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寫作《字詞:煉字精確》教案_第1頁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寫作《字詞:煉字精確》教案_第2頁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寫作《字詞:煉字精確》教案_第3頁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寫作《字詞:煉字精確》教案_第4頁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寫作《字詞:煉字精確》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精選字詞:煉字精確優(yōu)教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理解什么是煉字,什么是“詩眼”、“文眼”。2、結合古詩文體會古人煉字的準確性,學會在作文中煉字。3、結合語境對“推”“敲”有自己的見解。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理解什么是煉字的意思,通過合作探究學會煉字準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推敲字詞、煉字精確的興趣?!窘虒W重點】1、理解什么是煉字,什么是“詩眼”、“文眼”。2、結合古詩文體會古人煉字的準確性?!窘虒W難點】結合語境對“推”“敲”有自己的見解。教學方法:任務驅(qū)動法、點撥法。學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相結合。預習任務:熟讀課文,查找資料完成下面自主學習任務單:1、品味古詩文中煉字精確

2、的語句。2、結合課文理解什么是煉字。3、搜集古詩文中煉字精確的語句。4、了解讀書筆記的寫法。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新課同學們,古代詩人作詩很注意推敲字句,杜甫說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傳說黃山谷、蘇東坡、秦少游,佛印等四位名士在一寺院壁上看到了杜甫的曲江春雨一詩,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最后一個字看不清了。四個人決定為這句詩補缺字。蘇東坡補“潤”,黃山谷補“老”,秦少游補“嫩”,佛印補“落”。后來寺中老僧拿出杜工部集,找到曲江春雨一詩,原來此句最后一字是個“濕”字。品味一番后,四才子對“詩圣”無不嘆服。今天,我們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5,字詞:煉字精確,學習在

3、作文中煉字。二、出示學習目標1、理解什么是煉字,什么是“詩眼”、“文眼”。2、結合古詩文體會古人煉字的準確性,學會在作文中煉字。3、結合語境對“推”“敲”有自己的見解。三、欣賞煉字故事同學們,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煉字故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F(xiàn)在我們一起品味這些煉字故事,看看古人煉的字好在什么地方!1、傳說,蘇東坡有個聰明的妹妹蘇小妹,其詩才在東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題考哥哥,要大哥在“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不假思索,張口就來:前句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不屑,譏之曰“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再來兩句:“輕風舞細

4、柳,淡月隱梅花?!毙∶梦⑿Φ溃骸半m好,但仍不屬上品。”東坡啞然。蘇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睎|坡吟誦玩味之后,不禁叫絕。你知道“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好在什么地方嗎?點撥:“輕風”徐徐,若有若無,“細柳”動態(tài)不顯,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地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tài),與“輕”、“細”相宜,和諧自然?!胺觥弊钟职扬L人格化了,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東坡的“搖”、“舞”當與“狂風”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無朦朧之美,“隱”也欠貼切。既然恬靜的月亮已經(jīng)輝滿大地,梅花自然就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

5、的情景。一著此字,滿句生輝。2、任蕃是浙江會昌人,年青時舉進士落第,從此游歷江湖。有次來到天臺山巾子峰,在寺壁上題詩一首:“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題完后任蕃便離去,走了一百多里路后,突然想起用“一江水”不如用“半江水”,于是便趕回去想改過來,但到了一看,卻早有人替他改過了。這讓他十分懊悔,大呼臺州有人。為什么“一江水”改為“半江水”使詩句更加準確合理呢?點撥:因為天臺山巾子峰,高峻異常。江水在如此高峻的山峰下,只要不是中天之月,就會受山峰遮擋,斷然無法照臨一江水而只能是半江水。3、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fā)現(xiàn)有幾枝梅花已經(jīng)開了,覺得

6、開得很早,寫下詩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齊己攜此詩來謁當時的名詩人鄭谷,鄭谷反復揣摩后對齊己說:“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句不準確,“末若一枝佳”。齊己不覺拜倒曰:“一字師也”。你知道為什么“末若一枝佳”嗎?點撥:因為既然詩題是早梅,那么,“一枝開”肯定比“數(shù)枝開”要早,也更切合詩題詩意。4、一年初春時節(jié),王安石從揚州到瓜洲渡口,隨口吟出一首絕句原句是“春風又到江南岸”,王安石覺得“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后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于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

7、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后來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故事中“綠”好在什么地方呢?點撥: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5、明代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最初的口號是“投闖王,不納糧”,后來又改為“迎闖王,不納糧”,僅一字之改,對于掙扎在沉重賦稅和嚴重饑荒中的農(nóng)民來說,這一口號是很有號召力的,一經(jīng)喊出,各地農(nóng)民就風起云涌地投奔起義軍而來。為什么“迎”比“投”要好呢?點撥:一個“迎”字,拉近了農(nóng)民和闖王的關系,是一種很親密的

8、關系,而“投”字則是“投奔”之意,似乎農(nóng)民和起義軍還不是自家人,缺少親切感。改了一個字,就大大增加了起義軍對農(nóng)民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體會煉字方法同學們,我們要想寫好文章的語言要學會煉字,那么需要從什么角度煉字,如何煉字呢?我們一起探究。1、淸代沈德潛提出的煉字原則是什么?點撥:“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對字詞的敏感,包括準確感、分寸感、新奇感等,告訴我們煉字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煉字?點撥:我們可以從用詞的準確性,用詞的分寸,用詞的新奇等角度進行煉字。3、什么是詩眼?你能舉出幾個詩眼嗎?點撥:古人將詩文中用得最精妙的字,稱為“詩眼”“文眼”。如敕勒歌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

9、這個“見”字就是“詩眼”。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钡摹吧睢笔窃娧?。楓橋夜泊中的“江楓漁火對愁眠”中“愁”是詩眼。白居易的憶江南中“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的“好”字為詩眼。4、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闭垨碎喸~,小組合作交流對這兩個字的理解?點撥:玉樓春 春景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棒[”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

10、有聲。天仙子張先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著一“弄”字將云飛月出,月光下徹,照在花上。投影于地,花影搖動等系列動態(tài)串聯(lián)起來,而使天上地面的花月都具有新鮮的活力。以云影相輝映,成就了宇宙的瞬間美。將無形的“風”暗示于字面之外,這正是“弄”字出巧的又一藝術魅力所在。五、煉字讀書筆記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學會煉字了嗎?現(xiàn)在,根據(jù)剛才的學習每人寫一篇關于煉字方面的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所學。1、了解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又稱隨筆、札記。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或是對書中的名言警

11、語、新穎材料進行摘錄抄寫,或是對書的內(nèi)容要點進行歸納,或是隨后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叫讀書筆記。2、讀書筆記格式(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后要注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于引用和核實。(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nèi)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后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fā)與收獲的一種筆記。3、范

12、文示例(1)摘要式讀書筆記 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清蒲松齡作。內(nèi)容多取材民間故事, 作者通過豐富的人鬼相雜、世幽相間的藝術刻畫,揭露封建社會、官場的罪惡,諷刺科舉制度的虛偽、弊端,歌頌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品繼承和發(fā)展了魏晉志怪小說和唐人小說的藝術成就,把花妖狐魁和幽冥世界等非現(xiàn)實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曲折而自由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中的矛盾和斗爭,鮮明表達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又有現(xiàn)實主義的真實感。小說構思奇巧,既幻異曲折,跌宕多變,又脈絡分明,層次井然。 其思想與藝術成就,標志著我國文言小說創(chuàng)作上新的高峰。(2)評注式讀書筆記 原文: 時候既然是深

13、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 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魯迅故鄉(xiāng))摘要:陰晦 橫著 蕭索 荒村 悲涼這些詞語用得好,將一幅荒村冬景特有的陰冷暗淡、死氣沉沉 的畫面活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含蓄地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特寫的背景和冷、 暗、沉的主色調(diào),而且情景交融,非常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3)心得式讀書筆記 一則笑話的啟示我從笑林一書中看到這樣一則笑話:有個走路的人不慎跌倒了, 他馬上爬起來繼續(xù)向前走,可緊接著他又跌倒了,于是他自言自語:“早知如此,我又何必爬起來呢!”這樣他就一直趴在地上。看罷,我不禁啞然失笑,

14、可平靜下來仔細一想,這小小的笑話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由此,我想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希望一帆風順,沒有挫折、失敗和磨難,可這是不現(xiàn)實的。當挫折、失敗、磨難向你襲來時,你就一蹶不振嗎?不,真正的勇士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們會知難而上,百折不撓。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有誰是一帆風順的呢?屈原遭奸人陷害被流放,受盡折磨,卻寫出了著名的詩篇離騷;漢代司馬遷遭宮刑, 但矢志不移,寫出了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這正是他們能取得成功的原因。4、寫作實踐學生寫作,教師指導。5、展示交流6、修改提高六、賈島推敲煉字杯大賽同學們,相傳唐代詩人賈島赴京趕考,路上對“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

15、幽居)是用“推”還是用“敲”,苦苦思索,拿不定主意,恰巧撞見大文豪韓愈,韓愈問明原委后建議用“敲”,一錘定音,這就是“推敲”一詞的由來。美學家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中寫到:古今人也都贊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些,但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需自掩自推,足見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里有人應門。他仿佛是乘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

16、氣沒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diào)和些?!巴啤笨梢詿o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么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現(xiàn)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diào)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討論:你覺得朱光潛說的有沒有道理?你認為用“推”還是“敲”好?請說明理由。最有主見,最有說服力的同學,喜奪“賈島推敲煉字杯”大賽冠軍。1、小組討論2、經(jīng)典觀點展示如:用“推”字比較合適。因為“推”是無聲無息,表明老和尚不愿打攪別人,也說明老和尚經(jīng)常晚歸,大家都習慣不栓門。用“敲”字更能表明詩中人物是個有禮貌的人;二是可以襯托出月夜的寧靜;三是讀起來更響亮些。3、評選大賽冠軍根據(jù)展示情況,評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