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試題(第二單元)_第1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試題(第二單元)_第2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試題(第二單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復習試題(人教版) 第二單元追根尋源一、填空:1、距今約7020萬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著一群古人類,我們稱為(北京人)。它們已經(jīng)能夠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2、(炎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以發(fā)明(農(nóng)耕技術)而著稱,被尊奉為(農(nóng)業(yè))的創(chuàng)始者,人們稱他為(神農(nóng)氏)。3、在漫長的生活、生產(chǎn)實踐中,我們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農(nóng)作物),把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創(chuàng)造了(農(nóng)耕)和(飼養(yǎng))技術。我國是最早種(粟)和(稻)的國家之一。4、我國是世界上培育出農(nóng)作物最多的國家,在全世界667種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國的有(136)種。5、立夏三天遍地(鋤);春雨驚春清谷

2、天,夏滿芒(夏)暑相連。6、筷子使我們的祖先發(fā)明的,它具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全世界有(15)億以上的人在使用筷子。7、每年的(5)月(5)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人們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紀念(屈原)。8、二三千年前,我國已有了(棉花)種植,黃道婆傳遞了先進的(棉紡)技術。9、日本的和服受到我國(唐服)的影響,并吸收了它的風格;二千多年前,我國精美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大量傳入西方,因此西方人把我國稱為(賽里絲國),意思是(產(chǎn)絲之國)。10、中國是最早種桑、養(yǎng)蠶、生產(chǎn)(絲織品)的國家。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我國的(長安),途徑(蘭州)、(敦煌)、(吐魯番)、(喀什)等地方,到達(西亞

3、)和(歐洲)。11、遠古時候,生活在南方的人們常在樹上搭窩,后人稱之為(構木為巢),把想出這種辦法的人叫做(有巢氏)。12、用(格門)、格扇代替墻面,用(斗拱)將木塊咬合在一起,這都是中國獨特的建筑構造。13、紫砂壺是用江蘇(宜興)的(紫砂泥)燒制而成的。用它燒制的茶具,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幾天不變質。14、中國瓷器以神奇的(風采)、獨特的(技法)、濃郁的(民族韻味),享譽世界。15、中國發(fā)明陶瓷比歐洲早(一千七百)多年,六百多年前,我國古代著名航海家(鄭和)先后七次率船隊下西洋,帶去中國的陶瓷器和絲綢,開辟了中國的(“陶瓷路”)。16、江西景德鎮(zhèn)被稱為(瓷都);江蘇的宜興被稱為(陶

4、都)。17、青銅發(fā)明于(五千)年前。(編鐘)是周朝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飲等活動中使用的主要的禮樂器。(鼎)是祭器,亦是食器,在歷史上曾被視為權力和威勢的象征。18、最早的漢字是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刻在龜殼和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中國的文字最初是從(圖畫)演變而來的,漢字保持了既有形又有聲的(方塊字)特點。19、在沒有文字之前,人們采取(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畫圖記事),后來黃帝的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出了文字。20、古人把字刻在竹片、木片上,用繩子或牛皮條把一片片簡按順序編起來成為冊簡,這是我國最早的(書),除了簡冊以外,我們的祖先還把字寫在帛上,卷成一卷,這就是(帛書)。21、東漢的(蔡

5、倫)發(fā)明造紙術,北宋的(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22、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指南針出現(xiàn)于兩千四百多年前,稱為(司南)。二、判斷:1、人類最初將捕來的獵物直接生吃,不會用火烹制食物,甚至害怕火。()2、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jīng)學會了駕牛犁地和耙地了。()3、每個民族和國家,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存在差異,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食文化,中國人喜歡吃炒菜。()4、清朝時候,官員和老百姓穿的衣服是一樣的。(×)5、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靜靜地佇立在那里,體現(xiàn)著人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6、陶的制造工藝比瓷的制造工藝簡單一些,但瓷器

6、比陶器出現(xiàn)得更早一些。(×)7、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文字是拼音文字,而漢字不是拼音文字。()8、在世界數(shù)千種語言中,漢語最簡短。()9、在電腦輸入時,漢字輸入最復雜。(×)10、遠古時候,南方的人在樹上搭窩、北方的人在地上挖穴作為住宅。()三、選擇:1、六千多年前,人們已經(jīng)能把野生麻的桿撕開捻成線,織成()。麻布 絲衣 唐服2、青花樓閣圓盤做工細膩,自然,淳樸,流利,含蓄而生動,它是()的文物。清代 明代 宋代3、五彩鏤空云風紋瓶是()時期的文物。隋代 明代 宋代4、中國的瓷器通過“陶瓷之路”源源不斷的傳入()。西亞 日本 歐洲5、有著一千七百年的制瓷歷史,被稱為“瓷都”的地

7、方是()。宜興 景德鎮(zhèn) 余姚縣6、我國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指南魚 羅盤7、和服是()的傳統(tǒng)服飾。中國 日本 印度8、在古代開辟中國的“陶瓷路”的人是()。張騫 鄭和 鄭成功四、連線: 炎帝 活字印刷 清代 五彩鏤空云鳳紋瓶倉頡 農(nóng)業(yè)的創(chuàng)始者 明代 白瓷雙腹龍柄傳瓶黃道婆 文字 隋代 哥窯開片瓷碗鄭和 棉紡織技術 宋代 駱駝載樂俑蔡倫 陶瓷之路 唐代 青花樓閣圓盤畢昇 造紙術 五、簡答:1、你知道我國最早的書是什么樣的嗎?通過你的了解,說說書的演變過程。答:我國最早的書是在竹片、木片上寫字,字寫好后,用繩子或牛皮條把一片片簡按順序編起來。書的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冊簡、帛書、雕版印刷、活字印

8、刷、電子書。2、火的使用和種養(yǎng)殖技術的發(fā)明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什么影響?答:一是火讓人類告別了飲血茹毛的生活。吃熟食易于吸收,使人獲得了更加豐富的營養(yǎng),減少疾病;二是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驅趕蟲蛇野獸的最有利工具,銅的使用、鐵的使用、陶器的發(fā)明都離不開火;三是種養(yǎng)殖技術的發(fā)明,促進了農(nóng)業(yè)、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增加了產(chǎn)量,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四是讓人類告別了游獵生活。3、你能背誦和默寫二十四節(jié)氣歌嗎?請寫出24個節(jié)氣。答: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個節(jié)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4、請你說說中西方飲食有哪些區(qū)別?它們各有什么優(yōu)點與不足?答:區(qū)別:中國人喜歡吃炒菜,而且葷素搭配,大家圍在同一張飯桌同在一個盤里夾菜吃;西方人喜歡吃奶油、肉類食品,實行分餐制。優(yōu)點與不足: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能充分體現(xiàn)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但不夠衛(wèi)生。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比較衛(wèi)生,但不能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