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筆下的質感_第1頁
畫家筆下的質感_第2頁
畫家筆下的質感_第3頁
畫家筆下的質感_第4頁
畫家筆下的質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南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三課畫家筆下的質感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是。1、知 識 與能力目標:了解質感這一視覺語言體系,能理解并描述物體質感給予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嘗試用線條筆觸表現物體的質感。2、方 法 與過程目標:通過名作欣賞感受質感與主題的關系,通過分析探究梵高速寫、教學范作等活動學習線條表現質感的方法,通過觀察寫生嘗試用線條表現物體的質感表達某種特定情感。3、情 感 與態(tài)度目標:關注生活中的景物發(fā)現和感受質感之美,體驗肌理、質感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用線條筆觸表現物體質感的方法。難點:能否通過質感的表現表達某種情 教 學 過 程 教 學程 序教 學活 動媒體及教具

2、的使用設 計意 圖 第 一 部 分-導 入 階 段游戲導入感受質感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锲匪麄円呀浄旁诹嗣總€組的桌子上,但還有兩件藏在了這個袋子里,到底是什么,我想請兩位同學上來摸一摸說一下感受,大家來猜一猜:光滑的瓷器、紋理粗糙的蓮蓬。生活中每件物體都有它獨特的美,而這種或光滑或粗糙的感覺就是質感,質感就是觸覺或視覺對某種物質特質的感覺。包括:天然質感和人工質感。在我們的身邊質感無處不在,清晨的露珠嫩綠的小草、古老樸實的石屋、細膩蓬松的皮毛、光滑柔軟的絲綢、晶瑩純凈的玻璃,生活帶給了我們無限豐富的質感之美。今天我們就來觀察感受質感、用畫筆表現質感畫家筆下的質

3、感圍繞“感受質感”這一核心,先從生活中的物品入手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的活動直觀體驗物體的視覺和觸覺感受,自然而然的引出質感的定義。通過欣賞生活中質感鮮明的物體的圖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喚起學生對質感美的體驗。第 二 部 分-新授 階 段欣賞感悟解讀質感討論探究線條與質感觀察聯想解讀梵高速寫對比外形分析質感知識遞進豐富質感微視頻演示表現質感學生作品欣賞環(huán)節(jié)一:欣賞感悟首先老師想給大家分享一段視頻(中國當代工筆畫家羅寒蕾的線描視頻 ) 提出問題:1、畫家表現了哪些物象的質感?2、她是如何表現的?生:飄逸的長發(fā)、毛躁的短發(fā)、粗糙的凳子、飄逸的蒲公英生:用線條師:畫家用了中國畫的筆墨,將線條的

4、表現力發(fā)揮到了極致。環(huán)節(jié)二:分析探究師:我們怎樣用簡潔的工具表現質感呢?1、 嘗試:用線條表現云朵、柵欄、刺猬2、梵高速寫中的線條、筆觸師:我們來看梵高用了相似的筆觸表現了什么?飄動的煙霧、厚重挺拔的樓房、粗糙蓬松的草垛。這就是畫家梵高筆下這幅速寫,用不同的線條筆觸表現了麥田秋收的景象。學習小結:你認為用線條表現質感與線條的哪些因素有關?可見,線條的表現力很強,它的變化非常豐富。線條的長短、曲直、粗細、寬窄、輕重、排線的方法、疏密、繁簡、層次的多少等等,他們對物體的質感有著直接的影響。3、用形狀表現質感師問:當我們描繪一幅景象或一個物體的時候,首先畫出的是什么?生:外形輪廓師問:來看這三個輪廓

5、的質感一樣嗎?生:第一個像紙、第二個像方盒子、第三個像棉被或毛巾師問:看線條有什么不同?生:第二個線條直,第三個線條彎曲師:轉折處呢?生:有的轉折尖銳,有的平緩師總結:因此,我們在起形時就要表現出物體的質感,特別是轉折處的厚薄軟硬的結構變化。那么,有了外形,怎樣用豐富的線條筆觸表現不同的質感呢?4、用線條筆觸表現質感師:還是這三個輪廓,如果給這張白紙加上陰影用什么線條筆觸?生:較輕的直線師:如果這個是皮毛質感用什么線條筆觸?生:輕柔彎曲的短線師:再看這個如果是塊紋理粗糙的木板用什么線條筆觸?師:即使是同一個方塊,我們改變線條筆觸如:圈狀、點狀、編織狀、輕重排線狀也能變化出不同的質感。像海綿、切

6、片面包、藤編儲物盒、書本等。環(huán)節(jié)三:教師微視頻演示表現質感的技巧方法 師:大家看,這兩件物品可以用怎樣的線條和筆觸表現?生:蓮蓬較重的曲線表現粗糙,書本長直線表現棱角和書頁師:看老師是怎么表現的:首先用鉛筆概括外形注意構圖飽滿,接下來老師用了簽字筆,用有力度的曲線勾勒蓮蓬圓錐形輪廓和起伏的結構,用直線勾勒書本的方形結構,用較密的長直線畫出書頁的層次,用交叉排線的方法表現背光的暗面,體現書本棱角分明的形體,深入刻畫蓮蓬上的粗糙的紋理,用長短錯落的線條畫出側面大的起伏,用小短線加重凹陷的溝壑,加重圓面和側面的轉折處可以讓蓮蓬更有立體感,刻畫蓮蓬圓面上的起伏和深淺變化,加重蓮蓬子的凹陷處,用點狀筆觸

7、表現圓面上微小的起伏。接下來老師又用了彩鉛豐富物體的色彩質感,用暖色鄰近色中黃、土黃、土紅、褐色等找出干枯蓮蓬的色彩變化,書本用對比色紫色襯托蓮蓬。老師嘗試了用多種工具材料表達了對這株已經老去的生命的謳歌和祭奠??赐炅松徟睿覀冊贀Q個輕快的口味,輕柔飄逸的羽毛怎么表現?為了襯托羽毛我選用了黑色卡紙,用油畫棒勾勒外形,注意羽毛分組表現,用輕柔的短弧線表現柔軟細膩的質感,發(fā)揮油畫棒色彩漸變的魅力繪出夢幻的藍紫色,用白色提亮羽毛梗,最后用刻刀刮出邊緣的線條,表現羽毛的細膩。同學們看,不管用什么工具,只要把握好筆觸的方法,即使是鉛筆也能繪出感人的畫面。環(huán)節(jié)四:學生作品欣賞看這幅作品表現了一本破舊的語文

8、書,讓我們想到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學習條件的艱苦。再看這幅稚嫩的小手緊緊抓著媽媽的手可以起個什么名字?母與子,大手牽小手。雖然手的大小比例上不是很完善,但已經很感人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質感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羅寒蕾的線描視頻學生作品通過欣賞羅寒蕾的線描視頻引導學生觀察感受用線條表現的富有感染力的質感細節(jié):飄逸的長發(fā)、毛躁的短發(fā)、粗糙的凳子、飄逸的蒲公英。突出了線條與質感這一重點知識。通過學生的小嘗試,親自體驗感受線條的豐富效果。三位學生上臺嘗試畫出。采用先觀察梵高速寫局部的線條筆觸特點、再聯想想象表現內容的倒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再出示梵高的風景速寫,感受線條的表現力。通過前面

9、的鋪墊,學生自然而然的發(fā)現了線條與質感的關系。采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理解外形結構線條的細微變化能表現不同的質感。教師始終以啟發(fā)式教學,帶領學生觀察思考,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原有外形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思考用什么樣的線條筆觸表現光滑的紙、粗糙的木頭、柔軟蓬松的皮毛。進一步深入觀察同一個方塊的不同筆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堅硬、柔軟、粗糙、光滑的感受會有相應的形狀、紋理、明暗。 教師用多種紙材、工具直觀演示粗糙的蓮蓬與光潔的書本、柔軟的羽毛的畫法。細節(jié)的展現給學生直觀的畫法引導,并演示了簽字筆、彩鉛、油畫棒多種工具的運用。微視頻的使用大大縮短了教學時間,使學生獲得的信

10、息量增大收獲滿滿。通過兩幅素描學生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感受到單色的繪畫工具同樣能表達有感染力的主題。第 三 部 分-學生練習 表現質感實踐運用描繪質感三、學生作業(yè)請你用所學的知識描繪組內的物品或感興趣的形象,可添加附屬物表達特定的情感并為作品取個名字。要求:1、構圖合理、飽滿。2、用喜歡的工具和線條筆觸表現物品的質感。3、主題突出,作品有感染力 課件循環(huán)播放生活中質感圖片及優(yōu)秀繪畫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在寫生物品的選擇上我精選質感強烈、形狀結構簡單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作為觀察表現的對象,激發(fā)學生的表現熱情。繪畫體驗的過程是學生細膩觀察和感受,在表現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要重視輔

11、導,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表現。第 四 部 分-作業(yè)欣賞 互評交流作業(yè)互評四、作品點評: 組內選出一到兩幅優(yōu)秀作品班內互評交流。自評建議:用了什么樣的線條筆觸表現了怎樣的質感互評建議:1、構圖合理、飽滿。2、外形結構和線條筆觸生動的表現出物體的質感。3、主題突出,作品有感染力采用組內互評、自評、師評的評價方式,組織學生從構圖、線條筆觸質感主題幾個方面評價學生作品。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是互相學習啟發(fā)、認識再提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肯定學生優(yōu)點并及時發(fā)現問題,激發(fā)學生繪畫的熱情。第 五 部 分-總結升華 知識延伸情感升華五、總結升華同學們今天我們用畫筆嘗試表現了質感,對質感的深入刻畫不僅能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