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崇明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卷_第1頁
2018年崇明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卷_第2頁
2018年崇明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卷_第3頁
2018年崇明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卷_第4頁
2018年崇明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崇明區(qū)2018屆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試卷語 文考生注意:1 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2 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3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積累應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斷橋頭賣魚人散。(馬致遠雙調··遠浦帆歸)(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魚我所欲也)(3)黃庭堅登快閣中用典抒發(fā)因世無知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一聯是“,”。2按要求選擇。(5分)(1)面對不合群、喜歡單打獨斗的小明,以下句子最適合勸誡他的是()(2分)A君

2、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B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C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D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2)以下是一份講座通知中的四句話,其中表述不得體的一句是()(3分)(甲)為了更好地向同學們普及健康知識,(乙)提高同學們的防病意識,(丙)我們特邀請專家作題為“健康校園,防患未然”的講座。(丁)屆時歡迎同學們光顧。A(甲)B.(乙)C.(丙)D(?。┒?、閱讀(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8題。(16分)面“壁”自視潘 飛從物質形態(tài)來看,“壁”是磚的累積物,但在某些特有的情境里,它卻是話語和情感流瀉的媒介。比如,佛教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長達九年,一言不發(fā),出洞時奇

3、跡般地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墻壁上。他在入道四行觀中將此舉喻為“凝住壁觀”,意在提醒人們遇到一切境界,心無貪愛取舍,不生煩惱嗔恨。這一點足以被新近出版的壁上觀:細讀山西古代壁畫所證:死硬的“壁”生發(fā)出鏡照功能,供人觀視自我,感受“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的藝術氛圍。在壁畫總量已達上萬平方米的“佛國圣地”中國文物大省山西的那一千余座大小不等的廟宇中,古代的畫工在墻壁上作畫,將信仰、敬畏、崇拜、祈禱等精神內涵付諸于筆下,鐫刻于墻上,從而令內心所想固凝為永恒之態(tài),便應和了此意。普通人往往遇壁則返,但壁畫的作畫者卻將其加以時空層面的延長,比如,墓室壁畫、佛教經變畫將苦短、有限的人世,向極樂

4、世界、永生永世無限拉長,墻壁仿佛被打通,洞窟穹頂仿佛是對“升天之路”的模擬和神化,冥土之旅亦是人生行路的伸展,生界與死界、此岸和彼岸只有一墻之隔。故而,“壁”以及壁上之畫實現了人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壁上作畫,是在萬物有靈的觀念支配下完成的對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開拓。壁畫建構的時空總是多維的、現實與非現實同在、邏輯和非邏輯共存、畫面和環(huán)境互生的從時間性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竟可以同在于一個畫面里,這便脫離了架上繪畫片斷性、瞬間性的局限;從空間性來說,三維空間、想象空間、夢幻空間等組合在一起,是對作畫者內心結構的拓展和深化,是不受現實拘囿的想像力馳騁的原野,外在地顯現著心象時空的內在張力。同時,審美

5、主客體即作畫、賞畫者之間的距離也蕩然無存,功利欲望的束縛灰飛煙滅,審美體驗最終超以象外,化入海德格爾所言的恬然澄明之境。如果追溯傳統(tǒng),不難發(fā)現,壁畫依然延續(xù)了中國繪畫的空間意識,體現著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審美趣味和藝術品格,追求的仍是主客體的契合和突破具體時空的局限,營構表現生命意識和宇宙精神的感性空間。與架上作畫不同,壁畫的作畫者與其說是面壁而畫,不如說是在完成“筆隨心走”“象隨意生”的自我傳播他們依照內心的感受、反思,在理解“粉本”和“義理”的基礎上欣然運筆,重新加以演繹。體現在技術層面,就是畫工總是以生物的眼光觀照自然萬物,以生命體會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因此,手中畫筆儼然就是他

6、們的唇舌、口齒,盡言其內心的通闊與敞亮。壁畫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物化”形態(tài),圖式亦不過是以情為橋,將作畫者對于生命精神的感知,絲絲入扣地輸送給后世的人們;他們仿佛把熱氣騰騰的情感植入一面面冰冷的墻土中,令其有了血肉、呼吸、脈動以及蓬勃的生氣,以至于哪怕千年之后,賞畫者的心也能穿透厚厚的墻壁以及歷史煙云,與作畫者對話、交織與共鳴。壁畫要呈現的,“不僅是畫,而應是一切”,畫里的時空的綿延或頓挫,無不意蘊著畫工的心智和情感,這導致畫中的內容由具體的物象,發(fā)展到所思所想,最終升華為一種精神的抽象。壁畫總是用“符號”構建、編碼著不同于創(chuàng)作者生活的世界符號世界,這種“符號”又最終架構出嚴肅、莊重、神秘、歡快

7、等“意義”,比如,宗教畫以佛的宏大與包容、俗界的色相之美感化眾生,使其獲得審美滿足時,心靈也得以升華。由于抽象、晦澀的經典義理被形象化,加之洞窟的朦朧光線和搖曳燈光也參與到這場“造境”的運動中,信眾于半虛半實的幻覺里,感受佛法的莊嚴、神圣和溫馨。到了當下,壁面脫離宗教,獲得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想像力終究從神性、法性、天堂、凈土的云煙中,恢復原本所依據的人性、社會性、時代性、物質性,現代人最高的心靈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 (有刪改)3第段中加點詞“這一點”在文中是指 。(2分)4概括第段的主要內容。(3分)5下列對第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壁畫建構的時空錯綜復雜難以捉摸。B壁畫要求作畫

8、者內心結構有空間性。C壁畫體現了審美主客體之間的轉化。D壁畫創(chuàng)作體現了民族獨特思維方式。6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7第段舉“宗教畫”的例子,對其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直接說明了壁畫以“符號”構建別于現實生活的世界。B用來證明壁畫借助“符號”最終架構嚴肅神秘等意義。C表明宗教壁畫借助“符號”、色相造境來教化蕓蕓眾生。D與當下形成對比進而凸顯藝術脫離宗教后獲更廣空間。8文章結尾部分談到“到了當下,壁畫如何獲得更加自由和廣闊空間”這一問題,請對此作簡要探究。(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第912題。(15分)一個農民走在田埂上蘆葦泉他終于直起腰。這是一片無邊的稻田。他那樣彎著腰,向

9、左右擴展、向前移動的姿勢,已經持續(xù)很久了。他長長地舒了口氣。他朝遠處看,遠處是蒙河黑色的樹林,那片樹林子太大,太茂盛,就像一片黑夜。他的頭發(fā)是濕的,大滴的汗順著臉往下淌,一直淌進衣服的里面。他的左手臂抱著大把的青草和稗子。我們也許還不太了解他,不過是剛才的那條魚,讓他想起了一條大河。那條魚打著他的左腳,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時弄出了“啪啪”的掙扎聲。他沒有去捉它,相反卻站起了身。這條魚顯然是從河里和河水一起流進來的,只不過在剛進入這片稻田的時候,它比一條小蝌蚪也大不了多少。它幾乎有兩寸多長了,真是奇跡。好長時間,他的腦子里只有那片流水。他還聽到了那種好聽的流淌聲。他還看見了一群魚,像影子一樣在

10、水里一閃一閃的魚。他想魚的命運可真叫命運,如果不來到這片稻田,仍舊在河里,也許都見到海了。他重新彎下腰,向左向右向前移動他今年五十四歲。不遠處的村莊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樹,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他不喜歡城市,甚至可以說他敵視城市。他一共去過兩次城里,兩次都是去賣西瓜。他的西瓜那么好,可城里人卻說這個不熟,那個不甜,左挑鼻子右挑眼,一大堆瓜一個也沒賣上好價錢。每一個瓜都是他的好孩子,都是他一眼一眼地看著長大的,沒有一個次的。后來,為了避免和城里人打交道,他就把瓜直接批給那些瓜販子,不再去城里受煎熬。城市是另一個世界,他在城里行走,要多么別扭有多么別扭,怎么走也走不好,走的總是和別人

11、不一樣。在城里,他是多余的,那種反差,和城里人的反差,讓他生出了一種被追逃的錯覺。在城里,他是逃出來的?;氐酱迩f,他沉思了很多天,自己就這么沒有出息?但沒有辦法。他始終沒有消除那種對城市的恐懼。他清楚地記得,城里人目光的冷漠,他們把錢扔到地上抱走西瓜時的蠻橫勁。那時他渾身哆嗦,就像一棵草獨自站在一片莊稼地里,那么孤獨和恥辱。他做錯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想逃走。一會兒,他就在一條田埂上走著了。田埂上長滿草,一只草葉子般的螞蚱飛起來。他赤著腳,卷上去的褲腿濕了的部分,濺上了幾星泥。他把草集中起來,然后坐在上面,掏出他的旱煙袋,抽煙。他黑紅色的臉上,放著一種光芒,眼睛里像有一個世界。身體里藏著的力量

12、在等待著什么。他給我們的印象是,沒有一點蒼老的感覺,就像二十歲的演員,扮演一位五十歲的農民,那種老也是掩飾著的老,是裝出來的。他那么自然,一點也不孤獨。一會兒看看自己的腳,一會兒看看稻田,遠處的村莊就像不存在一樣。其實,此刻他正在想著村莊,想著等到秋天把這片稻子弄回去時的喜悅場面。想起了糧倉,想起了妻子的手,想起了孩子們的傻笑。他笑了,那種笑是從里面一點點地笑出來的,好像從昨天就開始在深處或遠方笑了,今天才笑出來。他磕去煙鍋里的灰燼,重新把煙袋別到腰上,那姿勢像極了一位將軍在別一枝手槍,也有那番威武、尊嚴!我看到了他的尊嚴,這種尊嚴似乎是天生的,誰見了誰都會敬畏的。然而,在城里,他的尊嚴呢?他

13、把尊嚴留在了村莊,留在了莊稼地里。這種尊嚴原來是帶不走的,是只屬于村莊和土地的。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他又在那片稻田里,用那種姿勢移動了。那是一架機器,一點一點地向前,沒有大的動作,也不會消失。在他站起身來的時候,又一堆草抱在了他身體的左邊。他看到了那輛郵車。他竟能從郵車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這輛車同往日的不同。他又躬下腰,但不多會兒,他就站直了,朝村莊看。他幾乎不是在勞動了,也許他累了,或是餓了。但他仍能準確地把稗子從稻子中分辨出來,拔出來,一會兒又是一抱。村莊那邊跑出一個人,像一只風箏,一晃一晃的,被風刮著。他早就認出來了,那是他的女兒,她考上大學了,肯定考上了。用一種優(yōu)美的舞蹈跑在路上的人,

14、一定是有了幸福裝在心里的人。女兒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他只不過是笑了笑,并沒有走出稻田。女兒站在田埂上揚了揚手中的信。他想,女兒真幸福。繼而又想到,女兒要走了,就要失去她了。女兒的快樂和他的快樂,有些是一樣的,有些卻不同。他自然地想到了城市。但他卻沒生出一點痛苦或去阻攔女兒的感覺。他在心里替女兒高興。“爸爸,咱回家?!彼麉s擺了擺手,說:“干完這點,我就回去。”他又彎下腰,向前移動了。綠油油的稻田,無邊的稻田,把他托起來,想讓他飛,但他卻緊緊地抓住那些草,抓住一棵,松開,再去抓另一棵,永遠也不離開這片土地,永遠也不飛起來。天黑了,那個移動著的影子,還在移動。接著,我們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 (有刪節(jié)

15、)9第段寫“那條魚”的相關內容,有何用意?(4分)10第段畫線句運用比喻手法,形象貼切,富有表現力,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賞析。(4分)11文中反復寫“向前移動”這一動作,請分析其作用。(3分)12文章表現的農民形象與主旨情感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請加以分析。(4分)(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將進酒(唐)李賀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咀⑨尅?劉伶:魏晉時期名士?!爸窳制哔t”之一,嗜酒不羈。13本詩與下列高中教材所學詩歌體裁相同的一項是( )(1

16、分)A.登樓(唐·杜甫)B.詠史(晉·左思)C.從軍行(唐·王昌齡)D書憤(宋·陸游)14下列對作品風格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瑰麗奇崛B含蓄雋永C激越高亢D清新雅致15本詩結尾兩句與前部分內容形成強烈反差,有力地表現了主題,請做簡要分析。(5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621題。(18分)韓億,字宗魏,其先真定靈壽人,徙開封之雍丘。舉進士,為大理評事、知永城縣,有治聲。他邑訟不決者,郡守皇甫選輒屬億治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誣其子為他姓,以專其貲。嫂訴主官,甲輒賂吏掠服之,積十余年,訴不已。億視舊牘未嘗引乳醫(yī)為證,召甲出乳醫(yī)示之,

17、甲亡以為辭,冤遂辨。累遷尚書屯田員外郎、知相州。河北旱,轉運使不以實聞,億獨言歲饑,愿貸民租。吳植知臨江軍,使人納金于宰相王欽若,因衙吏至京師,審之,語頗泄,欽若知不可掩,執(zhí)吏以聞。詔付臺治,而植自言未嘗納金,反誣吏誤以問所親語達欽若。億窮治之,蓋植以病懼廢,金未達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欽若,詔釋不問。知益州。故事,益州歲出官粟六萬石,賑糶貧民。是歲大旱,億倍數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饑。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數千頃。知開封府范仲淹獻百官圖,指宰相呂夷簡差除不平,而陰薦億可用。仲淹既貶,帝以諭億。億曰:“仲淹舉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舉臣以私,則臣委質以來,未嘗交托于人?!彼斐龖舨?、參知政

18、事。官至尚書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忠憲。 (節(jié)選自宋史)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郡守皇甫選輒屬億治之( )(2)民坐是不饑( )17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億獨言歲饑,愿貸民租( )A施與B寬限C推卸D借貸(2)億窮治之( )A揭穿B困窘C窮盡D徹底 18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徙開封之雍丘召甲出乳醫(yī)示之B因誣其子為他姓因衙吏至京師C轉運使不以實聞執(zhí)吏以聞D金未達而事已露也而陰薦億可用19把第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仲淹舉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舉臣以私,則臣委質以來,未嘗交托于人。20下列

19、不屬于第段中吳植被除名原因的一項是( )。(2分)A納金于宰相B自言未嘗納金C誣吏誤以語達宰相D以病懼廢21第段“辨冤甲嫂”和“歲饑貸租”兩件事分別反映了韓億 和 的特點。(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3分)日 喻蘇 軾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郾P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睊袪T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 ,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

20、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曰:“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弊酉脑唬骸鞍俟ぞ铀烈猿善涫?,君子學以致其道?!蹦蠖灾粒挂詾橹乱矚e!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咀⑨尅?籥:一種形

21、狀像笛的樂器。22填入第段方框處恰當的一項是( )(1分)A乎B耳C焉D矣23對第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即其所見而名之”表現人們對事物觀察粗心。B“莫之見而意之”表明受客觀限制難把握實質。C概括惑于所見、主觀臆度兩類求道的錯誤現象。D表明當今之人談論道時都受到不同的局限約束。24第段運用了引用的手法,請分析其作用。(4分)25下列對第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以南方“沒人”掌握“沒水”譬喻,形象論證學以致道的道理。B“日與水居”“生不識水”的差異是學沒水不同結果的根本原因。C采用對比論證方法,以南方沒人與北方勇者作對比,突出觀點。D“七歲”“十歲”“十五”的連續(xù)敘

22、述凸顯長期實踐的積累過程。26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4分)三、寫 作(70分)27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道理都懂,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擬題目;(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崇明區(qū)2018屆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參考答案一、積累應用(10分)1.(1)落花水香茅舍晚 壽陽曲(2)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3)朱弦已為佳人絕 青眼聊因美酒橫2.(1)B(2)D二、閱讀(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8題。(16分)3.“壁”在某些特有的情境里,是話語和情感流瀉的媒介。評分說明:“在某些特有的情境”“話語和情感流瀉的媒介”各1分。4.作畫

23、者完成對“壁”的時空層面的延長,實現人的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以及對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開拓。評分說明:“完成對壁的時空層面的延長”“實現人的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對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開拓”各1分。5.D6. 答案示例:承接上文壁畫有別于架上作畫的局限,進一步闡釋作畫者“筆隨心走”“象隨意生”的自我傳播特點,探討壁畫時空拓展深化的深層原因。為下文進一步闡述壁畫是人的精神的物化形態(tài)鋪墊。評分說明:“承接上文壁畫有別于架上作畫的局限”“進一步闡釋作畫者“筆隨心走”“象隨意生”的自我傳播特點”“探討壁畫時空拓展深化的深層原因”“為下文進一步闡述壁畫是人的精神的物化形態(tài)鋪墊”為4個點,答對1點給1分,給滿3

24、分為止。7.B8.答案示例一:作者認為壁畫脫離宗教,可以獲得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想象力恢復到原本依據的人性、社會性、時代性、物質性。(2分)我認為壁畫要獲得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還需要擺脫諸如傳統(tǒng)話題、歷史空間的限制,當然,立足現實,表達現代人心靈所需是根本。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不斷汲取現代科技手法來促進壁畫的發(fā)展。(2分)答案示例二:作者認為壁畫脫離宗教,可以獲得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想象力恢復到原本依據的人性、社會性、時代性、物質性。(2分)我認為壁畫恰恰是因為有了宗教背景,才能夠形成其自由和廣闊的想象空間。宗教使得壁畫打通生界、死界、此岸、彼岸,構建超越現實生活的世界。脫離了宗教可能導致

25、壁畫在理性與現實中受到限制。(2分)評分說明:文本相關觀點2分;自主探究形成觀點2分。(二)閱讀下文,完成第912題。(15分)9.答案示例:由“那條魚”偶然流進稻田,因此與大河中的一群魚有了不一樣的命運,與農民別于城里人而扎根農村命運形成類比,傳達了農民內心的困惑與無奈,同時也為下文敘述農民進程經歷以及女兒走出農村等內容作鋪墊。評分說明:“那條魚相關內容概括”“農民別于城里人而扎根農村命運”“形成類比”“傳達了農民內心的困惑與無奈”“為下文敘述農民進程經歷以及女兒走出農村等內容作鋪墊”為5點,答對1點1分,給滿4分為止。10.答案示例:把農民遭受城里人冷漠與蠻橫對待時的狀態(tài),比作一棵草獨自站

26、在一片莊稼地,這一比喻契合農民身份。草長在地里,人在城市里,本無可厚非,但因身份不同,卻遭受不同的待遇,形象而深刻地傳達了農民內心的孤獨與恥辱,對城市、農村的不同態(tài)度、情感,同時也傳達出作者對其的同情。評分說明:“把農民遭受城里人冷漠與蠻橫對待時的狀態(tài),比作一棵草獨自站在一片莊稼地”“契合農民身份”“草長在地里,人在城市里,本無可厚非,但因身份不同,卻遭受不同的待遇”“形象而深刻地傳達了農民內心的孤獨與恥辱,對城市、農村的不同態(tài)度、情感”“傳達出作者對其的同情” 為5點,答對1點1分,給滿4分為止。11.答案示例:形成一條線索,貫穿農民勞作的過程;展現了農民勞作的辛勞與堅持;同時,一直向前,也

27、暗含著農民對其選擇命運的堅守。評分說明:“形成一條線索,貫穿農民勞作的過程”“展現了農民勞作的辛勞與堅持”“ 暗含著農民對其選擇命運的堅守”各1分。12.答案示例:文章刻畫了一位扎根農村,淳樸勤勞的農民形象,他深愛自己的土地,與城市格格不入,但是,面對孩子走出農村,走向城市,卻欣然接受。借由這一想象,巧妙地傳達了一個時代農民的心理轉變,認識到命運的不同,但是,并不因此鄙薄自己的命運,同時,又樂見后代的命運改變,表達了作者對其選擇的尊敬與理解。形象刻畫為主旨表達服務,是情感抒發(fā)的對象。評分說明:農民形象分析2分;與主旨情感關系分析2分。(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13.B14

28、.A15.答案示例:詩歌前部分刻畫了青春將暮、繁華飄落的時節(jié),及時行樂的情景:美酒、佳肴、歌舞,極力呈現了人間樂事,結尾兩句則猛作翻轉,出現了“死”的意念和“墳上土”慘淡的形象,由此,以人間樂事襯托死之可悲,同時,終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過來表露了生的無聊。由此,有力地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隱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無聊的矛盾和苦悶。評分說明:“前部分刻畫了青春將暮、繁華飄落的時節(jié)”“及時行樂的情景:美酒、佳肴、歌舞,極力呈現了人間樂事”“ 結尾兩句則猛作翻轉,出現了“死”的意念和“墳上土”慘淡的形象”“以人間樂事襯托死之可悲”“終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過來表露了生的無聊”“有力地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隱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無聊的矛盾和苦悶”為6點,答對1點1分,給滿5分為止。(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621題。(18分)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