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案_第1頁
《新文化運動》教案_第2頁
《新文化運動》教案_第3頁
《新文化運動》教案_第4頁
《新文化運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新文化運動教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7課)【課標要求】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人物,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窘滩姆治觥勘菊n選自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第7課內容,從屬于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運動上承辛亥革命,下啟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跨域新舊民主革命兩個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是繼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領域反對封建斗爭的繼續(xù),其特點是高舉民主科學偉大旗幟,矛頭直指封建專制賴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后期新文化運動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突破了反封建斗爭的局限,開始尋求馬克

2、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經驗,探索救國圖存的新道路,因此從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新文化運動既是舊思想的發(fā)展,又是新思想的開始。新文化運動又是思想領域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同北洋軍閥反動統(tǒng)治進行的斗爭。它既是對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深刻反思,帶來了對封建舊思想的徹底批判,促使人們追求民主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又為后面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埋下了伏筆,因此從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新文化運動既是舊革命的總結,又是新革命的曙光?!緦W情分析】八年級年齡段學生個性普遍突出,許多學生知識面較廣,因此在課堂上應當順應學生的特點,巧妙誘導,相機激勵。剛進入初二的學生對自主學習還不太習慣,

3、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另外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他們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窘虒W目標】1.知識與能力(1)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和新青年雜志的興起。(2)歸納整理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地位和作用等,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論從史出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運用史料的好習慣。2.過程與方法(1)以講解和討論法為主,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2)閱讀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培養(yǎng)閱讀資料的習慣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新文化運動時期涌現出的文學作品,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3)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學會正確分析歷史事件。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新文化運動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弘揚民主與科學,反對傳統(tǒng)腐朽的思想、意識和觀念,促使人們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共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通過對新文化主要代表人物的介紹,以及他們?yōu)榇蚱品饨▊鹘y(tǒng)的精神而展開斗爭的史實,使學生逐步樹立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的責任心和學以致用的精神,學習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增強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客觀評價事物的態(tài)度。【教材重難點】1.重點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和影響。2.難點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5、?!窘谭ㄅc學法】1.教法(1)講解法、課堂討論法、資料研習法。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去。(2)激勵教學法從激發(fā)學生的目的出發(fā),啟發(fā)誘導學生思考、參與互動,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對學生的積極思維給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導,從而激發(fā)學生敢想、敢說、愛說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3)設疑提問法:通過設設疑提問,激活學生的思維靈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精彩的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力圖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互動的良好的教學情境。2.學法:強調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勵性自主學習氛圍,不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唯我獨尊,散漫無

6、序,更不是教師袖手旁觀,不管不問,而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從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過程中,掌握學習知識方法,養(yǎng)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也切實加強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1)師生合作探究發(fā)在本課中,教師設置了一些討論性問題,供學生之間討論、師生之間討論,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提問,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的交流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析、學會學習。(2) 材料分析法:引導學生結合本課的內容將材料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理解、分析和感受,從中獲取歷史知識。此外,學生還可用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理解我們應怎樣對待傳統(tǒng)文化。【課程類型】 新課。【課時設計】1課時

7、?!臼谡n時間】 *【授課班級】*【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袁世凱稱帝沒多久,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可恥地死去了。四川有 人給他寫了一副“挽聯”: 袁世凱; 中華民國! 人們看了以后,都挺奇怪,問他:“上聯的袁世凱是三個字,怎么 能對中華民國四個字吶?上下聯對不上??!”寫挽聯的人笑了:袁世 凱本來就對不起中中華民國嘛!那么,袁世凱怎么對不起中華民國了呢?他的稱帝一舉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興起的標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內容有哪些,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進今天的新課第7課新文化運動。教學內容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經濟和階級基礎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資本主義

8、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資產階級的力量日益壯大,要求實現民主政治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根本原因)2.思想基礎:辛亥革命后,西方民主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師生探究)袁世凱篡權后,極力復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復古與復辟帝制有什么聯系?(即)新文化運動為什么要把斗爭鋒芒指向孔孟之道?答案: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陳獨秀孔子是“歷代專制之護符”。 李大釗孔教適應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需要,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的推崇,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精神工具。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為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在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為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3.直接原因:袁世凱加緊復

9、辟帝制的活動,和民主共和制度勢不兩立,在思想文化領域里,他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師生探究)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經歷了幾個階段?答案:器物(地主階級抵抗派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地主階級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制度(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戊戌變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思想(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新文化運動)。二、新文化運動的概況1.興起: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青年雜志,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從第二卷開始,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編輯部遷往北京。2.口號:民主與科學。民主指倡導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要求以民主政治反對君主專制和軍閥獨裁,建立

10、名副其實的民主共和國。 科學指提倡以科學的精神、態(tài)度和方法對待傳統(tǒng)觀念和社會問題,反對愚昧和迷信。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 ,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我們都不推辭。 李大釗吾國欲圖世界的生存,必棄數千年相傳之官僚的專制的個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國民政治。            陳

11、獨秀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             李大釗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四個人物簡介:陳獨秀(18791942),安徽安慶人,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畢業(yè),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主張拋棄反映封建思想的舊文學,倡導通俗易懂反映現實的新文學,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李大釗(18891927 ),河北樂亭人,早稻田大學政治科畢業(yè)。胡適(1891一1962),安徽績溪人,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發(fā)表

12、文學改良芻議,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魯迅(1881年1936年),浙江紹興人,東京弘文學院和仙臺醫(yī)學專科學校畢業(yè),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敏銳觀察,利用文學作品揭露專制制度和綱常禮教的黑暗,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袢巳沼泴Α俺匀恕钡亩Y教的揭露;發(fā)表我之節(jié)烈觀一文,對貞節(jié)觀念批判等。4.性質:激進的資產階級掀起的反對封建思想文化的運動,新文化運動后期,一些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在中國宣傳早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5.主要陣地:新青年。6.主要活動基地:北京大學。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后,提倡學術上“思想自由”“兼

13、容并包”(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識分子展開學術爭鳴,鼓勵各觀點自由發(fā)展,讓新思想去搶占封建思想的陣地。他聘請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來校執(zhí)教。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7.主要內容(以俄國十月革命為界限,分為前期和后期)(1)前期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愚昧和專制(也就是提倡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反對封建獨裁,強調的是用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反對封建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打倒孔家店”,指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代統(tǒng)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

14、舊道德: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歷代統(tǒng)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 是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工具。新道德: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相適應的男女平等、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等資產階級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它同封建倫理綱常截然相反,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師生探究)新聞資料民國初年,北京中華新報曾登了一則新聞,有一女子唐氏19歲,許配張家 ,還未嫁過門,未婚夫就死了,為了做烈女,唐氏選擇自殺殉夫,歷盡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絕食,最后服用砒霜結束了年輕的生命。請問你看完這則新聞的感想?答案:遺憾、難過和同情等。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章,反對模仿古人,反對言之

15、無物。斗爭鋒芒直指孔教,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潮。)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魯迅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范。(2)后期: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宣傳馬克思主義部分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轉變?yōu)榫哂旭R克思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李大釗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在中國,李大釗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1919年,李大釗為新青年主編馬克思研究專號,刊登一批介紹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的

16、文章,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比較全面的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一批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團出現。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學會,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還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勞動界勞動者和勞動音。文學革命的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眾中去,而傳統(tǒng)的文言文比較難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語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話文,開展文學革命。近代化的感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三、影響:1.進步性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延續(xù),是一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封建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tǒng)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促進中國人民、

17、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是一場偉大的民主主義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它還促進了中國教育界、文學界、曲藝界的發(fā)展,使文化平民化成為思想文化界的潮流。同時,它促使人們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進步,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fā)生,為中共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史料研讀)材料一:1913年江蘇第一師范學校招考生徒,應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學生也。在300多名應試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強,顏淵、王陽明、朱熹、程頤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古代知名的謀士也有諸葛亮、蘇秦、張儀、張良、蕭何等上榜。 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學校慶25周年紀念的一份民意測驗 中,題

18、為“你心目中國內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結果如下:姓名票數姓名票數姓名票數姓名票數姓名票數姓名票數孫文  473  陳獨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適   45    梁啟超  29吳佩孚  27  李大釗  25   章太炎 10    馮玉祥 &

19、#160; 7   袁世凱  5   康有為   3黎元洪  1   孔子   1   莊周     1    諸葛亮   1    曾國藩  1     漢武帝   12.局限性運動中某些領導人對祖國文化遺產

20、不加分析地一筆抹殺,對西方資產階級文化非常崇拜。這種絕對化的態(tài)度,從實踐上說脫離了實際,不能很好地解決批判與繼承問題,對后來的思想文化界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運動前期沒有與群眾相結合;沒有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師生探究)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也就是要把斗爭矛頭指向儒家傳統(tǒng)道德,為什么這樣做?這種口號還是否適應今天?答案:孔教適應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需要,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的推崇,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精神工具。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為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在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新文化運動時,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提出“打倒孔家店”,李大釗發(fā)表孔子與憲法,指出

21、孔子是歷代帝王專制的護符。反對袁世凱的封建專制獨裁,倡導個性解放和男女平等,有進步意義?!按虻箍准业辍睂嵸|上是對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體系、文化傳統(tǒng)的厘清與揚棄。但是,這個號召全面否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對于古代的中外文化,我們要古為中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改造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課堂小結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由激進的資產階級發(fā)起,以民主和科學為口號,運動前期提出“三提倡、三反對”,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它沉重打擊了統(tǒng)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tǒng)禮教,啟發(fā)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

22、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但是,這場運動也帶有明顯的局限性。課堂練習1.1915年,創(chuàng)辦新青年雜志的是A.陳獨秀B.李大釗 C.魯迅D.胡適2.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是民主 平等 博愛 自由 科學A. B. C.D.3.把反封建內容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的代表人物是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4.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 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A. B. C. D.5.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1915年李大釗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雜志B.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狂人日記,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C.新文化運動將斗爭的鋒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D.陳獨秀將反封建的革命內容與新文學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6“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