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_第1頁
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_第2頁
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_第3頁
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_第4頁
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2022屆高三上學期11月全真模擬考試(八)語文試題 - 蘇教版高三 絕密啟用前 江蘇省2022屆高三全真模擬考試 語文·第八模擬 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作為中華民族之

2、文化認同、維系中國人的社會凝聚的“集體意識”,其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呢?當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華民族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能夠確立民族共同價值觀,培育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廣闊胸襟,為在多元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探索中國文化的出路,為建構21世紀文化體系提供保障。儒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血脈,是“集體意識”的主體部分,而孔子則是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國人公認的至圣先師,因此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象征。 孔子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象征是由其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鬃拥娜烁窈退枷朐谏熬臀嗽S多人求學,形成了很大的勢力??鬃邮且粋€有才干的人,有宗旨的人,有熱誠的人。他無

3、懼風塵,不畏艱難,十四年周游列國,意欲施行他的教化來救濟天下。在孔子成名以前原已有過許多民眾的中心人物,如宋國的子罕、鄭國的子產(chǎn)、晉國的叔向、齊國的晏嬰,但他們一生做官,沒有余力來教誨弟子。惟有孔子,他收的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傳,所以他的影響格外巨大。自孔子歿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種極大的勢力,號為儒家??组T勢力之強大,除了客觀環(huán)境使然外,實與孔子的個人人格有著莫大關系??鬃尤ナ篮?,他的影響還持續(xù)著、擴大著。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到山東的魯?shù)乜疾熘缶桶l(fā)表感慨說:“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

4、圣矣!”(史記·孔子世家)司馬遷這段話恰如其分地評價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北宋理學家邵雍在皇極經(jīng)世書說:“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孫五伯也?!保ㄓ^物內(nèi)篇之六)這就是說,孔子整理“六經(jīng)”,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的文化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 現(xiàn)代以來有許多學者把孔子看成中國文化史上的泰山北斗,如國學大師錢穆所言:“今者痛定思痛,釆欲復興中華文化,不得不重振孔子儒學傳統(tǒng),而闡揚孔子生平所最重視之自學與教人精神,實尤為當務之急。”為

5、什么?因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tǒng)。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吳宓也說:“孔子者,理想中最高之人物也。其道德智慧,卓絕千古,無人能及,故稱為圣人。圣人者模范人,乃古今人中之第一人也。”具體地說,孔子已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鬃邮恰爸袊赖吕硐胫ⅲ烁駱藴手小?。吳宓是陜西涇陽安吳堡人,是所謂的文

6、化保守主義者,辦學衡雜志,認為西方的蘇格拉底、基督耶穌、東方的印度佛陀、中國孔子為人類文化的代表。 總之,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已經(jīng)融化在我們民族的生命當中,孔子在無數(shù)的閱讀和詮釋過程中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甚至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摘編自韓星孔子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象征) 材料二: 進取有為的精神,在我們民族興旺發(fā)達的時期起過巨大的積極作用,在我們民族危亡之際更成為激勵人們的強大精神力量。如杜甫的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陸游的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文天祥的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讀來回腸蕩氣的詩句具有強烈的感召力量,無不體現(xiàn)了自強不息的精神,發(fā)

7、揮了愛國主義的激勵功能,培育了中華民族反抗壓迫、維護民族文化生命的精神。 中華文化從夏商周以來傳承連續(xù),從未中斷??箲?zhàn)時期,哲學家馮友蘭曾說:“并世列強,雖新而無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他總是引用詩經(jīng)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來說明中國雖是文明古國,但始終在與時俱進地發(fā)展,并在這種發(fā)展中保持了文化的連續(xù)性。 近代歷史學家曾就中國歷史文化的三大特征探討過三個問題。第一,地域遼闊,人口繁盛,先民何以開拓至此?第二,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至此?第三,歷史長久,連綿不斷,何以延續(xù)至此?歷史學家認為,從這三個特征來看,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必然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寓于其中。這個力量

8、就是我們的文化,它給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內(nèi)在的凝聚力。今天,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去發(fā)掘它、維護它,承擔起發(fā)展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大責任。 (摘編自陳來儒家人文精神進取有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至圣先師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是維系中國社會凝聚的“集體意識”的基本內(nèi)容之主體部分,它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血脈。 B宋國的子罕、鄭國的子產(chǎn)、晉國的叔向、齊國的晏嬰都曾經(jīng)是民眾的中心人物,但他們都沒有像孔子一樣傳下其學說。 C國學大師錢穆認為,重振孔子儒學傳統(tǒng)、闡揚孔子的自學與教人精神,是復興中華文化的必由之途,也是其當務之急。 D儒家的進取有為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發(fā)

9、展延續(xù)的重要內(nèi)驅力,在國家危亡之際特別能夠成為激勵人們的強大精神力量。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甫、陸游、文天祥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著高潔的品格、入世的熱情,希望施展才學以建立功業(yè)而救濟天下。 B儒家學派勢力強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孔子有著超出常人的才學和卓越的品格,因而招收了眾多弟子,弟子們又多有弟子。 C在中國的國學大師眼中,沒有孔子就沒有中國文化,孔子與西方的蘇格拉底、印度的佛陀在世界上有著完全相同的地位。 D中國始終在與時俱進地發(fā)展,保持文化的連續(xù)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國文化給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內(nèi)在的凝聚力。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材料二論據(jù)的一項

10、是(3分) A孔子說:“仁者壽?!币馑际怯腥蕫燮返碌娜四軌蜷L壽。 B孟子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C孔子把人分為五個層次:庸人、士、君子、賢人、圣人。 D儒家代表作周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4請簡要指出兩則材料在論證方法上的共同特點是什么。(4分) 5材料二論述的中心內(nèi)容與孔子有怎樣的聯(lián)系?請簡要分析。(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爐邊(節(jié)選) 沈從文 大門前,因為寬敞,一些賣小吃的,到門前休息便成了例了。日里是不消說,還有那類在一把無大不大的“遮陽傘王”(那是老九取的名)下頭炸油條糯米糍的。到夜間呢,還

11、是可以時時刻刻聽得一個什么擔子過路停下的知會,鑼呀,梆梆呀,單是口號呀,少有休息。這類聲音,在我們聽來是難受極了。每一種聲音下都附有一個足以使我們流涎的食物,且在習慣中我們從各樣不同的知會中又分出食物的種類。聽到這類聲音,我們覺得難受,不聽到又感到寂寞。 一個敲小鑼賣丁丁糖的又在門前休息了。我知道,這鑼的大小,是正如我那面小圓硯池,是用一根紅繩子掛在手上那么隨隨便便敲著的。許是有人在那里抽了簽罷,鑼聲停下來,就聽到一把竹簽子在筒內(nèi)攪動的響聲了。又聽到說話,但不很清楚。那賣糖的是一個別處地方人,譬如說,湖北的罷。因為常聽他說“你哪家”;只有湖北人口上離不得“你哪家”,那是從久到武昌的陳老板的說話

12、就早知道了。 在他來此以前,我似乎還不曾見過像那樣敲著小鑼落雨天晴都是滿街滿巷走著的賣糖的人。頂特別的是他休息到什么地方時,把一個獨腳凳塞到屁股底下去坐,就悠悠揚揚打起那面小鑼來了。我們因為欣賞那張?zhí)貏e有趣的獨腳凳,白天一聽鐺鐺的響聲,就爭著跑出去。六弟還有一次要他讓自己坐坐看,我們奇怪它怎么不會倒,也想自己有那么一張,每天讓我們坐著吃飯玩,還可以扛到三姨家去送五姐她們看。 大的木方盤內(nèi),分劃成了許多區(qū)。每一區(qū)陳列糖一種。有的顏色式樣雖相同味道卻兩樣,有的樣子不一樣味道卻又相同。有用紅綠色紙包成三角形小包的薄荷糖,吃來是又涼又甜的。有成片的姜糖,味道微辣。圓的同三角形的各種果子糖,大的十枚五枚

13、,小的兩枚一枚。藕糖就真像小藕,有孔有節(jié)。紅的同真紅椒一般大的辣子糖,可以把尖端同蒂咬去,當牛角吹。茄子糖則比真茄子小了許多,但顏色同形式都同,把茶傾到茄子中空處再倒到口里去也很甜。還有用模子做成的糖菩薩:頂小的同一個拇指那么大,大的如執(zhí)鞭的財神、大肚羅漢,則一斤糖還不夠做一個。那湖北人,把菩薩安放在盤子正中,各樣糖同小菩薩,則四圍繞著陳列。大菩薩之間,又放了一個小瓶子,有四季花同云之類畫在瓶上。瓶子中,按時插上月季、蘭、石榴、茶花、菊、梅以及各樣應時的草花。抽糖的簽筒也拿出來了。簽從一點到六點各六根,把這六六三十六根竹簽管束在一個外用黃銅皮包裹描金髹過的小竹筒內(nèi)?!斑^五關”的抽法是一個小錢只

14、能得小菩薩一名。若用銅元,若過了三次五關以后,勝利還是屬于自己,則供著在盤子正中手里鞭子高高舉著的那位財神爺就歸自己所有了。三次五關都順順當當過去,這似乎是很難;但每天那湖北人回家時那一對大財神總不能一同回家,似乎是又并不怎樣不容易了。 等了一會,外面的簽筒還在攪動。 六弟是早把神魂飛出大門傍到那盤子邊去了。 我說,“老九,你聽!”我是知道九妹衣兜里還有四十多枚小錢的。 其實九妹也正是張了耳朵在聽。 “去罷?!本琶糜媚看饝摇?她把手去前衣兜里抓她的財產(chǎn),又看著母親老實溫馴的說,“娘,我去買點薄荷糖吃罷!” “他們想吃了,莫聽他們的話?!?“我又不抽簽,”九妹很伶便的分解,都知道媽怕我們?nèi)コ楹?/p>

15、。 “那等一會粥又不能吃了!” 本來并不想到糖吃的九妹,經(jīng)母親一說,在衣兜里抓數(shù)著錢的那只手是極自然的取出來了。媽又說必是六生的慫恿。這當然是太冤屈六弟了。六弟就忙著分辯,說是自己正想到別的事,連話也不講,說是他,那真冤枉極了。 六弟說正想到別的事,也是誠然。他想到許多事情出奇的兇:那位像活的生了長胡子橫騎著老虎的財神爺怎么內(nèi)部是空的?那大肚子羅漢怎么同賣糖的楊怒山竟一個樣的胖實!那個花瓶為什么必得四名小菩薩圍繞? 簽筒聲停止后,那鐺鐺鐺漂亮的鑼聲便又響著了。這樣不到二十聲,就會把獨腳凳收起來,將盤子頂?shù)筋^上,也用不著手扶,一面高興打著鑼走向道門口去罷。到道門口后,把頂上的木盤放下,于是一群嘴

16、邊正抹滿了包家娘醋蘿卜碗里辣子水的小孩,就蜂子樣飛了過來圍著,胡亂的投著錢,吵著罵著,乘了勝利,把盤子中的若干名大小菩薩一齊搬走。眼看到菩薩隨到小孩子走盡后,于是又把獨腳凳收起,心中裝了歡喜,盤中裝了錢,用快步的跑轉家去罷?;丶掖蠹s還得把明天待用的各樣糖配齊,財神重新再做,小菩薩也補足五百數(shù)目,到三更以后始能上床去睡,為那糖客設想著,又為那糖客擔心著財神的失去,還極其無意思的嗔視著又羨企看那群快要二炮了還不歸家去的放浪孩子,糖客是當真收起獨腳凳走去了。 “那丁丁糖已經(jīng)過道門口去了!”六弟嗒然的說。 “每夜都是這時來。”我接著說。 “娘,那是一個湖北佬,不論見到了誰個小孩子都是你哪家的,正像陳老

17、板娘的老板,我討厭他那種恭敬,”九妹從我手上把那本字課搶過手去,“娘,這書里也畫得有個賣糖的人呢?!?媽沒有做聲。 湖北佬真是走了。在鴨子粥沒有到口以前,我們都覺得寂寞。 6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于賣小吃的知會聲,“我們”聽到難受,原因是美食令人垂涎而欲望不一定能得到滿足;聽不到感到寂寞,原因是沒有美食更談不上欲望的滿足。 B小說圍繞“我”兒時家門前的小吃展開敘寫,但又不僅僅是食物本身吸引人,比如賣糖人特別的生意用具、經(jīng)營方法、待人之道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C兄妹三人對賣糖人的關注焦點并不相同,“我”只是垂涎糖的美味,六弟對器物、工藝等更感興趣,而九妹

18、則留意到他的為人,獨具女孩子的細膩敏銳。 D母親在小說中筆墨不多,但形象并不單薄,不讓孩子們買糖,是管教嚴格,為孩子們預備鴨子粥宵夜、體諒孩子們的失望情緒等,則展現(xiàn)出她的慈愛。 7下列對這篇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強烈的人物沖突,但敘事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具有濃郁的散文風格和詩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 B小說的心理描寫非常出色,不僅通過“難受”“寂寞”“嗒然”等直接表現(xiàn)人物心理,更善于通過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 C小說題為“爐邊”,節(jié)選部分寫的自然也是爐邊的所見所聞,以“爐邊”這個小小的空間去整合和囊括那么豐富的風物與人事,

19、構思非常巧妙。 D小說語言含蓄蘊藉,意味深長,比如“極其無意思的嗔視著又羨企看那群快要二炮了還不歸家去的放浪孩子”,主要表達了小孩子渴望自由的心理。 8小說對賣糖人所賣的糖做了非常詳細的描寫,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4分) 9這篇小說表現(xiàn)出濃郁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yè)。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曲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

20、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nèi)修政治,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眰湓唬骸吧??!庇谑桥c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不悅,備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庇?、飛乃止。十九年夏五月,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云將兵溯流克巴東。至江州,破巴郡太守嚴顏,生獲之。飛呵顏曰

21、:“大軍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zhàn)!”顏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憋w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容止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分遣趙云從外水定江陽、犍為,飛定巴西、德陽。備圍城數(shù)十日,使從事中郎涿郡簡雍入說劉璋。時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戰(zhàn)。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zhàn)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開城,與簡雍同輿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備遷璋于公安,盡歸其財物,佩振威將軍印綬。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劉備據(jù)蜀,有刪改) (注)城,這里指成都。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

22、的一項是(3分) A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曲 B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曲 C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曲 D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曲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郡,古代行政區(qū)域名稱,秦朝實行郡縣制,郡比縣等級高。 B漢室,漢朝。漢高祖劉邦開創(chuàng)大漢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 C孤,中國古代王侯自稱為孤,也指幼年喪母,這里指前者。 D戎,泛稱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shù)民

23、族,這里即此意;還稱兵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備見到常山人趙云,認為他才能出眾就真誠接納他。趙云跟隨劉備來到平原,為他統(tǒng)領騎兵,得到重用。 B劉備拜訪諸葛亮,去了三次,才見到他。諸葛亮出謀劃策,建議劉備占據(jù)荊州和益州,與孫權結盟,對內(nèi)修明政治,對外觀察時局變化。 C劉備和諸葛亮情誼日益親密,關羽、張飛心里不高興,劉備用魚水的關系打比方,希望他們不要再說了,但關羽、張飛始終心懷抱怨。 D劉備圍困成都幾十天,派涿郡人簡雍進城勸降劉璋。當時,官吏和百姓都愿意死戰(zhàn)到底,但劉璋為百姓著想,于是打開城門,投降了劉備。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24、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2)備遷璋于公安,盡歸其財物,佩振威將軍印綬。 14張飛為什么沒有砍巴郡太守嚴顏的頭而釋放了他?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唐)岑參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 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注)武威:地名,即今甘肅武威。晉昌即瓜州,即今甘肅敦煌。宇文判官:岑參的好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的景物描寫似有一絲蒼涼

25、,而黃鸝成了這邊塞城樓的一抹亮色,有一縷溫情蘊含其中,彰顯了詩歌的含蓄之美。 B“邊柳掛鄉(xiāng)愁”運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游子的鄉(xiāng)愁,好像這鄉(xiāng)愁變成了實體物質(zhì),掛滿了邊塞的楊柳樹。 C頸聯(lián)“白發(fā)悲明鏡”與李白在將進酒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抒發(fā)了年華已去的感傷。 D詩題“春暮”點出了時節(jié),“武威”和“晉昌”交代了地點,全詩結構謹嚴,對仗工整,情感真切而又有波折變化。 16從全詩來看,尾聯(lián)在內(nèi)容表達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觀滄海中,“_,_”這兩句

26、以浪漫的筆法寫銀河,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開闊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負。 (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以至“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卻能做到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所說的“_,_”。 (3)古代詩人常用“鵬”這一意象展現(xiàn)闊大的人生境界或遠大的理想追求。請寫出體現(xiàn)以上含義并含有“鵬”這一意象的兩句詩文:“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早些年記得下地勞作,長輩都先必須要求把鞋脫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動氣,莊稼就不愛長啦”。被耕種過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

27、會沉淀凝聚地氣。地氣旺人氣,人與自然齊生共榮添靈氣。地氣伴隨春天醒來,既讓人_,還會滲入無色無形的空氣,讓你聽到、嗅到、感覺到。 開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種聲音,隱隱約約,絲絲傳到耳聽不清,道不明。側耳諦聽,隱約的,不是風滑過樹梢,也不是管弦絲竹的余音懊!那分明是地氣在蠕動!她從遙遠的土層深處_。當布谷鳥的歌聲在田野上空倏然滑過,冰凌剛剛消融的土地,被地氣一熏,身子松軟,山岡上立刻“草色遙看近卻無”。盛夏時節(jié),悠悠的地氣被正午火辣的陽光照射,愈發(fā)炎熱而強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騰起一陣陣、一波波的熱浪,清晰可見,那正是我們平日看不到的地氣!稔熟的秋天,地氣被豐收的聲音和味道浸潤著,揉搓著,攙扶著,擴

28、散著,豐厚而飽滿;冬天,地氣聚斂,謙卑地覆蓋起季節(jié)的浮躁,偶爾會在避風的山溝、泉旁,飄逸為白色的霧氣,_幾分朦朧與神秘。 許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華,轉向抗拒甚至恐懼城市的繁華,喜歡_的鄉(xiāng)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莊稼的田園風光。一句話,那是懷想和留戀大自然的天然地氣的純正。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耳目一新升騰上來隱隱約約雞鳴犬吠 B耳目一新傳導而來時隱時現(xiàn)雞鳴犬吠 C耳聰目明傳導而來時隱時現(xiàn)雞鳴狗盜 D耳聰目明升騰上來隱隱約約雞鳴狗盜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早些年記得下地勞作,長輩都先必須要求把鞋脫了 B早些年記得下地勞

29、作,長輩都先要求必須把鞋脫了 C記得早些年下地勞作,長輩都要求必須先把鞋脫了 D記得早些年下地勞作,長輩都必須要求先把鞋脫了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作簡要說明并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在戴維·朱利葉斯和阿爾代姆·帕塔普蒂安的發(fā)現(xiàn)之前,():溫度和機械刺激如何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被轉化為電脈沖?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們已知辣椒素可以激活引起疼痛感受的神經(jīng)細胞,但這種化學物質(zhì)具體如何起到這個作用,仍是未解之謎。朱利葉斯和同事在一般不對辣椒素起反應的體外培養(yǎng)細胞中,將他們創(chuàng)建的DNA

30、文庫的基因單獨表達了出來。最終,他們確定了一個能夠使細胞對辣椒素敏感的基因。進一步的實驗表明,他們找到的這個基因編碼了一種新的離子通道蛋白,這一辣椒素受體后來被命名為TRPV1。當朱利葉斯探索這種蛋白質(zhì)對熱的反應能力時,他意識到這是一種熱敏受體,它能在令人感到疼痛的溫度下被激活。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我們的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感知和詮釋環(huán)境信息的理解有一個基本問題尚未解決 B我們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感知和詮釋環(huán)境信息的理解有一個尚未解決的基本問題 C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感知和詮釋環(huán)境信息的理解有一個尚未解決的基本問題 D我們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感知和詮釋環(huán)境信息的理解有一個基本問題尚未解決 22請寫出朱利葉斯和同事解開“未解之謎”的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