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選考一輪復習講義必修1 第三章 第2講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_第1頁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選考一輪復習講義必修1 第三章 第2講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_第2頁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選考一輪復習講義必修1 第三章 第2講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_第3頁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選考一輪復習講義必修1 第三章 第2講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_第4頁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選考一輪復習講義必修1 第三章 第2講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 講牛頓第二定律兩類動力學問題知識排查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作用力方向相同。2.表達式:Fma。3.適用范圍(1)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2)只適用于宏觀物體(相對于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于光速)的情況。單位制1.單位制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力學中的基本量有三個,它們分別是質量、長度和時間,它們的國際單位分別是 kg、m 和 s。3.導出單位由基本單位根據(jù)物理關系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2、。兩類動力學問題1.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第一類:已知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第二類:已知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2.解決兩類基本問題的方法以加速度為“橋梁”,由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體邏輯關系如下小題速練1.思考判斷(1)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2)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力,當力剛作用瞬間,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3)Fma 是矢量式,a 的方向與 F 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4)物理公式不僅確定了物理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間的單位關系()(5)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

3、,速度也一定減小()答案(1)×(2)(3)(4)(5)×2.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單位是基本單位()A.力的單位 NC.長度的單位 mB.壓強的單位 PaD.加速度的單位 m/s2答案C3.(多選)人教版必修 1·P86· 例 2 改編如圖 1 所示,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木塊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傾角30°,斜面長為 7 m。現(xiàn)木塊上有一質量為 m1.0 kg 的滑塊從斜面頂端下滑,測得滑塊在

4、0;0.40 s 內速度增加了 1.4 m/s,且知滑塊滑行過程中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則()圖 1A.滑塊滑行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1.2 NB.滑塊滑行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1.5 NC.滑塊滑到木塊底部時的速度大小為 5 m/sD.滑塊滑到木塊底部時的速度大小為 7 m/s解析由題意可知,滑塊滑行的加速度 a t 0.40  m/s

5、23.5v1.4m/s2。對滑塊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 Ffma,解得 Ff1.5 N,A 錯誤,B 正確;根據(jù) v22ax 得v 2×3.5×7 m/s7 m/s,C 錯誤,D 正確。答案BD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應用1.牛頓第二定律的性質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關系(1)物體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決定,與速度無必然聯(lián)系。(2)合力與速度夾角為銳角,物體加速;合力與速度夾角為鈍角,物體減速。vF(3)a t

6、60;是加速度的定義式,a 與 v、v 無直接關系;am是加速度的決定式。1.下列關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A.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體的速度為 0,則加速度為 0,所受的合外力也為 0C.物體的速度為 0,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體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為 0,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解析物體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一個很大,另一個可以很小,甚至為 0,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決定加速度的大小,同一物體所受合外力越大,加

7、速度一定也越大,故選項 C 正確。答案C2.如圖 2 所示,一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個恒力 F 作用而運動,前方固定一個輕質彈簧,當木塊接觸彈簧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 2A.木塊將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木塊將立即做變減速直線運動C.在彈簧彈力大小等于恒力 F 時,木塊的速度最大D.在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塊的加速度為零答案C3.如圖 3,在勻強電場中,懸線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拉住一個帶電小球,使之處于靜止狀態(tài)。忽略空氣阻力,當懸線斷裂后,小球將做()圖 3A.曲線運動B.勻速直線

8、運動C.勻加速直線運動D.變加速直線運動解析在懸線斷裂前,小球受重力、電場力和懸線拉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與拉力等值反向。懸線斷裂后,小球所受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不變,故小球將沿原來懸線拉力的反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選項 C 正確。答案C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兩種模型【典例】兩個質量均為 m 的小球,用兩條輕繩連接,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 4所示?,F(xiàn)突然迅速剪斷輕繩 OA,讓小球下落,在剪斷輕繩的瞬間,設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別用 a1 和 a2 表示,則()A.a1g,a

9、2gC.a1g,a20圖 4B.a10,a22gD.a12g,a20審題關鍵點兩條輕繩連接剪斷輕繩的瞬間解析由于繩子張力可以突變,故剪斷 OA 后小球 A、B 只受重力,其加速度 a1a g。故選項 A 正確。2答案A【拓展延伸 1】把“輕繩”換成“輕彈簧”在【典例】中只將 A、B 間的輕繩換成輕質彈簧,其他不變,如圖 5 所示,則【典例】選項中正確的是()圖 5解析剪斷輕繩 OA 后,由于彈簧彈力不能突變,故小球A 

10、;所受合力為 2mg,小球 B 所受合力為零,所以小球 A、B 的加速度分別為 a 2g,a 0。故選項 D12正確。答案D【拓展延伸 2】改變平衡狀態(tài)的呈現(xiàn)方式把【拓展延伸 1】的題圖放置在傾角為 30°的光滑斜面上,如圖 6 所示,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細線均平行于斜面,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A.aA0aB2gC.aAgaBg圖 6B.aAg aB0D.aA0 aBg解析細線被燒斷的瞬間,小球&

11、#160;B 的受力情況不變,加速度為 0。燒斷前,分析整體受力可知線的拉力為 T2mgsin ,燒斷瞬間,A 受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大小為 2mgsin ,所以 A 球的瞬時加速度為 a 2gsin 30°g,故選項 B 正確。A答案B1.求解瞬時加速度的一般思路2.加速度可以隨著力的突變而突變,而速度的變化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不會發(fā)生突變。1.如圖 7 所示,質量為 m 的小球用水平輕彈簧系住,并用傾角為

12、 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木板 AB 突然向下撤離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B.  3  g      C.g         3D. 3 gmg 的合力 Fcos 30°  3  mg,產生的加速度 am 

13、 3  g,B 正確。圖 7A.02 3解析平衡時,小球受到三個力:重力 mg、木板 AB 的支持力 N 和彈簧拉力 T,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突然撤離木板時,N 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變,因此 T 與重力mg2 3F2 3答案B2.如圖 8 所示,輕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 m 的木塊 1 相連,下端與另一質量為 M的木塊 2 相連,整個系統(tǒng)置于水平

14、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木塊 1、2 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則有()圖 8A.a1g,a2gB.a10,a2gmMC.a10,a2 M gmMD.a1g,a2 M g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間,彈簧對 1 的支持力和對 2 的壓力并未改變。1 物體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 0。2 物體受重力和壓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a 12FMgMmM

15、M g。故選項 C 正確。答案C3.如圖 9 所示,兩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a、b 兩小球用細線連接,上面是一輕質彈簧,a、b 兩球的質量分別為 m 和 2m,在細線燒斷瞬間,a、b 兩球的加速度為(取向下為正方向)()A.0,gC.2g,g圖 9B.g,gD.2g,0解析在細線燒斷之前,a、b 可看成一個整體,由二力平衡知,彈簧彈力等于整體重力,故向上大小為 3mg。當細線燒斷瞬間,彈簧的形變量不變,故彈力不3mgmg變,故 a 受向上

16、 3mg 的彈力和向下 mg 的重力,故加速度 a 2g,方am向向上。對 b 而言,細線燒斷后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 a 2mgg,方向向b2m下。如以向下方向為正,有 a 2g,a g。故選項 C 正確。ab答案C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1.解決動力學兩類問題的兩個關鍵點2.解決動力學基本問題的處理方法(1)合成法:在物體受力個數(shù)較少(2 個或 3 個)時一般采用“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若物體的受力個數(shù)較多&#

17、160;(3 個或 3 個以上),則采用“正交分解法”?!镜淅?#160;1】(2018·4 月浙江選考)可愛的企鵝喜歡在冰面上玩游戲。如圖 10 所示,有一企鵝在傾角為 37°的傾斜冰面上,先以加速度 a0.5 m/s2 從冰面底部由靜止開始沿直線向上“奔跑”,t8 s 時,突然臥倒以肚皮貼著冰面向前滑行,最后退滑到出發(fā)點,完成一次游戲(企鵝在滑動過程中姿勢保持不變)。若企鵝肚皮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0.25,已知 sin 

18、37°0.6,cos 37°0.8,g10 m/s2。求:解析(1)在企鵝向上“奔跑”過程中有 x2at2,t   ,x  a1t2,圖 10(1)企鵝向上“奔跑”的位移大??;(2)企鵝在冰面滑動的加速度大??;(3)企鵝退滑到出發(fā)點時的速度大小。(計算結果可用根式表示)1解得 x16 m。(2)在企鵝臥倒以后將進行兩個過程的運動,第一個過程是從臥倒到最高點,第二個過程是從最高點滑到出發(fā)點,兩次過程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別有mgsin 37°mgcos

19、 37°ma1mgsin 37°mgcos 37°ma2解得 a 8 m/s2,a 4 m/s2。12(3)企鵝從臥倒滑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時間為 t,位移為 xat1a12解得 x1 m。企鵝從最高點滑到出發(fā)點的過程中,設末速度為 v ,初速度為 0,則有ttv2022a2(xx)解得 v 2 34 m/s。t答案(1)16 m(2)8 

20、m/s24 m/s2(3)2 34 m/s兩類動力學問題的解題步驟【典例 2】如圖 11 所示,傾角為 30°的光滑斜面與粗糙的水平面平滑連接?,F(xiàn)將一滑塊(可視為質點)從斜面上的 A 點由靜止釋放,最終停在水平面上的 C 點。已知 A 點距水平面的高度 h0.8 m ,B 點距 C 點的距離 L2.0 m 。(滑塊經過 B點時沒有能量損失,取 g1

21、0 m/s2)求:圖 11(1)滑塊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2)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滑塊從 A 點釋放后,經過時間 t1.0 s 時速度的大小。解析(1)滑塊先在斜面上做勻加速運動,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勻減速運動,故滑塊運動到 B 點時速度最大,設為 vmax,設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1,v2max2a1sin 30°則mgsin 30°ma1h解得 vmax4 m/s。(2)設滑塊在水平面

22、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2則 mgma20v2max2a2L解得 0.4。(3)設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為 t1,vmaxa1t1,得 t10.8 s,由于 t>t1,故滑塊已經經過 B 點,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tt 0.2 s,設 t1.0 s 時速度大小為 v,1a (tt )則 vvmax 2 1解得 v3.2 m/s。答案(1)4 m/s(2

23、)0.4(3)3.2 m/s多過程問題的處理方法(1)將復雜物理過程分解為幾個子過程。(2)分析每一個子過程中物體受力情況、運動情況、約束條件。(3)注意子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從時間、位移、速度等方面尋找。(4)注意畫好受力分析圖和運動示意圖。1.(2016·4 月浙江選考)如圖 12 是上海中心大廈,小明乘坐大廈快速電梯,從底層到達第 119 層觀光平臺僅用時 55 s。若電梯先以加速度 a1 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 18 m/s,然后以最大速度勻速運動,最后

24、以加速度 a2 做勻減速運動恰好到達觀光平臺。假定觀光平臺高度為 549 m。圖 12(1)若電梯經過 20 s 勻加速達到最大速度,求加速度 a1 及上升高度 h;(2)在(1)問中的勻加速上升過程中,若小明的質量為 60 kg,求小明對電梯地板的壓力;解析(1)由運動學公式可得 a1    m18  m/s20.9 m/s2t1上升的高度 h1a t21×

25、;0.9×202 m180 m   N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小明對地板的壓力 F   F  654 N,方向豎直向下(3)設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t0,運動的總時間為 t,由 vt 圖可得 H2(tt0)×vm(3)求電梯勻速運動的時間。v202 1 12(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FNmgma1得 F mgma 654 NN1N1得 t

26、 6 s0答案(1)0.9 m/s2180 m(2)654 N(3)6 s2.如圖 13 所示,冰壺運動是一項體力與智力相結合的投擲類高雅運動,有人把冰壺稱做“冰上國際象棋”。在一次比賽中,擲球運動員在擲球區(qū)的欄線前松手,冰壺沿著冰道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在“營壘”的中心。已知從松手到停止的運動過程中,冰壺的位移 x40 m,所經過的時間 t20 s。圖 13(1)求冰壺在此過程中平均速度 v1 大??;(2)求冰壺在此過程中加速度 a

27、 的大??;(3)求位移 x130 m 處時冰壺速度 v2 的大小。解析(1)冰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v x2 m/s。1t解得冰壺加速度的大小 a2x0.2 m/s21(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得:x2at2t2(3)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得:v0at解得此過程中初速度的大小 v 4 m/s0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得:v2v22ax201解得位移 x 30 m 處時冰壺速度大小 v 2

28、 m/s。12答案(1)2 m/s(2)0.2 m/s2(3)2 m/s3.(2016·10 月浙江選考)如圖 14 所示,在某段平直的鐵路上,一列以 324 km/h高速行駛的列車某時刻開始勻減速行駛,5 min 后恰好停在某車站,并在該站停留 4 min,隨后勻加速駛離車站,經 8.1 km 后恢復到原速 324 km/h。圖 14(1)求列車減速時的加速度大?。?2)若該列車總質量為

29、0;8.0×105 kg,所受阻力恒為車重的 0.1 倍,求列車駛離車站加速過程中牽引力的大小;(3)求列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原速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大小。解析(1)列車的初速度為 v0324 km/h90 m/s,經過 t5 min300 s 停下,所t  300  m/s20.3 m/s2,即加速度大小為 0.3 m/s2。以加速度為 av 090(2)列車駛離車站,經 x8.1

30、15;103 m 后速度達到 v90 m/s,2x 由 v22ax得 av2      9022×8.1×103m/s20.5 m/s2,f0.1mg,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0.1mgma,代入數(shù)值解得 F1.2×106 N。(3)根據(jù)上一問可知,重新加速時間為 ta0.5  s180 s,減速過程中通過的位移  x  

31、; 0t45×300  m1.35×104  m,所以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v   t總v90vxx21.35×1048.1×103300240180m/s30 m/s。答案(1)0.3 m/s2(2)1.2×106 N(3)30 m/s科學思維光滑斜面模型模型特點如圖 15 所示,質量為 m 的物體從傾角為 、高度為 h 的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

32、則有如下規(guī)律:關系式為 tsin   2hg 。圖 15(1)物體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時間 t,由斜面的傾角  與斜面的高度 h 共同決定,與物體的質量無關。1(2)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只由斜面的高度 h 決定,與斜面的傾角 、斜面的長度、物體的質量無關。關系式為 v 2gh?!纠咳鐖D 16 所示,一物體分別從高度相同、傾角不同的三個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 16A.

33、滑到底端時的速度相同B.滑到底端所用的時間相同C.在傾角為 30°的斜面上滑行的時間最短D.在傾角為 60°的斜面上滑行的時間最短解析由規(guī)律(2)可知物體從高度相同的斜面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選項 A 錯誤;由規(guī)律(1)可知物體在傾角 60°的斜面上滑行時間最短,選項 D 正確。答案D【針對訓練】 一間新房即將建成,現(xiàn)要封頂,若要求下雨時落至房頂?shù)挠甑文茏羁斓靥孰x房頂(假設雨滴沿房頂下淌時做無初速度、無摩擦的運動),則必須要設計好房頂?shù)母叨?,下列四種情況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34、()解析如圖,設房頂寬為 2b,高度為 h,斜面傾角為 。由圖中幾何關系有 hbtan 由規(guī)律(1)可知t 1sin 2hg聯(lián)立解得t答案C4b ,可見,當 45°時,t 最小。gsin 2活頁作業(yè)(時間:30 分鐘)A 組基礎過關1.(2018·4 月浙江選考)用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表示能量的單位,下列正確的是()A.kg·m2/s2C.N/mB.kg·m/s2D.N·m解析國際七大基本物理量及單位分別為

35、質量:千克(kg),長度:米(m),時間:秒(s),電流:安培(A),溫度:開爾文(K),光強:坎德拉(cd),物質的量:摩爾(mol)。能量的單位可以從做功的角度考慮,等于 N·m,力的單位從牛頓第二定律 Fma 可知 Nkg·m/s2,所以能量的單位為 kg·m2/s2,故選 A。答案A2.(2018· 寧波模擬)如圖 1 所示,有人用一簇氣球使一座小屋成功升空。當小屋加速上升時,它受到的拉力與重力的關系是()A.一對平衡力C.拉力小于重力圖 1B.作

36、用力和反作用力D.拉力大于重力解析加速度方向向上,故合力方向向上,拉力大于重力,選項 D 正確。答案D3.如圖 2 所示,質量為 20 kg 的物體,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它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0.1,同時還受到大小為 10 N 的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則該物體()解析滑動摩擦力 FfFNmg20 N,方向水平向左,a   m   0.5 m/s2,圖 2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37、;10 N,方向向右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20 N,方向向右C.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1.5 m/s2,方向向左D.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0.5 m/s2,方向向左FfF方向水平向左,選項 D 正確。答案D4.如圖 3 所示,為第八屆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殲 10”戰(zhàn)機的情景。當戰(zhàn)機大仰角沿直線加速攀升時,戰(zhàn)機所受合力方向()圖 3A.豎直向上B.與速度方向相同C.與速度方向相反D.與速度方向垂直解析沿直線加速運動,需要速度與加速度方向相同,所以&

38、#160;B 正確,A、C、D錯誤。答案B5.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剎車線的長度是很重要的依據(jù)。剎車線是指汽車剎車后,停止轉動的輪胎在地面上發(fā)生滑動時留下的滑動痕跡。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車的剎車線長度是 14 m,假設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恒為 0.7,g 取 10m/s2,則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A.7 m/sC.14 m/sB.10 m/sD.20 m/s解析設汽車剎車后滑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ma,所以 ag,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39、得 v22ax,故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 v  2ax00 2gx14 m/s,選項 C 正確。答案C6.用 30 N 的水平外力 F 拉一個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 20 kg 的物體,力 F作用 3 s 后撤去,則第 5 s 末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別為()解析由題意知在前 3 s 內,物體的加速度 a1m1.5 m/s

40、2,3 s 末的速度 va1tA.v4.5 m/s,a1.5 m/s2B.v1.5 m/s,a7.5 m/s2C.v4.5 m/s,a0D.v7.5 m/s,a0F4.5 m/s,力 F 撤去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第 5 s 末物體的速度為 4.5 m/s,加速度為 0。故選項 C 正確。答案C7.(2018· 嘉興模擬)質量為 m 的木塊位于粗糙水平桌

41、面上,若用大小為 F 的水平恒力拉木塊,其加速度為 a。當拉力方向不變,大小變?yōu)?#160;2F 時,木塊的加速度為 a,則()A.aaC.a>2aB.a<2aD.a2a解析設摩擦力為 f,故當用大小為 F 的恒力拉木塊時,F(xiàn)fma;當用大小為2F 的恒力拉木塊時 2Ffma;故 m(a2a)2Ff2(Ff)f>0,故 a>2a,選項 C 正確。答案C8.(2017·4 月浙江選考 )游船從某碼頭沿直線

42、行駛到湖對岸,小明對過程進行觀測,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運動過程勻加速運動勻速運動運動時間040 s40 s640 s運動狀態(tài)初速度 v00;末速度 v4.2 m/sv4.2 m/s勻減速運動640 s720 s靠岸時的速度 v10.2 m/s圖 4解析(1)由運動學公式 a1 t 0.105 m/s2位移 x 1a t284 m(2)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 a2 t 0

43、.05 m/s2(3)位移 x   2   ×t1 v×t     2×t3 2 780 m(1)求游船勻加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 a1 及位移大小 x1;(2)若游船和游客的總質量 M8 000 kg,求游船勻減速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 F;(3)求游船在整個行駛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12 1v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44、#160;FMa 400 N20vvv12平均速度 vx3.86 m/st答案(1)0.105 m/s284 m(2)400 N(3)3.86 m/sB 組能力提升9.(2018· 嘉興一中期中)質量為 m 的物塊在傾角為  的粗糙斜面上勻加速下滑?,F(xiàn)對物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 F,則物塊的加速度大小將()圖 5A.變大B.變小C.不變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解析質量為 m 的物塊在傾角為 

45、0;的粗糙斜面上勻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 amgsin mgcos mg(sin cos )對物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 F,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現(xiàn)對物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 F,則物塊的加速度大小(mgF)sin (mgF)cos am(g F)(sin cos )>am故 A 正確,B、C、D 錯誤。答案A10.(2018·11 月浙江選考)如圖 6 所示為某一游戲的局部簡化示意圖。D 

46、為彈射裝置,AB 是長為 21 m 的水平軌道,傾斜直軌道 BC 固定在豎直放置的半徑為 R10 m 的圓形支架上,B 為圓形的最低點,軌道 AB 與 BC 平滑連接,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某次游戲中,無動力小車在彈射裝置 D 的作用下,以 v010 m/s 的速度滑上軌道 AB,并恰好能沖到軌道 BC 的最高點。已知小車在軌道 AB 上受到的摩擦力為其重量的

47、 0.2 倍,軌道 BC 光滑,則小車從 A 到 C 的運動時間是()大小為 a g2 m/s2,由運動學公式得 L   v t 1a t2  ,解得 t 3  s,或 t  7  s(舍去)。從 B 到 C 運動時,如圖所示,LBC2Rsin ,加速度為&#

48、160;a2gsin ,所以 LBC2a2t22,得 t22 s,所以從 A 到 C圖 6A. 5 sB.4.8 sC.4.4 sD.3 s解析小車在 AB 段,由題意知 fmg,得 0.2,其加速度1AB0 12 1 1111的時間為 tt t 5 s。12答案A11.(2018· 浙江新高考研究聯(lián)盟二聯(lián))如圖 7 所示,某次滑雪訓練,運動員站在水平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對雪面的作用獲得水平推力 F84 N 而從靜止向前滑行,其作用時間為 t11.0 s,撤除水平推力 F 后經過 t22.0 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對雪面的作用獲得同樣的水平推力,作用距離與第一次相同。已知該運動員連同裝備(可視為質點)的總質量為 m60 kg,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恒為 Ff12 N,求:a1     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