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課件3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1.gif)
![道路勘測設計課件3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2.gif)
![道路勘測設計課件3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3.gif)
![道路勘測設計課件3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4.gif)
![道路勘測設計課件3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cd06af29-1605-41ea-816b-47f4195aaed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3 道路縱斷面設計道路勘測設計內(nèi)容提要能力要求 本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縱斷面設計概述、縱坡及坡長設計、豎曲線設計、縱斷面設計方法與縱斷面圖及道路平、縱線形組合設計等內(nèi)容。教學重點為縱坡及坡長設計;豎曲線設計;道路平、縱線形組合設計。教學難點為豎曲線最小半徑的確定。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應了解縱斷面設計的一般要求,熟悉縱斷面設計各項指標的規(guī)定及道路平、縱線形組合設計的要求,掌握縱斷面設計方法及步驟。第三章道路縱斷面設計3.1 概述3.2 縱坡及坡長3.3 豎曲線3.4 爬坡車道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n縱斷面設計:縱斷面設計:研究路線線位高度及坡度變化情況研究路線線
2、位高度及坡度變化情況的過程??v斷面線形應根據(jù)道路的性質(zhì)、任務、等的過程??v斷面線形應根據(jù)道路的性質(zhì)、任務、等級、地物、地質(zhì)、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wěn)定能夠、級、地物、地質(zhì)、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wěn)定能夠、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對縱坡的大小、長短、前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對縱坡的大小、長短、前后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大小以及與平面線形的組后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大小以及與平面線形的組合關(guān)系等進行組合設計。合關(guān)系等進行組合設計。n任務:任務:研究縱斷面線形的幾何構(gòu)成及其大小與長研究縱斷面線形的幾何構(gòu)成及其大小與長度。度。n依據(jù):依據(jù):汽車的動力特性、道路等級、當?shù)氐淖匀黄嚨膭恿μ匦浴⒌缆返燃?、當?shù)氐淖匀?/p>
3、地理條件以及工程經(jīng)濟性等。地理條件以及工程經(jīng)濟性等。3.1 概述n地面線:地面線:它是根據(jù)中線上各樁點的高程而點繪的它是根據(jù)中線上各樁點的高程而點繪的一條不規(guī)則的折線;一條不規(guī)則的折線;n設計線:設計線:路線上各點路基設計高程的連續(xù)。路線上各點路基設計高程的連續(xù)。3.1 概述n地面標高:地面標高:道路中線上地面點標高。道路中線上地面點標高。n路基設計標高:路基設計標高:n(1)新建公路:)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一般為分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一般為分隔帶外邊緣。二、三、四級公路,路基未設加寬超隔帶外邊緣。二、三、四級公路,路基未設加寬超高前的路肩邊緣的高程。高前的路肩邊緣的高程。n(2)改
4、建公路:)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辦理,也可根據(jù)一般按新建公路辦理,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而采用中央分隔帶中線或行車道中線標高。具體情況而采用中央分隔帶中線或行車道中線標高。 n(3)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一般為行車道中線或中央分隔帶一般為行車道中線或中央分隔帶中線標高。中線標高。n施工高度:施工高度:橫斷面上設計高程與地面高程之高差。橫斷面上設計高程與地面高程之高差。n路堤:路堤:設計標高大于地面標高。設計標高大于地面標高。n路塹:路塹:設計標高小于地面標高。設計標高小于地面標高。3.1 概述定義:定義:是指在縱斷面設計時各級道路允許使是指在縱斷面設計時各級道路允許使 用的最大坡度值。用的最大坡度
5、值。影響因素:影響因素: 汽車的動力特性:爬坡能力。汽車的動力特性:爬坡能力。 道路等級:道路等級:自然條件:海拔高程、氣候(積雪寒冷等)。自然條件:海拔高程、氣候(積雪寒冷等)。車輛安全行駛車輛安全行駛工程、運營經(jīng)濟性工程、運營經(jīng)濟性3.2 縱坡及坡長注:注:1. 1. 設計速度為設計速度為120km120kmh h、l00kml00kmh h、80km80kmh h的高速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條件或其他特殊情況限制時,經(jīng)技術(shù)經(jīng)濟論公路受地形條件或其他特殊情況限制時,經(jīng)技術(shù)經(jīng)濟論證,最大縱坡值可增加證,最大縱坡值可增加1 1。 2. 2. 公路改建中,設計速度為公路改建中,設計速度為40km40k
6、mh h、30km30kmh h、20km20kmh 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經(jīng)技術(shù)經(jīng)濟論證,最大縱坡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經(jīng)技術(shù)經(jīng)濟論證,最大縱坡值可增加值可增加1 1。 3. 3.四級公路位于海拔四級公路位于海拔2000m2000m以上或積雪冰凍地區(qū)的路段,以上或積雪冰凍地區(qū)的路段,最大縱坡不應大于最大縱坡不應大于8%8%。表表3-1 公路最大縱坡值公路最大縱坡值設計速度設計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縱坡(%) 3 4 5 6 7 8 93.2 縱坡及坡長n定義:定義:各級公路在特殊情況下容許使用的最各級公路在特殊情況下容許使用的最小坡度值。小坡度值。n最小縱坡值
7、:最小縱坡值:0.3%0.3% 當必須設計平坡(當必須設計平坡(0%0%)或小于)或小于0.3%0.3%的縱的縱坡時,邊溝應作縱向排水設計。坡時,邊溝應作縱向排水設計。 干旱少雨地區(qū)最小縱坡可不受上述限制。干旱少雨地區(qū)最小縱坡可不受上述限制。3.2.2 最小縱坡3.2 縱坡及坡長在高海拔地區(qū),困空氣密度下降而使汽車發(fā)在高海拔地區(qū),困空氣密度下降而使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汽車的驅(qū)動力以及空氣阻力降動機的功率、汽車的驅(qū)動力以及空氣阻力降低,導致汽車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車低,導致汽車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車水箱中的水易于沸騰而破壞冷卻系統(tǒng)。水箱中的水易于沸騰而破壞冷卻系統(tǒng)。標準標準規(guī)定:位于海拔規(guī)
8、定: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以上的高原地區(qū),各級公路的最大縱坡值應按地區(qū),各級公路的最大縱坡值應按 表表 3-4 的的規(guī)定予以折減。折減后若小于規(guī)定予以折減。折減后若小于4%,則仍采用,則仍采用4%。3.2 縱坡及坡長3.2.3 高原縱坡折減定義:定義:一定長度的路段縱向所克服的高差H與路線長度L之比(連續(xù)升坡或降坡路段)。LHi平標準標準規(guī)定規(guī)定:(1)越嶺路線連續(xù)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對高差為200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5;相對高差大于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2)任意連續(xù)3km路段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5。3.2 縱坡及坡長3.2.4 平均縱坡定義:定義:合成坡度是指
9、由路線縱坡與彎道超高橫坡或路拱橫坡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線方向。22zhiiI表表3-5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公路最大合成坡度3.2 縱坡及坡長3.2.5 合成坡度注:注:當陡坡與小半徑圓曲線相重疊時,宜采用較小的合成坡度。特別是下當陡坡與小半徑圓曲線相重疊時,宜采用較小的合成坡度。特別是下述情況,其述情況,其合成坡度必須小于合成坡度必須小于8%。(1)冬季路面有積雪、結(jié)冰的地區(qū))冬季路面有積雪、結(jié)冰的地區(qū)(2)自然橫坡較陡峻的傍山路段)自然橫坡較陡峻的傍山路段(3)非汽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非汽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大合成坡度限制行最大合成坡度限制?合
10、成坡度指標的控制作用合成坡度指標的控制作用 :n 控制陡坡與急彎的重合;控制陡坡與急彎的重合;n 平坡與設超高平曲線的配合問題。平坡與設超高平曲線的配合問題。 最小合成坡度:最小合成坡度:n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n當合成坡度小于當合成坡度小于0.5時,應采取綜合排水措時,應采取綜合排水措施,以保證路面排水暢通。施,以保證路面排水暢通。3.2 縱坡及坡長3.2.5 合成坡度思考:公路為什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小合么要進行最小合成坡度限制成坡度限制?3.2 縱坡及坡長3.2.6 坡長限制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大坡長限制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大坡長限制? (2)最小
11、坡長)最小坡長3.2 縱坡及坡長3.2.6 坡長限制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小坡長限制思考:公路為什么要進行最小坡長限制?表表3-11 3-11 公路坡段最小長度公路坡段最小長度 (3)坡長計算)坡長計算 當連續(xù)陡坡是由幾個不同坡度值的坡段組合而成時,應按當連續(xù)陡坡是由幾個不同坡度值的坡段組合而成時,應按不同坡度的坡長限制折算確定。不同坡度的坡長限制折算確定。 標準規(guī)定,連續(xù)上坡(或下坡)時,應在不大于表3-8所規(guī)定的縱坡長度范圍內(nèi)設置緩和坡段。緩和坡段的縱坡應不大于3,其長度應符合縱坡長度的規(guī)定。緩和坡段設置: 縱坡值:不應大于3% 長 度:不小于最小坡長要求 線 形:宜采用直線。在地形困難
12、路段 可采用曲線;注:曲線半徑較小時,緩和坡段長度應增加?;仡^曲線段不能作為緩和坡段。3.2 縱坡及坡長3.2.7 緩和坡段 定義:定義:縱斷面上兩個坡段的轉(zhuǎn)折處,為了便于行縱斷面上兩個坡段的轉(zhuǎn)折處,為了便于行車用一段曲線來緩和,稱為豎曲線。車用一段曲線來緩和,稱為豎曲線。變坡點:變坡點:相鄰兩條坡度線的交點。相鄰兩條坡度線的交點。變坡角:變坡角:相鄰兩條坡度線的坡角的相鄰兩條坡度線的坡角的代數(shù)差代數(shù)差,通,通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表示,即表示,即 =2-1tg2- tg1=i2-i112i1i2i3凹型豎曲線凹型豎曲線 0凸型豎曲線凸型豎曲線 03.3 豎曲線3.3.1
13、 豎曲線要素計算豎曲線的線形:豎曲線的線形:規(guī)范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規(guī)定采用二次拋物線二次拋物線作為作為豎曲線的線形。豎曲線的線形。 拋物線豎曲線的基本方程為:拋物線豎曲線的基本方程為:221xRy n式中:式中:R拋拋物線頂點處的曲物線頂點處的曲率半徑率半徑3.3 豎曲線3.3.1 豎曲線要素計算4822TLERTE,(1)豎曲線長度)豎曲線長度L:LRRL,(2)豎曲線切線長)豎曲線切線長T:22RLT3.3 豎曲線3.3.1 豎曲線要素計算思考:為什么切線長度思考:為什么切線長度T等等于曲線長度于曲線長度L的一半?的一半?Rxy22式中:式中:x豎曲線上任意點與豎曲線始點或終豎曲線上任意點與豎曲
14、線始點或終點的水平距離,點的水平距離, y豎曲線上任意點到切線的縱距,即豎曲線上任意點到切線的縱距,即豎曲線上任意點與坡線的高差。豎曲線上任意點與坡線的高差。3.3 豎曲線3.3.1 豎曲線要素計算(一)豎曲線設計限制因素(一)豎曲線設計限制因素(1)緩和沖擊)緩和沖擊 汽車在豎曲線上行駛時其離心加速度為汽車在豎曲線上行駛時其離心加速度為: ,R13VRva22a13VR2 根據(jù)試驗,認為離心加速度應限制在根據(jù)試驗,認為離心加速度應限制在0.50.7m/s2比較合適。我國比較合適。我國標準標準規(guī)定的豎曲線規(guī)定的豎曲線最小半徑值,相當于最小半徑值,相當于a=0.277m/s2。 6 . 3,6
15、. 32min2minVLVR或3.3 豎曲線3.3.2 豎曲線最小半徑(一)豎曲線設計限制因素(一)豎曲線設計限制因素(2)時間行程2 . 12 . 16 . 3minminminVLRVtVL則3.3 豎曲線3.3.2 豎曲線最小半徑3.3 豎曲線3.3.2 豎曲線最小半徑設計車速 V(km/h)停車視距ST(m)緩和沖擊 視距要求 標準規(guī)定值極限最小半徑(m)一般最小半徑(m)12021040001110011000170001001602780645065001000080110178030203000450060751000141014002000404044041045070030
16、3025023025040020201101001002003.3 豎曲線3.3.2 豎曲線最小半徑設計車速 V(km/h)停車視距ST(m)緩和沖擊 車燈照明 橋下視距 標準規(guī)定值極限最小半徑(m)一般最小半徑(m)120210400050001688400060001001602780362095130004500801101780221044920003000607510001370209100015004040440880594507003030250350332504002020110180151002003.3 豎曲線3.3.2 豎曲線最小半徑設計車速(km/h)806050403
17、020凸形極限最小半徑(m)30001200900400250100一般最小半徑(m)450018001350600400150凹形極限最小半徑(m)18001000700450250100一般最小半徑(m)2700150010507004001503.3 豎曲線3.3.3 豎曲線最小長度設計速度(km/h)120100806050403020豎曲線最小長度(m)10085705040352520 為滿足汽車司機操作的需要,豎曲線最小長度按設為滿足汽車司機操作的需要,豎曲線最小長度按設計速度計速度3s3s的運行距離計算。即:的運行距離計算。即: 5( )6LV m (一)豎曲線的作用:(一)豎
18、曲線的作用:(1)緩沖行車:以平緩曲線取代折線可消除汽車)緩沖行車:以平緩曲線取代折線可消除汽車在變坡點的突變在變坡點的突變,緩和縱向變坡處動量變化而產(chǎn)生緩和縱向變坡處動量變化而產(chǎn)生的沖擊緩沖作用。的沖擊緩沖作用。(2)保證公路縱向的行車視距:)保證公路縱向的行車視距: 凸形:縱坡變化大時,盲區(qū)較大。凸形:縱坡變化大時,盲區(qū)較大。 凹形:下穿式立體交叉的下線。凹形:下穿式立體交叉的下線。(3)將豎曲線與平曲線恰當組合,有利于路面排)將豎曲線與平曲線恰當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車的視線誘導和舒適感。水和改善行車的視線誘導和舒適感。3.3 豎曲線3.3.4 豎曲線設計(二)豎曲線設計的一般要求
19、(二)豎曲線設計的一般要求(1)宜采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宜采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2)同向豎曲線應避免)同向豎曲線應避免“斷背曲線斷背曲線”(3)反向曲線間有直坡段連接,也可徑)反向曲線間有直坡段連接,也可徑向連接。向連接。(4)豎曲線設置應滿足排水需要。)豎曲線設置應滿足排水需要。3.3 豎曲線3.3.4 豎曲線設計(三)豎曲線半徑的選擇(三)豎曲線半徑的選擇(1)符合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符合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2)在不過分增加工程量的情況下,宜采用較大的半徑。)在不過分增加工程量的情況下,宜采用較大的半徑。(3)結(jié)合縱斷面起伏情況和標高控制要求,確定合適的外)結(jié)合縱斷面起伏情況和標高控制要求,確定合
20、適的外距值,按外距控制選擇半徑。距值,按外距控制選擇半徑。(4)考慮相鄰豎曲線的連接,按切線長度選擇半徑)考慮相鄰豎曲線的連接,按切線長度選擇半徑(5)過大的半徑將使豎曲線過長,對施工和排水不利。)過大的半徑將使豎曲線過長,對施工和排水不利。(6)對夜間行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考慮燈光照射方向的)對夜間行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考慮燈光照射方向的改變,選擇半徑應適當加大。改變,選擇半徑應適當加大。(思考:為什么?)(思考:為什么?)3.3 豎曲線3.3.4 豎曲線設計3.3 豎曲線【典型例題典型例題】xyxy例3.1:某二級汽車專用公路上有一變坡點,樁號為K10+200,切線標高為120.28m,兩
21、相鄰路段的縱坡為i1=+5和i2=3,R凸5000m。試設計該變坡處的豎曲線。3.3 豎曲線【典型例題典型例題】 2002LTm 242TEmR解:(1)計算豎曲線要素豎曲線長度: 切線長度 外距 50000.050.03400LRm 3.3 豎曲線【典型例題典型例題】xyxy1020020010000KK1020020010400KK (2)求豎曲線起點和終點樁號 豎曲線起點樁號(QD):豎曲線終點樁號(ZD):3.3 豎曲線【典型例題典型例題】xyxy3.3 豎曲線【典型例題典型例題】xyxy用以上計算得的豎曲線各樁號設計標高見表3-11(P65)1.某山嶺區(qū)一般二級公路,變坡點樁號為某山
22、嶺區(qū)一般二級公路,變坡點樁號為k5+030.00,高程,高程H1=427.68m,i1=+5%,i2=-4%,豎曲線半徑,豎曲線半徑R=2000m。n試計算豎曲線諸要素以及樁號為試計算豎曲線諸要素以及樁號為k5+000.00和和k5+100.00處的設計高程。處的設計高程。3.3 豎曲線【作業(yè)作業(yè)】(下次課交)下次課交)定義:為了在長陡的路段上,將大型車、慢速車從主線車流中分離出去,從而提高主線車輛的行駛自由程度,以增加該路段的通行能力而設置的附加車道。3.4 爬坡車道 規(guī)范規(guī)定:四車道高速公路、四車道一級公路以及二級公路連續(xù)上坡路段,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在上坡方向行車道右側(cè)設置爬坡車道:(1
23、)沿連續(xù)上坡方向載重汽車的運行速度降低到下表的容許最低速度以下時。(2)上坡路段的設計通行能力小于設計小時交通量時。(3)經(jīng)設置爬坡車道與改善主線縱坡不設爬坡車道技術(shù)經(jīng)濟比較論證,設置的效益費用比、行車安全性較優(yōu)時。3.4 爬坡車道設計速度(km/h)120100806040容許最低速度(km/h)60555040253.4.1 設置爬坡車道的條件思考:對向六車道或八車道的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可不另設爬坡車道,為什么?3.4 爬坡車道3.4.2 爬坡車道的設計3.4 爬坡車道3.4.2 爬坡車道的設計主線的超高坡度()1098765432爬坡車道超高坡度()5432(3)布置與長度)布置與長度(
24、1 1)關(guān)于縱坡極限值的運用)關(guān)于縱坡極限值的運用 根據(jù)汽車動力特性和考慮經(jīng)濟等因素制定的極限值,設計時不可根據(jù)汽車動力特性和考慮經(jīng)濟等因素制定的極限值,設計時不可輕易采用應留有余地。一般講,縱坡緩些為好,但為了路面和邊溝排輕易采用應留有余地。一般講,縱坡緩些為好,但為了路面和邊溝排水,最小縱坡不應低于水,最小縱坡不應低于0.3%0.3%0.5%0.5%。 (2 2)關(guān)于最短坡長)關(guān)于最短坡長 坡長不宜過短,以不小于設計速度坡長不宜過短,以不小于設計速度9 9秒的行程為宜。避免鋸齒形秒的行程為宜。避免鋸齒形的縱斷面。的縱斷面。(3 3)各種地形條件下的縱坡設計)各種地形條件下的縱坡設計n 平原
25、、微丘區(qū):保證最小填土高度。平原、微丘區(qū):保證最小填土高度。n 山嶺、重丘區(qū):按縱向填挖平衡設計。山嶺、重丘區(qū):按縱向填挖平衡設計。(一)縱斷面設計要點(一)縱斷面設計要點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JD5 R= Ls=JD6 R= Ls=JD5 R= Ls=(1)準備工作)準備工作(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2)標注高程控制點)標注高程控制點 路線起、終點;越嶺啞口;重要橋涵;最小路線起、終點;越嶺啞口;重要橋涵;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線的洪水位;隧道進填土高度;最大挖
26、深;沿溪線的洪水位;隧道進出口;平面交叉和立體交叉點;鐵路道口;城鎮(zhèn)出口;平面交叉和立體交叉點;鐵路道口;城鎮(zhèn)規(guī)劃控制標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線必須通過的標高規(guī)劃控制標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線必須通過的標高控制點等??刂泣c等。 山區(qū)道路的山區(qū)道路的“經(jīng)濟點經(jīng)濟點”或或“挖方點挖方點”等。等。 (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JD5 R= Ls=JD6 R= Ls=JD5 R= Ls=(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2)標注高程控制點)標注高程控制
27、點JD5 R= Ls=JD6 R= Ls=JD5 R= Ls=(3)試坡:)試坡:根據(jù)地形起伏情況及高程控制點,初擬縱坡線。根據(jù)地形起伏情況及高程控制點,初擬縱坡線。 (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JD5 R= Ls=JD6 R= Ls=JD5 R= Ls=(4)調(diào)整:)調(diào)整:按平縱配合要求及按平縱配合要求及標準標準執(zhí)行情況等進行檢查執(zhí)行情況等進行檢查調(diào)整。調(diào)整。 (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JD5 R= Ls=JD6 R= Ls=JD5 R
28、= Ls=(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5 5)核對:)核對:典型橫斷面核對。典型橫斷面核對。 (6 6)定坡:)定坡:JD5 R= Ls=JD6 R= Ls=JD5 R= Ls=R= T= E =R= T= E =R= T= E =(7)設置豎曲線:)設置豎曲線:確定半徑、計算豎曲線要素及設計標高確定半徑、計算豎曲線要素及設計標高(二)縱斷面設計步驟(二)縱斷面設計步驟 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1 縱斷面設計方法與步驟比例尺:比例尺:橫坐標采用橫坐標采用1:2000(城市道路采用(城市道路采用1:5
29、001:1000) 縱坐標采用縱坐標采用1:200(城市道路為(城市道路為1:501:100)。)。縱斷面圖組成:縱斷面圖組成:上部:上部:繪制地面線和設計線。并標注豎曲線及其要素;繪制地面線和設計線。并標注豎曲線及其要素;坡度及坡長(有時標在下部);沿線橋涵及人工構(gòu)造物坡度及坡長(有時標在下部);沿線橋涵及人工構(gòu)造物的位置、結(jié)構(gòu)類型、孔數(shù)和孔徑;與道路、鐵路交叉的的位置、結(jié)構(gòu)類型、孔數(shù)和孔徑;與道路、鐵路交叉的樁號及路名;沿線跨越的河流名稱、樁號、常水位和最樁號及路名;沿線跨越的河流名稱、樁號、常水位和最高洪水位;水準點位置、編號和標高;斷鏈樁位置、樁高洪水位;水準點位置、編號和標高;斷鏈樁
30、位置、樁號及長短鏈關(guān)系等。號及長短鏈關(guān)系等。下部:下部:填寫超高;直線及平曲線;里程樁號;地面高程;填寫超高;直線及平曲線;里程樁號;地面高程;設計高程;填、挖高度;土壤地質(zhì)說明。設計高程;填、挖高度;土壤地質(zhì)說明。3.5 縱斷面設計方法及縱斷面圖3.5.2 縱斷面圖的繪制3.5.2 縱斷面圖的繪制(1)視覺分析的概念和意義 從視覺心理出發(fā),對道路的空間線形及其與周圍自然景觀和沿線建筑的從視覺心理出發(fā),對道路的空間線形及其與周圍自然景觀和沿線建筑的協(xié)調(diào)等進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視覺的連續(xù)性,使行車具有足夠的舒適感和安協(xié)調(diào)等進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視覺的連續(xù)性,使行車具有足夠的舒適感和安全感的綜合設計。
31、全感的綜合設計。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1 平、縱線形組合的視覺分析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1 平、縱線形組合的視覺分析 駕駛員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緊張程度隨車速的增加而增加。 注意力集中點和視野距離隨車速而增大,高速行駛時,駕駛員對前景細節(jié)的視覺開始變得模糊不清。 視角隨車速逐漸變窄,高速時駕駛員已不能顧及兩側(cè)景象了。(1)視覺分析的概念和意義車速(km/h)406080100120視角()10086604022注視距離(m)180335377564710利用視覺印象隨時間變化的道路透視圖利用視覺印象隨時間變化的道路透視圖n道路透視圖:道路透視圖:是按照汽車在道路上的行駛位
32、置,根據(jù)是按照汽車在道路上的行駛位置,根據(jù)線形的幾何狀況確定的視軸方向以及由車速確定的視線形的幾何狀況確定的視軸方向以及由車速確定的視軸長度,利用坐標透視的原理繪制的。軸長度,利用坐標透視的原理繪制的。n通過透視圖,可直觀地看出立體線形是否順適,有否通過透視圖,可直觀地看出立體線形是否順適,有否易產(chǎn)生判斷錯誤或茫然的地方,路旁障礙是否有妨礙易產(chǎn)生判斷錯誤或茫然的地方,路旁障礙是否有妨礙視線的地方等等。若存在上述缺陷則要在設計階段進視線的地方等等。若存在上述缺陷則要在設計階段進行修改,然后再繪出透視圖分析研究,直至滿意為止行修改,然后再繪出透視圖分析研究,直至滿意為止。 3.6 平、縱線形組合設
33、計3.6.1 平、縱線形組合的視覺分析(2)視覺分析方法p當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當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60km/h時,必須注重平、縱時,必須注重平、縱的合理組合;的合理組合;p當設計速度小于或等于當設計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40km/h時,在條件允許情況時,在條件允許情況力求做到各種線于要素的合理組合,并盡量避免和力求做到各種線于要素的合理組合,并盡量避免和減下輕不利組合。減下輕不利組合。(一)平、縱組合的設計原則(一)平、縱組合的設計原則n應在視覺上能自然地引導駕駛員的視線,并保持視應在視覺上能自然地引導駕駛員的視線,并保持視覺的連續(xù)性。覺的連續(xù)性。n注意保持平、縱線形的技術(shù)指標
34、大小應均衡注意保持平、縱線形的技術(shù)指標大小應均衡,使線形使線形在視覺上、心理上保持協(xié)調(diào)。在視覺上、心理上保持協(xié)調(diào)。n選擇組合得當?shù)暮铣善露?,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車選擇組合得當?shù)暮铣善露龋岳诼访媾潘托熊嚢踩?。安全。n應注意線形與自然環(huán)境和景觀的配合與協(xié)調(diào)。應注意線形與自然環(huán)境和景觀的配合與協(xié)調(diào)。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2 平、縱線形組合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2 平、縱線形組合(二)(二)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2 平、縱線形組合(二)(二)(1)平面直線與縱面直線組合(縱坡不變的直線)平面直線與縱面直線組合(縱坡不變的直線) (2)平面直線與豎曲線組合要素)平
35、面直線與豎曲線組合要素 (凸型直線、凹型直線)(凸型直線、凹型直線) 直線上一次變坡是很好的平、縱組合,從美學觀點講直線上一次變坡是很好的平、縱組合,從美學觀點講以包括一個凸型豎曲線為好,而包括一個凹型線次之;以包括一個凸型豎曲線為好,而包括一個凹型線次之;直線中短距離內(nèi)二次以上變坡會形成反復凸凹的直線中短距離內(nèi)二次以上變坡會形成反復凸凹的“駝駝峰峰”和和“凹陷凹陷”。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2 平、縱線形組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2)平面直線與豎曲線組合要素)平面直線與豎曲線組合要素 (凸型直線、凹型直線)(凸型直線、凹型直線) 斷背曲線的改善斷背曲線的
36、改善 斷背曲線斷背曲線 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3.6.2 平、縱線形組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直直線線與與縱縱斷斷面面應應避避免免的的組組合合暗暗 凹凹 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6.2 平、縱線形組合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6.2 平、縱線形組合(3)直直線線與與縱縱斷斷面面應應避避免免的的組組合合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6.2 平、縱線形組合(3)直直線線與與縱縱斷斷面面應應避避免免的的組組合合3
37、.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6.2 平、縱線形組合(3)直線與縱斷面應避免的組合直線與縱斷面應避免的組合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三)平、縱線形組合分析3.6.2 平、縱線形組合(3)直線與縱斷面應避免的組合直線與縱斷面應避免的組合要避免使凸形豎曲線的頂部或凹形豎曲線的底部與要避免使凸形豎曲線的頂部或凹形豎曲線的底部與反向平曲線的拐點重合。反向平曲線的拐點重合。跳跳 躍躍(1)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豎曲線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四)平、縱線形組合的
38、基本要求(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3.6.2 平、縱線形組合(1)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豎曲線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3.6.2 平、縱線形組合(1)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豎曲線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3.6.2 平、縱線形組合(1)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豎曲線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3.6.2 平、縱線形組合(2)要保持平曲線與豎曲線大小的均衡要保持平曲線與豎曲線大小的均衡3.6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四)平、縱線形組合的基本要求3.6.2 平、縱線形組合(2)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寫作 議論要言之有據(jù)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度大型活動現(xiàn)場口譯服務合同規(guī)范
- 2025年度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合同管理要點匯編
- 2025年度國際貿(mào)易實務交易磋商與合同簽訂信用評估體系
- 2025年度凱悅酒店消防應急照明系統(tǒng)節(jié)能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個人車位租賃權(quán)轉(zhuǎn)讓及車位增值服務合同
- 2025年度股東退股時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保密及競業(yè)限制合同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冷卻系統(tǒng)供電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人員派遣勞動協(xié)議范文(2篇)
- 口腔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1
- 發(fā)生輸液反應時的應急預案及處理方法課件
- 中國旅游地理(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門脈高壓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療課件
- 民航保密培訓課件
- 兒童尿道黏膜脫垂介紹演示培訓課件
- 詩詞寫作入門
- 學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訓課件
- 電器整機新產(chǎn)品設計DFM檢查表范例
- 樁基礎(chǔ)工程文件歸檔內(nèi)容及順序表
- 不同產(chǎn)地半夏總生物堿含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