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課《談語言》優(yōu)化訓練 語文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課《談語言》優(yōu)化訓練 語文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課《談語言》優(yōu)化訓練 語文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課談語言夯基達標優(yōu)化訓練我夯基我達標1.給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注音。(1)斟酌( ) (2)以訛傳訛( ) (3)圩堤( )(4)勉強( ) (5)時髦( ) (6)弄巧成拙( )解析:此題考查易讀錯的字。答案:(1)zhn zhu (2) (3)wi (4)qing(5)mo (6)zhu2.在下列句中的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脑~語。(1)于是總想造一些時髦的句子,東拐西纏多繞一些彎子。實際呢?_,適得其反。(2)語言應該是發(fā)展的,規(guī)范的標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可能_。(3)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_,反復斟酌,不要_。解析:聯(lián)系上下句子,用一個詞語來表示。答案:(1)弄巧成拙 (2)一勞永逸

2、(3)推敲 以訛傳訛3.“要把語言裝飾得華麗一點,把語句表達得文雅一點,把文章寫得美妙一點?!边@句話中的“華麗”“文雅”“美妙”都加上引號的作用是什么?解析:掌握引號的作用。(1)表示引用。(2)表強調(diào)。(3)表否定,有諷刺作用。參考答案:表示強調(diào),還有諷刺的意味。4.指出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1)我們既然愛好寫作,又想在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這個工具,而且要像木匠愛斧鋸、畫家愛顏料、戰(zhàn)士愛武器那樣愛我們賴以進行工作的工具。( )(2)要把語言裝飾得“華麗”一點,把語句表達得“文雅”一點,把文章寫得“美妙”一點。( )(3)是不是說口語與書面語沒有區(qū)別呢?也不是的。( )解析:此

3、題考查修辭手法。要熟練掌握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擬人、夸張、反復、設問等。答案:(1)比喻 (2)排比 (3)設問我綜合我發(fā)展一、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往往要被讀者仿效,因而更應該強調(diào)準確性,規(guī)范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制造混亂。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過意見,認為“最好水平”這個說法在口語中運用勉強說得過去,而在報刊上運用就不對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遠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沒有好壞之分。因此,說“最好水平”,是違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報刊還在使用“最好水平”這個

4、詞。 又比如,有的報刊批評某些人對事情采取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時,習慣用“不以為然”這個詞。這也是不對的?!安灰詾槿弧笔恰安灰詾槿绱恕被颉安灰詾閷Α钡囊馑迹皇恰皾M不在乎”的意思。從這里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隨便運用口語。 但是在將口語上升到書面語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發(fā)點是什么,這就是要使讀者能讀懂。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guī)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要能夠被讀者領會、理解。否則,這種上升就失去了意義!5.用原文的一句話概括這4段文字的中心論點。解析:中心論點應是第段的首句。選文一開始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用“比如”“又比如”兩個事例來論證論點。參考答案: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

5、,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6.作者為證明這個中心論點,運用了哪兩個事實論據(jù)?解析:第段提出論點,段論證論點。此題即要求對段事例進行概括。參考答案:有些報刊使用“最好水平”這種違背事理的說法,以訛傳訛,越傳越廣。有些報刊用語隨便,誤解“不以為然”的原意。7.“這種上升就失去了意義!”這句話中“這種”是指_。解析:“這種”是指示代詞,它所指代的內(nèi)容也就是第段的主要內(nèi)容。答案:將口語上升到書面語(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題。 年輕人之所以為年輕人,并不是單看年紀輕,假如是單看年紀輕,我們倒看見有好些年紀輕輕的人,卻已經(jīng)成了老腐敗、老頑固,甚至活的木乃伊雖然還活著,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幾千年。

6、反過來我們在歷史上也看見有好些年紀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幾千年,而一直都還像活著的年輕人一樣。所以一個人年輕不年輕,并不是專看生理上的年齡,而主要的還是精神上的年齡。便是“年輕精神”充分的,雖老而不死;“年輕精神”喪失的,年紀雖輕而人已死了。8.第一段中加點的“活”和“死”各指什么?解析:“死”“活”是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的。作者認為如果只是身體活著,但已經(jīng)成了老腐敗、老頑固、活的木乃伊,實質上這與“死”沒有什么區(qū)別。參考答案:活:肉體活著;死:精神喪失了。9.作者判斷一個人是否年輕的標準是什么?用文中的語句回答。解析:認真讀文章,注意關鍵詞語“所以”。參考答案:一個人的年輕不年輕,并

7、不是專看生理上的年齡,而主要的還是看精神上的年齡。10.這兩段文字在寫法上主要有什么特點?運用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解析:仔細讀文章,不難看出第一段是從反面寫,第二段是從正面寫。參考答案:對比。強調(diào)了人要有年輕精神。11.據(jù)你所知,舉出一位如文中所說的“人已死了”“而一直都還像活著的年輕人一樣”的人物,并簡要說明理由。解析:有很多這樣的人。如魯迅、方志敏、劉胡蘭、雷鋒等。參考答案:如雷鋒。人雖然早已因公殉職,但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二、語言運用12.(2010浙江中考模擬二,3)緊接下句再寫兩個句子,要求與下句的話題一致,句式、修辭手法相同。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朵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只鳥的樹林;_,_;_,_。解析:此題考查仿寫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