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書2022年倡導扶貧日的倡議書.doc_第1頁
倡議書2022年倡導扶貧日的倡議書.doc_第2頁
倡議書2022年倡導扶貧日的倡議書.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倡議書2022年倡導扶貧日的倡議書2022年倡導扶貧日的倡議書 扶貧日倡議書一 全國“扶貧日” 倡議書 扶貧濟困、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全縣倡導的時代新風,也是實踐中國夢的時代要求。 10月17日,是全國第四個“扶貧日”。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扶貧開發(fā)工作,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擺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位置,瞄準靶心,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精準發(fā)力,統(tǒng)籌推進,全力以赴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讓貧困群眾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了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 落實精準扶貧方略,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任務十分艱巨,極須舉全縣

2、之力,匯聚社會各方資,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攜手奮力攻堅。他們是與我們血脈相連的父老鄉(xiāng)親,是最需要攜手相扶的兄弟姐妹,值此第四個全國“扶貧日”之際,我們向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倡議: 伸出援助之手,發(fā)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慈善精神,共同參與到全國第四個“扶貧日”活動中來,慷慨解囊,紓困解難,捧出一片愛心,點燃一盞希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進村入戶、宣傳政策、了解訴求,送溫暖、獻愛心、辦實事,幫助廣大貧困群眾發(fā)展生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積極參與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幫學、助醫(yī)、捐贈等活動,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行善積德,福有攸歸。當您慷慨捐贈之時,您

3、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您播種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您的點滴善舉,將用溫暖護佑羸弱者前行,將讓陽光照進貧困者夢想,助力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我們堅信,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幸福新西充的路上,讓我們攜手同心,戮力攻堅,用我們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和善舉,讓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蔚然成風,讓互助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人心,共同譜寫精準扶貧奔小康的精彩篇章。 10.17全國“扶貧日”,扶貧濟困,你我同行。扶貧事業(yè)期待您的參與,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捐款賬號: 扶貧日倡議書二 各村、社區(qū)、各單位、社會各界愛心

4、人士: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5個扶貧日,也是第XXX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精準脫貧、攜手同行”是我們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行動口號,也是彰顯扶貧濟困、樂善好施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鎮(zhèn)建檔立卡貧困戶1XXX戶,3XXX人,到20XX年全鎮(zhèn)XXX戶XXX人要全部脫貧,2個貧困村要脫貧“摘帽”,不落下一村一戶一人,是我們扶貧工作的重要使命。扶貧濟困、共建和諧,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此,我們懷著最真摯、最崇敬的心,向社會各界鄭重倡議: 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參與到“扶貧日”活動中來,慷慨解囊,紓困解難,獻出一片愛心,點燃一盞希望。 愛心不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我們堅信,

5、有您的一份參與,貧困群眾就多一份幸福!讓我貌同攜起手來,奉獻一份愛心和善舉,讓陽光照進貧困的角落,助力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共享和諧社會成果,早日實現(xiàn)全面小康! 扶貧日倡議書三 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各界、廣大市民朋友: 20XX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5個“扶貧日”,也豎際第XXX個消除貧困日。國家“扶貧日”的設立,體現(xiàn)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開發(fā)工作的高度重視,彰顯了集中力量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社會扶貧事業(yè)開辟了廣闊渠道,搭建了堅實平臺。 三十二年來,全縣人民在負重中奮進,在困境中奮起,經濟社會

6、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并于9月26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尼勒克退出貧困縣序列,這在全縣扶貧開發(fā)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看到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縣仍有XXX戶1127貧困人口極待穩(wěn)定脫貧、7XXX戶27996已脫貧人口需要鞏固提升和全社會共同小康,任務依舊艱巨、時間依舊緊迫,這就需要全縣上下各行業(yè)部門和全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攜手,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堅定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才能按時完成脫貧任務,實現(xiàn)全社會的共同富裕。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各界人士回報社會、體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在此,我們懷著最真摯、最崇敬的心情,向全縣各級黨

7、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各界、廣大市民朋友鄭重倡議:“請您堅守內心的善良,伸出您熱情的雙手,奉獻一片愛心,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10月17日上午11:30,我們將在唐布拉廣場開展“全國扶貧日宣傳活動”,期待您的參與,感謝您的支持!“ “10.17”心連心,手拉手,脫貧致富一起走! 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 扶貧日倡議書四 全區(qū)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各界人士、市民朋友: 扶貧濟困、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也是實踐偉大中國夢的時代要求。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五個扶貧日,也是第XXX個國

8、際消除貧困日。長期以來,六枝特區(qū)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fā)工作,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tǒng)攬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全面貫徹總書鉀于扶貧開發(fā)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系列決策部署,緊緊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瞄準靶心、綜合施策,精準發(fā)力、統(tǒng)籌推進,廣大農村發(fā)生深刻變化,人民群眾生活持續(xù)改善,更多的貧困群眾充分享受到了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減貧摘帽”,讓更多群眾擺脫貧困、同步小康,是特區(qū)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由于受諸多條件的限制,目前全區(qū)還有XXX個貧困村XX.X萬貧困群眾未脫貧,實現(xiàn)“減貧摘帽”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極需舉全區(qū)之力,匯聚社會各方資,

9、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攜手奮力攻堅。 值此第五個“扶貧日”之際,我們鄭重倡議:各級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各界人士、市民朋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傳承中華民族奉獻愛心、扶貧濟困之傳統(tǒng)美德,弘揚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之時代新風,積極參與到扶貧開發(fā)偉大事業(yè)中來,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獻一份愛心、出一份力量,幫助廣大貧困群眾積極發(fā)展生產,改善生活條件,提高勞動技能,增加經濟收入,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您慷慨捐贈之時,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傳遞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您的點滴善舉,將用溫暖護佑羸弱者前行,讓陽光照亮

10、貧困者夢想,激勵貧困群眾加快脫貧奔小康步伐。 我們堅信: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 我們承諾:一定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將您的善舉更直接、更精準、更快捷地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讓我們戮力同心、攜手共進,用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和善舉,讓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蔚然成風,讓互助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人心,以具體行動共同譜寫脫貧奔小康的六枝精彩篇章! 扶貧日倡議書五 扶貧濟困、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也是實踐中國夢的時代要求。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五個“扶貧日”,也是第XXX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組織開展好“扶貧日”系列活動,對于深入推進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戰(zhàn)略、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具有重要意義。 我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XXX個,貧困戶26XXX戶、56XXX人,范圍涉及XXX個鄉(xiāng)鎮(zhèn),扶貧開發(fā)任務繁重而艱巨。在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第五個“扶貧日”到來之際,為廣泛動員、聚集社會力量參與全縣扶貧事業(yè),希望全縣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主動參與到全縣扶貧工作中來。在此,我們懷著最真摯、最崇敬的心,向社會各界鄭重倡議: 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參與到全國第五個“扶貧日”活動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