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要求一、理解思想內(nèi)容,學(xué)習(xí)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二、結(jié)合課文學(xué)習(xí),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yǎng)文言標點和翻譯的能力。三、體會課文的寫作特色,提高鑒別欣賞能力。要點難點一、要了解戰(zhàn)國末期燕國與秦國的斗爭形勢,從整體出發(fā),再來觀察燕太子丹遣荊軻刺奏王的意義。二、要歷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實事求是地分析評價。三、要理解學(xué)習(xí)本文歷史的真實性和表達的藝術(shù)性。四、要理解掌握古漢語的特點。教學(xué)建議 一、大體讀懂全文后,由學(xué)生根據(jù)文中的情節(jié),歸納出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四個階段,并加以簡述。二、因歷來對荊軻刺秦王之舉評說不一,教師可在介紹有關(guān)觀點后,引導(dǎo)、組
2、織學(xué)生討論,根據(jù)觀點的不同組成兩個隊或三個隊,有準備地進行辯論。教學(xué)步驟一、板書課題,導(dǎo)入新課關(guān)于戰(zhàn)國策的知識:課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初中語文第六冊的基本課文唐雎不辱使命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高中語文第一冊(必修)自讀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戰(zhàn)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史料編訂的,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xué)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原書沒有標
3、題,課文題目都是后加的。背景介紹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將王翦攻趙,殺掉趙蔥,遂克邯鄲,虜趙王遷。王翦隨即奉命率兵駐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準備向燕國進攻。燕國這時處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難境地。事實是:“燕弱小,數(shù)困于兵,今舉國不足以當秦?!保☉?zhàn)國策·燕策三)。燕太子丹這時好象熱鍋上的螞蟻,在秦軍壓境的危急時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這種恐怖政策。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強敵壓境,燕國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訪得荊軻,即尊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國行刺,其目的是要荊軻“劫秦王,使悉返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殺之”。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
4、是極其危險的事,還是毅然前往,當事敗后,荊軻身被八創(chuàng)卻“倚柱而笑,箕踞以罵”壯烈而死。本文記的就是這件史事。通過“私見樊於期”,“易水送別”,秦廷行刺等情節(jié),塑造了荊軻這位敢于扶危濟困、助弱御強、有勇有謀、視死如歸的古代俠士形象。荊軻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千百年來,被受壓迫的人們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爭的最前列,去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國和強大秦國之間的尖銳矛盾和激烈斗爭,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秦燕之間的兼并與反兼并的斗爭。戰(zhàn)國末期燕秦兩國的斗爭形勢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
5、230年滅韓,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趙,秦統(tǒng)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國是一個地處北方的小國。當初燕王為了討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zhì)。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破趙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為了抵抗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當初在秦被凌辱之仇,決定派荊軻劫持秦王,想要挾秦王歸還秦侵占的各國土地;如果要挾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國內(nèi)部的混亂。但事與愿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二、整體感知課文課文評點荊軻刺秦王戰(zhàn)國策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寫秦軍勢如破竹,說明故事的背景。太子丹恐懼,
6、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碧釉唬骸胺畬④娨愿F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地圖事此處僅一語帶過,便不再提,而奧秘盡在其中,至“圖窮而匕首見”,真象乃白。如此章法,妙!而“得樊將軍首”,難??!更何況太子又不忍傷長者。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荊軻訴說秦之慘無人道,激發(fā)了樊給期復(fù)仇的怒火。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
7、奈何?”照應(yīng)上文“誠能得樊將軍首,秦王必說見臣”??梢姺谴瞬蛔阋砸娗赝?。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 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再曉之以義,驅(qū)使樊給期下定以死報仇的決心。一舉兩得,但代價慘重。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樊於期見義勇為,殺身圖報,堅毅果斷,不愧為將軍,不愧為義士。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
8、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先揚一筆。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已有武陽,還“有所待”,荊軻實感人手不敷,沒有得力的助手,就沒有成功的把握,預(yù)示了失敗的可能。伏下一筆。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fù)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太子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荊軻發(fā)怒辭決,賭氣欠沉著。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9、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知其“不復(fù)還”也。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易上送別,擊筑而歌,觸景生情,千古絕唱,垂淚渧泣,何等英雄氣,何等悲壯風(fēng)!預(yù)示此行兇多吉少,生離死別,凄楚悲愴。從容赴難,義無反頸,易水一別,揚名千古!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非“寵臣”不能代言,除“厚遺”焉能進殿。荊軻深謀遠慮,早見及此。打通關(guān)節(jié),為“刺”鋪平道路。一緩。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
10、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鼻赝趼勚?,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果如荊軻所料!秦王貪婪之心得到了滿足,輕狂之極,可惜高興得太早。再緩。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波瀾突起,為什么“荊軻有所待”,擔心即此。一個“怪”字,可見敗露。荊軻一“顧”一笑,沉勇機智,相機應(yīng)變,化險為夷。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
11、首見。把“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的用心所在。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果如所言,“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大功即可告成。然一波三折,“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敖^袖”,出乎荊軻意料之外,但卻免了秦王一死。真是巧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豈止群臣“盡失其度”,秦王又是何等地狼狽不堪。荊軻逐秦王,武陽安在?“卒惶急無以
12、擊軻”者,秦王也。何人“乃以手共搏之”?不知也!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這也是“急中生智”。秦王論功賜黃金百鎰。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什么真龍?zhí)熳?,嚇昏了頭腦,“惶急不知所為”,也和常人一樣,甚至還不及常人。左右乃日:“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孤注一擲。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薄爸虏痪停兄?,箕踞以篤”,真是蔑視強暴的豪壯的英雄本色。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秦王驚魂未定,反襯出荊軻超人的智勇的英雄形象。三、段落大意荊軻刺
13、秦王各自然段的大意 1.本段記敘了荊軻入秦前的危急形勢:燕國的緊鄰趙國已被秦國吞滅,戰(zhàn)火已燃至燕國南部邊境。2.本段開始寫了太子丹在萬分緊急的形勢下渴望荊軻即刻赴秦的焦急心情,接著寫了荊軻雖理解此事緊迫,但也提出“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的關(guān)鍵性問題,并且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獻上秦國正在出極高賞格緝拿的樊於期的頭顱,以此作為信物到秦國。而太子丹對此種辦法不能茍同,不忍心傷害投奔自己的長者。3.本段的中心內(nèi)容是寫樊將軍自刎獻出頭顱的壯舉。但作者采用的是層層逼近的方式寫出這一結(jié)果的。荊軻得知“太了不忍”后,便私下會見樊將軍,作了一番懇切的談話。他首先交代了秦王對其父母宗族的殘暴處置,而后又說明
14、了對他自身的懸賞追購,新仇舊恨,致使樊將軍燃起了更猛烈的仇恨之焰,而只恨報仇無計。在這樣的火候下,荊軻提出“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的計策,并詳細描繪了實現(xiàn)計策的未來情景,即以樊將軍頭顱為信物見秦王而報仇,樊將軍因而自刎。這些,為荊軻赴秦作了重要準備。4.本段記敘了太子丹聽到樊將軍獻出頭顱的消息之后的悲痛狀況,但為了完成赴秦刺殺秦王的大事,也只得承認現(xiàn)實。5.本段敘述了太子為荊軻赴秦所做的準備工作:這是從“物”方面,即備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細致的準備。6.本段繼續(xù)敘述太子丹為荊軻赴秦所做的準備工作,是從“人力”方面,即從派助手一事寫如何做準備。7.本段敘述荊軻實際感到秦舞陽一個小孩子,人力不
15、敷,約請遠方朋友而又未到,只得留待。8.本段敘述了荊軻因“待客與俱”遲遲未能成行與太子丹急于事功間的矛盾,太子“疑其有改悔”,故說出“先遣秦武陽”的打算,荊軻說出遲行的道理后,憤然辭行赴秦。9.本段點出為荊軻送行。10.在上段敘述荊軻匆匆告別的基礎(chǔ)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動地描繪了易水送別,慷慨悲歌的壯烈場面。11.這一段寫荊軻入秦以后,為完成刺秦王之大事而采取的有效辦法:首先“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以打通關(guān)節(jié)。12.本段寫蒙嘉在秦王面前為荊軻見秦王鋪平了道路,他先講明燕王對秦國十分畏懼恭順,再進一步講明燕王如何誠心誠意侍奉秦國。這樣,就滿足了秦王的驕傲心理,同時,由于是寵臣所言,也增加了對荊軻的
16、信任感。13.本段記敘了秦王被誘決定以九賓大禮迎接燕使者荊軻。14.自本段起,故事進入高潮。作者敘述了因秦武陽“色變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這一發(fā)千鈞的時刻,荊軻應(yīng)付自如,巧加掩飾,致使秦王未識破破綻,事情得以進行。15.本段記敘了壯士荊軻初與秦王交鋒,因“圖窮匕首見”,荊軻必須抓住時機勇刺秦王,但初遇挫折。16.本段記敘了荊軻雖遇挫折,但仍勇敢地追逐秦王使其狼狽地“還柱而走”,并使秦國群臣及侍衛(wèi)全處于驚惶、被動的地位。17.以上兩個自然段記敘了由于秦王侍醫(yī)在關(guān)鍵時刻以“藥囊提軻”,使秦王得以拔劍砍傷荊軻,荊軻在英勇奮戰(zhàn)后,身受重傷,但仍表現(xiàn)了他威武不屈的精神,他“箕踞以罵”,并說明事敗的
17、原因是為了生擒秦王。18.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結(jié)局:荊軻壯烈犧牲。最后這一自然段是尾聲:秦王驚魂未定。情節(jié)曲折有效一、序幕(“秦將王翦破趙”“至燕南界”):簡介背景,秦軍大兵壓境,燕國危在旦夕。二、開端(“太子丹恐懼”“愿足下更慮之”):太子丹請荊軻商量對策,荊軻提出辦法,太子丹又不愿執(zhí)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開始。三、發(fā)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從準備“信物”到尋制兇器,從配備助手到易水送別,故事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四、高潮(“既至秦”“被八創(chuàng)”):荊軻廷刺秦王未遂,斷左股,被八創(chuàng)。五、結(jié)局(“軻自知事不就”“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刺秦王徹底失敗。六、尾聲(“左右既前,斬荊軻。
18、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荊軻震懾。 荊軻刺秦王的結(jié)構(gòu)第一部分(從“秦將王翦破趙”到“愿足下更慮之”)行刺的緣起燕國危亡之際,太子丹就請荊軻謀策,荊軻想用樊於期的頭取悅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第二部分(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遂發(fā)”)行刺的準備1.荊軻私見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陳辭,毅然自刎。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準備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級。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準備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4.入秦行刺第三件準備工作,令秦武陽為副。5.荊軻遲發(fā)緣由。6.太子丹見荊軻遲遲未發(fā),“疑其改悔”。荊軻怒斥太子丹,告別赴秦。第三部分(從“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到“終已不顧”)易水送別1.以“白衣冠
19、”送荊軻,為易水送別,創(chuàng)造悲壯、凄愴的氣氛。2.易水送別,有力地突出了荊軻義無反顧的剛毅性格和英雄氣概。第四部分(從“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1.秦武陽臉色大變,引起秦國群臣的懷疑,荊軻談笑而飾,足見超人的勇氣、膽量和智慧。2.秦王被逐狼狽不堪,荊軻行刺一無所懼。3.寫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秦王殿庭上下混亂,秦王驚起拔劍不出,環(huán)柱而逃,群臣驚愕,左右呼喊,有動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罵,組成一幅驚心動魂的場面。4.身受八處創(chuàng)傷,事敗還能“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凜然無畏的性格刻畫無遺。5.荊軻被斬后,威震六國的秦王仍因驚懼而“目眩良久”,其緊張慌亂情狀如見其人。內(nèi)容分析荊軻刺秦王是節(jié)選自
20、戰(zhàn)國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們喜愛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煉生動,情節(jié)發(fā)展波瀾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本文通過記敘荊軻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秦國與燕國的兼并與反兼并的斗爭,實際上也是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強秦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斗爭。本文從荊軻將入秦作準備工作寫起,接著寫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啟程赴秦,及至到秦國后巧用“打開關(guān)節(jié)”的辦法“拜見”秦王,最后記敘了刺秦王的壯烈舉動及其驚心動魄的場面。對這一復(fù)雜的事件,作者不但寫得精彩、生動,而且文字十分洗練,有很強的感染力。作者尤其著力刻畫了荊軻這一俠士形象,對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頌的態(tài)度:他反抗強暴、有膽有識、大智大勇、
21、視死如歸,是一個英雄形象。作者一直把荊軻這一形象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描寫,使他的個性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文章開頭,僅寥寥幾筆,便交代了秦國已經(jīng)“破趙”并“虜趙王,盡收其地”,而且“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這說明燕國已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勢下,燕太子丹必須選用最理想的人來解決這最急難的問題,他選定了荊軻,并向他求教對策,這說明荊軻這一人物不同凡響。事實完全證明了荊軻非但是個“為知己者死”的俠義之士,而且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現(xiàn)很勇敢果斷,思想深邃,計劃周密,深謀遠慮,他決不以“匹夫之勇”貿(mào)然闖入“不測之強秦”,而是事先提出“行而無信,秦未可親”的關(guān)鍵性問題,并進一步提出要投秦之所好即使秦得到樊於期的
22、頭顱和燕國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圖,而燕太子丹從人情考慮不能接受以樊將軍頭顱作信物這一建議。在這一內(nèi)部次要矛盾中,荊軻從大局出發(fā),私自會見了樊於期。他的勇敢果決,城府之深,擅于辭令,在這對話中都得到了極其充分的表現(xiàn)。他先向樊將軍報告了秦國對他及其父母宗族的慘無人道:“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這激起了樊將軍對秦王的刻骨仇恨。他仰天太息流涕”而又苦于無法報仇雪恨。在這火候中,荊軻提出了“一舉兩得”的辦法,樊將軍急不可待地上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才乘勢說出:“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并生動地敘述了如何刺殺秦王的打算,緊接著發(fā)問:“將軍豈有意乎?”樊將軍立即“偏袒扼腕而進曰:
23、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于是自刎。對于樊將軍的自刎,太子丹十分悲痛,但為完成刺秦王的重大使命,所以又從人力和物力方面為荊軻赴秦作了準備。文章寫到此處按常情荊軻應(yīng)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卻“頃之未發(fā)”,這里不但情節(jié)曲折,而且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荊軻的計劃周密,“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的秦武陽作為他的助手,他或許認為人力單薄,或許擔心秦武陽有勇無謀,因之在等待一個自己了解的朋友,共同完成使命。而太子丹心急如焚,“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甚至想“先遣秦武陽”。荊軻雖與太子再次產(chǎn)生矛盾,但他忠誠大度,雖然心情沉重,但仍“就車而去”,為太子丹赴秦完成大業(yè)。至秦后,表現(xiàn)荊軻智慧超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持千
24、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使之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而達到“秦王聞之,大喜”、“見燕使者咸陽宮”的效果。表現(xiàn)荊軻勇敢、機智的另一件事是:當“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時,他突然“色變振恐”。他的這一表現(xiàn)立刻引起“群臣怪之”,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緊張的場面?。《G軻應(yīng)付自如,鎮(zhèn)靜機敏,他“顧笑武陽”,似乎在安慰和鼓勵一個未見過世面的小孩子:“不必緊張,一切都會好的!”另外,一面又替武陽向秦王道歉:“他因為是個粗俗之人,未曾見過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請大王原諒他些?!边@一席話,既替武陽的異常舉動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釋,也抬高了秦王的身份,秦王因此消除了對燕國使者的懷疑。文章自“圖窮而匕首見”開
25、始,正面展開了秦王及其群臣與荊軻的尖銳矛盾。荊軻的勇武剛毅、重義輕生、威武不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使毫無準備的秦王大驚失色,荊軻進一步追得他“還柱而走”,群臣及侍衛(wèi)都幫不上秦王的忙,處于十分狼狽的境地,秦王威信掃地,而荊軻氣吞山河。如果情節(jié)就此直線發(fā)展下去,荊軻便會生擒秦王,回報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至此情節(jié)又一跌宕,秦王侍醫(yī)夏無且的出現(xiàn),使事情朝相反方向發(fā)展。侍醫(yī)以“藥囊提軻”,使秦王得到緩機,在一片“王負劍”聲中,秦王擊傷荊軻,并“斷其左股”。此刻壯士仍堅持斗爭,“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處劍傷的情況下,荊軻傲視敵方,笑罵他們,顯示了英雄本
26、色。荊軻被斬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現(xiàn),從反面襯托出荊軻的行動之壯烈。作者就是這樣以自己的傳神之筆刻畫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對于荊軻刺秦王的舉動,歷來是毀譽參半的。當強秦吞并六國,慘無人道之際,六國志士反抗暴秦,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chǔ)和社會意義的。因此,荊軻刺秦王這一舉動,是不能予以否定的。但是,他的行刺手段,他的“士為知己者死”的言行,特別是在統(tǒng)一趨勢下,還是有著一定局限性的。其他次要人物,作者也塑造得十分生動形象,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陽、蒙嘉以及秦王群臣等都是如此。掌握情節(jié)文章開端,突出燕秦勢不兩立的緊迫形勢。太子丹之于秦王,有“見陵之怨”,而秦兵臨易水,弱小的燕國十分危殆。加上秦國大將樊于
27、期的“亡秦之燕”,更加劇了燕秦之間的矛盾。在這樣緊迫的情勢下,太子丹向鞠武求對策。鞠主張不“批其逆鱗”,要“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都被否定。太子丹明知燕秦力量懸殊,但又不甘屈服,必欲力求對策。為此,才有鞠武的推薦田光。太子見田光,“跪而逢迎,卻行為導(dǎo),跪而拂席”,“避席而請”,用此種種表現(xiàn),特殊禮遇賢者,瀉染太子的報仇情切??墒翘锕夥恰笆阎畷r”,“精己消亡”,又轉(zhuǎn)而推薦荊軻。太子丹囑他不要泄露機密,田光“俛而笑曰:諾”。這笑中有不負重托以身報國的許諾,與后來的“自剄而死”相呼應(yīng)。田光于生命火花短暫閃爍之中,告訴讀者,他是一個重然諾,愛國家的忠厚長者,要用自己的死來激勵荊軻。太子丹見荊軻,
28、一段長的談話,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秦貪得無厭,步步緊逼;二是為此采取或生劫或刺殺的兩種對策。荊軻許諾后,“恣荊軻所欲”,此時秦兵壓境,荊軻未行,原來要取樊將軍頭作信物。文章至此,掀起又一波瀾。荊軻說樊于期,首先挑起樊內(nèi)心仇恨,再指出已處絕境,最后提出獻首刺秦的計劃。這里,荊軻沉著精細,善于體察對方情緒,了解對方心理,指出報舊仇、雪恥辱的途徑。這段對話,在說明荊軻智慧特征的同時,又突出了樊于期的形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聲淚俱下;“此臣日夜切齒拊心”,痛恨仇雔,愿意赴死。加上“偏袒扼腕”的描寫,更加突出其來自心底的憤恨和怨怒,于是自刎,便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必然了。已得信物,且有準備,太子的促行,與荊軻
29、的“待吾客與俱”,形成矛盾。荊軻的缺乏助手,應(yīng)是刺秦的不利因素之一。易水送別,是刺秦的前奏,是一曲悲壯的頌歌。“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他們用凄厲的歌聲,唱出生離死別的苦情。送行人們,垂淚涕泣,唱出“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贊歌,瞋目發(fā)指,滿懷仇恨;從容赴死,慷慨悲壯。這是在感情極為復(fù)雜的頌歌中突出荊軻的形象。讀后,縈回于心,響亮于耳,浮現(xiàn)于目,給讀者以深刻的感染。荊軻賄賂蒙嘉,得見秦王,深思熟慮,計劃周密。咸陽宮中,“秦武陽色變振恐”,更加襯出“荊軻顧笑武陽”的從容沉著?!皥D窮而匕首見”以后,極力鋪寫秦王的窘迫惶恐,狼狽不堪。如:“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時惶急,劍堅,故不
30、可立拔”,“秦王環(huán)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動出擊的荊軻,卻是把袖持刃,逐趕秦王。左股被斬斷,“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創(chuàng)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最后壯烈犧牲,無比英勇。秦庭的這一場生死搏斗,形成故事高潮。荊軻的性格,是在情節(jié)發(fā)展的矛盾和沖突中逐漸展現(xiàn)出來的。取樊于期頭,觸動樊的怨憤,可見荊軻的“深沉”;易水告別,送行者的高歌,可見荊軻的“激昂慷慨”;咸陽宮中,秦王的惶恐狼狽,更襯出荊軻的“英勇壯烈”。文章對這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描寫,筆觸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四、 寫作特點人物栩栩如生荊軻,粗獷豪邁,沉著勇敢,見義勇為,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千載以下,還令人感到凜然
31、而有生氣。行刺秦王雖然失敗,但他那種剛毅不屈,慷慨赴難的精神,千秋萬載令人感奮。秦王,貪婪,專橫,兇暴,但又外強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國家,長平之戰(zhàn),坑趙降卒四十萬人。秦王在東方諸國人民的眼中是一個極大的暴君。樊將軍的“父母宗族,皆為戮沒”,還以“金千斤,邑萬家”懸賞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圖,立即“大喜”,多么貪婪。當荊軻逐時,秦王狼狽不堪,威嚴掃地。斬了荊軻,還“目眩良久”。太子丹,不以燕國弱小無力抵御秦國的侵略而坐待滅亡,急起奮發(fā),圖謀保衛(wèi)國家。孤注一擲,誠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禍焉”。欲速則不達。樊於期,身為秦將,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為戮沒”,逃亡燕國
32、。他對秦國之恨,是刻骨銘心的。但是為了報仇,能不能獻出自己的頭,這確是一個考驗。樊將軍為解燕國之患,為報自己之仇,毅然決然自刎。不失為一個反抗強暴的英雄。高漸離,是荊軻的朋友。易水送別時,他只是“擊筑”。從他擊筑的情調(diào),可以看出他是相當激奮的。荊軻刺秦王失敗,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國為秦所滅。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荊軻的客人。高漸離逃到宋子(今河北趙縣東北)給人家做傭工。一天聽到堂上客人擊筑,他在旁批評,主人命他擊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馬糞燻瞎他的眼睛,教他擊筑給秦始皇聽。高漸離把鉛放在筑里,舉筑擊秦始皇,替燕國報仇,沒有打中,被殺。這都反映了六國人民反抗強暴的要求。秦
33、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但畢竟是個孩子,沒有見過世面,所以“至陛下”,“色變振恐”。這是一個少年的性格特點。 五、刻畫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tài),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人物形格。如: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币痪湓挘拥と蚀戎目梢?。荊軻與樊於期的一席對話,荊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之以謀,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齒拊心,復(fù)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態(tài),“偏袒扼腕”,“自刎”的動作
34、,使他的語言形象化了。“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彼坪酢叭f事俱備”了,但荊軻遲遲不動,不動也是一種行為。太子遲之,荊軻叱之,但均未名其妙處。直到“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方才省悟到荊軻為何“留待”。這就是通過行為來表現(xiàn)荊軻的性格。荊軻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慷慨悲壯?!爸帘菹?,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薄吧冋窨帧钡纳裆?,寫出武陽的年幼膽怯;“群臣怪之”的神態(tài),說明荊軻一行行跡可疑。荊軻一“顧”,一“笑”,一“謝”,竟然化險為夷。秦王“還柱而走”的狼狽,以劍擊軻的殘酷,以
35、行動說明秦王是一個色厲內(nèi)荏的暴君。荊軻被斷左股,雖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創(chuàng)”,“知事不就”,還“倚柱而笑,箕踞以罵”,通過荊軻的行動、語言,塑造出一個了不起的英雄。秦強燕弱,矛盾尖銳,斗爭復(fù)雜。作者把人物放在這一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自身的活動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 六、荊軻的形象荊軻形象問題。通過易水送別時的慷慨悲歌的場面,行刺時的短兵相接的驚心動魄的情景,不僅富有戲劇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懷著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荊軻豪爽不羈,見義勇為,不惜犧牲這一人物形象的。通過“行刺”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兩立的尖銳矛盾。對于秦
36、統(tǒng)一中國的是非功過問題,西漢時賈誼過秦論以及三國時諸葛亮答法正書有著詳細的論述。我們對此不必再糾纏它。但還有人指責荊軻是亡命之徒,這是對荊軻的錯誤理解。至于“四人幫”之流說荊軻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場上,別有用心的陰險邪說。今天我們已洞悉其奸。歷來歌頌荊軻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馬遷外,例如東晉偉大的詩人陶淵明就寫有詠荊軻一詩,對荊軻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膽的肯定。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不要回避歷史的真實。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荊軻的形象。對荊軻其人,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認為荊軻是怎樣一個人?速讀課文,根據(jù)課文談?wù)勀愕目捶?。提示:可從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u
37、0; 思想:為國分憂,雪恥報仇,報效太子。他對樊於期說,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國 ”,“報將軍之仇”,除“燕國見陵之恥”。行刺失敗,他仍宣稱欲生劫秦王,“必 得約太子也?!眜 性格:深沉,剛毅,慷慨。準備信物,深謀遠慮。遲發(fā)見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 水,慷慨悲歌。u 才能:工于
38、心計,善于言辭。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劃,義激樊於期。臨危從容不 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u 精神:不畏強暴、不避艱險,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復(fù) 還”,仍然一往無前,“終已不顧”,行刺不就,身受重傷,仍拼死一搏,英 雄氣概,值得稱道。 對荊軻刺秦王的不同評價北宋蘇洵非議荊軻之行曰:
39、“始速禍焉”。南宋鮑彪為戰(zhàn)國策作注說:“軻不足道也?!敝祆湔J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的人更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jié)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的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劉伯承將軍挽葉挺詩“勒馬黃河悲壯士,揮戈易水哭將軍”,未嘗不含褒荊軻之
40、意。當年唐雎當廷怒斥秦王時曾經(jīng)說:“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戰(zhàn)國策·魏策)荊軻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專諸、聶政、要離的行刺純屬“士為知己者死”,而荊軻則基本上不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大事”。荊軻刺秦王簡說邱少華 荊軻刺秦王這個歷史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司馬遷作史記,把它收入刺客列傳,并別采異聞,對荊軻的身世經(jīng)歷作了些補充,說他是衛(wèi)國人,衛(wèi)人謂之慶卿,好讀書擊劍,以術(shù)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還寫了他兩件小事,一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
41、。”又一次“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眱纱味际乔G軻忍讓退避了。看來,這是一個有頭腦、有見識、也很理智的人,并非意氣用事、一味爭強好勝之徒。司馬遷的這些補充,雖稍嫌簡略,對我們了解荊軻其人,卻很有用處。在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之間,出了一些很著名的刺客,都是不怕死、不要命的角色。我認為,不妨簡單地把他們分成兩種類型。其行刺的動機基本上出于單純的報恩思想(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算做一類,如刺趙襄子的豫讓,刺韓傀(史記作“俠累”)的聶政。其行刺的動機基本上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所謂“公義”(比如說國家之事)的,算做一類,如曹沫劫齊桓公于盟壇之上,“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刺客列傳),張良“悉以
42、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焙退牧κ恳源箬F椎“狙擊秦始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保ㄊ酚?#183;留侯世家)無論事之成(曹沫)?。◤埩迹?,其精神或有可取之處。荊軻如何呢?我想可以歸入曹沫張良一類。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二二七年。這時候,秦國大軍大舉東進,所向披靡,山東六國風(fēng)雨飄搖,朝不謀夕。燕太子丹面對這個嚴重局勢,深感力絀計窮。軍事政治外交諸般手段大概都難救燃眉之急了,又不愿意坐待滅亡(難道他應(yīng)該坐待滅亡么?。┙K于想到了行刺。他想得很天真:無論是生劫或刺死秦王,都可以使大局頓時改觀。其實,這只不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存僥幸于萬一罷了。荊軻說:“此國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背艘话愕闹t讓和點出
43、任務(wù)的艱巨性以外,把行刺看成“國之大事”這一點最重要,它說清了荊軻對這個計劃的思想認識,強調(diào)了行為的根本目的和這個目的的正義性和嚴肅性。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爭取一個能夠接近秦王便于行刺的機會,荊軻做了細心的準備,一是要了“督亢之地圖”,二是要了樊于期的首級(加上田光的自殺,尚未出發(fā)就賠進了兩條人命,代價是高昂的,古人的某些道德志操觀念,對于我們是有些隔膜了,不必細論)為了行刺的成功,他還要等待一個得力助手。可惜,急不可耐的太子丹催他上路,“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一句話把荊軻激怒了。大凡這種人,最講究一諾千金,把信用看得比性命還要緊,“豈無意哉”簡直等于說:您翻悔了么?就荊軻來說,對人格尊嚴
44、的侮辱,莫甚于此!又可惜,平素懂得隱忍、不爭意氣的荊軻,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竟不能自制,一怒之下,帶著個不中用的秦武陽走了(后來秦武陽果然誤了事)。容不得別人對他的品格的半點懷疑,一時間忘了“國之大事”不能意氣用事的,是荊軻;明知道這么走法是“往而不反”,卻斬釘截鐵地說“請辭決矣”的,也是荊軻。人的性情脾氣,就是這么復(fù)雜。易水餞別,大約是秋天吧。“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是喪服,它暗示著國破家亡的大難就在眼前,它暗示著荊軻的一去難返,這情景是多么凄楚!“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惫湃苏f,變徵為商,其音悲。沉痛悲涼的歌聲深深打動了送行的人們,“士皆垂淚涕泣”。他們早就把
45、保存國家,保全自己的一線希望系在荊軻的那把匕首上了。荊軻完全了解他們的心情,于是進而“為慷慨羽聲”,明確地表示了必死的決心: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羽聲,其音怒。這激昂而憤怒的歌聲,在蕭瑟的秋風(fēng)中回蕩,在嗚咽的秋水上回蕩,然后如一腔熱血,灑向這白衣冠群中,使在場的人們由“垂淚涕泣”變得瞋目怒視,發(fā)上指冠。荊軻這個普通的血肉之軀的精神力量,竟能如此震撼人心。送行者和被送者的情緒,相互感染,如風(fēng)水相激,很快推向高潮,“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倍嗝磩傄?,多么壯烈,即使千載之下的讀者,也會為之動容。在秦廷上,荊軻的表現(xiàn)既令人遺憾之至,又令人欽佩之至。荊軻的劍術(shù)和武藝實在太不高明了。在
46、獻圖時,他和秦王的距離不過咫尺之間,真是說時遲,那時快,“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币粋€處心積慮,圖謀已久;一個事出突然,猝不及防。然而,這一刺竟不中,后來一擲又“不中,中柱?!痹谌撼肌氨M失其度”、衛(wèi)士不敢上殿的最初時刻,行刺者與被刺者處于一比一的局面,即使徒手相搏,也該是你死我活不可開交,而荊軻竟不能得手。經(jīng)過一番追逐之后,眾寡殊勢,荊軻身被八創(chuàng),腿被砍斷,秦王則毫末無損。我一直懷疑荊軻不僅劍術(shù)不精,武藝不高,甚至連人們常說的“蠻力氣”也不大,要不,怎么會輸?shù)萌绱酥畱K?他臨死時辯解說:“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钡牵此婚_始的動作,
47、左手把袖,右手進刀,分明是要一刺置對方于死地,一點兒也沒有“生劫之”的意思。荊軻不怕死,但怕別人笑話他無能。上邊的這番表白,就荊軻來說,是萬萬不可少的。在我們看來,就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嫌疑了。話又說回來,荊軻畢竟不失英雄本色。秦王設(shè)九賓大禮以迎燕使者,儀仗如林、鐘鼓雷鳴的壯觀場面和森嚴氣象,連十二三歲時就殺人不眨眼的秦武陽也“色變振恐”、精神瓦解。這樣的描寫,與其說是要把秦武陽當作一個銀樣蠟頭槍式的假好漢來譏諷,倒不如說是要借武陽的失常,來渲染秦廷上足以褫人心魄的赫赫威嚴,說明荊軻能夠旁若無人,談笑自如,需要超人的膽量。他一個人,一把匕首,攪得偌大的秦廷上下驚惶,亂成一團。不可一世的秦王驚恐
48、得連身邊的佩劍也拔不出來了(當他終于成為勝利者,面對已死的刺客,還“目眩良久”呢!)群臣驚恐得盡失其度,莫知所措了,侍醫(yī)驚恐得連不能傷人的藥囊也當作武器扔出去了;在數(shù)十百人之中,不驚不恐不怕死的,唯荊軻一人而已。行刺不成,死到臨頭,他“倚柱而笑”、“箕距以罵”的精神氣度,也決不是可以裝出來的??傊?,荊軻履險不失態(tài)、臨難不變色的勇氣與豪氣,值得欽佩。作者用緊湊短促的語言節(jié)奏,描繪了一個緊張驚險的場面,秦廷的威風(fēng)震懾了秦武陽,荊軻的威風(fēng)又震懾了秦廷;荊軻的動作帶動秦王、群臣、侍醫(yī)的一連串動作,急促、曲折而連貫,有如機軸之驟轉(zhuǎn),有如湍流的奔突,真是驚心動魄,使后人讀了,也難免有些目眩。這個故事的筆墨
49、極為集中。寫太子丹,寫秦武陽,寫易水邊的白衣冠,寫朝廷上的秦君臣,都是在映襯對比中寫荊軻。在寫荊軻的言語行動的同時,又注意揭示他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是有血有肉、豐滿感人的,在中國文學(xué)人物畫廊里,占有很醒目的一席地位。古往今來,從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詠荊軻),到近代著名女革命家、鑒湖女俠秋瑾(寶刀歌),吟詠荊軻的詩章累代不絕。大體說來,后人提及荊軻事,除了嘆其大功不成而外,更重要的是美其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民族多事之秋,敢于挺身而出、勉力為之的精神和氣概。明末的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作易水歌,“白日蒼茫落易水,悲風(fēng)動地蕭條起,荊卿入秦功不成,遺憾驪山暮煙紫。嗚呼,荊卿磊落殊不倫?!憋@然
50、,荊軻磊落不倫的形象,給了夏完淳很大的激勵和鼓舞。毫無疑問,關(guān)于歷史的進程和規(guī)律,關(guān)于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荊軻這樣的古人,懂得不如我們多。但是在世界并不太平的今天,一旦國家有事,仍然需要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精神和氣概。這,也許就是荊軻故事給予我們的啟示吧。 注 公元前二三年,秦滅韓;前二二八年,秦破趙,虜趙王遷;荊軻刺秦王的同年(前二二七年)秦軍已進逼易水,燕國已岌岌可危。注 戰(zhàn)國七雄中的任何一國,都可以理所當然地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反對他國的暴力兼并;就山東六國而言,反對素以“虎狼之國”著稱的秦國,更具有某種程度的正義性。限于篇幅,不詳論。注 史記司馬貞索隱:“揕,謂
51、以劍刺其胸也。又(徐廣)云,一作抗。抗音苦浪反,言抗拒也。其義非?!?#160; 如何認識評價荊軻其人? 楊益民 正確分析評價荊軻必須澄清以下幾個問題:一、有人說,秦統(tǒng)一天下既然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方向,那么荊軻刺秦王的行動實際上就起了阻礙歷史前進的作用,應(yīng)如何認識這一點?荊軻的行動能否看作是阻礙歷史發(fā)展的,應(yīng)從歷史的角度作具體客觀的分析。戰(zhàn)國后期,深受戰(zhàn)亂之苦的人民迫切渴望統(tǒng)一,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需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安定的國家。因而,秦統(tǒng)一天下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的;而對統(tǒng)一天下起著重要作用的秦始皇,我們也應(yīng)充分肯定其歷史功績。但是,能否就此得出結(jié)論:在秦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中
52、,凡是曾進行過抵抗的國家和個人都應(yīng)予以否定呢?當然不能。因為,秦國統(tǒng)治者畢竟是封建地主階級,他們統(tǒng)一天下的主要形式是兼并戰(zhàn)爭,而這種戰(zhàn)爭充滿了掠奪性和破壞性,因而,給被兼并國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zāi)難。如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zhàn)中,秦將白起就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人,而亡者大多是農(nóng)民。在戰(zhàn)爭中,“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之為臣妾。”(戰(zhàn)國策·秦策)戰(zhàn)敗國則對戰(zhàn)勝國還要徼納貢賦,人民承擔著更重的負擔。因此,對于秦國的兼并,六國人民往往是涕泣相哀,戮力同憂,進行堅決的抵制??傊?,歷史的進程是一個極其復(fù)雜的現(xiàn)象,因而,我們肯定秦統(tǒng)一六國的功績同時也高度評價屈屈原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當然也充分肯定荊軻反
53、抗暴秦的正義行動,肯定他大義凜然的英武氣魄。也就是說,從歷史發(fā)展、從社會進步的角度看,應(yīng)肯定秦的功績;而從對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壓迫人民的利益這個角度看,又應(yīng)充分肯定荊軻的行動。二、有人說,荊軻刺秦王只是為了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所以,荊軻這個人是不值得肯定的。這個看法是否正確也應(yīng)作具體的分析。荊軻的甘愿冒死入虎狼之強秦,刺殺秦王,其中報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是無可否認的,直到臨死他還念念不忘:“必得約契以報太子?!比欢?,能否把荊軻刺秦王的行動的意義都局限于此呢?當然不能。太子丹初見荊軻時,是希望荊軻為挽救燕國之將亡,反抗暴秦之兼并而出力的。荊軻當時的回答是:“此國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p>
54、這說明荊軻主要是想報效燕國的。后來荊軻激勵樊于期自刎獻首時說,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也說明荊軻主要還是從國事來考慮的。因此,在荊軻刺秦王的行動中雖然有報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但主要還是為了反抗暴秦,挽救燕國以至于六國的危亡。也可以這樣說,荊軻報答太子是建立在抗暴秦、救弱燕的基礎(chǔ)上的,或者說,報答太子是通過反抗暴秦,挽救燕國來實現(xiàn)的。而這樣的行動有其正義性,所以,荊軻這個人物,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感佩,所稱頌。因而,將荊軻報答太子的思想與反抗暴秦挽救燕國的愿望割裂起來分析問題以至于否定荊軻其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不客觀的。三、有人認為:荊軻勸樊于期自殺過于殘忍。那么是否如此呢?荊軻赴秦刺
55、殺秦王就必須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關(guān)鍵。所以,激勵樊于期自殺獻首實屬為刺秦王之舉得以成功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方案。而且,對于樊來說,燕國若亡,不但無法為“父母宗族”報仇,連自己也無處棲身了。因而,想茍且偷生已無出路,而獻出生命可就大義,很顯然,這對于樊將軍而言也并非絕對不良之計。再者,荊軻的行動并無絲毫自私的的成分“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更何況他自己也將“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因此,荊軻之舉無可厚非,而且,由此可看到荊軻的深謀遠慮,精明多智??傊G軻這一人物不僅義薄云天,視死如歸,而且能深謀遠慮,機智沉著,堪稱豪俠! “荊軻刺秦”的現(xiàn)代解讀
56、及其他 柳宗元譴責荊軻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朔風(fēng)動易水,揮爵前長驅(qū)。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炯然耀電光,掌握罔匹夫。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趑趄。長虹吐白日,倉促反受誅。按劍赫憑怒,風(fēng)雷助號呼。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始期憂患弭,卒動災(zāi)禍樞。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世傳故多謬,太史征無且。 陶淵明詠荊軻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fā)指危冠,猛氣沖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
57、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fēng)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shù)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荊軻刺秦王是一個在中國民間流傳極廣、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用今人的眼光看去看,荊軻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職業(yè)殺手,說不定還可以被扣上“恐怖主義”的罪名呢。依筆者看來,燕太子丹雇傭荊軻去刺殺秦王,以為刺殺了秦王就可以阻攔住秦軍的西進步伐,真是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一種太幼稚的想法,根本解決不了當年的政治問題,事實上燕國很快就滅亡了,這是不是與荊軻刺秦失
58、敗不無關(guān)系呢? 筆者不禁想起了中學(xué)時語文課堂上的“荊軻刺秦”教學(xué),語文教師其實根本不會考慮得如此之詳密,也管不了那么多,基本上一致的看法是贊揚荊軻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革命”大無畏精神。其實這種行為在任何時代背景下,雖然常常表現(xiàn)為軟弱者的無奈行為,但是往往卻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時可能會把問題弄的更糟糕。歷史上這樣的例子簡直是不勝枚舉。當年毛澤東等中國共產(chǎn)黨要人去重慶同蔣介石國民政府會談,期間國民政府就曾有暗殺毛澤東的陰謀,不知何故,最后不了了之了。做一個最壞的假設(shè)其實也不為過:即使毛澤東等要人遭遇不測,這能從根本上挽救國民黨在全國的頹勢嗎?顯然不能。中東今天的動亂局勢,以色列與美國顯然應(yīng)該負有主要責任,但是阿富汗拉丹集團策劃的撞樓行為,現(xiàn)在看來也沒有實現(xiàn)他們的既“險惡”又“善意”的目的,所以這種方法絕對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話題扯遠了,諒解!由于國人歷來有一種同情弱者的心理,再加上對秦始皇其人印象不好,只知道他焚書坑儒,搞文化專制,“壓迫知識分子”,修長城累死千萬老百姓,再和孟姜女尋丈夫不成,于是悲痛萬分而哭倒長城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罪過就更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升客戶服務(wù)體驗的溝通話術(shù)
- 2025年房產(chǎn)團購會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食用菌技術(shù)研發(fā)與轉(zhuǎn)讓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收入證明補充協(xié)議(企業(yè)盈利能力評估)3篇
- 教育視角下的學(xué)生身體素質(zhì)提升方案
- 教育機構(gòu)中實驗文化的塑造與實踐
- 心理健康在小學(xué)生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性
- 家庭教育指導(dǎo)與家庭文化傳承
- 18《神秘星空》 說課稿-2023-2024學(xué)年科學(xué)六年級下冊青島版
- 誰落得慢(說課稿)二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
- 2024院感年終總結(jié)報告
- 高一化學(xué)《活潑的金屬單質(zhì)-鈉》分層練習(xí)含答案解析
- 04S206自動噴水與水噴霧滅火設(shè)施安裝圖集
-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課堂教學(xué)中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zhì)量評定規(guī)程
-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增韌增能機制
- 圖書館前臺接待工作總結(jié)
- 衛(wèi)生院藥品管理制度
- 神經(jīng)外科進修匯報課件
- 騰訊營銷師認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