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1.gif)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2.gif)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gif)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4.gif)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33fffb82-f5df-489f-8e63-5fce90b92f6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1.學生需要“美”的熏陶,教師需要“美”的修養(yǎng) 走進校園,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不少中學生們沉浸于網絡游戲的迷幻世界中不可自拔,他們的心靈都被猙獰的怪獸占據(jù)著,被彼此殘殺的血腥充斥著,他們的暴利傾向愈加明顯;還有一些同學對周圍的一切冷眼漠視,他們無視老師的尊嚴,父母的付出,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凌駕于萬物之上,肆意踐踏他人,天下唯我獨尊;而任性妄為,目空一切,社會責任感差,毫無公德心更是十分的普遍。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培養(yǎng)高品位的審美觀,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學生正確地分辨美與丑、是與非,在現(xiàn)今便具有著重大意義。 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不僅給學生帶來文學上的享受,同時也在精
2、神上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如我的呼吁中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我與地壇中與命運的抗爭和對母親的愧疚,序言中對寬容的呼喚等等,通過閱讀和賞析這些課文,同學們能夠深刻地認識到真、善、美,對人生,對生命,對社會都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充滿美感的語文教學可以使學生們在心理形成共鳴,幫助他們愛美惡丑、從善拒惡,抵制沒落、頹廢的思想情調和庸俗的生活方式的侵蝕,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完善品德。 要想進行成功的審美教育,語文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審美情操,出類拔萃的審美修養(yǎng),否則就無法理解、感悟文中的美感,也就不可能稱職地進行美感教育了,更加不可能幫助學生遠離低俗,走向高尚。語文教師只有先用積極、
3、健康的審美觀念武裝了頭腦,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加強自己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審美的心理品質等方面的修養(yǎng),多閱讀相關的文藝美學著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美學知識和美學修養(yǎng),才能幫助學生抵制腐朽、丑惡、頹廢的文化因素對學生稚嫩心靈的侵蝕和毒害,吸取進步、健康、科學的美的文化因素為我所用。語文教師要努力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美的使者,在課堂上撒播美的種子。 2.挖掘“美”的素材,插上“美”的翅膀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內容包羅萬象,姹紫嫣紅;教學形式不拘一格,豐富多彩。在其中有著大量的“美”的教育因素,每個語文教師的面前應該是海闊天空,我們要放開手腳,帶領學生在其中馳騁飛翔,使學生產生強烈
4、的愉悅感,與作品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在教學中獲得審美啟示。因而喚起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是審美鑒賞的關鍵,語文教師就必須憑借課文,挖掘“美”的素材,給語文課堂插上“美”的翅膀。 3.激發(fā)對“美”的感悟力,培養(yǎng)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 美育的最大特點是以情感為中介,潛移默化的,因此,沒有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就無法準確、深入地感受到美,缺少課堂教學之美,學生這一主體就很難進行能動的審美,因此,除了挖掘課本的資源外,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的藝術之美,教師要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啟發(fā)誘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鑒賞美并創(chuàng)造美,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人生,樹立高品位的審美鑒賞觀。 3.1賞心悅
5、目,激發(fā)興趣;文學作品與其它形式的藝術不同,它的美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審美對象卻是客觀存在的,由于審美對象的顯現(xiàn)是以課本文字為主,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手段,精心設計恰當?shù)慕虒W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啟發(fā)他們去感受其中的美。 比如閱讀鑒賞王維的山居秋暝,如何讓學生感受到“詩中有畫”的意境美呢?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意境相同的畫面,啟發(fā)學生從景物的色彩、動靜,從畫面的構圖、氛圍等方面感知詩歌。然后從感知形象引發(fā)開去,讓學生想象這幅詩畫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紅蓮、白石構成的色彩美,由“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間照”的寧靜和“竹喧”、“蓮動”的喧鬧構成的動靜相生的映襯美,更有“空山不見人,但聞
6、人語響”的含蓄美,“王孫自可留”的情趣美,當然要讓學生最終描繪出心目中的山居秋景圖,那是獨屬于個體的唯一,是每一顆心中感受到的詩意美。再如詩經?蒹葭是一首朦朧之美的千古絕唱,為了更好的領略詩歌的意境美,先放一首電視連續(xù)劇在水一方的主題歌,這首歌的歌詞就是蒹葭,之后將這首詩作簡要介紹,還可以讓學生當場吟唱這首詩或這支歌,學生們很快就能熟記成誦,而且深刻領會了詩歌的意境美,產生了強烈的效應。 利用媒體,可以讓學生們的眼、耳獲得美的享受,這在創(chuàng)設情境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的,我們應該利用好它,使之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3.2“披文入情”,加深美感;對語文教學來講,學生為老師的講授所陶醉就是感染。
7、語文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感染力,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就極容易激起學生美的感受和學習的熱情。除了運用多媒體的手段感染學生的情緒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解,抑揚頓挫的聲調,飽滿高昂的情緒感染學生,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情緒,增強其審美的內驅力和激動強度,使學生達到情緒的興奮點,與作品與老師產生強烈的共鳴,獲得審美的愉悅。比如姜夔的揚州慢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詞句給學生提供了時空轉換的想像空間,教師可以點撥學生想像過去二十四橋的繁華讓月亮都心潮蕩漾,說不定也發(fā)出了笑聲,而如今月亮依舊,卻只剩下一泓凄冷的河水伴著孤獨的月影,月亮也只能寂寥無聲的黯
8、然神傷了。這時學生們就可以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感受到“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的意境,進一步加深了對詩歌意境美的感悟。 語文的世界是審美的世界,使語文課堂充滿美感、情感,使學生在“春風”的沐浴下的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從而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心靈,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正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愿意繼續(xù)努力,不斷探索,讓“美”洋溢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間!中學語文是教學內容極為豐富、美育因素較多的一門學科。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
9、道德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笨梢?,中學語文教學與美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皯谩徝?、探究”是高中語文教學新的關鍵詞,審美教育可以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情感力、獨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美感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促進語文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美育?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對此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課文朗讀感悟美。語文課堂反映生活、描繪自然、抒發(fā)感情、介紹知識,自然地有著美的篇章、美的語言、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首先要讓學生感受文本美,就要實施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美讀”。“美讀”就是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誦讀,就是把
10、“寫在紙上的語言變成活的語氣”(朱自清語)。通過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以及想象等感覺經驗,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進而感悟作品美的意境。朗讀就應該像魯迅先生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中的描寫的壽鏡吾老先生那樣投入,那樣忘我。特級教師竇桂梅在教學中就特別注重對小學生的朗讀指導,以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例如教學李白蜀道難一文,授課時傾聽名家范讀,開篇一聲“噫歔欷,危乎高哉!”,一下子就將學生拉入到高亢遼遠,路途艱難的情景之中,然后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跟讀、試讀,再配以多媒體圖像,就會把無聲的文字符號所描寫的情和景轉化為具有聲韻俱佳的藝術氛圍。通過朗讀,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
11、讓學生身臨其境,耳濡其情,領著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搏與靈魂, 從而使學生獲得一種情感上的美的享受。二、文本研讀鑒賞美1、美的結構。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語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情感美、創(chuàng)造美的美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給予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教學應高屋建瓴,針對不同文體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散文詩歌鑒賞注重優(yōu)美語言所創(chuàng)造的或深沉或悲憤或激昂或婉傷的情感意境,而議論文、說明文除注重語言的嚴密性外,也應理解課文嚴謹?shù)慕Y構:議論文或遞進或并列的結構,說明文或邏輯或時間或空間的說明順序。授課時教師要梳理清楚文章的結構情感脈絡,設計好板書,讓學生從中感知作者匠心獨運的構思,領悟文章美的結
12、構,進而指導寫作實踐。2、美的語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是借助生動、優(yōu)美、凝練的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情感。鑒賞教材美的語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新的課程教學標準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捕捉語言信息,有自己的領悟。如教我與地壇時,讓學生反復品讀下列文段:地壇“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瓢蟲忽悠一下升空了,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蓖ㄟ^反復品讀,使學生從地壇的靜寂中去體悟萬物生生不息,到處洋溢著生命的律動。正是這樣一種境界給作者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而使之感悟到支撐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同樣
13、戲劇語言中豐富的潛臺詞也值得品玩,茶館中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諧音雙關表露出的凄涼和不滿;吳祥子“你聰明,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所表現(xiàn)出的無恥的地痞流氓無賴形象,都是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的感觸點。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信息點,引導學生探究感悟,就能引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產生強烈的審美體驗。3、美的形象文學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物形象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中鮮活的人物比比皆是。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愛憎褒貶傾向,體現(xiàn)了作者的美學理想。如水生嫂是
14、那樣的善良、清純,是白洋淀里的一朵荷花;翠翠是邊城湘西的愛情女神,凄美而古老,作品中塑造了這樣一個個同命運抗爭的或剛烈或凄美或清純或進取的婦女形象,她們的愛情和個人歷程,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婦女的坎坷命運史和婚姻幸福觀。美學家朱光潛認為:“丑與美不但可以互轉,而且可以由反襯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施耐庵筆下的正面人物魯達是值得贊頌的,但反面人物鎮(zhèn)關西同樣具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魯達形象正是靠鎮(zhèn)關西的反襯,越發(fā)顯得耀眼,使讀者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4、美的意境學生的審美體驗是個體的主體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反應,需要感知、想像、情感、思維等心理能力的積極地參與和協(xié)同作用,因而審美體驗將不僅獲得令人愉
15、快的審美經驗,而且可以直接鍛煉學生的各種心智能力。品讀精美文段,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美、體驗美,甚至通過想像和聯(lián)想來創(chuàng)造美。語文新教材中編入了許多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文章,有史鐵生、海倫等對生命的敬仰和感悟,也有李閱微獨守心靈那一片天地的“空中樓閣”;有蘇軾高歌“大江東去”“明月而長終”的豪邁曠達,也有李清照“獨上西樓”“人比黃花瘦”的凄美憂傷。語文教學就是通過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的整合,調動審美情趣,讓閱讀者創(chuàng)造出一種自我的審美意境,進而取得審美教學效果。 三、教學設計體現(xiàn)美語文教師不只在朗讀美文、鑒賞語言、賞析意境、體悟哲思、感悟生命等教學個體環(huán)節(jié)中藝術地體現(xiàn)美學情愫,更應將一節(jié)課、一篇文章、一本教
16、材作為藝術品去雕琢。如果說語文教學就是美神維納斯,那么每堂課就是去雕刻她的眼睛和手臂,我們能對視含情的眼神,但永遠不會補上她殘缺的雙臂。語文教學設計要考慮諸多的審美元素,開篇導語、課文朗讀、字形分析、結構安排、板書設計、多媒體運用、作業(yè)設計等,教師只有通過整體藝術安排,突出每節(jié)課的審美重點,才會讓每節(jié)語文課都帶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四、寫作實踐創(chuàng)造美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用心去創(chuàng)造美,將美訴諸筆端,是語文教學的歸宿。通過文本研讀,引導學生從莊子的思想中領悟人生,從蘇軾的坎坷經歷中感悟樂觀曠達,將文本所體現(xiàn)的思想通過寫作實踐體現(xiàn)出來,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是有很大幫助的。學習了李
17、白、蘇軾等古代文人作品之后,我讓學生以“走近 ”(寫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為題寫一篇文章,學生習作就以“你說蜀道難,可你一直在走!”開篇,一股景仰之氣溢于言表,這不能不說是對詩人李白豪放飄逸之個性在學生內化后的再創(chuàng)造。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崇拜的某一歷史文化名人,利用一年時間研讀其經歷和作品,進而寫成3000字以上的論文,集結成集,班級輪閱,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和心理素養(yǎng)有積極地影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總之,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審美素材比比皆是,語文教學過程滲透美育的方法也很多。深入理解新課標內涵,充分挖掘語言文字中豐富的思想內容,多層次、多角度發(fā)掘作品中的美育點,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健康高
18、尚的審美情趣。同時,教師對美育的形式和內容應多元探討,不要僅囿于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該貫穿到學生生活的始終,真正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胸有丘壑自成章一節(jié)公開課后的思考新河中學王建華內容簡介:本文從一節(jié)公開課的偶然事件引發(fā)對教學藝術的思考,認為教學藝術不是用備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靈活的選擇教學方法和重組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結合特級教師的一節(jié)課作了一些思考,覺得真正的教學藝術不是孤立的看一節(jié)課,而應著眼語文教學的系統(tǒng),把每一節(jié)課都放到語文教學的大系統(tǒng)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反映去思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關鍵詞:公開課 學生實際 教學藝術 特級教師 教學系統(tǒng)作為省一級重點中
19、學,學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市舉辦“教學藝術展示周”活動。我參與了2006年的教學藝術展示周活動,上項脊軒志這篇課文。這是一次引發(fā)我很多思考的一次開課。對這篇課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蘊含深情的語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課時緊扣“情”字主要圍繞著四個問題展開: 第一,本文的關鍵句是什么?為什么?設計這樣的問題在于讓學生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個問題是,圍繞“悲”“喜”二字作者敘寫了哪些人事?通過這些敘寫文章表達了什么樣的“喜”和什么樣的“悲”?這是對文章的具體感知,需要對文章作內容的分析和語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敘述中所隱藏的深情。隨之而
20、來第三個問題是,作者是怎樣抒發(fā)這種悲和喜的?這是從理性層面的思考,從而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上的特點,學習一些寫作的方法。我用兩幅對聯(lián)概括:“事細而情深 ,文短而意長”,“景不必奇譎瑰麗唯幽靜能怡性,事無須驚心動魄是真情才動人”。第四個問題是,如何理解“悲”、“喜”兩種情感在文章中的統(tǒng)一?這是對文章主題和內在結構的把握,也是對作者深層情感的進一步理解。因為教兩個班級,又是面對全市的一節(jié)課,所以我先在不開課的班級上了一課。開課了。開始的時候很順利,一切按我原來的估計進行。對第一個問題學生較快的解決,很快的找到關鍵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過渡句,承上啟下;點明了寫作項脊軒志的原因。對第
21、二問題,我預先的概括是:怡然讀書之樂, 家道中落之傷,慈母早逝之哀,辜負祖母之悲,懷念亡妻之痛。我先讓學生思考五分鐘,然后讓學生回答。其實對這個問題,我早做好對學生點撥的準備。因為在另一班上課的時候,學生的回答總不能中的,特別是對什么樣的“喜”和什么樣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開課時心理上也對學生作了定位,并設計了很多的小問題準備用來引導。如“喜”部分:為什么修葺項脊軒?為什么不另起書房?你覺得那些地方能夠表達作者的喜悅?“悲”部分:母親是怎樣的人?回憶祖母側重寫了什么?回憶母親用“泣”,回憶祖母用“長號”,而對妻子卻沒有直接的詞語表現(xiàn)感情,這是為什么?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引導閱讀課文,
22、推敲字詞,品味語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個學生在回答時概括得相當?shù)轿唬骸爸匦揄椉管幍淖x書之樂,回憶母親時光流逝之悲,回憶祖母功名難就之悲,回憶妻子英年早逝之悲?!碑敃r他的回答引起聽課老師的一片驚呼,我也很感突然,雖然和我原來的概括比較還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來設計的所謂引導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馬上改變問題:“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這樣的喜和悲?”在隨后的閱讀和品味的教學過程雖然尚算順利,但自己也發(fā)覺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不應有的重復,使得其中的一個練筆環(huán)節(jié)(圍繞一個“情”字,概括項脊軒志這篇課文的內容)因為時間的緊張不得不舍棄。課后,和幾位同學同事一起吃飯、聊天。大家對我上課時
23、注重文本,側重語言品味的教學持肯定意見,但我總覺若有所失。其間也談到一位特級教師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課的事,說他那節(jié)課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體現(xiàn)特級教師的水平。有一位甚至開玩笑:“特級教師的課不過如此,還不如小曾老師的課呢?!绷碛幸晃徽f可能特級教師不了解那所學校學生的情況。這句話讓我剛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作為教師,上課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備課。備什么?備教材,備學生。其實備學生太難了。一個班級五十多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語文素養(yǎng)是不同的;同一個學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態(tài)、情緒等一切的心理和身體的狀況都可能對學生造成影響;第二,所學內容的不同也可能導致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體、不同語
24、言風格或不同思想傾向的文本都會因學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著不同的閱讀效果。而任何一點的不同都可能影響一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影響一節(jié)課的精致甚至常態(tài)。這樣,我們可以說,備學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個大略的層次上做一個大概的估計。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備教材,因為只有教師對教材備充分了,才能任憑它“八方風來,我自巍然不動”。怎樣算是備好了教材?我覺得一是對教材爛熟于胸,從字詞句到文章結構主題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要選擇授課內容,確定授課重點,不可能把教師知道的全部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只能根據(jù)文章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選擇性的講授。我覺得,備教材要比備學生重要。教材是可以把握的,而學生卻每天都是不同的。如果沒有對教材的
25、熟悉,對學生課堂上的精彩表現(xiàn)我們很難因勢利導,這樣對學生是一種挫傷;如果沒有對教材的熟悉,面對學生課堂上的疑問將無言以答,這樣對教師一種打擊;如果沒有對教材的熟悉,面對課堂上節(jié)外生枝的問題將無法控制,這對課堂時間是一種浪費。當然,這樣說絕不是說教學可以不顧學生,恰恰相反,課堂的教學絕對不能脫離學生進行,這是最重要的。備教材是前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則是關鍵。而教學的藝術,正是在這樣不可預知中才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示。而我,正是未能意識到學生的不同而使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凝滯。所以,我想,所謂的教學藝術,絕對不是用已經備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進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根據(jù)
26、教學目的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重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是我想到的第一點。對于特級教師的課,如果幾年前我聽到“也不過如此”這樣的話,我可能會相信,并且自我安慰:你看特級教師的課也有人說不好,何況是你?但現(xiàn)在的感覺卻不一樣了。在自己也開過一些公開課后深深地感受到憑一節(jié)課就來判定一個老師的好壞那是不夠恰當?shù)?。教材可供挖掘的、學生的狀態(tài)、師生的了解和磨合等都可以影響一節(jié)課。一篇課文向學生講什么、怎樣講,可能每一位老師的處理都不同,所以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可能招來異議。而優(yōu)秀的老師決不是把一篇課文只當成一篇課文。他把這課文當成是整個系統(tǒng)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在某節(jié)課中,他可能什么都不做,只引導學生讀,而另一節(jié)課可能會深
27、挖細析,甚至由肌肉骨骼分析到神經末梢。如果我們不了解他的教學思想,不了解他的整體教學設計,而對他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處理可能不以為然。正如我們看到一座花園,如果一看到枯枝敗葉就判斷它的殘破,而沒有想到這些枯枝敗葉正是營養(yǎng)花木的養(yǎng)料,這是錯誤的。在一些課堂上,作秀成為了一種時髦。課堂的活躍、教師的風采,都是表演的元素,卻很少有人去顧問這種表演之后還留下什么。語文教學是一個大系統(tǒng),它有些時候表現(xiàn)為樸素甚至是單調無聊的操作,有些時候表現(xiàn)為精彩紛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時候為精心的品讀體悟,有些時候為深思奮筆疾書語文教學可以看成是一項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還要復雜。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精心安排,課文和
28、知識點的網絡更要精心構建。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是因為他們有積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從教學實踐中來的教學思想再運用到實際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學王國。所以我想,所謂教學藝術,它首先是對教材通盤熟悉的前提下,明確每一冊課文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其次是在課堂教學中能隨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合理的教學結構,完成教學目標。這正像是一位畫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學系統(tǒng)),那么無論是條幅還是長卷(具體的教學內容)他都能根據(jù)材料(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自如的進行創(chuàng)作。這是我參加這次教學藝術展示周后的思考。【摘要】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載體
29、文本,就是向學生傳達生命氣息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語文教師該如何引領學生激活文本的生命,從而熏陶感染學生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分別從關注文本的語言美、意蘊美以及對文本的升華、拓展,即從形式、內容、提升的角度進行分析?!娟P鍵詞】文本 激活 語言美 意蘊美 拓展 升華【正文】錢理群教授曾說過:“我們批評過去的應試教育有很多問題,知識一大堆,文本不著邊,這是一種遮蔽。而我們現(xiàn)在有另一種形態(tài)的遮蔽,我們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形式主義的東西,說難聽點,就是各種各樣的表演,恰好這種表演使學生不能直面文本。”的確,在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較多地關注了“怎么教”卻忽視了“教什么”。于是,出現(xiàn)了脫
30、離文本,架空文本,或者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或者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fā)揮等情況,而這已經成為閱讀教學中的大問題。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文本(這里特指文學作品類文本)是蘊含著美的生命體,它是我們語文課堂中的一種依托,是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載體。文本亦是有生命的,它將作者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悟融會在這文字符號之中;它是知識、體悟、情感的寶藏,它等待著我們開掘,等待著我們將它融入自己的生命,等待著我們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并傳承下去!因此,激活文本的生命,就是激活學生的生命意識。作為學生與文本間溝通橋梁的教師,我們該如何引領學生激活文本生命并將其融入學生的心靈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思考
31、與教學實踐,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說明:(一) 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須關注語言美于漪說:“聲情并茂的朗讀、講解,旁征博引的議論、評析,眼神、手勢、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腦海中浮現(xiàn),我常頓然有所悟:這就是語文!”的確,面對文本,我們最直觀的感受來源并不是蘊含于其中的深刻情感與思想,而是文本語言所帶來的沖擊力。那么,該怎樣從品析語言的角度激活文本的生命,從而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加以提升呢?筆者認為除了關注文本語言的畫面美、音樂美,關注對文本的誦讀體悟等常規(guī)方式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激活文本的語言美,需要關注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修辭,作為語言學中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本身就對語文教學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意
32、義。不能想象,沒有修辭的語言是怎樣的蒼白,空洞。所以,當我們關注語言美的時候,就一定要關注修辭在文本中的重要價值,并引領學生在對文本語言的解析中學會運用修辭來豐實、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例如荷塘月色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就為語言添加了豐富的色彩。如寫靜態(tài)的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光亮,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生動、準確的比喻充分激發(fā)了讀者的想像和聯(lián)想能力,使人沉醉在這唯美的意境之中無法脫身。除此以外,新穎別致的通感也為文本語言之美錦上添花。嗅覺、聽覺、視覺的互相轉移溝通,使讀
33、者能調動所有的感覺器官去感受這詩情畫意般的荷香月色,那如樂聲般迷人的光和影營造出溫馨、幽雅的氛圍,這自然會將讀者帶入到一種朦朧的美的幻境,而這些美感不都是在對修辭手法的品味中才感受到的么?2、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關注簡潔、準確的標點符號標點,是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雖然只是小小的符號,卻也是傳情達意的一種方式,有時也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可以使語言表達得更準確鮮明、細膩生動,表達更文深厚的意蘊。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甚至可以起到語言所無法傳達的“無窮之意”的效果。在此,筆者截取為了忘卻的記念中部分片段來說明標點在特定語境中對激活文本語言美的特殊效果?!疤鞖庥淞?,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
34、洋鐵碗收到了沒有?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原來如此!”。“在這一部分中,魯迅先生用了兩個省略號,去掉可以么?”學生結合語境,在討論中得出結論:第一處是突如其來的關于柔石遇害的消息打斷了“我”對戰(zhàn)友的無限的思念,而從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作者與戰(zhàn)友間真摯、深厚的愛;第二處是一個感嘆號和一個省略號的合并使用,自然要表達的情感會更為豐富:有聽聞戰(zhàn)友遇害的震驚,哀傷,有對反動政府殘害進步青年的憤慨兩個標點既節(jié)省了大量筆墨,開拓了讀者的思維,激起聯(lián)想;又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真可謂“此時無字勝有字。”3、激活文
35、本的語言美,需要關注關鍵詞、句中包蘊的豐富內涵語文課堂如果缺少了咬文嚼字,教學難免會因缺乏對關鍵點的開掘與深挖而顯得浮華和淺薄,語文的味道也就注定會被沖淡和稀釋,而這就要求我們結合具體的語境去品析文字所包容的豐富的信息。項脊軒志中那蘊藏在平淡文字之中的極為真摯的人情味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有位老師留給學生一個問題:“矣這個虛詞在文中共出現(xiàn)了兩次: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請比較兩句中的矣的意義和用法?!睂W生結合兩個句子所處的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了解到:第一句中作者面對家道沒落的衰敗現(xiàn)實,又怨恨,又無奈,只能在客觀的記述中抒發(fā)深長的感嘆;第二句中“矣”是
36、陳述語氣,沒有一個字提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現(xiàn)的極為誠摯動人。看似平靜的客觀陳述,表達得卻是萬端的感慨,含蓄深沉。這位老師引領學生通過對一個字的品析,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設對話的橋梁,讓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相融,讓文本中的情感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去,同時使得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完美結合在一起,達到激活文本的生命,熏陶感染學生的目的。當然,激發(fā)文本生命中必須要關注的關鍵詞并非僅僅局限于虛詞,也并非僅僅局限在字詞之中。只要是有利于學生感悟的,有利于挖掘出文本深度的字、詞、句都應該得到重視與開掘。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品讀
37、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這些都明確地指出對文本的語言的理解和品味的重要性。語文本身含有豐富多彩的人性因素,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讓學生受到文本感情的熏陶、感染。(二)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須關注意蘊美 在語文學科中,意蘊美,是作家按照自己的審美意識和觀點,依照美學規(guī)律寄托的某種理想,它鑄就了語文的博大精深。在語言、節(jié)奏、結構、形象、意境、人性、倫理等眾多元素所構成的美學系統(tǒng)中,意蘊美是深層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態(tài)中,深裹在意象層內,它承載了人類語文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高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
38、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边@就明確了語文課程肩負審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語文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審美意識是進行審美教育的基礎,而語文課程中特別是文學課程教學中總是通過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來讓學生“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因此,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是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內容。語文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審美過程,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則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質兼美的典范佳作,從內容到形式、風格無不蘊含著美,語文課本織成一幅琳瑯滿目、絢麗多彩的美麗畫卷,為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
39、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源泉。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恰當?shù)姆椒?,激活審美氛圍,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呢?一、學會遷移,注重體察感悟。語文課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無比豐富的美的大門,展現(xiàn)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可以領略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清幽夜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偉氣勢,可以感受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多愁善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可以隨朱自清共游月色下的荷塘,與徐志摩揮別夕陽中的康橋,可以從馬克吐溫的小說中學到詼諧的閑適,可以從拜倫的詩劇中懂得奮斗的熱情學生從課本中獲得的美情美意美理,可以滋養(yǎng)自己的審
40、美意識。語文蘊含著美,因為她源于美的生活。生活中的斗轉星移、潮漲潮落、飄飛的柳絮、凋零的落花都那樣富于情趣和詩意,都可以引起人們生命中的感動??墒悄壳熬o張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的心靈干涸,精神生活貧乏,使他們無暇顧及生活中的美。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訓練學生審美意識的遷移,使他們能用自己敏銳的眼睛和聰慧的耳朵到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信息,用心感受品味紛繁浩渺的自然的神韻,注重體察感悟社會生活中動人的一點一滴。如臺灣作家李樂薇在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幢輕靈自由的山間小屋。讀著那些文字,我們就會心旌搖曳,仿佛進入神仙夢幻般境界,在如詩如畫的世界中品味回歸自然之樂。在此審美基礎上,教師就可點撥學生
41、,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處風景為自己獨享,它是怎樣的?自己嘗試描繪出來。經過適當?shù)囊龑В捎诜敝氐恼n業(yè)負擔而休眠的心弦自然會被喚醒,美也隨之產生。學生一旦能以自覺的審美眼光看待生活,把語文的美和生活的美聯(lián)系起來,二者就可以相輔相成,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培養(yǎng)起來。二、以讀為本,注重感知品評。語文教學離不開對文本的閱讀。閱讀教學是欣賞詞句的藝術,是品味作品的藝術,是調動情感的藝術,是撥動心弦的藝術。成功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種生動、活潑而又細膩的審美活動。在教學中,以讀為本,引導學生注重對文本中審美因素的感知品評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朗讀、美讀、品讀在教學中的運用。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
42、情的放聲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及作者所傳達的情感,為解讀文本的美打下基礎。優(yōu)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斷,還可以讓學生熟讀成誦,以達到全方位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和美感。同時,誦讀又能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語言,讓學生在誦讀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美讀,“就是通過口、眼、耳等各種感官,全身心進入文本,從而產生審美愉悅、激發(fā)審美創(chuàng)造、陶冶心志的一種審美閱讀活動”。通過美讀,變無聲為有聲,利用音韻美把教材中美的內容充分表現(xiàn)出來,使讀書成為一種美的享受。指導學生對篇篇課文都美讀,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yōu)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就會收到美的效果。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目的在于進一步體會作品的語言美
43、。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寫法上有獨到之處的內容,都可以做為品味點。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文本語言的分寸感、和諧感、情味感,讓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品味,進一步地感知文本的美情美意。三、啟迪思維,注重審美想像。讀優(yōu)美的詩文,就是體驗語言文字所創(chuàng)造的優(yōu)美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對文學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種心智活動就是審美想像。作品的語言文字,要還原為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需要想像;作品的原有畫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內容,也需要想像。沒有豐富的聯(lián)想、想像能力,就不可能體驗眾多的美好的藝術形象。語文中的文學作品有喚起美感的作用,但它要通過想像去再現(xiàn)生活和畫面。如老舍濟南的冬天、魯迅的百草園的美,盡管我們
44、不能“親歷其境”,但通過想像,就能“如臨其境”,這就能感受到美了?!跋胂袷歉星闊肓視r的產物,總是出現(xiàn)在某種情境之中,常將自我融入其中,生出詩的意境美,陶情冶性”??梢姡胂窨梢允箤徝缹ο蟛粩嗑唧w、鮮明、生動,使審美活動更加豐富、活躍,文學作品通過想像而呈現(xiàn)出的優(yōu)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韻致美、情境美、詩意美。 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學作品大都十分講究含蓄,常常是紙短意長寫而不滿,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切入點,極具有限中富含無限的藝術效果。這就為集中進行審美想像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審美想像是審美反映的樞紐,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巧妙聯(lián)系同一作者的類似作品去強化感受,適當
45、用某作家的作品來補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覺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見聞感受,甚至是跨時空的、跳躍性地重組積累的意象以幫助學生探幽發(fā)微,形神兼?zhèn)涞仡I會作品的意象及深層意蘊。豐富的審美想像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以第一文本提供的基本信息為基礎,對文學作品的結構、語言、內容等進行永無止境的“開放”的理解、想像和體味,在有限的文學中得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美的體驗和感悟,審美意識就能夠加強??傊?,在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嘏囵B(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滲透審美教育,有助于凸現(xiàn)語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會更親近語文,喜歡語文,使語文教學真正成為一門生動
46、形象、愉悅有趣的藝術。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 美一直在引導著人類對于較高生活質量的追求,從遙遠的結繩記事時代開始,人類便把實用性與裝飾性結合到了一起,在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礎上探索生活中的美。將美的意識體現(xiàn)在教育中就產生了美育,這一概念首先出現(xiàn)在1793年席勒的美育書簡中。在我國,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理論對于中國的美育實踐起到了巨大的指導作用,他首次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并指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的目的者也?!苯裉?,我們又把美育歸結為審美教育,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時代的審美意識(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借助各種各樣的審美媒介(美的事物,也包括美的藝術),向受教育
47、者施加審美的影響,愉悅他們的性情,從而達到性情和心靈的陶冶,以塑造其健康向上的人格。審美教育是以美育人,以情感人。它是使受教育者在審美享受之中,喚起情感的共鳴,在審美愉悅中得到情感的凈化、心靈的陶冶、精神的升華。美是生活的要素之一,車爾尼雪夫斯基甚至提出“美是生活”這個深遠的美學命題,馬克思則進一步指出,“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物體”。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駕齊驅的今天,美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語文則是高中教學中承載美育使命的主要載體。在高中語文新課標中對于美育有這樣一段評論性文字: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fā)展。文學藝術的鑒
48、賞和創(chuàng)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串著審美追求。未來社會更需要美,崇尚對美的發(fā)現(xiàn)、追求和創(chuàng)造。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加強美育意識,利用各種有效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它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具有高度技藝的活動,要求教師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根據(jù)特定的教學條件和教學對象對課文進行藝術性創(chuàng)造。既然是一項創(chuàng)造,語文學科更加具有美學性質和美育功能。美學體現(xiàn)和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并
49、全方位地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做為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增強美育意識,發(fā)揮美育功能。一方面,要把美育列為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美”的形式中自覺愉快地吸收“教”所要傳達的各類教育信息和知識。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教材中的種種美傳播給學生,形成一種情感和藝術的氛圍,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識,起到“美能導真”的作用,同時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教學就會創(chuàng)造出最佳的效果。 首先,美育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感情。例如,在黃山記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黃山的景色,讓學生初步了解黃山景物奇、秀、險
50、等方面的特點。指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仔細推敲和揣摩體會作者所描寫的畫面,體悟作者對于祖國壯麗景色的贊美和對新社會的熱愛。最后,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在樂曲的伴奏下展開遐想,身臨其境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這些步驟,學生們對黃山的奇?zhèn)ス妍惍a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由衷為祖國的壯麗山河而自豪。同時,在此基礎上賞析文章語言氣勢磅礴的風格就有了良好的效果。其次,美育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當代社會對于素質教育有較高的要求,智育并不再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則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讓學生學會體悟美和發(fā)現(xiàn)美也成為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美的事物都有規(guī)律性的特點,美的欣賞也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啟發(fā)人的思
51、維,引導人們去掌握和發(fā)現(xiàn)事物中存在的規(guī)律。例如,在教授高中語文必修四米洛斯的維納斯這一篇文章時,在一般議論文教學的基礎上輔之以美育,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美,美的本質,以及如何評價缺陷美等問題,既可以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又能深化他們對美的理解,提高對美好事物的體察能力,從而豐富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最后,美育能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由于當代青少年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較之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他們從小接觸的文學多為一些通俗性漫畫作品或者是淺顯的網絡小說等,這些作品在滿足他們一般感官需要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審美能力產生了一定影響,很多學生傾向于逃避純粹的文字閱讀,對于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中創(chuàng)作的文學名著帶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情
52、緒。另外,各種通俗性漫畫作品往往在思想性方面稍有欠缺,因此,讀這類作品長大的孩子對于經典作品中那些相對理性、深刻些的思想內容感到難以理解。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就要注意從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接受能力出發(fā),積極探索美育與學生興趣相結合的教育方法,通過文學教育的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步入較高的精神境界。古語云:“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圣人以詩教蕩滌其濁心”,這些都說明“美”的教育對人性的完美、人格的健全、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人生境界的提升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用人物的形象美、思想品德的崇高美來感染學生,就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因為人格的精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熏陶、感染中逐漸養(yǎng)成的。而“美”的教育
53、就是具備了引導、推動學生不斷地完善自身素質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這也是普通高中語文新課標所要求的。該課程標準在對于課程性質的定義中這樣說: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谝陨险J識,本著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一原則,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嘗試:一、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或借助教學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美”是語文的基本屬性?!拔恼虏皇菬o情物”,語文教材大多是為時而著,為事而作的佳品,無論寫人敘事,還是議論抒情都飽含著作者的情感
54、。語文教材本身就與美育結下了不解之緣,要使教材變成活的形象,美的化身,語文教師就必須以強烈的激情、充滿魅力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感染學生,架起學生和作品之間的橋梁。高一教材的第一篇詩歌即為詩經兩首,單從字面上來看,這兩首詩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并不大,由于部分文言詞語的使用,部分學生甚至會對這兩首詩產生抵觸情緒,認為它們并不像唐詩那樣朗朗上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恰當尋找學生對于這兩首詩的突破口,分別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以及當代社會中時常見到的男性拋棄妻子、婚姻危機等角度切入,通過相關畫面、詩歌的展示等激發(fā)學生興趣,體會古典詩歌中普遍存在的“閨怨”的主題,讓學生在美育的雨露中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鑒賞
55、能力和審美能力。二、體悟文章情感、引發(fā)讀者共鳴。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我們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彼哉Z文教學中的美育還具有以美啟善的精神力量。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通過人的情感作用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它通過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客觀事物肯定可否的評價,從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斷。凡是美的事物,都能使人產生愉悅的情感,令人喜愛、令人陶醉,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因此,通過情感的交流,以美感人,往往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語文教師的備課,不僅要明白文章的寫作思路,還要明白文章的感情脈絡,體會作者的情思、情愫、情懷,從而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例如,在教揀麥穗一課時,在掃清地
56、域差距障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幾個夢來體會作者童年時作為一個“丑女孩”的自憐與孤單,體會當時的少女對于婚姻生活的期盼,使學生通過理解常人情感來感悟文章主旨、達到感情共鳴。三、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作用,滲透美育。 電教媒體進入課堂教學為美育滲透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把握最佳時機,恰當?shù)厥褂秒娊堂襟w,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激趣學文,使學生達到賞心悅目、產生共鳴的目的。例如在教孔雀東南飛一課時,隨情節(jié)發(fā)展,適時向學生展示一組意境優(yōu)美的圖片,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便于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使原本稍顯枯燥的學習在美的環(huán)境下進行。 總之,對于一位語文老師來說,他(她)的功力不僅在于
57、尋找、捕捉教材中的“美”,更主要的是還在于教師的自身美,教材和教學手段中的美與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處理教材和組織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美”傳遞給學生。我們不能寄希望于“無心插柳柳成蔭”,而要有目的的在字、詞、句、篇的講授中,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中進行“美育”。盡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比说谋旧硪灿袑徝赖男枰?,但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能否產生審美的沖動和喜好,并獲得美的享受和受到美的教育,還要依靠教師的作用,即要依靠教師的組織、啟發(fā)、引導和點撥。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發(fā)揮美的作用,使課堂教學形成一種感情和藝術的氛圍,讓學生在審美享受中接受知識、啟迪智慧、開發(fā)思維并逐漸養(yǎng)成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心智就會被激活,生理和心理就會處在最佳狀態(tài),不斷有所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材。 參考文獻:黑格爾:美學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5年版。鮑??好缹W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博克: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美化語文,趣化課堂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教學初探楊樹仁 摘要長期以來,由于“考試文化”的盛行和強調不要把語文課上成文學課,結果孩子不愛學語文,討厭語文。因此要把高中生從“考試文化”的泥沼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被束縛的心靈重獲自由。實行素質教育,改革語文教學,必須更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增強語文課的吸引力。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在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制動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別墅房屋轉讓合同范本
- 產品訂購合同范本模板
- 凈化工程合同范本
- 企業(yè)食堂經營合同范本
- 如何推動專家型校長的成長
- 農村屋瓦收購合同范本
- 買汽車有合同范本
- 使用權銷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智能農業(yè)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合同
- 2024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 食品加工企業(yè)安全培訓課件
- 團隊管理能力提升培訓課件
- 快修店營銷方案
- 中醫(yī)主任述職報告
- 報價單(報價單模板)
- 刑事案件模擬法庭劇本完整版五篇
- 2014教師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1
- 烏海周邊焦化企業(yè)概況
- 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FlashCS6中文版)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Hadoop大數(shù)據(jù)開發(fā)實例教程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