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1課沁園春長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共3頁)_第1頁
高中語文《第1課沁園春長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共3頁)_第2頁
高中語文《第1課沁園春長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共3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沁園春.長沙 教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一冊地單元的第一首詩歌。本單元主要學習現(xiàn)代新詩。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運用資料、圖片、聲音等形式,讓學生很好融入詩歌意境,品味詩歌語言,努力使學生接受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教育。 學情分析 高一是由初中到高中的過度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初中就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和審美欣賞能力,在本詞學習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其次此時的學生愛國意識不是特別強烈,應注意引導和培養(yǎng)。 教學目的 1. 了解詞的一些基本常識。 2. 熟讀全詩,把握詞的情感脈絡,品味其音樂美。 &

2、#160;  3、品味關健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4、背誦全詩,再現(xiàn)詩歌意境,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提升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愛國品質。 教學重點     1、品味詞中意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2、領會毛澤東同志寬廣的胸襟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 教學難點     1、 全詞的意象特征和品味個別字詞的作用。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3、60;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學們知道那些關于秋天的詩歌? 學生自主發(fā)言。 2、我們仔細體會一下同學們總結的這些詩詞,發(fā)現(xiàn)大都是詩人抒發(fā)悲傷情緒的,再看我們所處的秋天是不是也很容易引發(fā)感傷情懷啊!所以我們知道“悲”是秋天的一個鮮明特征,然而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卻為我們描寫了一幅生機盎然色彩絢麗的秋景圖。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一代偉人毛澤東給我們描繪的秋景,看看他筆下的秋天是怎樣的另一番風景。 二、播放詞的朗誦,通過視聽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及詞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要求注意生字生詞的讀音) 三、背景及作者簡介。(播放多媒體課件之一:“時代背景”和“作者介紹”) 四、介紹關于詞和詞牌名的

4、常識。(播放多媒體課件之二:關于詞的文體知識) 五、整體感知,疏清思路。 1、全班學生誦讀教師點評教師范讀 2、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全詞展開想象說說這首詞描繪了幾幅圖? 明確: 四幅畫面: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六、欣賞解析,品味語言。  (一) 獨立寒秋圖:     1、讓學生將開頭三句詞的正常語序調整好,并簡要說說它們的大意      明確:正常順序應為: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大意為:在深秋時節(jié),年輕革命家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深情凝望著湘江水滾流北去。此三

5、句點明了時間、地點、特定的環(huán)境。    2、分析“獨立”一詞。 明確:"獨立"一詞不僅表明站在橘子洲頭的是一個人,而且讓讀者想象詞人面對湘江滾滾北去時表現(xiàn)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氣概。   (二) 湘江秋景圖:     1、這一節(jié)的統(tǒng)領字眼是哪個字?(看) 2、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     3、作者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繪的?     明確:山上: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遠眺)

6、           江中:慢江碧透,百舸爭流(近觀)           天空:鷹擊長空               (仰視)           

7、水底:魚翔淺底               (俯視) 4、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時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對比手法    顏色對比: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 動靜對比:層林盡染與百舸爭流 動作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                  

8、60; 5、提問:哪些詞用得好?并說明理由。     明確:遍紅之廣;盡染之透;透水之清;爭爭先恐后的熱鬧場面;擊飛之矯健;翔游之輕快;競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6、詩人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要求學生展開想象自己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來)     7、此時,作者面對美麗壯觀的寒秋圖,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確:面對生機蓬勃、絢麗壯美的大自然和廣闊宇宙,詩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國命運和革命未來,提出誰

9、是大地主宰的問題:誰主沉?。?#160;"悵",寫出詩人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這一問也寫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凌云壯志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全班齊讀課文,簡要回顧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入詞的下片學習。 (三)崢嶸歲月圖:     1、問:"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全文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起承接過渡作用。本詞上片寫獨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與"同學"一起來游的情景,于是過渡到對往昔生活及

10、"同學少年"的回憶中,過渡自然。     2、"憶"的是何內容?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句子中?由哪個字統(tǒng)領?表現(xiàn)了何思想感情?     明確:憶的是往昔"崢嶸歲月";具體表現(xiàn)在中間七句,由"恰"字統(tǒng)領。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表現(xiàn)了毛及戰(zhàn)友們以天下己任,蔑視反動派、改造舊世界的戰(zhàn)斗精神。 (四) 中流擊水圖:     1、學生品讀最后三句,然后想象詞人當年曾和同

11、學舊侶,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設問結尾,采用了象征手法,運用了大膽的夸張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壯志:在新時代的浪潮里,正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乘風破浪,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表達了立誓振興中華氣概豪情,表現(xiàn)了革命家的英雄氣概。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二、下片小結: 下片,作者采

12、用了總分結構來描寫。作者先總寫"崢嶸歲月稠",再具體描繪往昔的"崢嶸歲月",最后再選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畫面來描寫,抒發(fā)了豪情壯志。 三、總結全文 現(xiàn)在我們完成了全詞的學習。詞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全詞由景到情,由實到虛,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層推進,步步深入,詩情得到了酣暢淋漓的表達。 縱觀全詞,上闋寫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誰主沉?。幌麻犠窇浲?,表現(xiàn)青年時代的革命精神和遠大理想上闋由“立”到“看”再到“問”,下闋由“憶”到“記”,思路清晰,情貫全詞通過學習,毛主席詩詞那精練形象的語言,深遠而優(yōu)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13、,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讀詩最主要的是學會領會詩歌的意境,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學會領會詩歌的意境,我們要學會通過反復誦讀,理清思路,展開想象,品味語言,知人論世等途經,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評和鑒賞詩歌的能力。下面讓我們隨著音樂畫面走進藝術的天地,再次深入領悟詩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澤東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詞,并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秋景作文。 【資料補充】  材料一:毛澤東(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詩人。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投考湘鄉(xiāng)縣東山小學。在回答言志作文題時,他寫下了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背浞直磉_了17歲的少年的宏大抱負。   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師范就讀時,毛澤東與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經常在一起縱論天下大事、社會和人生問題,常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來激勵自己,立志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與同學約定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事、不談家務瑣事,否則不能做朋友。   材料三:在長沙求學時,毛澤東經常與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寫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钡暮肋~詩句?!拔逅臅r期”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