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_第1頁
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_第2頁
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_第3頁
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_第4頁
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公共及辦公場所安全 一、公共場所平安 1.公共場所定義 公共場所,包括賓館飯店、影劇院、學校、歌舞廳夜總會、大型商場、超市、體育場館、公共交通車站、碼頭、候機大廳、大型集會、演出活動等人員高度密集的場所,這些場所簡單因小的事故、意外(如停電、失火、斗毆等)而引起大型的群死群傷大事,其中擁擠、踩踏事故占相當大的比例。 在人多擁擠的場所,一旦發(fā)生混亂,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人員稠密的公眾場所如燈會、公園、商場、體育場館、影劇院、歌舞廳、網(wǎng)吧等,應避開造成局部區(qū)域人員過于擁擠的現(xiàn)象。 2.消失混亂局面后的應對方法 (1)      在擁擠的人群中,要

2、時刻保持警惕,發(fā)覺有人心情不對或人群開頭騷動時,要做好愛護自已和他人的預備。 (2)      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已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當立刻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千萬不能被絆倒,避開自已成為擁擠踩踏大事的誘發(fā)因素。 (3)      假如路邊有可以暫避的地方,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那樣特別簡單被推倒在地。 (4)      遭受擁擠的人流時,不要采納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態(tài),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5)&

3、#160;     當發(fā)覺自已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立刻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      若身不由已陷入人群之中,肯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肯定要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裂而被扎傷。 (7)      當帶著孩子遭受擁擠的人群時,最好把孩子抱起來,避開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8)      如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對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愛護身體最脆弱

4、的部位。 (9)      如有可能,抓住一件結實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群過去后,快速而冷靜地離開現(xiàn)場。 3.意外事故發(fā)生脫險要訣 (1)      參與大規(guī)模公眾活動時,入場前就要看清晰出口所在的位置和各種逃命標識。切記:進入場地時的通道未必是逃命的最佳通道。 (2)      假如是在足球場、舞廳、大型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除了出入通道,還應事先觀看是否有其他逃命途徑。 (3)     

5、 體育場內最平安的地方是球場草地。因此,假如發(fā)生意外的話,不必肯定從進出通道擠出去。留在人群后面至少十五分鐘,人群散去時再離開是一種平安的選擇。 (4)      假如觀看的是一場激烈的競賽,雙方球迷心情又比較感動的話,看完球賽后肯定不要遺忘除去身上表示所擁護球隊的任何標識,以免遭到另一球迷的攻擊。據(jù)統(tǒng)計,大部分傷亡大事都是發(fā)生在競賽后。 (5)      觀看大型演唱會時,肯定要留意看臺的踏板是否堅固,不要和狂熱的歌迷們一起站在踏板上,以防踏板不夠堅固,造成坍塌事故。 (6) 

6、60;    假如大型文體活動現(xiàn)場發(fā)生意外事故,不要盲目跟隨人群擁擠逃跑,穩(wěn)住惶恐心理后,認真觀看四周場地,查找逃命機會。 (7)      大型商場打折時,多人聚集,此時在上下自動扶梯時肯定要留意站在右側,抓牢扶手,尤其是留意腳下,不要踏空,以防摔傷。 4.踩踏事故的應對方法 (1)      擁擠踩蹋事故發(fā)生后,一方面要抓緊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互救。 (2)    

7、;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老人、兒童及婦女的原則。推斷傷勢的依據(jù)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泛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3)      當發(fā)覺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抓緊做人工呼吸,輔之胸外按壓。 5.公共聚集場所突發(fā)危害須知 (1)      公共聚集場所由于人員聚集,狀況比較簡單,簡單引起諸多突發(fā)性危害,必需引起人們足夠重視。 (2)      暈車、暈機

8、、暈船者旅行前不應飽食,需服用藥物(最好讓其服用自備藥或醫(yī)生供應的藥),有條件時讓其坐在較平穩(wěn)的座位上。長途旅行中的游客暈機(車船),可請乘務員幫助。 (3)      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其癥狀是上吐下瀉,特點是起病急、發(fā)病快、埋伏期短,若救治不準時,會有生命危急。發(fā)覺有人食物中毒,讓其多喝水緩解毒性,嚴峻食物中毒者應就近馬上送醫(yī)院搶救。 (4)      有人心臟病猝發(fā)時,切忌急著將患者抬著或背著去醫(yī)院,而應讓其就地平躺,頭略高,由患者親屬或其他相關人員從患者口袋中查找備用藥物,讓其服

9、用。同時,應到四周的醫(yī)院找醫(yī)生前來救治,待病情稍穩(wěn)定后馬上送醫(yī)院救治。 6.逃命與急救常識 很多重特大事故就是由于員工不懂得“三會”(會報警、會自救和會逃命)造成的。當你發(fā)覺有爆炸、火災、燃氣泄露、車禍等突發(fā)大事或事故時,要準時報警并向四周的人員示警,并樂觀參加搶險和撲救,如發(fā)覺初起火災時,應使用滅火器材準時撲救;發(fā)覺有人觸電,應實行措施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當發(fā)覺狀況已失去掌握時,應實行適當?shù)姆雷o措施迅后速撤離,以免造成更大的傷亡。 7.如何報警 遇到各種緊急狀況,把握報警常識特別重要。假如發(fā)生火災、爆炸等事故,應撥打“119”;假如發(fā)生交通事故,應拔打“122”;假如有人受傷,應拔打“120”

10、;假如受到壞人損害或發(fā)覺壞人正在實施犯罪活動,應拔打“110”。拔打報警電話時,要保持冷靜,肯定要講清晰大事發(fā)生的時間、具體地點(包括區(qū)、路、街、門牌號等)、大事的簡要經(jīng)過、大事涉及人員、已經(jīng)實行的措施以及個人狀況和聯(lián)系方法等。報警后應盡量愛護好事發(fā)覺場,假如有條件應選擇合適位置等候救援人員到來。 8.疏散留意事項 (1)      保持平安疏散秩序,防止踩踏、摔傷等事故的發(fā)生。 (2)      高層建筑疏散應以事故發(fā)生層、以上各層、再下層的挨次進行,以疏散到地面為主要目標,優(yōu)先支配受事故威逼

11、最嚴峻區(qū)域的人員疏散。疏散中按先老、幼、弱、殘、婦,先旅客、顧客、群眾,后員工,最終為救助人員的疏散挨次。 (3)      發(fā)揚團結友愛、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逃命中切忌大喊大叫、亂竄亂撞,以免引起疏散人員的擁擠和混亂。 (4)      疏散、掌握事故態(tài)勢原則上應同時進行。 (5)      火災疏散中禁止使用一般電梯運載人員。同時不要停留在沒有消防設施的場所。 (6)      逃命時要留意自

12、我愛護。 (7)      留意觀看平安疏散標志。 9.卷入人流時的留意事項 公眾聚集場所極易消失人群慌亂的情形,若慌亂情形不能平靜,人們就可能不由自主地被卷入雜亂的人流,從而形成相互擠壓踩踏的局面。為防止這種局面的消失,須加強以下工作。 (1)      要發(fā)揚相互關愛的風格,做到臨危不亂。在突發(fā)大事中,有秩序地撤離是最平安最快速的。 (2)      現(xiàn)場的領導和平安機構,要實行多種有效手段維持秩序,撤離挨次先群眾后自已。 (3) 

13、     當慌亂人群已經(jīng)形成,并且一時不行能平靜,可以實行一些愛護自身的方法:用雙手抱頭,兩肘朝外,盡快松開衣扣,確保呼吸暢通和心臟不受擠壓,用肩和背靠在墻上或被擠到墻壁、柵欄旁邊,要盡快走近通道;假如被擠倒、人群從身上踩過,應雙手抱著后腦勺,兩肘支地,胸部稍離地面,以免窒息。  二、辦公場所平安 1.獨拘束辦公室r 大樓樓梯間通常較為偏僻,上樓盡量使用電梯。r (1)      若常在某建筑物出入,應熟識周邊及樓內地形并了解平安設施的位置。r (2)   

14、0;  進入辦公室后鎖好大門,并檢視屋內是否有人。告知大樓警衛(wèi)自己所處樓層、辦公室號碼及電話號碼。r (3)      若需外出,即使在短時間內返回,也應鎖門。 2.電梯平安r (1)      進入電梯前若發(fā)覺乘客可疑,則勿進入。r (2)      女性若單獨搭乘電梯,應靠近掌握板。r (3)      若遇可疑人物在電梯內,馬上離開。 (4)      遇到電梯意外時怎么辦?r 不要強行開門,以免帶來新的險情。r 通過警鈴、對講系統(tǒng)、移動電話或電梯轎廂內的提示方式進行求援,如電梯轎廂內有病人或其他危險狀況,應當告知救援人員。r 假如沒有電話,應拍門呼喊或脫下鞋子用鞋子拍門。如無人回應,則需鎮(zhèn)靜心情,觀看動靜,保存體力,等待營救。 與電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