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及答案_第1頁
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及答案_第2頁
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及答案_第3頁
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及答案_第4頁
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北京市各區(qū)高三物理模擬試題實驗題匯編一、力學實驗3.1.1 游標卡尺與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朝陽一模2116分某同學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一薄金屬圓板的直徑D,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厚度d,示數如下圖。由圖可讀出D=_mm,d=_mm。4 5 6 7 8 通州一模2114分如下圖,游標卡尺的讀數是_ _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是_mm。012cm010203.1.2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朝陽二模21甲212分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b接通電源后,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斜面向下運動,重復幾次。選出

2、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舍去開始密集的點跡,從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2個打點間隔取一個計數點,如圖乙中0、1、28點所示。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各計數點的刻度數值,分別記作x0、x1、x2x8。d分別計算出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1、2、37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1、v2、v3v7。e以v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標出v與對應時間t的坐標點,畫出vt圖線。乙結合上述實驗步驟,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表1記錄的是該同學測出計數點的刻度數值,其中x5未測定,請你根據圖乙將這個測量值填入表1中。符 號x0x1x2x3x4x5x6x7x8刻度數值/cm01.122.754.867.4914.1918.2722.03

3、表1: 表2記錄的是該同學根據各計數點的刻度數值,計算出打點計時器打下各計數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請你根據表1中x5和x7計算出v6的值,并填入表2中。符 號v1v2v3v4v5v6v7速度數值/(m·s-1)0.340.470.590.720.840.98表2: 該同學在圖丙中已標出v1、v2、v3、v4、v5和v7對應的坐標點,請你在圖中標出v6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vt圖線。 根據vt圖線可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_m/s2。保存兩位有效數字 為驗證上述結果,該同學將打點計時器打下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記為T,并做了以下的計算:;丙。求出其平均值。你認為a和a哪個更準確,請說明理由。_

4、 _3.1.3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延慶一模2136分在探究彈簧的彈力與伸長量之間的關系實驗中,用如下圖的裝置,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力傳感器連接,比對刻度尺。一位同學的實驗數據如表中所列。力傳感器伸長量cm246810彈 力N1.502.934.555.987.50為了比擬精確地找到彈力與伸長量的關系,簡述你認為怎樣處理測量數據: 。重垂線OP甲東城二模21212分為了研究輕質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壓縮量的關系,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水平光滑槽距地面高為h,光滑槽與桌子右邊緣垂直,槽出口與桌邊緣相齊,槽中放置一輕質彈簧,其左端固定,右端與質量為m的小鋼球接觸。將小球向左推,壓

5、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彈簧將小球沿水平方向推出,小球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假設測得某次實驗小球的落點P到O點的距離為s,那么由理論分析得到小球釋放前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Ep與h、s和mg之間的關系式是 ; 該同學改變彈簧的壓縮量進行屢次實驗,測量得到下表的數據:彈簧壓縮量x/(cm)1.001.502.002.503.003.50小球飛行水平距離s/m2.013.004.014.986.016.99在坐標紙上做出xs的圖像。并由圖像得出:x與s的關系式是 。x/cms/m01234567123實驗得到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壓縮量x之間的關系式為 ;完成實驗后,該同學對上述裝置進

6、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改變:OPy乙I在木板外表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并將木板豎直立于靠近桌子右邊緣處,使小球向左壓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O;II將木板向右平移適當的距離設為L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壓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痕跡P;III用刻度尺測量紙上O點到P點的豎直距離設為y。由此步驟得到彈簧的壓縮量應該為 ;假設該同學在完成步驟的過程中,光滑水平槽與桌子右邊緣不垂直,用問的方法計算得出的彈簧壓縮量與實際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同。3.1.4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那么3.1.5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石景山一模2119分某組同

7、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DBAC (a)aABEDC6.196.707.217.72單位:cm (b)a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存二位有效數字在“探究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m的數據。在分析處理數據時,該組同學產生分歧:甲

8、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m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量倒數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以下圖所示。你認為同學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請繼續(xù)幫助該同學作出坐標系中的圖象。0 0.5 1.0 1.5 2.0 2.01.51.00.5 甲同學方案0 1.0 2.0 3.0 4.0 2.01.51.00.5乙同學方案 (c)Fa0在“探究加速度a與合力F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量,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的圖線如圖c,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

9、,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答: 。3.1.6 研究平拋運動海淀零模2119分用圖6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對于實驗的操作要求,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圖7P1P2P3坐標紙木板重錘斜槽軌道圖6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C斜槽軌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要使描出的軌跡更好地反映真實運動,記錄的點應適當多一些E為了比擬準確地描出小球運動的軌跡,應該用一條曲線把所有的點連接起來根據實驗結果在坐標紙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拋出后的運動軌跡。局部運動軌跡如圖7所示。圖中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每小格的長度均為l,P1、P2和P3是軌跡圖線上的3個點,P1和P2、P2和P

10、3之間的水平距離相等。假設已測知拋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汕蟪鲂∏驈腜1運動到P2所用的時間為_,小球拋出后的水平速度為_。3.1.7 探究動能定理通州二模211(10分)某實驗小組采用如下圖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_ _;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屢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

11、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第四次的紙帶(如下圖)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_ m/s。假設根據屢次測量數據畫出的Wv草圖如下圖,根據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系做出的猜測肯定不正確的選項是 。AW BW CWv2 DWv3如果Wv2的猜測是正確的,那么畫出的Wv2圖象應是:_;在本實驗中你認為影響實驗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只要答復出一種原因即可)海淀一模木板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橡皮筋圖621A1A “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6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

12、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4條、6條、8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4W0,每次實驗中由靜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打點計時器可以用直流電源供電,電壓為46VB實驗中使用的假設干根橡皮筋的原長可以不相等C每次實驗中應使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彈出D利用每次測出的小車最大速度vm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做出W-vm、W-vm2、W-vm3、W2-vm、W3-vm的圖象,得出合力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運動方向ABCDEO圖7圖7給出了某次在正確操作

13、情況下打出的紙帶,從中截取了測量物體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紙帶,測得O點到A、B、C、D、E各點的距離分別為OA=5.65cm,OB=7.12cm,OC=8.78cm,OD=10.40cm,OE=11.91cm,。相鄰兩點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那么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vm= m/s。木板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橡皮筋海淀一模反應21B1B“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下圖,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4條、6條、8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4W0,每次實驗中由靜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點計時

14、器所打的紙帶測出。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兩端密、中間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B當小車速度到達最大時,橡皮筋處于伸長狀態(tài),小車在兩個鐵釘的連線處C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D應選擇紙帶上第一點到最后一點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速度傳感器PLOQ圖甲圖乙海淀一模反應2B某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前,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測:Wv,Wv2,W。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PQ為一塊傾斜放置的木板,在Q處固定一個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物體每次通過Q點的速度。在剛開始實驗時,

15、有位同學提出,不需要測出物體質量,只要測出物體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和讀出速度傳感器的讀數就行了,大家經過討論采納了該同學的建議。請你簡要說明為什么不需要測出物體的質量?讓小球分別從不同高度無初速釋放,測出物體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L1、L2、L3、L4,讀出小球每次通過Q點的速度v1、v2、v3、v4、,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L-v圖象。假設為了更直觀地看出L和v的變化關系,他們下一步應怎么做?豐臺一模2118分(2)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下圖的裝置探究“合外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小車所受到的拉力F為0.20N,小車的質量為2

16、00g。實驗前,木板左端被墊起一些,使小車在不受拉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A為了平穩(wěn)摩擦力B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細繩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D可以用質量較小的砝碼就可以拉動小車,以滿足砝碼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的要求同學甲選取一條比擬理想的紙帶做分析。小車剛開始運動時對應在紙帶上的點記為起始點O,在點跡清楚段依次選取七個計數點A、B、C、D、E、F、G,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測量起始點O至各計數點的距離,計算計數點對應小車的瞬時速度、計數點與O點之間的速度平方差、起始點O到計算點過程中細繩對小車做的功。其中計數點D的三項數據沒有計算,請完成計算并把結果

17、填入表格中。BCDEFGAO點跡OABCDEFGx/cm15.5021.6028.6136.7045.7555.7566.77v/(ms-1)0.6560.7550.9531.051v 2/(m2s-2)0.4300.5700.9081.105W/J0.04320.05720.0915 0.112以W為縱坐標、以v 2為橫坐標在方格紙中作出W-v 2圖象。B 、C、E、F四點已經在圖中描出,請在圖中描出D點,并根據描點合理畫出圖象。W/J0.12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0.400.600.801.201.00v 2/(m2s-2)根據圖象分析得到的結論 。

18、同學乙提出利用上述實驗裝置來驗證動能定理。如下圖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小車在恒力F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紙帶,測量數據已用字母表示在圖中。小車質量為m,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驗證動能定理。MNxMxNxMN請你判斷這種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說明理由。如果可行,寫出必要的分析與推理。西城二模21實驗題18分利用電火花計時器做如下實驗。 紙帶 電火花計時器圖3配重墊木 小車28分乙同學采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進行了有關“動能定理研究的實驗。a按圖3把實驗器材安裝好,不掛配重,反復移動墊木直到小車能夠做勻速直線運動;b把細線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質量為100g的配重,接通電源,放

19、開小車,電火花計時器在被小車帶動的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從某點A開始,此后在紙帶上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點,依次標為B、C、D、;c測量出B、C、D、各點與A點的距離,分別記為x1、x2、x3、;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別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W3、;重力加速度g=9.80m/s2e求出B、C、D、各點速度的大小,分別記為1、2、3、,再求出它們的平方12、22、32、;圖400.10.20.30.40.51.0W/J2/(m2s-2)0.62.03.00.51.52.5f用縱坐標表示速度的平方2,橫坐標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2W圖象,并在圖象中描出Wi,i2坐

20、標點,再連成圖線;以下計算保存到小數點后兩位 在步驟d中,該同學測得x4=40.00cm,那么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4= J; 該同學得到的2W圖象如圖4所示。通過圖象可知,打A點時對應小車的速度0 = _m/s; 小車的質量M= kg。3.1.8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東城示范校2117分在用重錘下落來驗證機械能守恒時,某同學按照正確的操作選得紙帶如下圖。其中O是起始點,A、B、C、D、E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5個點,打點頻率為f=50 Hz。該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到A、B、C、D、E各點的距離,并記錄在圖中單位 cm這五個數據中不符合有效數字讀數要求的是_填A、B、C、D或E點讀數。該同學用重錘

21、在OC段的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OC距離用h來表示,他用vc=計算與C點對應的物體的即時速度,得到動能的增加量,這種做法_填對或不對。正確計算公式vc=_ 。用題中字母表示如O點到某計數點距離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該點對應重錘的瞬時速度為v,那么實驗中要驗證的等式為_。西城二模電火花計時器鐵夾重錘紙帶圖121實驗題18分利用電火花計時器做如下實驗。110分甲同學使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操作步驟:a按圖1安裝器材;b松開鐵夾,使重物帶動紙帶下落;c接通電火花計時器電源,使計時器開始工作;d進行數據處理;e根據需要,在紙帶上測量數據。把上述必要的操作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

22、列 。電火花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圖2為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從起始點O開始,將此后連續(xù)打出的7個點依次標為A、B、C、D,圖20cm123456789101112OABCDEFG電火花計時器打F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為 m/s。保存到小數點后兩位 如果重錘的質量為0.50 kg,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9.80m/s2。從打點到打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J,重錘動能的增加量為 J。保存到小數點后兩位3.1.9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海淀二模21210分用半徑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8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

23、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屢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位置B,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屢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圖8A球1球2BOMPN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對于上述實驗操作,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_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C斜槽軌道末端必須水

24、平D實驗過程中,白紙可以移動,復寫紙不能移動E小球1的質量應大于小球2的質量本實驗除需測量線段OM、OP、ON的長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AA、B兩點間的高度差h1 BB點離地面的高度h2C小球1和小球2的質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徑r入射小球O被碰小球圖9MPN當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如果還滿足表達式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完成上述實驗后,某實驗小組對上述裝置進行了改造,如圖9所示。在水平槽末端與水平地面間放置了一個斜面,斜面的頂點與水平槽等高且無縫連接。使小球1仍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

25、下,重復實驗步驟1和2的操作,得到兩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點M、P、N。用刻度尺測量斜面頂點到M、P、N三點的距離分別為l1、l2、l3。那么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海淀二模反應21210分用半徑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0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屢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認為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

26、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屢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A球1球2BOMPNC圖10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在上述實驗操作中,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_A小球1的質量一定大于球2的質量,小球1的半徑可以大于小球2的半徑B將小球靜止放置在軌道末端看小球是否滾動來檢測斜槽軌道末端是否水平C小球在斜槽上的釋放點應該越高越好,可樣碰前的速度大,測量誤差會小D復寫紙鋪在白紙的上面,實驗過程中復寫紙可以隨時拿起看印跡是否清晰并進行移動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實驗必需的有 A刻度

27、尺 B游標卡尺 C天平 D秒表設球1的質量為m1,球2的質量為m2,MP的長度為l1,ON的長度為l2,那么本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為_,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BCAOMPNy1y2y3圖11完成實驗后,實驗小組對上述裝置進行了如圖11所示的改變:I在木板外表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并將木板豎直立于靠近槽口處,使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固定點C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O;II將木板向右平移適當的距離固定,再使小球A從原固定點C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跡P;III把半徑相同的小球B 靜止放在斜槽軌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讓小球A仍從原固定點由靜止開始滾下, 與小球B 相碰后

28、,兩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跡 M和 N;IV用刻度尺測量紙上O點到M、P、N 三點的距離分別為y1、y2、y3。請你寫出用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來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 。小球A、B的質量分別為m1、m23.1.10 探究單擺的運動,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東城一模2118分1某同學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他將單擺掛起后,進行了如下實驗步驟:測擺長l:用米尺量出擺線的長度;測周期T:將擺球拉起,擺角小于5°時自由釋放擺球,在擺球某次通過最低點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將此作為第一次,接著一直數到擺球第60次通過最低點時,按下秒表停止計時,讀出這段時間t,算出單擺的周期T=;將所測量的 l和T值

29、代入單擺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g,將它作為實驗的最后結果寫進實驗報告中去。請在下面的空白處,分別指出各步驟中遺漏或錯誤的地方。 ; ; 。豐臺二模211(6分)某同學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0123cm01054230105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把擺球用細線懸掛在鐵架臺上,用米尺測量出懸線長度l。某次測量擺球直徑時游標卡尺示數局部如下圖,那么擺球直徑為d= cm。在小鋼球某次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并將這次通過平衡位置時記為0,數出以后小鋼球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為n,用停表記下所用的時間為t。請根據他的計數方法寫出單擺周期的表達式:_。用上面的測量數據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 。昌

30、平二模216分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以下做法正確的有_。A選用約1m長、不易形變的細線充當擺線B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擺球,應選用體積較大的C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過大,應控制在5°以內D當單擺經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經過一次全振動后停止計時,用此時間間隔作為單擺的振動周期某同學通過游標卡尺測定某小球的直徑,測量的結果如下圖,那么該小球的直徑為_8.30 mm。cm12301020123cm懷柔零模21圖616分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二十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的結果如圖6所示。那么小球的直徑為_mm。圖6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擺球應在經過最_填“高

31、或“低點的位置時開始計時,并用秒表測量單擺完成屢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求出周期。假設用L表示擺長,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所用時間為t,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_。二、電學實驗3.2.1 測定金屬的電阻率、測電阻石景山一模2129分某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為3V阻值大約為10。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可選用的器材A:電流表A1量程300mA,內阻約1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阻約0.3C:電壓表V1量程3.0V,內阻約3k D:電壓表V2量程5.0V,內阻約5k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0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0G:電源E電動勢4V,內阻可忽略 H:電鍵、導線假設干為了盡可

32、能提高測量準確度,應選擇的器材為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電流表_;電壓表_;滑動變阻器_。以下給出的測量電路中,最合理的電路是VARxESRAVRxESRABVRxESRACVRxESRAD懷柔零模 圖721212分某興趣小組為了測量一待測電阻絲的阻值Rx,先用多用電表粗測出它的阻值約為9,用再千分尺測量該段電阻絲的直徑,如圖7所示,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確地測量。實驗室里準備了以下器材:A多用電表B電壓表Vl,量程3V,內阻約5kC電壓表V2,量程15V,內阻約25kD電流表Al,量程0.6A,內阻約0.2E電流表A2,量程3A,內阻約0.04F電源,電動勢E=4.5VG滑動變阻器Rl,最大阻值

33、5,最大電流為3AH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200,最大電流為1.5AI電鍵S、導線假設干那么此金屬絲的直徑是_mm。在用伏安法測量該電阻的阻值時,要求盡可能準確,并且待測電阻的電壓從零開始可以連續(xù)調節(jié),那么在上述提供的器材中電壓表應選 ;電流表應選 ;滑動變阻器應選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號) 在虛線框內畫出用伏安法測量該電阻的阻值時的實驗電路圖。西城一模21110分甲同學欲采用以下器材準確測定一個阻值大約為20的電阻。 A直流電源10V,內阻不計; B開關、導線等;C電流表03A,內阻約0.03; D電流表00.6A,內阻約0.13;E電壓表03V,內阻約3k; F電壓表015V,內阻約1

34、5k;G滑動變阻器010,額定電流2A; 為測量準確,電流表應選用 ,電壓表應選用 ;選填代號 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數據,該同學采用了“滑動變阻器分壓接法以調節(jié)電壓,請在圖1虛線中畫出正確的實驗電路圖,并將圖2中的元件按正確的實驗電路圖連成實驗電路;圖1圖2 閉合開關,逐次改變滑動變阻器滑動頭的位置,記錄與之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I、電壓表的示數U。某次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圖3所示。處理實驗數據時,制作如圖4所示的I U坐標圖,圖中已標注出了幾個與測量對應的坐標點。請將與圖3讀數對應的坐標點也標在圖4中,并在圖4中把坐標點連成圖線;U/VI/A圖4024680.20.1100.40.30.60.5

35、3012A150510V圖300.20.40.60123 根據圖4描繪出的圖線可得出這個電阻的阻值為R 。圖9圖8d0110200mm海淀一模21A2A有一根細長而均勻的金屬管線樣品,長約為60cm,電阻大約為6。橫截面如圖8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管線的外徑,示數如圖9所示,金屬管線的外徑為_mm;現有如下器材A電流表量程0.6A,內阻約0.1)B電流表量程3A,內阻約0.03)圖10C電壓表量程3V,內阻約3k)答圖1D滑動變阻器1750,0.3 A)E滑動變阻器15,3A)F蓄電池6V,內阻很小)G開關一個,帶夾子的導線假設干要進一步精確測量金屬管線樣品的阻值,電流表應選 ,滑動變阻器

36、應選 。只填代號字母。請將圖10所示的實際測量電路補充完整。金屬管線樣品材料的電阻率為r,通過屢次測量得出金屬管線的電阻為R,金屬管線的外徑為d,要想求得金屬管線內形狀不規(guī)那么的中空局部的截面積S,在前面實驗的根底上,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計算中空局部截面積的表達式為S= 。海淀一模反應21B3B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步驟如下: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由圖可知其長度為 mm;50202515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右上圖,由圖可知其直徑為 mm;用多用電表的電阻“×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體的電阻,表盤的示數如圖,那么該電阻的阻值約為

37、220 。該同學想用伏安法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R,現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guī)格如下:待測圓柱體電阻R電流表A1量程04mA,內阻約50R1SRA2V1電流表A2量程010mA,內阻約30電壓表V1量程03V,內阻約10k電壓表V2量程015V,內阻約25k直流電源E電動勢4V,內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5,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2.0A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2k,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0.5A開關S 導線假設干為使實驗誤差較小,要求測得多組數據進行分析,請在右框中畫出測量的電路圖,并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假設該同學用伏安法跟用多用電表測量得到的R測量值幾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約為 &

38、#183;m。保存2位有效數字通州二模212(8分)某待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20,現要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器材如下:A電流表A1量程150mA,內阻約為10B電流表A2量程20mA,內阻r2=30C定值電阻R0=100D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為10E電源E,電動勢E=4V內阻不計F電鍵S及導線假設干根據上述器材完成此實驗,測量時要求電表讀數不得小于其量程的,請你在虛線框內畫出測量Rx的一種實驗原理圖圖中元件使用題干中相應英文字母符號標注。實驗時電流表A1的讀數為I1,電流表A2的讀數為I2,用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Rx=_。用字母表示3.2.2 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東城一模21212分某

39、實驗小組選用以下器材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x標稱阻值為180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實驗器材:多用電表,電流表A050mA,內阻約15,電壓表V5V,內阻約20k,電源E6V直流電源,內阻可忽略不計,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20,定值電阻R0100,電阻箱99.9、開關K和導線假設干。該小組用多用表的“×1倍率的擋位測熱敏電阻在室溫下的阻值,發(fā)現表頭指針偏轉的角度很??;為了準確地進行測量,應換到 倍率的擋位;如果換檔后就用表筆連接熱敏電阻進行讀數,那么欠缺的實驗步驟是: ,補上該步驟后,表盤的示數如下圖,那么它的電阻是 。01 2 3 4 5 4080U/V10203050I/ mA

40、該小組按照自己設計的電路進行實驗。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從0開始逐漸增大到5V,作出熱敏電阻的I-U圖線,如右以下圖所示。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在方框內畫出該小組設計的電路圖。分析該小組所畫出的I-U圖線,說明在電流比擬大的情況下熱敏電阻的阻值隨電流的增大而 ;分析其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請?zhí)岢鲆粋€簡單的實驗方法,說明你對變化原因的判斷是正確的。朝陽一模2118分2某同學使用如下器材做“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待測小燈泡額定電壓12V,工作時電阻為100左右;電源E電動勢為14V; 電壓表V量程為15V,內阻約為15k;電流表A量程為100m

41、A,內阻約為10;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10;單刀單擲開關;導線假設干。在實驗中,既要滿足實驗要求,又要減小誤差,應選用的實驗電路圖_。A B C D請根據所選的實驗電路圖在實物圖上連線。該同學描繪的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下圖,由圖可求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_W。結果保存3位有效數字由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可知:在較低電壓區(qū)域02V內,小燈泡的電阻幾乎不變;在較高電壓區(qū)域710V內,小燈泡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它們變化規(guī)律不同的原因是_。通州一模21310分有一個小燈泡標有“7.8V 0.2A字樣,現要測量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有以下器材供選用:A電壓表05V,內阻2

42、.0k;B電壓表010V,內阻3.0k;C電流表00.3A,內阻2.0;D電流表00.6A,內阻1.5;E滑動變阻器20,2A;F滑動變阻器100,0.5A;G學生電源直流9V,開關,導線。a在答題紙的方框里畫出實驗電路圖。b實驗中所用的電壓表是_,電流表是_,滑動變阻器是_。只填寫序號小燈泡通電后其電流I隨電壓U變化的曲線如下圖,P為圖線上的一點,PN為圖線上p點的切線,PQ為U軸的垂線,PM為I軸的垂線。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IUPQU1OI2 MI1 NA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泡的電阻增大B對應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C對應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D對應P點,小燈泡的功率為圖中矩形P

43、QOM所圍的面積豐臺二模21乙甲AAV+_2(12分)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繪額定電壓為3.0V的小燈泡伏安特性圖線,并研究小燈泡實際功率及燈絲溫度等問題。根據電路圖,將圖乙中的實驗儀器連成完整的實驗電路。AVLRa甲b連好電路后,開關閉合前,圖甲中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應置于 填“a端、“b端或“ab正中間。U/VI/A0.402.01.03.04.000.100.200.305.00.50閉合開關,向b端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發(fā)現“電流表的示數為零,電壓表的示數逐漸增大,那么分析電路的可能故障為 。A小燈泡短路 B小燈泡斷路C電流表斷路 D滑動變阻器斷路排除故障后,該同學完成了實驗。根據實

44、驗數據,畫出的小燈泡I-U圖線如圖。形成圖中小燈泡伏安特性圖線是曲線的原因為 。根據I-U圖線,可確定小燈泡在電壓為2.0V時實際功率為 。保存兩位有效數字。小燈泡燈絲在27oC時電阻是1.5,并且小燈泡燈絲電阻值與燈絲溫度的關系為R=k(273+t),k為比例常數。根據I-U圖線,估算該燈泡正常工作時燈絲的溫度約為 oC。海淀零模219分圖82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同學為研究這一現象,所用的實驗器材如下:電壓表V、電流表A、滑動變阻器010、電源、小燈泡、開關以及導線假設干,并利用這些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并進行實驗,將得到的實驗數據通過描點的方式記錄在圖9的I-U坐標系中I和U分別表示小燈泡上的電流和電壓。請在下面的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讀出圖8中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將該組數據標注在圖9的I-U坐標系中,然后畫出小燈泡的I-U曲線;圖10LRE圖9I/AU/V00.51.01.52.00.10.20.30.40.5實驗電路圖假設將該同學在此次實驗中所用的的小燈泡L連接在圖10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