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處理檢驗規(guī)范方案_第1頁
金屬表面處理檢驗規(guī)范方案_第2頁
金屬表面處理檢驗規(guī)范方案_第3頁
金屬表面處理檢驗規(guī)范方案_第4頁
金屬表面處理檢驗規(guī)范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d金屬外表處理檢驗標準1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品質部門對電鍍、氧化、化學處理、噴塑、噴漆、噴砂、拉絲等金屬外表處理一般檢驗。2 術語和定義2.1 A級外表:在使用過程中總能被客戶看見的局部如:面殼的正面和頂面,后殼的頂面,手柄,透鏡,按鍵及鍵盤正面,探頭整個外表等。2.2 B級外表:在使用過程中常常被客戶看見的局部如:面殼的左右側面,底殼或后殼的左右側面及反面等。這些外表允許有輕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戶不購置產(chǎn)品。2.3 C級外表:在使用過程中很少被客戶注意到的外表局部如:面殼的底面,底殼或后殼的底面,內部零件外表。此外表的外觀缺陷應合理而且不至于給客戶覺得該產(chǎn)品質量不佳。2.4 金屬

2、外表:包括電鍍、氧化、鈍化等表現(xiàn)為金屬質感的外表,非噴涂外表。2.5 基材花斑:電拋光、電鍍或氧化前因基體材料腐蝕、或者材料中的雜質、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與周圍材質外表不同光澤或粗糙度的斑塊狀花紋外觀。2.6 拋光區(qū):對基材上的腐蝕、劃傷、焊接區(qū)、鉚接區(qū)等部位進展機械打磨拋光后表現(xiàn)出的局部高光澤、光亮區(qū)域。2.7 淺劃痕:鍍(膜/塑/漆)層外表劃傷,但未傷及底層即底層未暴露;對其它無鍍(膜/塑/漆)層外表那么為:目測不明顯、手指甲觸摸無凹凸感、未傷及材料本體的傷痕。數(shù)控沖床加工中機床臺面對板材的摩擦產(chǎn)生的輕微痕跡屬于此類劃痕。2.8 凹痕:由于基體材料缺陷,或在加工過程中操作不當?shù)仍蚨?/p>

3、材料外表留下的小坑狀痕跡。2.9凹凸痕:因基材受撞擊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現(xiàn)出的明顯變形、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手摸時有不平感覺。2.10燒傷:拉絲、電拋光、電鍍處理時因操作不當、造成零件外表過熱而留下的燒蝕痕跡。2.11水?。弘婂?、氧化或電拋光后因清洗水未及時枯燥或枯燥不徹底所形成的斑紋、印跡。2.12 露白:鍍鋅鈍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新層,或因縫隙截留溶液導致的無鈍化膜現(xiàn)象,呈現(xiàn)為區(qū)別于周圍顏色的白色。2.13修補:因膜層損傷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蓋。2.14色點:由材料、模具、環(huán)境或設備中的灰塵或夾雜物等影響,在外表處理層中形成不同色的斑點。2.15顆粒:因材料夾雜物或外來物如焊渣的影響而在外表形

4、成的、顏色與正常外表一致的凸起現(xiàn)象。2.16掛具?。褐鸽婂?、電拋光、氧化、噴涂等外表處理生產(chǎn)過程中,因裝掛用輔助工具的遮擋而使其與零件相接觸的部位產(chǎn)生局部無外表處理層的現(xiàn)象。2.17氫脆:由于浸蝕、除油或電鍍等過程中金屬吸收氫原子和有應力存在下而引起的脆性。2.18針孔:外表處理 上可看見類似針剌成的微小孔。2.19孔隙率:單位面積上針孔的個數(shù)。2.20起泡:在電鍍中由于鍍層與底金屬之間失去結合力而引起一種凸起狀缺陷。2.21流痕:噴涂涂料過多且不均勻枯燥導致的流痕,或鍍層厚度不均造成零件外表的異常區(qū)域。2.22桔皮:噴涂外表因涂料附著力差而導致起皺,象桔子皮樣的外觀。2.23粉化:氧化膜外表

5、疏松引起的粉沫狀物。2.24露底:局部無外表處理層的現(xiàn)象。3 職責與權限3.1 SQA/TQC工程師根據(jù)此標準監(jiān)視供給商的金屬外表處理制程控制、外觀檢驗和性能檢驗。3.2 IQC和機加中心質檢員根據(jù)此標準進展成品檢驗。4 檢驗方案4.1 一致性和外觀:全檢項,或由IQC工程師根據(jù)實際來料品質狀況依據(jù)?檢驗方案調整工作標準?對具體物料檢驗方案實施調整;4.2 性能:抽檢項。IQC或機加中心質檢員每批零件核查供給商檢驗報告,每季度對每種外表處理至少檢驗一次。當外觀檢驗發(fā)現(xiàn)存在有可能影響性能的缺陷時,需及時檢驗該批零件或制作試樣進展性能檢驗。5 檢驗工程及方法5.1 試片制作要求5.1.1假設測試面

6、積足夠,可以實際零件做試樣。5.1.2當外表處理后的工件大小、形狀或材料不適用于試驗時,或者當外表處理零件數(shù)量太少或價格昂貴而不適合于進展破壞性試驗時,可通過制作標準試片進展性能檢驗,試片的要求如下:材料:材料牌號與被測零件一樣;尺寸:80×125×0.5 4 (mm)或與目標物料相似的樣件:5.1.3外表粗糙度: Ra 1.6µm;5.1.4外表處理:與被測零件同批次進展一樣的外表處理工藝。5.1.5試樣必須在外表處理24小時以后三天以內進展試驗。5.2 外觀檢驗5.2.1外觀檢驗條件視力:校正視力1.0以上。目視距離:檢查物距眼睛40cm60cm。目視角度:4

7、5度90度檢查時產(chǎn)品應轉動。目視時間:A級面約15秒/面,B、C面約10秒/面。燈光:大于500 LX的照明度或正常邁瑞公司車間照明度。5.2.2噴砂拉絲5.2.2.1 噴砂和拉絲的目數(shù)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噴砂按120目的標準,拉絲按220目的標準;5.2.2.2 拉絲方向按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與零件長邊方向一致;5.2.2.3 拉絲后整個外表紋路均勻;5.2.2.4 噴砂后零件外表不得有明顯變形,形位公差符合圖紙要求。5.2.3塑層漆層5.2.3.1噴塑噴漆的顏色符合圖紙要求,以目視檢驗為主,不得有明顯色差;比對標準色板或簽樣,以一致或極接近為合格;對目視有異議時用色差儀檢測,判定標

8、準按 MRSZS05N01-311 ?產(chǎn)品顏色及色板管理工作標準?。5.2.3.2電泳漆層顏色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為黑色。5.2.4電鍍鋅5.2.4.1 鍍層結晶均勻、細致;顏色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為彩虹色;5.2.4.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盲孔、通孔深處可以無鍍層。5.2.5電鍍鎳5.2.5.1 鍍層結晶均勻、細致;普通鎳鍍層呈稍帶淡黃色的銀白色,光亮鎳鍍層是光亮的銀白色;5.2.5.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盲孔、通孔深處無鍍層,但需防銹處理。5.2.6化學鍍鎳5.2.6.1鍍層

9、結晶均勻、細致;呈稍帶淺黃色的銀白色或鋼灰色;5.2.6.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5.2.7電鍍硬鉻5.2.7.1鍍層結晶均勻、細致;呈略帶淺藍的銀白色到亮灰色;5.2.7.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盲孔、通孔深處可以無鍍層。5.2.8電鍍裝飾鉻5.2.8.1鍍層結晶均勻、細致;呈鏡面般光亮的銀白色;5.2.8.2允許外表缺陷:盲孔、通孔深處可以無鍍層。5.2.9電鍍金5.2.9.1鍍層結晶均勻、細致;硬金(合金)鍍層為略帶微紅或微棕色的淺黃色;純金鍍層應是有光澤的金黃色;5.2.9.2允許外表

10、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盲孔、通孔深處可以無鍍層。5.2.10電鍍銀5.2.10.1鍍層結晶均勻、細致;呈銀白色;5.2.10.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盲孔、通孔深處可以無鍍層。5.2.11鋁合金(硬質陽極氧化5.2.11.1膜層均勻、完整;膜層顏色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為本色。5.2.11.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5.2.12鋁合金化學氧化5.2.12.1膜層均勻、完整;膜層顏色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化學氧化為無色透明。5.2.12.2允許

11、外表缺陷:由于零件外表狀態(tài)不同而導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5.2.13鋼鐵發(fā)藍發(fā)黑5.2.13.1膜層均勻、完整,碳鋼、低合金鋼為黑色;合金鋼按其化學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可呈藍色、紫色至褐色;鑄鐵、硅鋼為帶黃色至棕紅色的黑色;鑄鋼呈暗褐色;5.2.13.2允許外表缺陷:由于熱處理、焊接或外表加工狀態(tài)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和光澤。氮化或滲碳處理的外表灰白、淺紅或采虹色。5.2.14不銹鋼鈍化5.2.14.1不銹鋼鈍化后外表應為接近金屬本色、銀白、灰白或鋼灰色;5.2.14.2允許外表缺陷:因材質問題,在同一零件上色澤可稍有不同,可有輕微的水流痕跡;在焊接溫度影響區(qū)內可有氧化色彩。5.2.15

12、不銹鋼電拋光5.2.15.1電拋光外表應光亮、平滑、均勻;5.2.15.2允許外表缺陷:零件凹下部位由于拋光不到的發(fā)暗。5.2.16其余外表缺陷要求見下表:外觀缺陷類型缺陷所處外表類型允許范圍A級外表B級外表C級外表基材花斑金屬外表不允許不允許S總被測面積的5%淺劃痕所有外表不允許L50×0.4,P2P5深劃痕所有外表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凹 坑非拉絲面、噴砂面不允許直徑0.5,P2不限制凹凸痕所有外表不允許不允許直徑2.0,P5拋光區(qū)金屬外表不允許不允許S總被測面積的5%水 印鍍層、化學處理層、電拋光不允許S3.0,P2S總被測面積的5%露 白鍍彩鋅不允許不允許S4.0,P3修 補塑層

13、、漆層 不允許不允許S4.0,P2顆 粒所有外表不允許直徑1.0,P2直徑3.0,P5掛具印所有外表不允許不允許不限制色 點所有外表S0.15,P2,L50S0.2,P3L50S總被測面積的2%燒傷鍍層、拉絲面、電拋光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露底鍍層、塑層、漆層不允許不允許S4.0,P3起泡鍍層、塑層、漆層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污跡所有外表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流痕塑層、漆層、鍍層不允許不允許不限制手印塑層、漆層、鍍層、化學處理層不允許不允許不限制桔皮塑層、漆層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粉化化學處理層、塑層、漆層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針孔鍍層、塑層、漆層不允許S1.0,P1S1.0,P3銹蝕所有外表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5

14、.3 性能檢驗5.3.1 電鍍鋅5.3.1.1 鍍層厚度5.3.1.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1.1.2 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按 710m,在不影響鍍層性能及零件尺寸精度的前提下,局部鍍層厚度可為715m;能被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5.3.1.2 結合力百格法:用百格刀或介刀在外表劃1mm×1mm格子100個,以足夠的壓力一次刻線即穿過鍍層切割到金屬基體。把膠紙貼在格子上,用手指撫壓10個來回

15、,使膠紙充分貼緊,再以45°方向向上快速拉起,無鍍層脫落。5.3.1.3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周期和質量要求見下表。電鍍類型測試周期(H)質量要求彩鋅72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黑鋅96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藍鋅36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白鋅24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1.4 氫脆性(非必檢項)5.3.1.4.1 當圖紙有要求時可進展氫脆性測試。5.3.1.4.2 測試方法和接收標準按HB 5067。5.3.2 電鍍鎳5.3.2.1 鍍層厚度5.3.2.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

16、儀或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2.1.2鍍層厚度按圖紙,圖紙未指明時為1215m包括銅底:鋼鐵基材鍍層:銅67 m,鎳68 m,半光鎳+光亮鎳;銅合金基材鍍層:鎳1215m,半光鎳+光亮鎳;能被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5.3.2.2 結合力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2.2.1 劃痕法:采用硬質劃刀或鋼針,在鍍層外表劃兩根相距2mm的平行線或1mm2的正方形格子,劃線時應當以足夠的壓力一次切割到基體金屬,檢查鍍層是否從基體金屬上脫落;5.3.2.2.2彎曲法:將試樣用鉗子夾緊,反復彎曲

17、180度向兩面各彎曲90度直至斷裂,或將試樣沿一直徑等于試樣板材厚度的軸反復彎曲180度直至斷裂,此時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2.2.3 銼刀法:將試樣鋸開一個斷面,夾在臺鉗上,用粗齒銼刀,由基體材料向鍍層方向以大約45°的夾角進展銼削,銼后觀察銼口處,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2.3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周期和質量要求見下表?;w金屬測試周期(H)質量要求鋼鐵24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銅及銅合金、鋁及鋁合金64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2.4 氫脆性(非必檢驗項)5.3.2.4.1 當圖紙有要求時可進展氫脆性測試。5.3.

18、2.4.2 測試方法和接收標準按HB 5067。5.3.2.5 孔隙率非必檢項圖紙有要求時檢驗??捎觅N濾紙法或溶液澆浸法檢查孔隙率,但目前沒有明確的接收標準,需根據(jù)鍍層厚度不同,在打樣階段,比照試驗出一個經(jīng)歷值,作為以后復檢的參考值。5.3.2.5.1 貼濾紙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待測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浸有試驗溶液的濾紙,嚴密貼附在待測外表上保持10min,濾紙與零件外表間不應有氣泡,同時,可不斷補加檢驗溶液,以使濾紙保持濕潤;d 取下濾紙,放在劃有平方厘米格子的玻璃

19、板上,根據(jù)格子內濾紙上的斑點數(shù)藍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鋼鐵基體,紅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銅基體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2.5.2 溶液澆浸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配制方法可參見QB/T 3823標準: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15g/L白明膠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試樣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試驗溶液澆注在試樣上,或者將試樣放入試驗溶液中靜止5min,取出并用布吸去水分,枯燥后觀察試樣外表的有色斑點數(shù),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3 化學鍍鎳5.3.3.1 鍍層厚度5.3.3.1.1 X-RA

20、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3.1.2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按 1215m。5.3.3.2 結合力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3.2.1劃痕法:采用硬質劃刀或鋼針,在鍍層外表劃兩根相距2mm的平行線或1mm2的正方形格子,劃線時應當以足夠的壓力一次切割到基體金屬,檢查鍍層是否從基體金屬上脫落;5.3.3.2.2 彎曲法:將試樣用鉗子夾緊,反復彎曲180度向兩面各彎曲90度直至斷裂,或將試樣沿一直徑等于試樣板材厚度的軸反復彎曲180度直至斷裂,此時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3.2.3銼刀法:將試樣鋸開一個

21、斷面,夾在臺鉗上,用粗齒銼刀,由基體材料向鍍層方向以大約45°的夾角進展銼削,銼后觀察銼口處,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3.3 中磷鎳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周期和質量要求見下表?;w金屬測試周期(H)質量要求鋼鐵12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銅及銅合金、鋁及鋁合金60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3.4 高磷鎳耐蝕性5.3.3.4.1 常規(guī)層厚1215m中性鹽霧試驗測試周期和質量要求檢下表基體金屬測試周期(H)質量要求鋼鐵48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銅及銅合金、鋁及鋁合金64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

22、以上5.3.3.4.2 鋁合金堿液浸泡試驗適用鋁合金基體鍍高磷鎳30m。按1L水加60克氫氧化鈉的比例配置溶液,零件常溫下浸泡氫氧化鈉溶液中4H外表無起泡。5.3.3.5 孔隙率非必檢項圖紙喲要求時檢驗??捎觅N濾紙法或溶液澆浸法檢查孔隙率,但目前沒有明確的接收標準,需根據(jù)鍍層厚度不同,在打樣階段,比照試驗出一個經(jīng)歷值,作為以后復檢的參考值。5.3.3.5.1 貼濾紙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待測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浸有試驗溶液的濾紙,嚴密貼附在待測外表上保持一定時間鋼鐵基材

23、為5min,銅及銅合金基材為10min,濾紙與零件外表間不應有氣泡,同時,可不斷補加檢驗溶液,以使濾紙保持濕潤;d 取下濾紙,放在劃有平方厘米格子的玻璃板上,根據(jù)格子內濾紙上的斑點數(shù)藍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鋼鐵基體,紅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銅基體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3.5.2 溶液澆浸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配制方法可參見QB/T 3823標準: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15g/L白明膠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試樣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試驗溶液澆注在試樣上,或者將試樣放入試驗溶液中靜止5min,取出并

24、用布吸去水分,枯燥后觀察試樣外表的有色斑點數(shù),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4 電鍍硬鉻5.3.4.1 鍍層厚度5.3.4.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4.1.2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按 1215m,能被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5.3.4.2 結合力下述方法任選一種:5.3.4.2.1磨削法:對試樣進展磨加工磨、研磨等,磨加工后鍍層無起皮脫落。5.3.4.2.2 彎曲法:將試樣用鉗子夾緊,反復彎曲

25、180度向兩面各彎曲90度直至斷裂,或將試樣沿一直徑等于試樣板材厚度的軸反復彎曲180度直至斷裂,此時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4.3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48H后,試樣要到達GB 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4.4 孔隙率非必檢項圖紙有要求時檢驗??捎觅N濾紙法或溶液澆浸法檢查孔隙率,每一平方厘米面積上不超過5個氣孔為合格。5.3.4.4.1 貼濾紙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30g/L氯化銨6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待測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浸有試驗溶液的濾紙,嚴密貼附在待測外表

26、上保持10min,濾紙與零件外表間不應有氣泡,同時,可不斷補加檢驗溶液,以使濾紙保持濕潤;d 取下濾紙,放在劃有平方厘米格子的玻璃板上,根據(jù)格子內濾紙上的斑點數(shù)藍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鋼鐵基體,紅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銅基體,黃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鎳鍍層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4.4.2 溶液澆浸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配制方法可參見QB/T 3823標準: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15g/L白明膠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試樣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試驗溶液澆注在試樣上,或者將試樣放入試驗溶液中靜止5mi

27、n,取出并用布吸去水分,枯燥后觀察試樣外表的有色斑點數(shù),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4.5 氫脆性非必檢項5.3.4.5.1 當圖紙喲要求時可進展氫脆性測試。5.3.4.5.2 測試方法和接收標準按HB 5067。5.3.5 電鍍裝飾鉻5.3.5.1 鍍層厚度5.3.5.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5.1.2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按如下層厚:鋼鐵基材層厚1215m 銅56,鎳79,鉻 0.250.5銅合金基材層厚1215m 鎳1214,鉻 0.250.5能被直徑為20mm的

28、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5.3.5.2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48H后,試樣要到達GB 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5.3 孔隙率非必檢項可用貼濾紙法或溶液澆浸法檢查孔隙率,每一平方厘米面積上不超過5個氣孔為合格。5.3.5.3.1 貼濾紙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30g/L氯化銨6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待測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浸有試驗溶液的濾紙,嚴密貼附在待測外表上保持10min,濾紙與零件外表間不應有氣泡,同時,

29、可不斷補加檢驗溶液,以使濾紙保持濕潤。d 取下濾紙,放在劃有平方厘米格子的玻璃板上,根據(jù)格子內濾紙上的斑點數(shù)藍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鋼鐵基體,紅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銅基體,黃色斑點表示鍍層氣孔直達鎳鍍層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5.3.2溶液澆浸法a 用蒸餾水配制含有以下成分的試驗溶液,配制方法可參見QB/T 3823標準:鐵氰化鉀10g/L氯化鈉15g/L白明膠20g/L所用試劑為化學純級。b 檢驗前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除去試樣外表的油污,以蒸餾水洗凈并晾干。c 將試驗溶液澆注在試樣上,或者將試樣放入試驗溶液中靜止5min,取出并用布吸去水分,枯燥后觀察試樣外表的有色斑點數(shù)

30、,計算孔隙率(單位:點數(shù)/cm2)。5.3.6 電鍍金5.3.6.1 鍍層厚度5.3.6.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6.1.2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純金按35um,硬金按 510m,能被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金鍍層鍍層類型鎳底層厚度m金鍍層厚度m要求焊接的純金鍍層350.080.2要求導電、或裝飾的硬金鍍層5100.250.85.3.6.2 結合力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6.2.1 膠帶法:用3M膠帶緊

31、貼電鍍外表后,再垂直電鍍外表迅速拉起,無鍍層脫落;5.3.6.2.2彎曲法:將試樣固定在一個曲率半徑為4mm的彎曲試驗機上或適當?shù)呐_鉗,把試樣彎曲成90°,再彎曲回原位置,重復3次,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6.2.3熱震法:將試樣在250±10的烘箱中保持30min,取出后浸入室溫下的水中驟冷,冷卻后取出觀察,鍍層不得有起泡,起皮和脫落的現(xiàn)象。5.3.6.3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72H后,試樣要到達GB 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7 電鍍銀5.3.7.1 鍍層厚度5.3.6.1.1 X-RAY光譜儀或庫侖儀測量,基體是磁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磁性測厚儀

32、測量,基體是非碰性鋼的試樣還可采用渦流測厚儀測量,在測量面上,至少測量不同位置三點;5.3.6.1.2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圖紙未指明時銀鍍層厚度按 513m,底鍍層厚度可參考SJ/T 11111-1996的表4要求,能被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需到達上述要求,直徑為20mm的球接觸不到的區(qū)域鍍層厚度不做要求。5.3.7.2 結合力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7.2.1 繞線法:直徑為1mm以下的線狀試樣,在直徑為線徑3倍的芯軸上纏繞1015圈,直徑為1mm以上的線狀試樣,在直徑與其相近的芯軸上纏繞1015圈,纏繞后鍍層無起泡或脫落現(xiàn)象。5.3.7.2.2 彎曲法:將試樣固定在一

33、個曲率半徑為4mm的彎曲試驗機上或適當?shù)呐_鉗,把試樣彎曲成90°,再彎曲回原位置,重復3次,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7.2.3銼刀法:將試樣鋸開一個斷面,夾在臺鉗上,用粗齒銼刀,由基體材料向鍍層方向以大約45°的夾角進展銼削,銼后觀察銼口處,鍍層與基體不得別離5.3.7.3 抗變色非必檢項如圖紙有抗變色要求,電鍍銀后必須進展鈍化處理,可用以下方法任選一種進展測試:5.3.7.3.1 H2S法在溫度為25±5 、相對濕度為95±2%的1%H2S氣體介質中,1小時不變色銀鍍層合格;5.3.7.3.2 硫化鈉法溫度1525,在1%的硫化鈉溶液中浸漬30mi

34、n,不變色那么銀鍍層合格。5.3.7.4 氫脆性非必檢項5.3.7.4.1 當圖紙有要求時可進展氫脆性測試。5.3.7.4.2 測試方法和接收標準按HB 5067。5.3.7.5 可焊性非必檢項有焊接要求的零件,銀鍍層可進展可焊性測試:試樣放入符合GB 9491中R牌號無腐蝕的助焊劑中,時間為510s,然后浸入符合GB 3131含有60%錫和40%鉛的熔化焊料中,在溫度208±5 的焊料熔槽內保持3s,取出試樣,輕微晃動以除去多余的焊料;焊接層應均勻地潤濕而無隆起。也可采用GB/T 2423.28中的方法。5.3.8 鋁及鋁合金硬質陽極氧化5.3.8.1 膜厚5.3.8.1.1 渦流

35、測厚儀測量,測量膜厚必須在有代表性的非噴砂部位進展,距陽極接觸點5mm內以及邊角不應選作測量部位;5.3.8.1.2 至少選擇5個適宜測量點每點約1cm2測定膜厚,每個測量點測35個讀數(shù),將平均值記為該點局部膜厚值,各測量點的局部膜厚值的平均值為試樣平均膜厚值;5.3.8.1.3 膜層厚度應按圖紙,圖紙未指明時噴砂陽極本色氧化3-5um;陽極本色氧化5-10um;陽極黑色氧化10-15um;硬質陽極氧化25-40um。直徑D6的孔,內部無膜層到全膜層。直徑D6的通孔,孔深2D時,內部全膜層;孔深2D時,內部無膜層到全膜層。直徑D6的盲孔,孔深D時,內部全膜層;孔深D時,內部無膜層到全膜層。溝槽

36、構造內的膜層參考上述原那么。5.3.8.2 耐蝕性陽極氧化中性鹽霧試驗測試240H后,試樣要到達GB 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8.3 封閉質量非必檢項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8.3.1 染色斑點法按GB/T 8753.4標準的方法進展試驗,染色等級應為0或1。5.3.8.3.2 磷鉻酸法按GB/T 8753.1標準的方法進展試驗,其質量損失值應不大于30mg/dm2。5.3.8.4 絕緣性非必檢項技術文件有絕緣電阻要求時,先用萬用表測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檢驗合格后再按GB/T 8754標準,進展擊穿電壓試驗,陽極氧化膜擊穿電壓值不應低于250 V。5.3.9 鋁及鋁合金化

37、學氧化5.3.9.1 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測試周期和質量要求見下表。外觀顏色測試周期(H)質量要求無色100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彩色168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9.2 膜厚非必檢項5.3.9.2.1采用重量法(GB/T 9792)測量;5.3.9.2.2 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未指明按0.34um。5.3.9.3 導電性非必檢項如有導電要求,可用萬用表測量導電性:把萬用表打到通斷檔,將紅黑表筆分別接到化學氧化層任意二個位置,能聽到萬用表發(fā)出“嘀的一聲。5.3.10 鋼鐵發(fā)黑5.3.10.1 耐蝕性硫酸鋼浸漬或點滴試驗后,不應出現(xiàn)目視可見的

38、接觸銅。5.3.10.1.1 硫酸銅浸漬法將試樣用蘸有無水乙醇的棉球擦拭除油,再浸入3%的硫酸銅(CuSO4·5H2O化學純)溶液中,在15 25 下保持20秒,取出零件,檢查其外表是否有接觸銅出現(xiàn)。5.3.10.1.2 硫酸銅點滴法將試樣待檢外表用蘸有無水乙醇的棉球擦拭除油,再在待檢外表上滴12滴3%的硫酸銅(CuSO4·5H2O化學純)溶液中,在15 25 下保持20秒,用脫脂棉或濾紙吸去滴液,目視檢查該處有無接觸銅出現(xiàn)。5.3.10.2 膜厚非必檢項5.3.10.2.1采用重量法(GB/T 9792)測量;5.3.10.2.2 鍍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未指明時按0.60

39、.8um。5.3.10.3 清洗質量非必檢項5.3.10.3.1 清洗質量要求:試件外表不應有殘留堿存在;5.3.10.3.2 清洗質量測試:在氧化后試件上滴上12滴0.1%的酚酞酒精溶液,假設滴液變紅,那么證明有殘留堿存在。5.3.10.4 氫脆性非必檢項5.3.10.4.1 當圖紙有要求時可進展氫脆性測試。5.3.10.4.2 測試方法和接收標準按HB 5067。5.3.11 不銹鋼鈍化5.3.11.1 耐蝕性5.3.11.1.1 氯化鈉浸漬法,適用于奧氏體不銹鋼;將試樣浸入3氯化鈉水溶液中,在1525下保持24小時,取出試樣。材料為SUS304的試樣,外表分散銹點4個,每個面積0.2mm

40、2。5.3.11.1.2中性鹽霧試驗法,適用于奧氏體不銹鋼;中性鹽霧試驗時間96H,外表質量到達 GB6461 標準保護評級RP 8級以上。5.3.11.2 膜層完整性以下方法任選一種:5.3.11.2.1 硫酸銅法將試件浸入如下成份的試驗溶液中,保持5分鐘取出試件,檢驗其外表是否有沉積銅或在試件外表上滴12滴試驗溶液,經(jīng)5分鐘,擦干試驗溶液,檢查該處有無接觸銅出現(xiàn),如有那么不合格。硫酸銅CuSO4.5H2O化學純8g硫酸(H2SO4比重1.84) 化學鈍 2mL蒸餾水 500mL溫度室溫5.3.11.2.2 藍點法用1克鐵氰化鉀K3Fe(CN6)加3毫升濃硝酸HNO3(65%85%)和100毫升蒸餾水配制成溶液(宜現(xiàn)用現(xiàn)配)。然后用濾紙浸漬溶液后,貼附于待測外表或直接將溶液涂、滴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