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_第1頁
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_第2頁
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_第3頁
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_第4頁
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牽手時尚教學,感受現(xiàn)代經典-第十六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有感 “梧桐吐新綠,迎春展妖枝?!彼脑碌哪暇?,滿目蒼翠,清新怡人。4月12日,我和康麗老師,踏著春天的腳步,一路沿著“六朝金粉”秦淮河,來到被譽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的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南京,來到南京東南大學,參加第16屆現(xiàn)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這里眾星云集,王崧舟、孫雙金、張祖慶、薛法根、周益民、蔣軍晶、林莘齊聚一堂。在歷時兩天半的活動中,名家們?yōu)榕c會老師們呈現(xiàn)了新穎的理念、精彩的課堂。猶如一頓豐富的文化大餐,讓我們盡情品嘗。近距離接觸這些名師,記錄他們的課堂,品味他們睿智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感受名師的魅

2、力和專家的風采。簡約而豐滿,清新而精彩-品張祖慶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張祖慶老師執(zhí)教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如他所說的那樣簡約而豐滿,清新而精彩,聽著這樣到課仿佛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舒心沉醉。他巧妙地把關注文體特征和關注語言文字的內容與形式這兩條教學思路無痕地、有機地交融,捕捉文本的一些關鍵語言,引導學生從語言的外在層層深入地走向語言的內核,品出語言背后的情韻,品出作者的寫作方法,帶領大家走進一個語言的美麗村莊。首先,課題補白,提煉故事梗概。在初讀課文后張老師讓學生給課題補白,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小村莊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學生說:“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悲慘的故事?!薄耙粋€郁郁蔥蔥的小村莊悲慘的故事

3、?!薄耙粋€樹木成陰的小村莊亂伐樹木的故事?!薄耙粋€美麗的小村莊消失的故事?!钡鹊取_@樣的補白,既用簡單的句式巧妙地、簡明扼要地概括出了故事的梗概,又前后形成一種對比,帶給學生一種情感的沖突,為下面的學習很好地作了烘托。其次,短語品析,領悟寫作方法。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一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張老師讓學生關注這句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明白都是用了四字形容詞來描寫森林、河水、天空、空氣這四種景物,張老師讓學生反復地朗讀,體會其句式的工整,感受語言的形式美,這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張老師問學生:為什么作者只寫這四種景物,而不寫剛才學生

4、們自己想象到的諸如蝴蝶、小鳥之類的其它景物?引導學生明白,作者是抓取了四種城市里沒有的、鄉(xiāng)村獨有的代表性景物來寫的,現(xiàn)在的城市里有的是鋼筋、水泥的森林,河水渾濁不堪,天空充斥霧霾,空氣渾濁不新鮮,拓展的城市現(xiàn)狀與小村莊的美麗形成一種鮮明、強烈的對比,激發(fā)出學生內心深處的對小村莊的熱愛、陶然;第三層次,張老師起承轉合,讓學生聚焦“早先”一詞,讓學生意識到這樣美麗的小村莊已成過往,學生的情感由喜愛、喜悅瞬間轉為心痛、難過,同時明白一個故事的開頭往往要埋下一些伏筆;第四層次,寫法遷移。張老師在引導學生品味了句子的表達特色后,設計了一個選詞填空的練習,所設計的語境與文本有機地融合,淡化了訓練的痕跡,又

5、達到了寫法遷移、運用語言的目的。第三、句式拓展豐厚,表達意蘊深廣。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睆埨蠋熐擅畹匾龑W生對“誰家”、“想造什么”進行想象、補充,學生說:“我是王家,想做一張床,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薄拔沂潜R家,想做一張桌子,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我是李家,想做一把椅子,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钡鹊?。通過這樣的拓展,豐厚了語言的意蘊,學生能想象到村子里的人們都去砍伐樹木,肆意摧毀森林,森林遭到嚴重的破壞。第四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然而,不知過了多少

6、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張老師從“沒喘氣兒”入手,對文本進行補充。他引導學生想象:山洪沒喘氣兒,一連五天五夜,       ;河水沒喘氣兒,一連五天五夜,       。通過想象,使學生對人們破壞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災害有了進一步的深刻認識。第四、前后照應,品析結尾之妙。課的開頭,張老師自然無痕地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學生說說“斧頭+樹木=?”,引導學生說出各種木制品。課的結尾段,說:“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

7、那些鋒利的斧頭?!鼻昂笳諔?,讓學生感悟故事的結尾戛然而止,留給人的是深深的思考當貪婪的人類毀了地球、毀了生存的家園,該往何處去呢?總之,張老師的課,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地融合,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情味,把大家?guī)肓嗣利惖恼Z言之村,一如故事里的小村莊,清新明澈,令人陶醉。情感的挖掘,語言的運用-賞王崧舟老師的去年的樹王老師執(zhí)教的去年的樹是一篇童話,聽過以后,讓人震撼:原來語文課可以這么上。王老師一堂課下來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十分重視課文情感的挖掘和注重 “語言文字的運用”。他不斷創(chuàng)設文字運用的情境,安排孩子們動筆寫,設計了三次練筆,第一次寫樹和小鳥的外形;第二次寫小鳥和樹、樹根、大門及小女孩的對話神

8、態(tài);第三次寫小鳥對著火柴時的內心獨白。我認為,王老師設計的這三個練筆,既幫助了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他富有磁性的嗓音配上抑揚頓挫的語調,帶給學生和觀摩者的是一種聽覺上的享受。他非常注重教師語言對文本故事的引導與延伸作用。王老師能完全脫離課本,按照自己對故事的情感理解,用自己聲情并茂的詩意語言,像講故事般引導學生合情合理地想象,為學生創(chuàng)造特定情景進行寫作匯報與朗讀指導,這樣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聽完了課,我不禁佩服大師級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學功底。但是,他的這種富有磁性的詩意語言并不是人人都能模仿的,即使能被模仿,上起課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有的或許還會變成課堂語言的

9、累贅。語文教學突出重圍-聽孫雙金老師的課與報告孫雙金老師執(zhí)教的是一篇童話故事小偷罷工。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在讀故事的同時也在編寫故事,教師的步步設疑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課堂中得到鍛煉,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寫故事讓鍛煉寫作能力,聽說讀寫得到完美的統(tǒng)一。課后孫老師作了一個題為語文教學要突出重圍的匯報。他認為兒童的語文有意思比有意義重要,他心目中的語文是好玩兒。應突出的重圍有四個方面:1教材的重圍。  局限性是政治色彩濃,傳統(tǒng)文化傳承太少,缺少童子功。2 分析理解重圍 。 認為閱讀課文要跟分析理解說再見。3 成人思維重圍  。強調教師要有兒童心靈。4 應試重圍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