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副本_第1頁
(重要)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副本_第2頁
(重要)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副本_第3頁
(重要)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副本_第4頁
(重要)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聲現(xiàn)象 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一:聲音的產生重點定義: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振動可以發(fā)聲要點: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發(fā)聲物體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疑點: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生聲音。(發(fā)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2 “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fā)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fā)聲,但是原來所發(fā)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xù)向外傳播。二:聲音的傳播重點定義: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要點: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2 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3 真空不能傳聲重

2、點: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三:聲速和回聲重點定義: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要點:1 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2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3 聲速與介質的溫度有關。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們的耳朵里,人耳聽到的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做回聲。(人們能夠與原聲區(qū)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回聲跟聲的反射有關。重點:1 聲音在15

3、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2 聲速的計算公式:v=s/t拓展:1 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間隔時間在0.1s以上(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s以上);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有17m遠2 回聲的作用:加強原聲;回聲定位;回聲測距3 回聲測距離:2s=vt4 回聲的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量發(fā)聲體與障礙物間的距離;測量海洋的深度利用回聲的反射來增強原聲。比如在教室里的說話聲比在曠野里的說話聲要大得多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聽到聲音一:怎樣聽到聲音重點定義: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夠想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覺神經,

4、人也能夠感知聲音要點:1 人耳的構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室,鼓膜,聽小骨)內耳(半規(guī)管,前庭,耳蝸)(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等組成)2 聽到聲音的途徑:物體振動介質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產生聽覺3 聲波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難點: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fā)生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耳聾,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傳給聽覺神經,人可以繼續(xù)聽到聲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至是喪失,叫做神經性耳聾,一般不可治愈。拓展:聽到聲音的條件:聽

5、覺系統(tǒng)正常;物體的振動頻率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聲音有足夠的響度;有傳播的介質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重點定義: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茖W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要點:1 骨傳導的途徑:物體振動聲波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2 骨傳導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動3 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重點:1 雙耳效應產生的條件: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強度大小不同;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步調也不同2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也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xiàn)象,就是雙耳效應。3 當用一只耳

6、朵時,因無法識別時刻、強弱及步調的細微差別而無法準確判斷聲源的方位4 兩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時間差越大,越容易辨別聲源的方位。5 立體聲:由于雙耳效應,人們可以準確判斷聲源的方位,因此聽到的聲音是立體的。拓展:1 使用空心磚的好處:重量輕節(jié)約資源隔音效果好保濕效果好(里面有空氣,空氣可以保濕)2 大象判斷聲源的位置比人的判斷更準確的原因:耳朵大兩耳間距離大(見重點4)3 (鼓)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動幅度就越大,聲音就越響亮。4 (弦樂器)長而粗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短而細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不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

7、就越響。5 (管樂器)長的空氣柱產生低音,短的空氣柱產生高音。第三節(jié):聲音的特性一:音調重點定義:1 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發(fā)出的音調就低2 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3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疑點:1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不是聲音的大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2 在相同的介質和溫度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拓展:1 音調的高低與什么有關?音調的高低跟發(fā)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質等多種因素有關。2 高于20000Hz的叫

8、超聲波;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3 大象的語言對人類來說是次聲波。大自然的許多活動也伴隨有次聲波產生(如: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次聲波對人體有害。4 次聲波的速度大于風暴傳播的速度,所以他就成了海洋風暴來臨的前奏曲,人們可以利用次聲波來預報風暴的來臨。二:響度重點定義:1 聲音的強弱(大?。┙凶鲰懚? 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要點:1 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2 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重點:1 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人到

9、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響度越小。2 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性,毫無關系。(音調高的響度不一定大,響度大的音調不一定高)3 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聽者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距離越遠,聲音越分散,聽到的聲音就越弱)擴散程度。(距離越遠,聲音越分散,聽到的聲音就越弱)三:音色重點定義:1 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2 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聲源發(fā)出同一音調的聲音時,其基音相同,但泛音不同,人們聽到的音色也就不同)要點: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即音質。拓展:1 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以保持優(yōu)美的

10、音色。2 音色由發(fā)聲體本身的材料、結構、發(fā)聲方式等因素決定人聽到的聲音的條件:必須要有發(fā)聲體、介質、良好的聽覺器官、足夠的響度和一定的頻率范圍第四節(jié):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一:噪聲的來源重點定義:1 從物理角度來說,噪聲是發(fā)聲體作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 噪聲的波形無規(guī)律且雜亂。3 常見的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難點: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樂音是由發(fā)聲體規(guī)則振動產生的,波形是規(guī)則的;噪聲是由發(fā)聲體不規(guī)則振動產生的,波形雜亂無章。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重點定

11、義:1 人們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2 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拓展: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心理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刺耳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鐘時間就會

12、使人頭暈,惡心,嘔吐,像暈船似的;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fā)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三:控制噪聲重點定義: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要點:消聲(從聲源處);吸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第5節(jié) :聲的利用要點:1 回聲定位2 聲納測距,探測魚群疑點: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超聲波,次聲波等;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波重點: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難點: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超”。用超聲波檢查身體時,由于人體各部分器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利用計算機圖像顯示設備,可以清楚地將人體內部器官的結

13、構顯示在屏幕上,根據(jù)圖像,醫(y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一點不同于“X光”二:聲與能量物體的振動產生聲波將能量傳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三:超神波及其利用1 超聲波的特點:能量大;沿直線傳播2 超聲波的利用(課時達標P12)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雷達利用的是電磁波)第二章 光現(xiàn)象 基礎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可以在透明介質中傳播(透明介質:氣體、液體、固體)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

14、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guī)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發(fā)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fā)生發(fā)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7光從空氣

15、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線分側,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疏大密?。ā按蟆?、“小”指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度數(shù))折射現(xiàn)象:鉛筆錯位(看到的鉛筆向上彎,因為我們看到的時鉛筆的虛像)、池水變淺、從水下看岸上的物體變高了、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9色光的三原色(三基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紅、黃、藍 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10、紅外線位于紅光

16、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fā)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溫度越低,紅外越弱)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熱作用:加熱食物 熱譜圖診病 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jiān)視森林火災等遙控:電視機、空調等(紅外線穿透云霧的能力較強:可以用來高空攝影)11 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高溫物體發(fā)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線)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化學作用強;生理作用強:殺菌:醫(yī)院的紫外線燈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12 光源的

17、分類:熱光源和冷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13 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小孔成像(與孔的大小無關;為倒立的實像)取直線:激光準直;整隊集合;射擊瞄準;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限制視野:坐井觀天;一葉障目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立竿見影14. 光年是光在一年里走的路程,光年是長度的單位。(1光年9.46×10的15次方m)15. 聲音在固體中傳的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傳的最慢,真空中不能傳聲。光在真空中傳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傳的最慢16. 光速比聲速快的多(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17.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物體和像關于鏡面對稱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

18、是上下相同、左右相反的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的虛像18. 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而是發(fā)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之為虛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19.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鏡(發(fā)散作用)(成縮小的像,能擴大視野);用球面的內表面作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鏡(會聚作用)(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0. 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當介質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也會發(fā)生變化。21. 光的散射:光是一種波,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大氣對光的散射有一個特點:波長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長較長的光不容易被散射(人的眼

19、睛對黃光的感覺能力最強)穿橙色救生服:醒目;穿透力強,可以讓人一眼看到22. 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兩次反射23. 綠色植物吸收了除綠色以外的所有色光,只反射綠色光,所以它呈綠色(光合作用不需要綠光,因為綠光被綠色植物反射了)24. 物體呈白色:色光全部被反射;物體呈黑色:色光全部被吸收,所以在陽光下黑色吸熱25. 顏料不是色光,是反射光。26. 用雷達跟蹤飛機(電磁波)室內照明(可見光)為病人做透視(X射線)尋找水源(有水源的地方與無水源的地方紅外線強度不同,因此紅外線可以用來尋找水源)預報風暴和寒潮(當風暴和寒潮即將來臨時,溫度會發(fā)生變化,因此紅外線可以預報)27. 凸面鏡:汽車的后視鏡、街頭

20、拐彎處的反光鏡;凹透鏡:手電筒的反光裝置、太陽灶28. 紅光的波長比紫光的波長長(波長越長,折射角越小;波長越短,折射角越大)29. 光色散造成的原因:不同波長的光經過三棱鏡折射的角度不同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1.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遠視鏡片);凹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近視鏡片)。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 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后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過焦點的

21、光線經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環(huán)的作用是調節(jié)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拍遠景時,鏡頭往后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6.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物距 (u) 像的情況 應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實像或虛像 u>2f倒立縮小實像照相機 u=2f 倒立等大實像測焦距2fuf倒立放大實像幻燈機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注意書P67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圖)兩倍焦距見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物體在f以外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體

22、在f以內時,物近像遠像變小。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shù)=100×透鏡焦度;透鏡焦度=1/f(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把透鏡焦距的度數(shù)叫做透鏡焦度)凸透鏡(遠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正數(shù),凹透鏡(近視眼鏡)的度數(shù)是負數(shù)。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鏡頭。10. 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連線。11. 光心:通常位于透鏡的中心。12. 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

23、透鏡折射后會聚與一點,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13.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f)14. 物體在照相機膠卷上成的是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15. 投影儀: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投影片上的圖案在屏幕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16. 放大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17. 實像與虛像: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接收;都是倒立的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18.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等。19. 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成像變化時的調節(jié)方法:要使照相機成的像變大,物體靠近透鏡,伸長暗箱要使幻燈機成的像變大,幻燈機靠近鏡頭,

24、幻燈機到屏幕的距離增大要使放大鏡成的像變大,放大鏡應距物體遠一些20.近視眼:特點:只能看清近處物體,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原因:晶狀體太厚(凸),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使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到達視網(wǎng)膜時是一個模糊的光斑矯正:在眼睛前放一個凹透鏡21. 遠視眼:特點: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原因:晶狀體太薄或眼球前后徑太短,成像在視網(wǎng)膜之后矯正:在眼睛前放一個凸透鏡22. 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而且所成的像也在變大(物近像遠)(遠小近大)23. 眼睛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形狀: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球可

25、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人們常常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這種感覺并不可靠)2 液體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計基本構造:玻璃外殼、液體泡、毛細管等.使用前注意:(觀察它的量程)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說要看清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范圍認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個小格代表的值使用時注意: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

26、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 物質從一種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叫做物態(tài)變化。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互為逆過程。熔化不是溶解4 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叫做汽化,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蒸發(fā)現(xiàn)象:在任何溫度下,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6 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tài)直接

27、變成固態(tài)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升華 熔化 汽化 固體液體氣體 (吸熱) - - - - - - - - - - - 固體液體氣體 (放熱) 凝固 液化 凝華 7. 攝氏溫度(符號:t 單位:攝氏度)瑞典的攝爾修斯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100把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8. (熱力學溫度)絕對零度:-273.15(0K/零K)溫度計的分類: 分類項目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量程 -201103542-6050分度值10.11特殊構造無縮口有縮口無縮口用途測液體溫度測體溫測氣溫使用方法讀數(shù)時不能離開被測液體,也不能

28、甩讀數(shù)時可離開人體;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讀數(shù)時不能離開被測氣體,也不能甩10.水:固態(tài)(冰)液態(tài)(水)氣態(tài)(水蒸氣)11.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盡管不斷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例如海波、冰、各種金屬,這類固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做晶體;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吸熱,溫度就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例如蠟、松香、玻璃、瀝青,這類固體叫做非晶體。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12.晶體形成時也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凝固點。13.熔化吸熱: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升溫14. 凝固放

29、熱:晶體在凝固的過程中放熱,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升溫15. 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能繼續(xù)從外界吸熱 16. 液體凝固成晶體的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能繼續(xù)向外界放熱 17. 熱傳遞: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熱傳遞的條件是要有溫度差18.蒸發(fā)的原因:液體內部和表面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處于液體表面附近的動能足夠大的液體分子會掙脫液體內部其他分子的束縛飛出液面,形成蒸汽19.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溫度越高,液體蒸發(fā)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液體表面積越大,液體蒸發(fā)越快)與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有關(液體上方空氣流動越快,液體蒸發(fā)越快)與環(huán)境的濕度有關(環(huán)境越干燥,蒸發(fā)越快)20.液體蒸發(fā)的特點: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即液體的蒸發(fā)不受溫度限制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即發(fā)生的部位在液體的表面,且過程較緩慢蒸發(fā)過程中要吸熱,蒸發(fā)時要從周圍物體吸收熱量,因此有致冷作用21. 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22. 沸騰的特點: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在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