礎上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匯率。 三、外匯市場及功能1、定義:進行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網(wǎng)絡,是外匯供給者、外匯需求者以及買賣外匯的中介機構所構成的買賣外匯的交易系統(tǒng)。按組織形式:抽象市場和具體市場按經(jīng)營范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按買賣雙方的性質:批發(fā)市場和零售市場2、外匯市場的功能 國際清算 國際經(jīng)濟交易的結果需要債務
26、人向債權人進行支付時,債務人需要在外匯市場先把本國貨幣兌換為合同要求的支付貨幣;而債權人也需要把接受的貨幣兌換為本國貨幣。外匯市場為這種國際清算提供便利。 套期保值:通過買入和賣出等值的遠期外匯,軋平外匯頭寸來保值的一種外匯業(yè)務。例如:收款人可以賣出遠期外匯,而付款人可以買入遠期外匯,以避免交割日計價貨幣匯率變動而帶來的風險。 外匯投機: 是指根據(jù)對匯率變動的預期,有意保持某種外匯的多頭或空頭,希望從匯率變動中賺取利潤的行為。四、概念:套期保值、投機、拋補套利套期保值:通過買入和賣出等值的遠期外匯,軋平外匯頭寸來保值的一種外匯業(yè)務。 投機:投機者預期到未來的即期匯率與現(xiàn)在的遠期匯率之間差異時,
27、為賺取投機利潤,看漲買進,看跌賣出的行為。套利:是指在兩種貨幣資金短期利率出現(xiàn)差異的情況下,將資金從低利率貨幣兌換稱高利率貨幣,以賺取利差的外匯的交易行為。六、套匯 :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的匯率差異,通過買進和賣出,賺取匯率差價的行為。分為直接套匯和間接套匯。直接套匯是利用兩個外匯市場上匯率的差異,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行為。間接套匯是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外匯市場上匯率的差異,轉移資金,賺取匯率差價的行為。七、外匯管制及外匯管制措施外匯管制:一國政府為防止資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國的國際收支和穩(wěn)定本國貨幣匯率,授權有關貨幣當局對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外匯管制措施貿易外匯管制非貿易外匯管制
28、資本流動管制匯率管制 第9 章 匯率決定理論一、 一價定律: 即在自由貿易和不考慮運輸成本等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同一種可貿易商品在各國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價格應該是相等的,這意味著: 因此匯率等于兩國物價水平之比。可貿易品是指通過套利活動,區(qū)域間價格差異可以消除的商品。二、鑄幣平價理論的主要內容在金本鑄幣位制下,各國每單位貨幣都規(guī)定了一定的含金量,因此各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就取決于各國貨幣所包含的含金量. 三、國際收支學說的主要內容國際收支學說是從國際收支角度分析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國際收支學說的基本原理:從國際收支平衡表來看,一國的逆差即是反映了該國對于其他國家的債務,而順差則表明該國對于他國的債權
29、。因此,當一國貿易順差,將導致對本國貨幣需求的上升,本幣幣值將上漲;反之,本幣幣值下跌 各變量對國際收支及匯率的影響(1)國民收入:國內收入增加將導致進口需求增加,國外收入下降將導致出口需求下降,導致經(jīng)常帳戶的惡化,本幣貶值。反之,經(jīng)常帳戶好轉,本幣升值。(2)價格水平: 國內相對于國外價格水平上升將導致出口下降進口上升,導致經(jīng)常帳戶惡化,本幣貶值。反之,經(jīng)常帳戶好轉,本幣升值。(3)利率的變動:本國利率非預期的提高引起資金向本國的短期流入,導致本幣的升值。反之,外國利率非預期的提高引起資金外流,導致本幣貶值。(4)未來匯率的預期:預期本幣貶值將導致資金的外流,本幣將貶值。反之,預期外幣貶值將
30、導致外資的流入,本幣將升值。四、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對于貨幣持有者而言,貨幣的價值在于其所具有的購買力,因此各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應取決于它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由于貨幣的購買力可以通過物價水平來加以表現(xiàn),因此不同貨幣的兌換率(即匯率)就是各國物價水平的比率。購買力平價理論兩種形式:靜態(tài)角度的絕對購買力平價和動態(tài)角度的相對買力平價。五、相對購買力平價和絕對購買力評價公式絕對購買力平價公式 e= P/ P* ,即匯率取決于兩個國家的價格水平的比率。說明了某一時點上匯率決定的基礎。 相對購買力平價則從動態(tài)的角度考察了匯率變動的決定因素,該理論認為,匯率的變化率等于兩國物價水平的變化率(即通
31、貨膨脹率)的差額。即: 若本國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外國物價上漲幅度,則本國貨幣貶值,e0;相反,則意味著本國貨幣升值,表現(xiàn)為e0,表明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當DX + DM 1 , dCA/de=0,國際收支狀況不變;當DX + DM 1 , dCA/de1,即馬歇爾勒納條件滿足時,本幣貶值才能改善國際收支。三、“J曲線” 效應及存在原因.J曲線效應: 通過匯率變動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要有一個時滯,因此會出現(xiàn)國際收支先惡化后改善的過程。 此過程用英文字母J 來形容,稱為 J曲線效應。出現(xiàn)時滯的原因:大多數(shù)進出口合同在前幾個月簽訂,在貶值最初幾個月中,進出口額反映的仍是以前依據(jù)老匯率作出的購買決定,導致
32、收支惡化。新交易要完全適應相對價格變動也需要時間。首先從生產方面講,建新廠、投資和招聘新員工,國內生產者調整技術擺脫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其次,從消費上看,買外國產品的消費者需要時間尋找國內替代品,本國出口品增加也要建立發(fā)達的銷售網(wǎng)絡等。四、貨幣貶值對國民收入的影響效應1 閑置資源效應:在國內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貨幣貶值(馬歇爾勒納條件滿足) X增加,M減少Y增加(乘數(shù)效應),使國際收支改善。但同時Y增加會引起A增加,因此CA=Y-A=(1-a)Y-A0取決于a:若a1,A的增加大于Y的增加,國際收支惡化;若a1,則A的增加等于Y的增加,國際收支實現(xiàn)均衡;若a1,則A的增加小于Y的增加,國
33、際收支改善。2 貿易條件效應:本幣貶值后,貿易條件惡化; 會使實際收入先下降,從而吸收水平隨之下降。五、貨幣貶值對吸收的直接影響效應CA0貨幣貶值(馬歇爾勒納條件滿足) X增加,M減少,但Y不變(因為經(jīng)濟中沒有閑置資源),此時只能通過A來調整BP,有三個效應:實際貨幣余額效應:貶值 X增加,M減少,但Y不變通貨膨脹由于貨幣供給量不變,公眾手中所持有的實際貨幣余額減少,為了將手持的實際貨幣余額恢復到愿意持有的水平,公眾會減少C,拋售金融資產(如股票)換回貨幣金融資產價格下降利率上升投資下降A下降國際收支(CA)改善;收入再分配效應:貶值 X增加,M減少,但Y不變通貨膨脹實際工資減少,企業(yè)利潤增加,由于工資收入者的消費支出傾向高于利潤收入者C下降A下降國際收支(CA)改善;貨幣幻覺效應:由于貨幣貶值引起物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三中學高三化學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吳屯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化學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
- 5 周圍的人工世界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二年級上冊冀人版
- 2024深圳對外貿易貨物進口貨物保險合同3篇
- 2024汽車停車場管理三方租賃合同樣本
- 2024張家港新材料研發(fā)基地共建合同
- 暫估價設置及財政評審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 外賣員合同范本(2篇)
- 大學生三方協(xié)議書(2篇)
- 2024年銷售折扣與信用政策3篇
- 管理學原理(南大馬工程)
- 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課件
- 施工現(xiàn)場裝配式集裝箱活動板房驗收表
- 電力業(yè)擴工程竣工驗收單
- 三年級上冊口算題(1000道打印版)
- 安全保護區(qū)巡查管理規(guī)定
- 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治療
- 2021年12月醫(yī)院臨床藥師培訓理論考核試題(心血管專業(yè))
- 科目一考試成績表
- 噴塑特殊過程能力確認記錄1
- 內蒙古自治區(qū)建設工程費用定額2009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