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2)》導學案教學案_第1頁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2)》導學案教學案_第2頁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2)》導學案教學案_第3頁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2)》導學案教學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2?導學案教學案第3課時解決問題二導學案設計課題解決問題二課型新授課設計說明 使學生理解算理,直觀地感受到“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就是求這兩個數的差,為了達成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學設計突出了下面兩點:1.通過直觀操作,明確數量關系,緊扣減法的意義,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讓一年級的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算理和算法,直觀操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圓形紙片等學具,直觀地看出兩個量相差多少,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2讓學生從幾個實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學中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實際的需要,通過復習題、例

2、題、練習題,逐步引導學生邊考慮、邊發(fā)現、邊歸納,從而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課前準備老師準備:PPT課件學生準備:圓形紙片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指導學生活動效果檢測一、復習導入。5分鐘1.課件出示復習題。比多2個。比5個。2.每一組圖形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是怎樣排列的,這樣排列有什么好處?3.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不僅可以畫圖,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大家一起來理解一下吧!板書課題1.仔細看圖,完成填空。明確哪個量比哪個量多少,多少幾個。2.通過觀察發(fā)現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兩行圖形是一一對應排列的,這樣排列有利于比較出兩個量的多少。3.準備學習新課。1.填一填,比一比。比少_個。比多_個。二、探究新知。20分鐘

3、1.課件出示教材21頁例6的情境圖。組織學生找出題中的數學信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2.引導學生用擺學具或畫圖的方法表示題目中的數學信息,發(fā)現其中的數量關系。3.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操作結果列式解答。4.組織學生討論:假如要求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該怎么辦?5.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用減法計算。1.觀察情境圖,明確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小華套中了12個,小雪套中了7個。要解決的問題: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2.用圓形紙片代替套中的個數擺一擺。1先擺小雪的,再擺小華的,一一對應著擺。2觀察小華套中的12個,可以分成哪兩部分,哪部分是的,哪部分是要求的?3.根據整體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

4、計算,列出算式:1275個。4.小組討論發(fā)現:求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就是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5.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解決了什么問題,用到了什么方法。2.填空。1果園里有14棵蘋果樹,6棵梨樹,蘋果樹比梨樹多棵,梨樹比蘋果樹少棵。2明明有12張卡片,亮亮有8張卡片,亮亮的卡片比明明4張,明明的卡片比亮亮4張。3求17比9多幾,用法計算,算式是。46比11少,算式是。三、穩(wěn)固練習。10分鐘1.媽媽和小芳一起包餃子,媽媽包了15個餃子,小芳包了9個餃子。媽媽比小芳多包了幾個餃子?2.冬冬和軍軍一起到沙灘上拾貝殼,冬冬拾到了13個貝殼,軍軍拾到了8個貝殼。1冬冬比軍軍多拾到幾個貝殼?2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

5、問題,并解答。1.獨立考慮,理解題意,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用減法計算。1596個2.解答第一個問題之后,根據題目中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3.小林家養(yǎng)的各種家禽的只數如下。種類雞鴨鵝只數15861雞比鴨多多少只?2鵝比雞少多少只?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yōu)秀篇目、精彩段落,對進步學生的程度會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語文老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結果老師費力,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后,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干二凈。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

6、為難場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范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浸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chuàng)造和開展。四、課堂總結。5分鐘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并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究、環(huán)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積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學生的腦海里有了眾多的鮮活生動的材料,寫起文章來還用亂翻參考書嗎?1.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敖淌凇?/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