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稻縱卷葉螟蟲害識別與防治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北方水稻稻縱卷葉螟蟲害識別與防治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北方水稻稻縱卷葉螟蟲害識別與防治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方水稻稻縱卷葉螟蟲害識別與防治 (1) 分布與為害 稻縱卷葉螟是一種遷飛性害蟲,分布廣泛,我國各稻區(qū)均有發(fā)生。初孵幼蟲取食心時葉, 消失針頭狀小點,隨蟲齡增大,吐絲綴稻葉兩邊葉緣,縱卷葉片成圓筒狀蟲苞,幼蟲藏身其內啃食葉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條斑,為水稻主要害蟲,還為害麥子、玉米、谷子、紅薯等作物及稗、馬唐、草等本科雜草。 (2)特征特性 檔光性:在悶熱、無風黑夜,撲燈量很大,且以上半夜為多。雌蛾強于雄蛾,在燈下雕蛾可占58%88%,且多數(shù)系懷卵雕蛾。 棲息趨蔭性:白天,成蟲都隱蔽在生長茂密蔭蔽、濕度較大的稻田里,如無驚擾,很少活動,有的還能在早上飛向稻田四周,生長蔭蔽茂密的瓜菜園,棉田、薯地、

2、屋邊、甘蔗地以及溝圳邊、小山上的雜草、灌木叢中棲息,至晚上又飛回稻田產卵。 產卵趨嫩綠性:成蟲產卵喜趨生長嫩綠繁茂的稻田,受卵量可比一般稻田高幾倍至十幾倍。由于卵量不同,各類型水稻的為害程度差異也很大。 趨密性:成蟲喜食花蜜及蚜蟲分泌的蜜露,作為補充養(yǎng)分,以延長壽命,增加產卵量。因此,在蜜源多的四周稻田,卵量較大,為害也較重。 (3)發(fā)生規(guī)律 稻縱卷口十螟是一種遷飛性害蟲,自北而南一年發(fā)生111代;南嶺山脈一線以南,常年有肯定數(shù)量的蛹和少量幼蟲越冬,北緯30。以北稻區(qū)不能越冬,故廣闊稻區(qū)初次蟲源均自南方遷來。成蟲有趨光性,棲息趨蔭蔽性和產卵趨嫩性。初孵幼蟲大部分鉆入心葉為害,進人2齡后,則在葉

3、上結苞,孕穗后期可鉆入穗苞取食。幼蟲一生食葉56片,多達910片,食量隨蟲齡增加而增大,3齡食葉量僅在10%以內,幼蟲老熟多數(shù)離開老蟲苞,在稻叢基部黃葉及無效分蘗嫩葉上結滿繭化蛹。稻縱卷葉螟發(fā)生輕重與氣候條件親密相關,適溫高濕狀況下,有利成蟲產卵、孵化和幼蟲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濕天氣,有利于猖獗發(fā)生。 (4)防治方法 農業(yè)防治。選用抗(耐)蟲水稻品種,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長發(fā)育健壯,防止前期猛發(fā)旺長,后期戀青遲熟??茖W管水,適當調整擱田時間,降低幼蟲孵化期田間濕度,或在化蛹高峰期湘深水23天,殺死蟲蛹。 愛護利用天敵,提高自然掌握力量。我國稻縱卷葉螟天敵種類多達80余種,各蟲期均有天敵

4、寄生或捕食,愛護利用好天敵資源,可大大提高天敵對稻縱卷葉螟的掌握作用。 卵期寄生天敵,如擬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蟲期如縱卷葉螟絨繭蜂,捕食性天敵如蜘蛛、青蛙等, 對縱卷葉螟都有很大掌握作用。 化學防治。依據(jù)水稻分蘗期和穗期易受稻縱卷葉螟為害,尤其是穗期損失更大的特點。藥劑防治的策略應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蘗期為害嚴峻代別的原則。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施藥時期應依據(jù)不同農藥殘效長短略有變化,擊倒力強而殘效較短的農藥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藥,殘效較長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藥,應依據(jù)實際,結合其他病蟲害的防治,敏捷把握。必需把握蟲情、苗情和天氣特點,抓緊幼蟲在進入了3齡以前(即葉尖初卷時)施藥,畝用25%殺蟲雙水劑200250毫升或90%巴丹可濕性粉劑100克,或50%乙酰甲胺磷100150毫升或58%稻蟲凈可濕性粉劑100克,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