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第二章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1.gif)
![地震工程第二章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2.gif)
![地震工程第二章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3.gif)
![地震工程第二章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4.gif)
![地震工程第二章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7a113429-bf69-463d-841a-21241c176ca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基本概念v2.1建筑抗震設計思想非抗震建筑結構v結構在預期荷載作用下保持或基本保持在彈性工作狀態(tài)。設計使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保證安全性;又要使結構具有足夠的剛度等正常使用性能。地震作用的特點v相對于結構自重、風、雪等荷載,地震動出現(xiàn)次數(shù)少,作用時間短,各次地震的強度差異大。若要求在各種強度的地震影響下結構仍保持彈性狀態(tài)是不經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v抗震設計基本思想抗震設防目標v 當遭受低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xù)使用,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xù)使用,當遭受高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
2、度預估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v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專門要求的建筑,當采用抗震性能化設計時,具有更具體或更高的抗震設防目標.v1.三水準設防目標的概括及兩階段設計v三水準設防目標可概括為“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比疁氏落摻罨炷量蚣芙Y構的破壞程度與層間位移角的大致對應關系不壞可修不倒1/5501/2001/50v三水準設防目標通過“兩階段設計”來實現(xiàn)。v第一階段設計:進行第一水準烈度下的結構構件截面設計和驗算結構的彈性層間位移角,以滿足“小震不壞”;在此基礎上,通過構造措施,保證結構的延性,以滿足“中震可修”。v第二階段設計:驗算第三水準烈度下的結構薄弱
3、部位的彈塑性層間位移角,以滿足“大震不倒”。v對多數(shù)結構,可只進行第一階段設計,而通過概念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來滿足第三水準的設計要求。v2.三個水準烈度第一水準 :多遇烈度(眾值烈度) 50年 超越概率63.2% 50年一遇第二水準 :基本烈度 50年超越概率10% 474年一遇第三水準: 罕遇烈度 50年超越概率23% 16002500年一遇三水準烈度的對應關系眾值烈度度1度罕遇烈度基本烈度45. 0max表中數(shù)值v2.2.1房屋建筑地震破壞的直接原因v1.地震引起強烈的地面變形v2.地震引起地基失效v3建筑結構的地震反應超出其承受能力v總結震害經驗以改進建筑抗震設計技術2.2建筑地震災害及
4、其啟示v2.2.2 歷次地震房屋建筑震害概說v1.1906年美國舊金山地震v 地震發(fā)生于1906年4月18日,8.3級,震中烈度10度。當時尚無鋼筋混凝土建筑。型鋼骨架磚填充墻的高層建筑普遍出現(xiàn)非結構破壞,墻體開口部分之間有”x”裂縫或水平裂縫,位置大致在建筑高度的2/3處。v 這次地震突出的經驗教訓:因房屋倒塌,引起火災,且自來水管道破裂,消防系統(tǒng)失靈,大火持續(xù)了三天三夜。此后,人們開始重視地震區(qū)房屋建筑的耐震、耐火等問題,提出在地震區(qū)應推廣鋼筋混凝土結構。v 2.1957年墨西哥地震v 1957年10月28日在墨西哥城南部發(fā)生7.6級地震,墨西哥城最大加速度0.050.1g。地震區(qū)分山區(qū)、
5、過渡區(qū)和湖泊區(qū),山區(qū)破壞輕,湖泊區(qū)破壞嚴重。v 該市55座8層以上建筑,有11座鋼筋混凝土框架遭到破壞。特點是5層以上震害嚴重,未與骨架聯(lián)接的填充墻、隔墻出現(xiàn)明顯裂縫,而框架結構的裂縫與相鄰建筑物的碰撞有關。v3.1960年5月21日智利南部地震v 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地震,有十次超過7級,三次超過8級,主震級8.9級(一說9.5級)。智利1940年制定抗震規(guī)范,起到了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作用。v 經驗教訓:v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抗震性能經受了考驗。vL形、T形平面建筑發(fā)生扭轉破壞。v局部應力集中會導致破壞。不同類型的場地土對上部結構影響不同,對高層建筑需充分考慮場地卓越周期問題。 v4.1963年南
6、斯拉夫科普里市地震v 震級6級,震中烈度89度,震源深度510km。v 當框架結構底層砌有磚圍護墻時震害較輕;底層完全敞開的框架結構震害較重,柱子混凝土被壓碎并永久性傾斜??蚣芗袅Y構破壞輕,只是配筋不足、施工質量欠佳的剪力墻出現(xiàn)裂縫。v 經驗:慎重對待柔性底層房屋;防震縫寬度要夠用。v5.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地震v 震級8.4級,震中烈度約10度,震源深度2540km,劇烈震動持續(xù)了1.54min,地震引起山崩、雪崩、滑坡和海嘯。v 距震中112km的安克雷奇市按當時的美國統(tǒng)一建筑規(guī)范考慮抗震設防,房屋倒塌的很少,但預制結構受損嚴重。 經驗教訓:v 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良好。v剪力墻在平面
7、布置上偏心將導致建筑扭轉破壞。v許多框架結構主體未破壞,但填充墻裂縫嚴重,甚至倒塌。v剛度大而強度相對較低的部位或構件破壞嚴重,如樓梯間。v裝配式鋼架混凝土結構的破壞多發(fā)生在連接節(jié)點上,主要原因是節(jié)點的強度不足或沖擊韌性差。v位于滑坡和穩(wěn)定土體邊界上的結構遭到嚴重破壞,應當避開這樣的區(qū)段。v施工質量低劣為造成震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因為混凝土施工縫而導致破壞,對施工質量缺乏認真檢查。v6.1964年日本新瀉地震v 7.4級,震中烈度8度,震源深度60km,地震后的28min內發(fā)生三次海嘯,淹沒了市中心的大部分。v經驗:v剛性較大的建筑有效地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而使主體結構破壞輕微。飽和砂土地區(qū)的多
8、層建筑應采用樁基、管樁和沉箱,以防止場地液化引起上部結構傾覆。v7.1967年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地震v 6.3級,震中烈度8度,加拉加斯地面加速度0.060.08g。v 當沖積層厚度大于160m時,14層以上的建筑物破壞顯著加重,而基巖或薄沖積層上的高層建筑幾乎未遭破壞。v經驗教訓:v非結構構件和非抗側力構件對結構預期的抗震性能影響較大。傾覆力矩的影響超過了以往的估計。如某旅館由于剪力墻彎曲壓力而導致下部內柱破壞嚴重。v證明在混凝土構件的所有側面配置縱向鋼筋是有效的。v框架中的剛度突變部位是一個危險區(qū)域。v對混凝土柱的要求:地震區(qū)應比非地震區(qū)嚴格。連接處的強度應與被連接構件相同,甚至更強。v與剪
9、力墻相連的樓板受力很大。v應注意扭轉作用、屋頂水箱的設計、樓梯在地震后仍能使用等問題。v要考慮地震時基礎和地基對上部結構的影響。v8.1968年日本十勝沖地震v 8級,主震持續(xù)80s,水平加速度峰值0.180.28g。v 從計算上,絕大多數(shù)鋼筋混凝土結構在0.18g時應在彈性階段,但震害嚴重,突出的是短柱剪切破壞,說明鋼筋混凝土柱的抗剪設計存在問題。v震害特點:v剪力墻較多的建筑幾乎無震害。v框剪結構是否破壞,不僅取決于剪力墻的數(shù)量,還取決于剪力墻的長度。純框架結構:因柱子壓壞而倒塌,有的雖未倒塌但柱子破壞嚴重;扭轉效應明顯。v9.1970年秘魯?shù)卣饁 7.8級,震源深度56km,持續(xù)45s,
10、20萬棟建筑損壞。v 土坯及磚石房屋:磚砌房屋80%倒塌或嚴重破壞,但磚墻中設有鋼筋混凝土梁柱的混合結構破壞輕得多。v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一般損壞輕微。但當?shù)讓訛殚_敞無墻的商店時,柱端剪彎折斷。v 鋼框架本身無損,但在連接及次要結構上有損壞。v 經驗:場地覆蓋層厚時,房屋損壞嚴重;施工質量直接影響房屋抗震效果。v10.1971年美國圣費爾南多地震v 6.6級,震中烈度8度強。震源很淺,造成大量地震永久變形,加重了建筑震害。v主要經驗:v對于框架角柱的設計應予特別的注意。v要考慮傾覆力矩的影響。v注意框架節(jié)點的設計及施工質量。必須考慮樓板、樓梯、填充墻等非結構構件的加勁作用。v平面布置中應考慮
11、相鄰建筑物之間的不同的動力特性。v防震縫若不能充分地防止變形時的碰撞,則必須考慮撞擊作用。v電梯的各部分應適當?shù)毓潭ㄔ谥黧w結構上。 研究此次地震的意義:v取得了200多個強度加速度記錄;20層以上建筑物頂部最大加速度為底部的1.52.0倍。v對于醫(yī)院、消防單位以及學校、人員很多的房屋,應保證在地震時不中斷使用。v促進了抗震設計理念的跨越式發(fā)展。工程界認為,當時的美國規(guī)范已經很完善。此次地震則表明,按其設計的許多房屋發(fā)生了嚴重破壞。加州工程師協(xié)會在78年提出的報告中引入了結構線性動力分析方法,并嘗試對抗震設計的風險水準進行量化。 v11.1972年尼加拉瓜馬那瓜地震v 震級6.5級,但馬那瓜70
12、%以上的房屋倒塌。v 主要經驗:v避免結構布置偏心。v當建筑的兩個方向強度不一致時,應在薄弱的方向上采取消耗地震能量的措施。v設計時應考慮三角拱支撐等對柱子受力形式的改變。v殼體結構應加強邊緣結構的抗側力強度和剛度。結構的耗能能力和動力性能直接決定其抗震安全性。v12.1976年中國唐山地震v 時間: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震級7.8級;震源深度:1216km;震中烈度11度。v 地震發(fā)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且正值人們沉睡的時間,在當時唐山又屬于不設防的6度區(qū),地震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極其嚴重。位于震中的路南區(qū)成了一片廢墟,路北區(qū)絕大多數(shù)建筑塌毀,僅少數(shù)幸存(鳳凰山以北),受波及的天津、北京
13、也有大量建筑受損。v經驗教訓:v重視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v房屋平、立面布置應簡單合理。v多層磚房應設置圈梁,加強內外墻拉結。v房屋轉角部位受力復雜。v結構變形縫寬度要夠用。v屋頂局部突出部位破壞嚴重。建筑抗震設防目標要考慮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房屋不至于倒塌傷人。v13.1985年墨西哥地震v 主震8.1級,強余震7.5級,震源深度33km,震中距墨西哥城400km。墨西哥城很多房屋建在表層為3050km沖積層的軟土地基上,建筑物傾斜、下沉(有的下沉一層)普遍,有的建筑翻倒和地樁拔出(十分罕見)。而同屬墨西哥城的西部火山巖地帶上的建筑的破壞要輕得多。v 此外,共振效應引起的災害不容忽視。以912層建
14、筑破壞比例最大,其自振周期與場地卓越周期接近。v14.1994年美國北嶺地震v 6.7級,震中距洛杉磯35km.v 商業(yè)建筑特別是大型停車場破壞嚴重;焊接抗彎鋼框架的節(jié)點出現(xiàn)大量裂縫。v 此次地震死亡人數(shù)僅57人,但財產損失高達200多億美元,引起了工程界對單一設防目標的反思。v15.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v震級7.2級,震源深度17km,屬城市直下型地震。v按日本1981年規(guī)范設計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震后完好,隔振房屋表現(xiàn)良好,經過處理的人工回填基礎上的高層建筑經受了振動和液化的考驗。v老舊房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及供水系統(tǒng)破壞嚴重。v震害向現(xiàn)有抗震設計理論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軟土地基的抗震、豎向
15、地震影響、抗震計算等)。v16.1999年臺灣集集地震v 7.3級,震源深度8km,強烈的地震導致巨大的地面變形和地質破壞,震中區(qū)的建筑物破壞嚴重。v 經驗教訓:v設計對應的加速度峰值0.23g,而實際地震的加速度為0.50.6g。v建筑場地:斷層兩側6km地區(qū)內受損建筑占受損總數(shù)的60%;地基液化使某些地區(qū)破壞嚴重;v盆地效應:臺北(距震中150km)的場地特征周期與某些結構自振周期相近,導致300多棟建筑物損壞。v 因概念設計存在明顯缺陷造成破壞。v 施工質量差及缺乏日常管理(使用中擅自拆墻、破壞梁柱、進行不當?shù)脑鰧雍蛿U建等)。v17.2003年阿爾及利亞地震v 6.8級,震源深度約為10
16、km,震中烈度10度,嚴重破壞區(qū)140km50km。v經驗教訓:v應將城鎮(zhèn)中私人建房納入審批管理程序。雖然私人建房絕大部分為框架結構,但結構不合理,施工質量存在諸多問題。v注意加強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該國沒有工程地質勘察技術標準。注意結構的構造措施。存在填充墻不與主體拉結、框架柱頂留施工縫、節(jié)點區(qū)無箍筋及梁柱端箍筋不加密等問題。v18.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v 矩震級7.9級,面波震級8.0,震中位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東經103.4,北緯31.0),震中烈度11度,地下破裂面從汶川縣開始,以3.1km/s的平均速度傳播,破裂長度約300km,破壞過程持續(xù)近120s,最大錯動量9m,在震中區(qū)造成災難性
17、的破壞,同時引起大量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沖毀許多城鎮(zhèn)和村莊,大量的人員和房屋一起被埋沒。v經驗教訓:v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抗震規(guī)范經受了大震的考驗。凡是嚴格按照1989或2001抗震規(guī)范設計和施工的各類房屋,在遭遇到比當?shù)卦O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影響時均經受住考驗,沒有出現(xiàn)倒塌破壞。v要重視抗震概念設計和構造措施。地震災區(qū)破壞的房屋多數(shù)是由于此方面的缺陷造成的。需將城鎮(zhèn)中私人建房納入審批管理程序。地震中私人房屋損失很大的主要原因:選址不當,結構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不良。v要特別加強對未成年人在地震突發(fā)事件中的保護。此次地震學校建筑倒塌的比例略低于其他房屋,但傷亡人數(shù)的比例明顯大于其他房屋。同時
18、,對中小學建筑要提高抗震設防類別。v重視場地的工程抗震措施。加強工程場地的選址工作:選擇有利地段;對不利地段,盡量避免,但無法避開時采取有效措施;不在危險地段建造甲、乙、丙類建筑避開危險地段。v2.2.3 房屋建筑震害經驗與啟示v1.場地地基v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裂與地表錯位等對建筑物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要避免危險地段。v砂土液化導致上部結構破壞或傾斜。v在深厚軟弱沖擊土層的場地上,高層建筑的破壞率顯著增高。v盡量使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避開場地卓越周期。v2.房屋平面布置v平面復雜的房屋破壞率顯著提高。v在大底盤的高層建筑中,裙房頂面與主樓相接處的破壞加重。v房屋高寬比較大且上面各層剛度很
19、大的高層建筑中,底層框架柱因地震傾覆力矩引起的巨大壓力而發(fā)生剪壓破壞。v相鄰結構單元因變形縫寬度不夠而發(fā)生碰撞破壞。平面形狀看似規(guī)則而結構布置不當也使震害明顯加重。v3.結構體系v相對于框架體系,采用框架抗震墻體系的房屋,破壞程度較輕,有利于保護填充墻和建筑裝修。v采用框架結構填充墻體系的房屋,由于在鋼筋混凝土框架內嵌砌體磚填充墻,柱上端容易發(fā)生剪切破壞,外墻框架柱在窗洞處因受窗下墻的約束而發(fā)生短柱型剪切破壞。采用板柱體系時,或因樓板沖切破壞,或因樓層側移過大,柱頂、柱腳破壞,各層樓板墜落。v采用底部純框架上部砌體結構體系的房屋,由于底層柔弱,破壞十分嚴重;采用框架結構填充墻體系的房屋,當?shù)讓?/p>
20、為開敞式的純框架時,底層同樣遭受嚴重破壞。v采用單跨框架結構體系的房屋,因結構整體冗余度少,在強震作用下易發(fā)生整體倒塌。5.構件形式v聯(lián)肢剪力墻的連梁常發(fā)生斜裂縫或交叉裂縫。v在絕大多數(shù)框架結構中,柱的破壞重于梁和板。v在鋼筋混凝土框架中,如同一樓層中長、短柱并用,則短柱破壞嚴重。v配置螺旋箍筋的鋼筋混凝土柱延性好,在產生較大側移情況下仍具有較高的豎向承載力;而配置方形箍筋的柱子則鋼箍崩開,核芯區(qū)混凝土破碎脫落。v6.非結構構件v填充墻的布置:平面布置不合理,導致結構扭轉破壞;豎向布置不合理,產生薄弱層;局部布置不合理,產生短柱。v附著于屋面的機電設備、女兒墻等,地震時易倒塌或脫落傷人,應與主
21、體結構可靠連接,錨固。v2.3 工程場址的合理選擇v選擇有利地段v避免危險地段v斷裂及其工程影響 v全新世活動斷裂:在全新世地質時期(1萬年)內有過地震活動或近期正在活動、今后100年可能繼續(xù)活動的斷裂。v當不符合抗震規(guī)范4.1.7條第一款時,應按第2款規(guī)定進行避讓。v但既 便是非全新世活動斷裂,也不宜將建筑物跨越其上,以避免地震時因可能錯動或不均勻沉降造成危害。v山體崩塌 發(fā)現(xiàn)有山體崩塌、巨石滾落等潛在危險的地段,不能建房。v邊坡滑移 對于存在液化或潤滑夾層的坡地,也應視為危險地段。v地陷 地下煤礦的采空區(qū)(特別是廢棄的淺層礦區(qū)),地震時因坑道坍塌可能導致大面積地陷,也應視為危險地段。3.慎
22、重對待不利地段 不利地段往往對應于烈度異常區(qū)。v局部地形相關的不利地段高聳孤立的山丘條狀突出的山嘴山梁的頂部孤山效應地面加速度增大土質邊坡臺地邊坡失穩(wěn)、地面加速度增大設計對策保證穩(wěn)定性(新增3.3.5)將max乘以增大系數(shù)改為強條(增大系數(shù)詳見4.1.8條條文說明)v與場地土質相關的不利地段平面分布不均勻土層動力特性不同 不均勻沉降導致上部結構破壞液化土和軟弱土 建筑物下沉或整體傾斜 地下管道破壞設計對策第3.3.4條v2.4 建筑和結構布置原則 房屋的抗震性能基本上取決于其建筑布局和結構布置。當建筑布局奇特復雜、結構布置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時,即使進行精細的分析計算,采取相應的構造加強措施,也難于達
23、到減輕震害的預期目的。故應優(yōu)先選擇簡單、均勻、對稱、規(guī)則的建筑結構方案。 規(guī)則但不對稱 橫向對稱但不規(guī)則v2.4.1建筑不規(guī)則布置與震害v1.平面形狀v 有利于建筑抗震的平面形狀:圓形、方形、矩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以及橢圓形、扇形。v 不利于建筑抗震的平面形狀:L形、T形、十字形、U形、Y形等。拐角形(有內折角形)建筑在地震下的破壞率高。v2.豎向體型v抗震建筑的豎向體型變化宜均勻,宜優(yōu)先采用矩形、三角形、梯形等立面形狀。要盡量避免過大的外挑和內收。因為立面形狀的突然變化,必然導致結構質量和剛度的突然變化,地震時突變部位就會應力或塑性變形集中,從而使該部位震害加重。v3.房屋高度與高寬比v
24、限制房屋高度是既保證結構安全又考慮經濟性的一項重要抗震措施。v 而控制房屋高寬比是一個比房屋高度更需慎重考慮的問題。建筑的高寬比愈大,地震作用下的側移愈大,地震引起的傾覆作用愈嚴重,巨大的傾覆力矩在柱中和對基礎所產生的壓力和拉力比較難于處理。v4.毗鄰建筑v按要求設置防震縫v8、9度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高度、剛度或層高相差較大時,可在縫兩側的盡端沿全高設置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v2.4.2 結構不合理布置與震害v15層的尼加拉瓜中央銀行,樓梯間電梯井均集中布置在一端。1972年馬那瓜地震時產生強烈的扭轉,造成嚴重破壞,修復費用高達原造價的80%v18層美洲銀行(與中央銀行離得很近),采用
25、由4個L形筒連接構成芯筒,在同一地震中僅317層連梁有細微裂縫。v天津754廠11號車間,外表對稱,每個獨立區(qū)段偏心很大。1976年唐山地震產生的強烈扭轉導致2層(共5層)有11根中柱嚴重破壞。v芯筒要居中對稱布置;剛度大的抗震墻盡量對稱布置,且宜沿房屋周邊布置;結構沿豎向的布置宜等強。v2.4.3關于建筑結構布置的設計對策v GB50011-2001(2008年版)第3.4.1條(強條):建筑設計應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應按規(guī)定采取加強措施;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應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采取特別的加強措施;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v一般不規(guī)則: 建筑結構(包括某個樓層)
26、布置上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建筑方案基本類型的一項。v特別不規(guī)則:v同時具有不規(guī)則建筑方案基本類型的三項或三項以上;v具有特別不規(guī)則中的一項;v具有兩項基本不規(guī)則且其中一項接近特別不規(guī)則的指標。v嚴重不規(guī)則: 多項指標超過GB50011-2001(2008年版)第3.4.3條規(guī)定的上限或某一項大大超過規(guī)定。v具體執(zhí)行:v 對一般不規(guī)則方案按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規(guī)定采 取加強措施。v 對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采取高于規(guī)范、規(guī)程規(guī)定的加強措施;對于特別不規(guī)則的高層建筑,應按建筑部第111號文件進行抗震設防專項審查。v 對于嚴重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應要求建筑師予以修改、調整。v2.防震縫的設計對策v
27、應通過調整建筑平面形狀和尺寸,在構造上和施工上采取措施,盡可能不設變形縫。v 當?shù)卣饏^(qū)必經設置變形縫時,縫的寬度不宜小于兩側建筑物在較低者屋頂高度處垂直縫方向的側移之和,以保證建筑在中震下不出現(xiàn)嚴重破壞,規(guī)范近似地取小震作用下彈性側移的3倍,并附加上的地震前和地震中地基不均勻沉降等產生的側移。具體寬度詳見相關條文。2.5抗震結構體系的優(yōu)化配置2.5.1多道抗震防線v洪華生教授的結構物雙破壞準則: E=N E E 一次循環(huán)所損耗的 能量 N 循環(huán)振動次數(shù)v當u=u0時,認為結構破壞(變形準則)v當uu0,而積累的損耗能量達到Ej時,結構也破壞(能量準則,也稱積累破壞準則)。v 在一次大地震中,建
28、筑物將經歷多次往復式沖擊,造成積累式破壞。如果僅有一道防線,一旦該防線破壞,后續(xù)地面運動將導致建筑物倒塌。如建筑物具有多重抗側力體系(多道防線),當?shù)谝坏婪谰€的抗側力構件破壞后,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隨之接替,抵擋后續(xù)的地震沖擊,從而保證建筑物的最低安全限度,避免倒塌。特別是當建筑物的基本自振周期與場地卓越周期相近時,多道防線更能顯示出其良好的抗震性能。v2.5.2足夠的側向剛度v 關于抗震結構設計的剛柔之爭,多次地震災害調查情況表明,剛比柔好。采用較大剛度的高層建筑,不僅主體結構破壞輕,而且由于地震時結構變形小,隔墻、圍護墻等非結構構件的破壞也輕。v 剛度滿足要求,即要滿足多遇地震下的層間彈性位移角限值的要求;同時,結構的變形能力也應滿足罕遇烈度下層間彈塑性位移角限值的要求??蓞⒁姇斜?-6和表2-7.v2.5.3足夠的冗余度(足夠多的超靜定次數(shù))v要求結構足夠冗余度的意義:v 1.防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房按揭銷售合同范本
- 2025年車位使用權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翻新質量保證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環(huán)評技術咨詢服務及環(huán)保項目監(jiān)理合同
- 2025年度童裝品牌代理銷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房地產合伙合同合伙協(xié)議
- 2025年度環(huán)保管家對生活垃圾處理廠的技術支持合同
- 2025年度專業(yè)離婚訴訟協(xié)議及起訴狀制作合同
- 2025年度知識產權交易及合作費用合同
- 2025年度共享寵物空間租賃與寵物護理服務合同
- 《AP內容介紹》課件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 公園景區(qū)安全生產
- 安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處理人際關系》課件
- TSGD7002-2023-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
- 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整體解讀課件
- 2024年實驗小學大隊委競選筆試試題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